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参加父母的交换范例,父母与子女互换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8日

参加父母的交换范例篇1

  0~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需要父母陪伴的,也是父母与孩子建立深厚感情的最佳时机,有些父母不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就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在这个阶段与孩子的互动不足,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其实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不少年轻父母忙事业、忙挣钱、忙充电,还得忙家务,无暇顾及孩子,无心与孩子互动交流。要我说,忙是理由,也是借口,再忙,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鲁迅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说到底还是有没有这种意识,有没有用心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与孩子互动不需要专门腾出大块的时间,也不需要很刻意的安排,只要有心,时间可以化整为零,互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吃饭时、入睡前、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和回家的路上等,都可以跟孩子聊天、讲故事、猜谜语,或倾听孩子的诉说。还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做家务,让孩子当爸爸妈妈的小助手,比如收衣服的时候让孩子参与叠衣服,做饭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择菜……既利用了做家务的时间与孩子相处,又锻炼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德国教育学家薇兰尼·梅尔兹在《苹果怎么这么好吃》一书中强调,陪伴孩子共度日常生活才是最珍贵的,小至系鞋带、穿衣服或准备餐具、铺床单等,和孩子一起体验做事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很好的互动过程。

  也有一些父母,习惯扮演高高在上的教导者的角色,不断向孩子发号施令,要孩子做这做那,强迫孩子按照成人的标准行事,或者动辄高声大嗓地训斥孩子。还有的父母认为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有失父母的威严,会导致孩子不服管教。这些缺乏平等交流意识的父母,亲子关系必然紧张。父母应当做引导者,以开放的态度聆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的需求,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并以平等的态度去思考孩子的想法,这样做才会建立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有时候不妨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试着体会爸爸妈妈的感受,例如平常都是妈妈叫孩子起床,某一天不妨让孩子叫妈妈起床,让孩子体验一下他赖床时对妈妈造成的不便。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父母也可从中观察到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或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这对亲子关系的融洽大有帮助。

  亲子互动需要父母共同参与,有些家庭,爸爸参与的力度不够,有的是因为忙,无暇顾及,有的是因为爸爸认为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索性不管,落个轻松。其实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爸爸的积极参与有助于提升与孩子互动的品质。一来孩子喜欢的许多新奇、冒险、好玩的动作妈妈都不容易做到;二来科学研究证明,从小常与爸爸一起玩的孩子智力发育更好,因为孩子不仅需要学习母亲温柔的一面,更需要有爸爸阳刚的气质,如果缺少爸爸的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和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不良影响。事实上,孩子两岁以后,更喜欢和爸爸一起玩,他们觉得跟爸爸一起玩的游戏更新奇,更刺激。父子游戏不仅能带给孩子更多童年的快乐,还有助于培养孩子果敢、独立、自信和坚强的良好品质,有助于孩子学会合作,发展创造力与想象力。

  总之,亲子互动应重视“质”,保证“量”,而且需要父母共同参与,而不是妈妈唱独角戏。

参加父母的交换范例篇2

  在孩子1~3岁的低幼阶段,其物权观还不完善,常常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那是因为孩子年幼,刚刚建立“我”和“我的”的概念,有时甚至会把别人的东西也当成是自己的。例如,有些孩子不喜欢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总是把好玩的东西抢到自己的手中、吃饭时总把爱吃的菜端到自己面前等等。当孩子年纪尚小时,这些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若到了3岁以上还是有明显的“独占”行为,那就不单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了,而是“自私”、“独占”意识过度显现的标志,这时父母就不能无视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了。

  对于缺乏分享意识的孩子,父母应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不仅要学着把好吃的、好玩的物品与他人一起分享,还要适当进行精神方面的分享训练。只要父母充分了解孩子物权观的发展阶段,通过移情训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人分享,尝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孩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大方的。

  物质分享

  食品的分享――在家里,可以让孩子为家人分发苹果、橘子等,教他先分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再分给爸爸妈妈,然后才到自己。在这种分发食物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学会与人分享,还能明白该如何尊敬长辈,关心父母。

  玩具的分享――从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让他学着与别人分享玩具,比如有意识地带他与其他孩子交换玩具,让孩子获得“分享可以获得更多好处”的经验。

  亲情的分享――许多孩子不愿意别人靠近父母及亲近的人,这时可告诉他:“妈妈最爱的人是你,但妈妈也喜欢隔壁的玲玲,就像玲玲妈妈也喜欢你一样。”让孩子明白,虽然妈妈会对其他孩子有亲昵举动,但这并不妨碍妈妈爱自己。

