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会计科目公开课教案,会计教学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8日

会计科目公开课教案篇1

    一、会计的职能:

  基本职能: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

  还有:分析职能、预测职能、决策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

  1.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2.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外部政府机构—财政、税务

  利益关系集团—投资人、债权人

  内部企业管理者

  企业职工

    四、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横向纵向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五、会计核算的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六、会计对象:

  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分为:一般的会计对象:资本运动(资金运动)

  具体的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七、会计要素(很重要):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分类:

  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包括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非流动资产:指在一年以上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主要特征:资产是企业在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获得的;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拥有”是拥有资产的所有权;“控制”是控制资产的使用权);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主要特征: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又称之为净资产。

  分类: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成为留存收益

  主要特征:所有者权益不需要定期偿还;

  所有者权益无优先清偿权;

  所有者权益有参与利润分配的权力,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有三种来源:销售商品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餐饮、旅游、安装等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对外贷款、对外投资等

  主要特征: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收入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收入最终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一般包括:生产经营费用期间费用

  主要特征: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会计要素的特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点、静态)Pointintime收入、费用、利润(期间、动态)Periodoftime

    八、会计基本程序:

  报告、记录、计量、确认

    九、会计方法:

  “七大”会计核算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

  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十、会计核算基础:

  1.权责发生制: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当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已经当期支付,也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应计制:企业会计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

  2.收付实现制:凡是在当期已经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已经支付款项的费用,都应当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实际收付款项的收入和费用,就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现收现付制: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3.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以正确计算损益。

  收入与费用配比,确认利润

会计科目公开课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方法、及登记方法。

  2、熟练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以及结账和对账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错账的更正

  讲授法、练习法,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各种账簿、凭证。

    六、教学时数:

  四课时,理论课2课时、实验课2课时。(总48课时之19—22课时)

    第一、二课时 会计账簿

  1、 使学生理解账簿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

  3、 熟悉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账的设置

  4、 掌握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

  5、 掌握错账查找和更正的方法

  6、 掌握对账和结账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

  各种账簿的登记方法

  三、 教学难点:

  错账的查找和更正方法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首先,请大家看账簿的登记,然后进行讲解。

  二、 教学内容:

  1、 账簿概述

  2、 账簿使用规则

  3、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4、 错账的更正方法

  5、 对账和结账

  新课讲授: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的帐页组成,并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地、充分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中心。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

  1、账簿记录可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

  2、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3、账簿记录是重要的经济档案。

  4、账簿记录可以为经济监督提供依据。

  三、 会计账簿的分类

  ⒈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 分类账簿、序时账簿、备查账簿

  ①序时账簿: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先后顺序逐笔逐日连续登记的账簿。目前,我国企业等单位设置的日记账一般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②分类账:分类账簿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照他所涉及的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按其提供的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两种。总分类账簿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用来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总账科目设置,按其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设置的账户,用来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③备查账:又称辅助账簿,是对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未能记载的或记载不全地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如:“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2、账簿按外表形式分类 活页账、订本账、卡片账

  ①订本式账簿,是指在启用前就将若干账页顺序编号并固定装订成册的账簿。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账。

  ②活页账簿,它是将分散的账页装存在账夹内而不固定,可以随时取放账页的账簿。在会计实务中,活页式账簿主要用于各种明细分类账。

  ③卡片账簿,是由许多具有一定格式的卡片组成,从放在卡片箱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添的账簿。如固定资产的账簿

  四、 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账簿的设置,包括确定账簿的种类、数量,设计账簿的内容和格式。

  一、日记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

  (一)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现金日记账是用来登记库存现金每日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的账簿,它是由出纳人员根据现金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进行登记。

  (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与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相同。

  二、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一)总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1、总分类账簿的格式:一般采用“三栏式”。

  2、总分类账簿的登记方法与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的方法相同。

  (二)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1、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包括:“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

  1)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适用性: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主要是用于只反映价值量,不反映实物量的明细分类账。主要是结算类账户和实收资本账户(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等)。

  2)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适用性

  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主要适用于既核算价值量又合算实物量的明细分类账。存货类、固定资产明细账都采用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如:原材料、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委托加工物资、固定资产等明细账)。

