范文大全

高中毕业证样本,高中毕业证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2日

高中毕业证样本篇1

  今后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包分配与不包分配的含义是什么

  包分配与不包分配的确切含义是:包分配是指普通高校和中专学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按计划统一分配工作。就是说,只要你考上了大中专学校,就成为国家人,毕业后就是国家干部的身份。不包分配确切地说,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毕业生的就业是原来被动地分配工作变为主动地选择工作,即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实行在一定范围内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对少数未被录用的毕业生,国家不负责安排工作。

  什么是“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

  供需方面是指供方:毕业生的培养单位,如大专院校、中专学校等,与需方:各用人单位,在一起经过充分协商,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方案。学校与用人单位也可相互直接联系,学校向用人单位介绍本校的专业培养、使用方向以及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而用人单位则向学校介绍本单位的情况、需要毕业生的情况以及具体要求,双方协商落实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方案。双向选择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与毕业生直接见面洽谈。学校可向毕业生出具推荐函(信),毕业生则可通过多种途径与用人单位直接面谈落实工作单位,确定单位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经学校和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即可形成就业方案。

  双向选择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毕业生、结业生和肄业生有何区别

  毕业生,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格或修满学分,准予毕业者。毕业生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结业生,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中有一门主要课程(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及格者。结业生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肄业生,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者(被开除学籍者除外)。肄业生由学校发给肄业证书或学历证明。

  定向生就业是怎样规定的

  定向生,即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毕业生,其就业的去向也就明确了,即应在招生时所确定的地区或部门范围内就业。定向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回原定向单位(地区),须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并偿还全部培养费、奖学金等费用后,方可到非定向单位就业。

  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受的处分能否撤销

  根据原国家教委规定,学生处分分为六种: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对学生的处分材料,应归入学生档案,不得撤销。

  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毕业证书丢失可否补发

  执照国家规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毕业证书遗失后,由本人向原毕业学校申请,经学校查有实据,可开具毕业证明书,不能补发毕业证书。毕业证明书具有毕业证书的效力,出国使用者可由公证处公证。

  就业协议签定后如发生违约怎么办

  就业协议书一经签署,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协议。违约责任方按规定缴纳违约金后,按新的协议办理就业手续。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还可以更换就业单位吗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就业协议,具有生效合同的性质,这时,毕业生作为签订方之一,必须履行所签订的协议,无权自行毁约更换就业单位,如毕业生个人或家庭出现了新的情况,无法履行协议经征得原签约单位同意,交纳一定的违约金

  后,方可另行更换工作单位。

  毕业生个人要求用人单位退回,学校还受理吗

  毕业生报到后提出种种理由,要求用人单位退回。对这类毕业生,学校不再受理其就业事宜。如用人单位同意退回,又有新的接受单位,学校可按违约处理,给予调整。

  毕业生报到后如何办理户口转移手续

  毕业生离校时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到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就业的,须经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凭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所持的《毕业证书》和《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上述户口可转入家庭所在地,也可转入单位集体户口,符合单独立户的允许其单独立户。

  毕业生的工龄是如何计算的

  毕业生的工龄从到用人单位报到之日起计算。工资发放办法为上半月报到的发全月工资,下半月报到的发半个月工资。

  就业需要做好哪些思想准备

  写自荐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职业

  >

  什么样的大学生受欢迎

高中毕业证样本篇2

  单招毕业是什么学历一般来说,我们所熟知的单招就是高职单招,也就是说,参加单招的院校都是高职院校。并且单招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后的待遇及各个方面和统招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论是单招入学还是统招入学,毕业证都是一样的。所以说单招毕业之后的文凭就是专科文凭,并且与统招入学毕业的学生毕业证没有不同。

  但是并不是说参加单招的都是专科高职院校,也是有本科院校参加单招的,虽然说很少有本科单招院校,全国也就只有那么几所本科单招院校,但是也是有的。如果说你参加的本科的单招,与专科同理,毕业之后的文凭就是本科文凭。