  精神分享

  想法的分享――生活中,父母在讨论问题时也可以让孩子充分陈述他的理由,因为家庭当中的大部分情况其实是可以让孩子参与讨论的。比如,明天要买什么菜、周末到哪里去玩、购置什么家具等等。从孩子3岁起,父母就可以让他加入家庭会议活动,有时尽管孩子不能听懂每一个字,但却能从中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人们相互间怎样交谈、解决问题需要哪些因素等等。

  经历的分享――父母要多抽点时间陪孩子,比如在晚饭后鼓励孩子讲讲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等等,与孩子一起感受他的感想,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参加父母的交换范例篇3

  >> 浅谈在中职制冷专业教学课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情境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在导入新课中的应用 谈情境教学在体育课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设置导入新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肯定训练在中职校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设计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游戏在高校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 浅谈活动形式在中职心理健康课上的应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模式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案例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谈情境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中职心理健康课的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情景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在情境教学中,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具体活泼的情境体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参与课堂的乐趣,内化所学知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心理健康 情境教学 应用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校已经广泛开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情境教学法能将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讨论分享、角色体验等方法融合在一起,受到欢迎。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改变认知和行为,理解深化学习的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一般过程

  1.设置情境 导入课程

  在此环节中,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活动的主题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情境设置。要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体验到的,例如在学习《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选取了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片段,通过欣赏这个片段来引发学生思考: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亲最令你感动的事是什么?为什么令你感动?你最令父母欣慰的一件事是什么?这样,教师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授课内容中来,从而导入新课程。

  2.创设情境 参与体验

  传统的讲授法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这一环节,创设了两个情境:

  情境一:一个学生给父母打电话要钱,父亲答应第二天来给送钱,结果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有来,第四天父亲一瘸一拐的来给儿子送钱,儿子不仅没有问问父亲腿怎么瘸了,却责怪父亲钱送的晚了。请两位学生扮演,一位扮演父亲,一位扮演儿子;之后,两人进行角色互换,请扮演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其他同学来讲述作为旁观者的感受,再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其审视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存在,应该怎么改变行为。

  情境二:和母亲角色互换:今天你来做母亲的角色,列出母亲早晨起来到晚上一天要做的事情,如果你亲自来做,你是否觉得辛苦?是否还会埋怨这儿做的不好,那里做得不好。请两名同学,一名扮演母亲,一名扮演子女。之后互换角色,与其他同学分享心理感受,谈谈自己在生活是怎样与母亲或父亲相处的,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之后教师进行引导,引出本次学习主题。

  通过这两个情境参与,学生能够认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改变认知,教师进行正向引导,从而提高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3.讨论分享 知识内化

  在学生进行情境表演、交流分享之后,让学生观看一组《母与子》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派一人表明本组的观点,讨论自己是如何理解亲子关系的,是否做过让父母伤心或失望的事情是什么,事后你是否努力弥补过?你做过的令父母感动的事是什么?将父母对你的付出和你对父母的感情比较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有差距呢?这样,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就能够理解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和改善,学会关心父母,体谅父母。

  4.拓展实践 总结经验

  教师总结前三个阶段,具体讲授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怎样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并创设情境来拓展。找出几名同学合作,演示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其他同学进行思考,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如何调整。通过实践来深化所学内容,并提醒学生注意改变不良行为。定期给父母打电话,生日或节日要为父母送上祝福。学会体谅父母。和父母发生矛盾冲突,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力争达成谅解。

  然后,教师和学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问题,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与父母有效沟通。至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对本次课的主题的把握。这四个环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正向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达到了授课目标。

  二、情境教学的意义

  1.能够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心理健康课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传统的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情境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来领会所学内容,在与老师和同伴的交流分享中,能够体会到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放心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掘自身的优点与潜能,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没有传统的陈旧讲授,而是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贴近生活、身边的具体事例,有很强的直观性、给人深刻印象,使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活动促进其内驱力的发挥,并且在与人沟通交流时,能够理解和关心别人,达到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发展。

  3.能够充分帮助学生自我成长

  如今多数中职生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或留守子女,由于其成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亲子关系,性格会变得冷漠,对什么事都没兴趣,把自己放于冷眼旁观的位置,通过情境教学,能够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改变自卑、缺乏安全感的状况,帮助其改变自我,逐步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格,增强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总之,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不仅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且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尝试用自己的能力水平解决问题,促进其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品格培养,在轻松的学习交流中绽放健康的心灵之花。

