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采购供应链管理,供应链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9日

采购供应链管理十篇篇1

  【关键词】供应链 采购 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消费者选择的多层次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发展,企业未来只能选择供应链管理模式,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选择抓住机会逆流而上,或是选择被市场淘汰。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已经在企业中得到运用。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在通过对采购管理的定义以及传统采购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的对比中提出了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以及正在被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所一步步取代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文认为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很有必要。

  一、分析传统采购的不足

  传统采购以申请为依据,以填充库存为目的,这从很大一定程度上导致采购的实际结果和企业本身的需求目标发生偏离,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企业成本。传统采购一般是通过在多个供应商之间进行询价、比价、和商务谈判来完成采购任务。因此,本企业通常会保留企业自己的一些相关的信息,以求在采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由于我们是在多个供应商之间选择,供应商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使他们也会保留一些信息希望以此来战胜对手。传统采购一般都是一锤子买卖,这次合作之后下次就会继续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不能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换言之,这意味着公司需要花费长期的时间去寻找短期的合作,无形中浪费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还使采购过程更加注重价格,而轻视甚至忽视产品的质量,增加采购成本和后期工作量。

  二、分析现代采购的优势

  现代采购模式也就是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是指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采购。我公司的采购需求可以直接在向供应链内部的供应商发订单,供应链内部供应商通过订单向我公司发货。这与传统的采购相比不会刻意的为了填充库存而进行采购,大大避免了库存的浪费;而且由于是供应链上的企业,一定是本企业的长期合作目标,彼此之间的利益也就是共存的,所以从很大成分上可以保证采购的价格是互利的,产品的质量也是最优的。虽然采购的概念和形式没有变化,但是采购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个利益相悖,对抗竞争的情形变成了互利共赢的合作形式。

  三、供应链模式和采购的关系

  供应链是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个相关企业的连接或者企业业务之间的连接。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一个功能网络结构。因此供应链就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顾客的需求。采购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有机体,而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是供应系统上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提高质量、节约成本的关键,也是减少企业多余工作量的关键,只有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浪费,包括时间,金钱,精力,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与激情去面对社会大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四、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的要求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架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桥梁,没有这座桥梁,制造商就没有原材料,分销商就没有产品,供应商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工作的管理也要细致入微,才能更好的配合企业其他部门完成任务。

  (1)合理的数量:采购部门要及时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保证生产部们能够按时高效率的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尽量避免采购数过多造成库存积压提高成本。

  (2)准确的时间: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要约定准确时间,避免浪费时间成本。

  (3)便捷的地点:交通便利的交易地点是保证采购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

  (4)安全的来源:采购部门的员工一定要保证供应商的来源以及供应商的材料安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如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实施采购管理

  (一)采购工作以订单为准则按需采购

  传统采购模式中,采购部门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不考虑企业是否需求以及需求多少,盲目的认为库房是满的工作就很出色。采购部门与企业的生产部门基本上是零沟通,采购部门不能很好的了解企业生产部门的需求而盲目的填满库存势必会造成企业成本不必要的浪费。根据订单进行采购可以使采购过程变的目标明确,按照生产部门的需求订单采购,供应商按照企业采购部门进行配货,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保证了工作效率。

  (二)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

  传统采购管理部门与供应商的合作只是单次的合作关系,一次交易之后就没有了后续的合作。对产品的质量不能及时监控,很多企业只能采购后进行把关,这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很大程度会降低企业的运行,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加强双方的互动关系,可以使双方更明白彼此的需求,同时为双方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强强联合,势必更强。

  (三)从单次交易变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传统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企业之间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不能达成利益共识,甚至有时候双方的利益是相悖的。供应链模式下,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享经营成绩,而不是对立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提高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提高供应商的代入感,使供应商有意识的降低双方成本,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等问题。供应商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关系可以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采购管理的信息化

  供应链信息的准确流畅是供应链的基础,加强采购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采购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也就使企业具备了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竞争能力。

  虽然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在我国还不太成熟,但是很多先进的企业已经开始将供应链管理这种思想运用到了企业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社会的进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才能追赶上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一个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准则。

采购供应链管理十篇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采购模式 双赢 建议

  一、绪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其核心思想是使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保持密切的配合和协作,并形成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扩大竞争优势,最终达成共赢。其中,采购环节处于整条供应链的上游阶段,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采购作业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以及接下来的生产、销售活动。因此,加强企业的采购管理,降低采购费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特点