  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适用性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主要适用于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等类的明细分类核算。(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明细分类账采用多栏式。)

  五、 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规则

  一、账簿的构成及启用规则

  (一)账簿的构成

  (二)账簿的启用规则

  封面、扉页、账页

  1、启用时,在账簿扉页上填写“账簿启用表”,并加盖公章。

  2、中途更换记账人员时,应办理交接手续。

  二、登记账簿的基本要求

  (一)登记依据 →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二)登记用笔记墨水颜色 → 必须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除结账、改错、冲销账簿记录、负余额外不得使用红色墨水或红色圆珠笔书写。

  3、登记内容→每笔都必须记明日期、凭证号数、摘要和金额,要在记账凭证上注明账页的页次或划“V”表示已经过账。

  4、登记顺序 → 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隔页跳行,应该将空行空页划红对角线注销,并由记账人员盖章表示负责。

  5、借贷方向的登记 → 与凭证上所记的借贷方向相同。

  6、书写文字、数字、金额 → 字及数字的大小占行间的2/3.

  7、转页手续 → 在账页最末行摘要栏注明“转次页”,在次页的第一行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

  8、错帐更正 → 账簿中不允许涂改、刮擦、挖补或用褪色药水更改字迹,如有错误应按规定的错误更正方法更正。

  9、更换新帐→各种账簿每年原则上都要更换新账。

  六、查找错账的方法

  账簿登记通常发生的错误有:串户、反方、写错、错位和倒码。

  方法:1、差数法:就是先确定错误的差额,找出差数所在的范围,直接从账账之间的差额数字来查找错误的方法。适用于漏记,重记的差错。

  2、尾数法:如果账簿记录发生金额错误,且差错是角、分,可以只检查元以下的尾数即可,以提高查错的效率。

  3、除2法:如果在记账过程中出现将记账方向记反了,借方记入了贷方,贷方记入了借方,这种差错会导致该账户一方合计数增多,另一方合计数减少的情况,而差额正好是记错方向金额的两倍,且差数应该为偶数,能被2整除。

  4、除9法:是指用差数除以9来查找错账的方法。

  更正错帐的方法(重点)

  (一)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适用于记账凭证正确无误,只是登帐时出现了差错,并且发现错误是在结账以前。更正时,先在错误的数字和文字上划一条红线,表示注销,然后在划线上面写上正确的数字,并在划线上加盖记账员图章,以示负责。

  (二)红字更正法

  适用于两种情况

  1、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或科目名称错误,并且已经登记入账,无论结账前后,都可以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2、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正确无误,只是所填金额大于应填金额,并且已登记入账。

  (三)补充登记法

  记账后,发现凭证科目正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无论结账前后。

  七、对账和结账

  一、对账(重点)

  对帐即核对账目。

  (一)账证核对:就是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核对。

  (二)账账核对

  1、总账与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

  2、总账内部进行核对。

  3、总账与所属的明细账核对。

  4、会计部门的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与物资保管部门或使用部门的明细账核对。

  (三)账实核对

  1、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的核对。

  2、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3、各种财产物资账面余额与实际结存数的核对。

  4、应收、应付款账面余额与债权债务单位的核对。

  二、结账

  月末计算出各账户发生额及余额,作为下个会计期间的期初余额。

会计科目公开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会计任务。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二、新授课

  (一) 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0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二十世纪——计算机应用于会计

  (3)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会计既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它本身又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因此,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2.会计的涵义(10分钟)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会计涵义中的三个要点内容是什么?