  结语: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和行为转变,并有效进行总结反思。同时不仅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够客观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自我调整,自我成长。

  [1]王其江,设置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浅谈初中品德课教学情境设置[J]。现代教育科学,2012(10):141

  [2]田益民,情景教学的六种操作方法[J]。新课程,2011(3):50

  [3]谢丽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3(4):107-108

  作者:丛小玲,辽宁盖州人(1978.8――),辽宁工贸学校高级讲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体;color:black‘>李建奇,陈日新,王建君。工科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的探讨[J]。德州学院学报,2007,23(6):96―98.

参加父母的交换范例篇4

  关键词:换位思考 将心比心 家庭教育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目前较普遍的认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准新的切入点,造就优秀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等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诚然,这些客观条件的确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但是,如何进行教育,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点精之笔。如果能够充份利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方法,就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与他人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并且要学会换位思考,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互相宽容、理解,多去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而这许多问题中,许多是由于负面情绪没有得于及时疏通导所产生的。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及工作问题,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沟通问题等不断出现在主流媒体上,这不仅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溃乏,更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缺失。

  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重要作用,如医院开展的“医患换位体验”,学校开展的“当一天学生”活动,企业中领导人的换位思考活动等等都是应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典范。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被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换位思考”呢?

  下面我就“换位思考”的在家庭教育方面即父母与子女间的有效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亲子关系是当代中国父母最看重的问题,由于国家提倡“只生一个”的政策,中国的80后,90后,0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重视给子女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了与子女进行思想上的沟通,等到问题出现时,由于思想上已然存在的隔阂,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父母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平等对待,尊重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纵观古今,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有一条共同的经验,那就是家长应尽可能的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科学的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做到平等交流、有效沟通,我感觉换位思考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有效。在这里“换位思考”通俗地说,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会使家长在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时,思路客观,方法得当,不出或少出偏差,使孩子少受冤枉,少受委屈,进面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家长应如何做到换位思考,怎样才能让家庭教育更有成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全面认识,了解孩子

  沟通是“换位思考”的准备,是父母与子女和谐相处、相互信任的纽带,是全面认识孩子的开始。作为父母,不能总是高高在上,以“绝对权威”的姿态维护家长的尊严。要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同孩子交朋友、谈心。谈心是与孩子最直接的沟通方式,父母在同孩子一起游戏、看电视、吃饭的时候,可以问一问班级里、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同学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同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班里谁学习进步快,哪个同学有了什么突出表现等,更重要的还要聊聊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谈话聊天时,家长还要善于聆听孩子的叙述,了解孩子的观点。当您觉得孩子的观点、做法是正确的时候,要加以表扬,鼓励孩子大胆地做下去。反之,对于孩子认识上的误区,要加以分析,引导、帮助他认识清楚。不要把观点强加给孩子,更不要训斥、打骂孩子。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孩子,除了同孩子谈心交流外

  还要经常接触孩子的同学、家长,从侧面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2)平等对待、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家长换位思考、处理亲子关系的核心。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待,可以使孩子学到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人,加速孩子心理上的成长。当父母以平等、尊重的姿态与孩子交流时,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广阔的了解成人、了解社会的窗口。交流中,孩子也会向父母探究成人的内心世界,如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状态、父母的工作情况、志向等。这使孩子能够增长知识和经验,增加对父母、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在处理孩子的“错误”时,要耐心地、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所在,使孩子心服口服。若发现自己的不当之处,要及时向孩子道歉,这样,孩子会从内心感激、信任父母。

  尊重孩子还表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小毛病”、“小错误”的宽容对待。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孩子一个“修正”的时间。有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实现目标,往往协议奖励办法,对于这个问题,请家长一定要注意“信守承诺”。有些家长对此不以为然,这是家庭教育中的大忌。对孩子失信,意味着父母在心理上对孩子的“不平等歧视”,会拉大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甚至会丧失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让他们不再把父母当成朋友,慢慢对父母“关闭”自己的心灵之门。

  (3)不断学习,提高本领

  学习是提高家长换位思考能力的主要手段。作为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应该多学习一些孩子成长的知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家长只有学习三种知识,才能拿到社会意义上的“父母执照”:第一,一个想成为孩子朋友的家长,必须具有正确的人才观念。第二,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特点。这一点至关重要,有一些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关心或不能察觉孩子的心理变化,认为孩子不懂事,招人嫌,使孩子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不得不保持沉默,独自承受内心的不安、委屈和痛苦。第三、学习一些同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所谓学习,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报刊,参加一些父母讲堂、家长培训、亲子课堂等活动,也可以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咨询专家,或同其他家长交流经验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孩子,你就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也就能理解你的付出。播种一个方法,收获一片希望。通过换位思考,能够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会使孩子更加信任父母,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单晓军。浅议教育管理中的换位思考[j]。教育长廊。下半月版,2009,(7):66.