  (一)从普通的交易关系转变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只是普通的交易关系,双方在谈判中尽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压低对方价格,最后只保证了其中一方的利润,这样的交易关系只会是短暂的,甚至是一次性的。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方除了价格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多种标准,例如质量、交货期、对方信用情况等,双方建立的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供应链上信息的共享来提高流通速度,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最后达成采购活动的双赢。

  (二)由下游客户的需求订单来驱动本企业的采购活动

  传统采购模式下,库存管理显得比较盲目,仓库中一般都要求库存量要始终保持在安全库存值以上,从而缓冲市场需求的实时波动所带来的冲击,在库存不足时马上进行物资采购,来防止缺货而引起的一系列损失。而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活动是由下游客户(生产商或销售商)的订单来驱动的,接收到客户的订单后才会启动本企业的采购活动,采购完成后直接配送到生产或销售部门,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积压,甚至达到0库存,进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从企业内部向跨企业间的资源管理转移

  传统采购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跟供应商进行良好的沟通,也缺少对客户需求及时做出积极的响应[1],采购各流程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审批、协助来进行采购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还加大经营成本,缺乏与供应商(上游)、需求客户(下游)的良好沟通。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更要注重对外部市场的及时反应,采购活动逐渐从本企业内部向外部跨企业间的资源管理进行转移,根据外部环境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调整,构建双赢的发展模式。

  三、现阶段转变采购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近几年来,许多企业转变了管理理念,在发展中慢慢接受供应链管理这样的新模式,然而对部分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目前还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管理状态,企业的采购组织结构和采购人员、计划和预算,以及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采购组织结构和采购人员

  在采购组织结构方面,传统的企业组织层级相对鲜明,机构较臃肿,尤其是大型生产、销售企业,一般都采取职能部门化的模式,该模式运作迟缓,并且采购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协作较差,采购作业效率低下,容易造成采购活动与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脱节,无法有效地配合其他经营活动,沟通成本高。

  在采购人员方面,采购活动对于采购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其能力、素质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采购人员不仅要控制好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还要维护好与企业所在供应链的上下游客户的关系。另外,在传统的管理中,由于采购工作的特殊性,采购活动一般都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亲信或朋友来承担,这些采购人员大部分不具备采购活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仅凭借个人经验做决策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严重制约了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的构建[2]。

  (二)对采购活动没有科学地设置计划与预算

  有些企业的采购模式比较守旧,对将要采购的物资没有明确的分类,采购执行前也没有科学合理地安排计划,例如一些企业没有对采购物资进行市场预估,没有对现行市场价格进行科学对比,没有注意规避市场风险,种种情况使得无法有效控制采购的成本。另外还有些企业的高层直接指定了合作的供应商,或者签订了长期的供应合同,使采购价格与当前市场严重脱离。

  (三)对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方式不当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处于采购企业的上游,其所提供物资的价格、质量、交货期等因素直接影响到采购方的利益,因此,对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采购作业成功与否。但目前有些采购企业不重视对供应商的科学管理与准确定位,使得采购与供应双方关系混乱。例如企业没有稳定的供应商群,而经常在物资短缺时急于搜寻、选择供应商;又如有的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供应商的选择大部分依靠采购人员的人为经验,缺乏科学规范的供应商认证程序和指标体系;再如有的采购方毫无合作共赢理念,把供应商当作自身的竞争对手,谈判和交易中只注重自身利益,利用大量的竞价手段得到最低价,这样既影响了企业对供应商的可选择性,最终也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企I对供应商的控制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实时了解供应商的生产与经营能力,不能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进行动态的质量监督[3]。

  四、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建议

  在我国,许多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才成立的,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采购管理水平比较低下,本文就目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其发展有所帮助:

  (一)转变理念,构建双赢采购

  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相对低下,采购活动还局限于从本企业的角度出发,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只是松散不稳定的交易关系,缺乏合作共赢的理念,无法实现供应链信息的高效流通以及企业利润的最大值。

  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供应链管理、运作思想的学习,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认识本企业的采购工作,建立供应链上供需双赢的最佳模式。这样对采购方而言,不仅可以降低库存数量和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取得更好的产品设计,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作出实时的反应。而对供应方而言,与采购方的长期合作就保证了稳定的物资输出,另外还能更好地依据采购方的具体需求来改善自身产品的生产流程,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利润。