  也就是说,单招毕业之后是什么学历要看你参加的单招是本科还是专科,如果是本科,那么毕业之后就是本科学历,如果是专科院校的单招,那么毕业之后就是专科学历。

  参加单招需要的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或综合高中毕业;其中,经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审核同意,报考招收退役士兵高职院校的退役士兵(以下简称“退役士兵”)可放宽为各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健康;

  4.须取得职业技能证书,证书类别、等级及发证单位不作限制;其中,报考艺术类、其他类各专业的考生不作此要求。

  5.下列人员不得报名单招:

  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不得报名单招;

  普通高级中学应、往届毕业生(退役士兵除外)或在校生不得报名单招;

  各类高中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不得报名单招;

  在各类高中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不得报名单招;

  在往年参加国家教育考试中,因违规舞弊而受到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罚,尚处于暂停期内的考生不得报名单招;

高中毕业证样本篇3

  1.1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

  关于中职和高职教育个人经济收益的研究分析,可以从理论上解答学生和家长关于上高职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疑问。孔洁对部分中职学生及其所在家庭(93%来自农村)进行抽样调查,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国家救助政策下(2007年秋季起对农村生源和城市贫困生源每年补贴1500元)中职学生的受教育成本和总收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职学生每年支付的直接成本为6000~6900元,加上机会成本,总成本为20000~20900元。从净收益角度看,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比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者的人力资本收益高89327.85元(不含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学费减免、奖学金等方式获得的收益),这使平均寿命为70岁的接受中职教育者持久收入每年提高3336.32元(相当于12.19%的报酬率)。此外还可获得无法量化的间接收益[14]。李飞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计算出长沙市2007届一般高职毕业生和高技能高职毕业生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分别为19.5%和31.6%[15]。夏章霞研究表明,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有教育收益率的估算结果,教育收益率一般10%以上,也就是说,在就业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每增加1年的教育可提高10%的个人收入。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即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1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投入产出高于中职教育。但是如果把2009年开始实施的对中职学校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政策和2012年起实行的中职助学金资助范围调整(扩大)政策考虑进去,这个“高”会大打折扣。

  1.2可以直接感受的指标

  1.2.1教育支出和就业情况。学生在校期间支出的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等。高职的学费较中职高,缺乏国家普惠性质的救助政策,加上高职生的总求学时间较长,高职学校可能比中职学校更远离家庭,因此人们明显感到高职的求学成本高于中职。在助学贷款政策落实得不好(银行不积极,贷款手续烦琐)的地区,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选择读高职可能比较吃力。这些因素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就业和工资收入方面,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2届呈现上升,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8.1%)较2009届(85.2%)上升了2.9个百分点,专业对口率(高职高专)为59.0%,比2009届(57.0%)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08届(61.0%)。同时,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呈现连续增长,2011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的增长尤为明显,其中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2142元)较2009届(1890元)增长了252元。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毕业后3年内获得过职位晋升机会的占60%[17]。《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6.7%~93.2%,专业对口率为62%,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平均为2731元[18]。毕业生就业率和薪资的上升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旺盛相关。同时,物价上涨导致薪资期待的升高是原因之一[17]。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6.71%,较2010年略有提升。在10个城市开展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抽样调查发现,对口就业率为72.91%。75.04%毕业生就业起薪在1000~2000元,6.03%的毕业生起薪低于1000元,38.76%的毕业生起薪为1000~1500元,36.28%的毕业生起薪为1500~2000元,19.02%的毕业生起薪高于2000元[19]。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30%[20]。从以上数据可知,2011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均高于高职。相关调查表明,2007~2011年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中职生的社会认可度降低,上升渠道日趋狭窄,与其高就业率形成巨大的反差[21]。高职毕业生的月收入高于中职毕业生,但优势可能并不明显(考虑到中职毕业生收入数据是起薪且时间点不明,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会有所提高,与高职毕业生的收入数的差值会变小)。