  [2] 杨北生。浅谈“换位思考”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南方论刊。2003,(6):26.

  [3] 唐鹏。思想品质修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j],2000,(7):125—127.

  [4] 曾筱玲。“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思想教育方法的探讨[j]。医学文选。2006,7:839—841

参加父母的交换范例篇5

  Do you know parents of high schoolstudents who come to the rescue whenever theirson or daughter is in a tough spot? Are they stilldelivering forgotten lunches or gym clothes toschool? Have they tried to negotiate with theschool for a different teacher or a better grade?

  If so, they may be helicopter parents。

  Helicopter parents hover and swoop in torescue their children from any adversity。 Collegeadmissions offices began using this moniker afew years ago when they noticed that parentswe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 the dailylives of their college-age children。

  Helicopter parents are problematic at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For youngchildren, constant hovering can inhibit a child’sability to develop his or her own motivation,self-confidence of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hyshould Johnny make the effort to remember histrombone if he knows that dad will bring it toschool? Cell phones, even for young children,have made this type of communication andrequest for help common。

  However, helicopter parents pose differentproblem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igh schoolstudents are trying to separate and individuatefrom their parents, and parents who can’t let gocan inhibit that process。

  Moreover, students who haven’t had theopportunity to navigate their own obstacles-whether social of academic-emerge fromadolescence ill-equipped to handle the demandsof college and adulthood。

  Helicopter parent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are often over-involved because they are caughtup in the competitive admissions frenzy and fearthat their children won't end up at the “right”college。 As a response, they orchestrate andmicro-manage every teacher, class and activityin which their child participates-from birththrough high school--to ensure that they’ll haveeverything they need for admission to the “best”college。

  I’m not advocating a complete hands-off approach from parents either。 Obviously,children who have attentive, loving and involvedparents thrive both in school and in life。 I don’tthink it’s a crime to bring a lunch to school onoccasion, nor do ! think parents should adopt alaissez-faire attitude about college preparation。

  However, I think that it’s wise to be mindfulof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self-reliangceand responsibility, and that requires backingoff a little and letting students-of all ages-experience the life lessons and consequences oftheir actions。 A student in middle school whoearns that late homework will lead to a loweredgrade will be far better off than a student wholearns that lesson in high school。

  你知道有这样的高中生父母么,每当儿女陷入困境,他们就去帮忙?他们还在把孩子忘记带的午餐或体操服送到学校吗?他们是不是还曾试图为孩子更换老师或换个更好的评分而与学校协商?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可能就是“直升机型父母”。

  直升机型父母随叫随到,以帮助他们的孩子脱离困境。几年以前,当大学招生办公室注意到父母越来越多地介入大学学龄子女的日常生活时,他们就开始使用这个绰号。

  直升机型父母会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造成很多问题。对于年幼的孩子,如果父母总是随叫随到,会妨碍孩子培养主动性、自信心或责任感。如果约翰知道爸爸会把长号带到学校,他又何必将此事挂记于心?手机――甚至对孩子来说――已经使这种交流和求助变得很普遍了。

  然而,直升机型父母给高中生造成了不同的问题。高中生正试图脱离他们的父母,形成自己的个性,不愿放手的父母会阻碍这个过程。

  此外,一直没有机会自己排除障碍――不管是社会交往方面还是学业方面的障碍――的学生一旦走出青少年时期,往往会在应对大学和成年时期的种种困境时显得能力不足。

  高中生的直升机型父母经常过分介入孩子的生活,因为他们被卷入竞争激烈的招生热潮中,担心他们的孩子最后会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作为回应,他们精心安排、细节管理孩子的每位老师、每门课程以及参加的每项活动――从出生到高中――来确保孩子拥有进入“最好的”大学所需要的一切。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工作中个人缺点和不足总结,缺点与不足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