  A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B会计的基本职能——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C会计的。主要特点——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

  (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20分钟)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会计法》将会计的基本职能

  进一步明确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1.会计的核算职能

  教师讲解、说明:

  A从会计工作的现状看,会计核算的职能主要是从数量方面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即事后核算,它是会计的基础工作。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执行事后核算职能的主要形式。

  B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为了在经营管理上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会计利用其信息反馈,还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与决策;而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过程按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

  根据上述讲解,师生共同归纳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1)从核算时间看:包括事后核算、也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

  (2)从核算内容看:包括记账、算账、报账,还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2.会计的监督职能

  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就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

  具体内容:

  (1)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2)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活动能否提高经济效益,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3)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根据上述内容,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会计监督就是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监督。

  3.二者的关系: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相互联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具体说:

  (1)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真实

  可靠的依据;

  (2)监督是核算的延续和深化,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练习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会计科目公开课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2、能正确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

  3、能界定利润总额的组成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

  筹集、供应、生产、销售、利润核算过程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

    三、教学难点:

  生产过程成本的核算

    四、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业务进行讲授,并给出实际业务让学生练习。

    五、课时安排:

  共10课时(总48课时之23—32课时)

    第一课时 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2 筹集资金的核算

  二、 教学重难点:

  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给出学生实际业务题,如:某日,a投资者以30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存入银行,作为会计我们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二)新课讲授:

  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1、“实收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减少的资本数额,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投资额,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例如:1日收到国家投入资本5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 500 000

  2、“资本公积”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因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投资者公共积累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规定转赠注册资本的数额,贷方登记因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资本公积的结余数。

  例如:3日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12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资本公积 120000

  3、“短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

  例如:5日,向银行借入为期六个月的借款5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户。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短期借款 50000

  4、“长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本息,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长期借款的本金以及应付的利息,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

  例如:向银行借入期限为三年,年利率为8%的借款10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户。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长期借款 100000

  四、板书:

  五、作业:

  资金筹集的核算练习题(见习题集)

  六、教学总结:

  本节内容比较少,核算也比较简单。

    第二、三课时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2、 采购成本的核算

  3 供应过程业务核算

  三、 教学重难点:

  采购成本的计算

  四、 课时说明;

  用一课时教授,一课时实操经济业务题

  五、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购入原材料收到一张进项增值税发票,在这过程中我们又发生了相关的费用,比如运费,比如挑选费等,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二)新课内容讲授:

  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1、“在途物资”账户(资产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还没入库的材料。

  借方反映企业购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贷方反映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借方期末余额反映在途材料。

  例如:企业于2003年7月1日向新华工厂购入甲材料5000千克,单价10元,运杂费200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0200

  贷:银行存款 50200

  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负债类账户)

  借方反映:①应购买原材料等支付给供货方的进项税;②已交税金

  贷方反映:①销售商品过程中的销项税;②进项税额转出;③出口退税

  借方余额表示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外购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包括:运输费、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进口关税。

  例如:企业于2003年3月17日,向红星工厂购入a材料8000千克,单价50元,增值税68000元,运杂费1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借:在途物资—a材料 40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0

  贷: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469000

  2、“原材料”账户(资产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反映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反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借方余额反映库存材料。

  企业于2003年4月2日向东风工厂购入b材料5000千克,每千克20元,增值税17000元,运输费500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采购完毕已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帐。 ①购入材料时:

  借:在途物资—b材料 100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500

  ②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b材料 100500

  贷:在途物资—b材料 100500

  3、“应付账款”账户

  贷方反映应付给供货方的款项,借方反映归还供货方的款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的数额。

  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一)、成本计算的概念

  成本计算就是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分别计算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

  (二)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

  物资采购成本由买价和采购费用构成,其中采购费用包括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和国外进口物资应负担的进口关税等。为简化核算,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计入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三)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会计科目公开课教案篇5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 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 教学方法

  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

  1、企业的资金运动

  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四、 课时安排

  2次课(4课时)

    五、 教具学具准备

  1、资金运动图的挂图

  2、多媒体

    六、 教学步骤

  第一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次的内容

  2、提问

  (1)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

  (2)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3)会计的概念

  3、由会计的概念、职能导入本次课的内容——会计的对象

  4、适合高校经管类专科(高职)专业教材使用。

  5、通过企业资金运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

  6、要求学生自己绘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图。

  7、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图,并引出会计六要素。

  8、从会计的方法论重点分析六要素是如何划分的,强调会计问题的两点论。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并由企业的会计对象引出企业会计的六要素。让学生思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与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并要求查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最简单的劳动合同协议书模板,劳动合同书模板
    下一篇:销售目标计划方案精选,销售计划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