  1.2.2可获得的证书和深造渠道。当今社会,学生在校所能获得的各种证书仍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因此能获得的证书等级和层次是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此外,由于中职和高职的学历层次都比较低,因此升学渠道也是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从学历证书来看,上高职可以获得大专学历证书,而上中专只能获得中专学历证书。获得大专学历(或学力)的学生继续深造获得本科证书的渠道较多,如“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等,尤其是“专接本”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22],就读比例越来越高(比例一般不受限制)。中职生一般只能升至高职,且国家对其比例有一定的控制(2012年实际比例为11.60%)[23]。与此同时,受应用型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挤压”,就业时高职生的大专学历证书与中专学历证书相比并无太大优势。从其他可获得的相关证书看,中职生一般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可获得中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高职生一般也可获得中级证书,有些学生还能获得高级证书,且有机会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高职生获取高级证书或其他证书的机会多于中职生。但也有研究认为,高职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要求高,获取高级证书并不容易,毕业时只能拿着同样等级的证书和专科毕业文凭与中职生竞争上岗,而这份毕业文凭又会受到其他各种高等教育文凭或证书的冲击,这对高职生极为不利[24]。

  2毕业生的能力

高中毕业证样本篇4

  论文摘要:论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中的信号博弈和贝叶斯均衡原理,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博弈过程。

  一、前言

  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激起不少学者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学的兴趣,但是因为很多人不太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内涵,而视其为高深莫测的理论。其实信息经济学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善于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事情就会发现信息经济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像笔者所在的高校,许多事情和现象,比如招生、教学、评职称、就业等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事情都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广阔且发育较成熟的市场。这个市场为了迎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获取充分信息的需要,通常要制定各种政策、规章并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来减少和消除彼此的信息不对称。本文用博弈论(gametheory)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博弈分析。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机构或者群体,如本文涉及到的高校毕业生、接收单位。

  根据博弈论中局中人的概念,即博弈过程中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者组织,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博弈中。有两个局中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本文在研究中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二、高校毕业生及其就业市场的特征

  高校毕业生虽然不是物质意义上的产品,但它也具有产品的一般属性。

  (1)普遍具有知识并且素质差异较大。高校毕业生从参加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学校、专业。经历或专科、或本科、或专科一本科、或专科一本科~研究生、或本科研究生等阶段的系统教育,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到毕业答辩,在这个知识资本原始积累的复杂过程中,毕业生身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城市文化氛围中,会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教育效果。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接受同样教育历程的两个孪生仔,也会出现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就是毕业生品格和素质的差异性,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简单地将毕业生划分为质量好和质量差两类。一般来说,重点大学和名牌专业的毕业生要较普通院校和一般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博士生要较硕士生、硕士生要较本科生、本科生要较大专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视野、体能等方面均有较高指标(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并不排除那些虽未经较高层次教育仍然具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影响毕业生档次的因素很多,包括毕业生本身的素质、高校的教育水平、专业选择、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人才观等等。如果再加上毕业生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性格、谈吐、外观等其他一些非质量因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产品可谓琳琅满目、良莠不齐。

  (2)高校毕业生质量鉴定难以一概而论,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接受实践的考验。普通的毕业生和优秀的毕业生,一般人很难识别出来,更何况市场需求呈现多样性。单从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和面试来判断。也需要不同用人单位按照不同的需求,安排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员才能精确地鉴别出某个毕业生的品质、拟给予的岗位和待遇。要考察毕业生的来源、学校、专业、课程成绩、鉴定、实践经历、品行、特长等等方面,要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心理、态度,还要和同类别的毕业生进行比较并分出优劣。必要的时候。还要组织考试和答辩甚至提前进入岗位实习一段时间,要承担“坏人在一定时期内会做好事扮演好人角色”的风险。这无疑在劳动力成本上加大了对毕业生做出正确判断的难度。

  (3)判别用人单位的质量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难度较大。高校毕业生长期处于象牙塔,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在学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业上,与外界企事业单位的接触有限。即使是身处信息时代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也较少自发地参与社会实践,一些实践机会多由导师或师兄师姐引荐。再加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毕业生大多还处于被动等待分配的局面,虽然国家在高校扩招后不断推出就业新政策、社会不断推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高校近年来也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这些资源往往只有毕业生和家长特别关注,对于那些还没有把就业列入议事日程的在校生来说很多情况下只是过眼云烟,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另外,目前媒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报道,往往更多地渲染就业的难度。并没有对学生择业进行正确引导,也没有非常有效地提供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流于表面,缺乏分析。因此,毕业生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信誉、待遇、市场潜力、专业需求程度等信息缺乏了解,往往单凭用人单位的地域、规模、声誉、是否外资等进行选择。择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忽视专业的对口以及社会的真正需求,难免造成就业市场的人才浪费和社会需求的供给不足。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博弈

  因为有了上述3个外生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天生地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就存在以下3种博弈。

  1.毕业生之间的博弈

  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品学兼优、质量好的毕业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会想法设法把一切能够传递自己是优秀毕业生信号的信息,比如英语级别证书、计算机能力证书、专业成绩、实践经历、获奖证明等收集整理并呈现给用人单位,以证明自己优于其他毕业生。而品学一般、质量差的毕业生也会积极准备,并以降低待遇标准等形式获取用人单位的注意。有时候。个别毕业生甚至以制造假文凭、假证书等拙劣手段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当然这样做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好、质量差的毕业生展开一场无形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往往是质量好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用人单位希望将他们吸纳门下,加盟组织建设,创造财富,他们优先选择质量高的接收单位;而质量差的毕业生不会受到企事业单位的看好,在受到冷落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为了尽快有个安身之处常常被动与接收单位签订协议。另外,质量好的毕业生属于精英阶层,数量有限,在人才市场上属于稀缺资源,因而身价较高,多数从事白领工作;而质量差的毕业生大量随处可见,与接收单位的协议成交价格较低,一般安排从事一些基层具体工作,即充当蓝领阶层。

  2.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不仅毕业生因质量参差不齐而处于博弈中,用人单位也因有好赖之分而不断展开博弈。那些具有地域优势、待遇丰厚、声誉良好、个人发展前景看好的单位,比如处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他们会有意识地在市场上向毕业生展示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质的内部管理流程和自由宽松的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以战胜竞争对手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它们往往有更多的机会优先选择到重点大学名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而经营状况不佳、效益较低、地处边远山区的中小城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在博弈中往往只能接收到质量较差的毕业生。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

  毕业生(局中人B)是否愿意选择到用人单位(局中人D)服务,用人单位是否愿意接收毕业生。这是毕业生就业市场普遍存在的针对双方利益得失的选择和博弈问题。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由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事先并不完全得知双方的确切利益需求,因此,这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问题。在动态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修正有关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此时的博弈很简单,局中人D既不知道局中人B的真实类型,也不知道B所属类型的概率分布。他只是对这一概率分布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即有自己的信念。博弈开始后。D将根据他所观察到的B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信念,并根据这种不断变化的信念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

  对应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是精炼贝叶斯均衡,这个概念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贝叶斯均衡的结合。这一分析方法中所用的贝叶斯法则是概率统计中应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对有关概率分布的主观判断进行修正的标准方法。用贝叶斯的分析思路量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博弈如下:

  毕业生申请加盟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知毕业生质量高还是质量低,但用人单位知道如果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2O%;如果毕业生是低质量类型,当用人单位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反应为集合E=(e)的概率为100%。这些行动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概率是一种主观判断。

  博弈开始,用人单位根据现有的一切信息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的概率是7O%,因此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行动集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7x0.2十(1-0.7)xl=0.44

  0.44是用人单位给定毕业生所属类型的先验概率下,毕业生可能采取E的概率。

  当毕业生确实进行E时,使用贝叶斯法则,根据毕业生采取E的这一行为,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7(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先验概率)x0.2(高质量类型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0.44=0.32

  根据这一新的概率,用人单位估计自己采取C时毕业生采取E的概率为

  0.32x0.2+(1-0.32)×1=0.744

  如果用人单位再一次采取C,毕业生又采取了E,则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是高质量类型的概率变为

  0.32×0.2/0.744=0,086

  这样,用人单位一次一次采取E,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判断逐步发生变化,越来越倾向于毕业生是低质量类型。毕业生就这样通过自己的行为把自己暂时托付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与毕业生的博弈中看清了毕业生的质量优劣(毕业生选择用人单位的博弈与此相同)。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优秀教案,葡萄沟教案
    下一篇:股东合作协议书,股东协议书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