  (二)优化采购组织结构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按照职能来划分的,这种模式导致各部门都过分考虑自身利益,却不能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也不利于跨部门的协作交流,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供应链大背景下的采购管理要求企业内部各部门间要实现无缝衔接,在外部要与供应商以及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做到跨企业的业务流程整合和关键信息实时共享。这要求企业必须打破现有传统的划职能组织模式,实现各分部门间的协力合作,从而达成各部门间采购信息快速传递。采购团队中的人员设置,可以大部分是采购部门的人员,但也必须同时吸纳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跨职能的综合战略采购小组,主要处理货源找寻,价格商议,与供应商的协作等相关问题[4]。

  采购活动要渗透到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要求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集中、协调,另外,企业内部要塑造高层管理者大力推动、全体员工参与的文化氛围,鼓励每位员工积极参与采购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实现“上下互动”的决策过程。只有全员积极参与企业统一的采购目标,协调有序地参与活动、共享信息,才能确保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5]。

  (三)加强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L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往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新形势下要加强对供应商科学选择和管理。

  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时不能只凭借采购人员的人为经验来判断,而要制订科学规范的供应商认证程序,并设置系统的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采购重要物资时尽可能派专门的采购小组前往供应商内部进行生产环境、产品质量、企业信誉等方面的实地考察,建立物料管理档案,并定期组织考核评估。新形势下选择供应商时,除考虑物资的价格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到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供应商的能力与本企业的互补性等各方面,这都是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重要指标。采购部门要结合企业制订的定位发展战略,挖掘优质的潜在供应商,为长期战略发展打下基础。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除了挖掘新的供应商外,还要进一步培养和维护与已有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与供应商实施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不仅是采购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要定期对现有的供应商进行定性、定量的考核评估,运用科学化、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进行供应商绩效考核,激励优秀的供应商,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进行管理。

  (四)加快企业采购的信息化建设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往往涉及到四流: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业领域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但信息流在目前的生产、生活中却依旧相当薄弱。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在企业内部跨部门甚至跨企业的传递、共享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采购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搜寻合适的供应商及相关采购信息,还可以运用数据库和各种软件工具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目前,许多大型企业使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采购管理,而中小型企业可以科学借鉴ERP的管理,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商平台,并将采购、质量、及供应链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中[4]。这样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可以实时进行信息传递,也可以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其他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达成除了信息流以外其他三流的集成和共享,提高采购效率,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

  (五)运用新型的采购管理方式

  在以供应链管理为大背景的经济发展下,摈弃原有的传统采购模式,向新型采购管理方式转变将是大势所趋。

  1.现代JIT采购。在供应链模式下,供应商可以有效参与采购企业的内部作业,在采购提前期或紧急采购时,及时订立条款,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在现代JIT采购模式下,通过客户需求的订单驱动采购活动,有效地进行库存控制,大大提高了库存周转率,使得企业在供应链上不断优化整合资源,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采购业务外包。目前一些企业对采购业务重视不够,或者企业规模较小,管理人员精力有限,采购流程运作效率低下,导致了一系列不必要的支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要在更加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促进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企业把采购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核心能力上,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专业的采购公司采用的是专业化的操作,无论硬件设施、操作流程还是整体服务上都更具优势,也能更好地掌握物资的采购信息,有助于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改善采购质量,提高利润率。

  3.精益化库存管理。在传统的采购中,考虑到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防止因缺货而造成的损失,库存是必须存在的,而采购活动就是为了补充库存,但是库存的积压也大大降低了资金利用率,影响到企业利益。实施精益化采购,把物料的采购需求与产品的信息联系起来(物料清单,BOM),利用计算机系统制订相关采购计划,使库存在不影响下阶段作业的前提下尽可能达到最小值,有效控制成本。采购方与供应商双方建立“无缝”的合作关系,供应商可以根据采购方的实时需求主动安排物资,提高双方的流通效率,也能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生产和运送计划,实现供需双赢。

  五、结论

  在供应链管理下,企业现阶段已有的采购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转变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特点,以及转变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建议,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保证了供应链的顺利构建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濡萌。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3,38:91-92.

  [2]李圣状,韩伟,李晓霞。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采购发展浅析[J]。商business,2013,17:30.

  [3]张炳涛,石荣宗,张建文,等。浅谈完善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的途径[J]。中国市场,2014,30:37-38.

  [4]金燕波,王小迪。供应链管理下的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2:43-48.

采购供应链管理十篇篇3

  1.1采购和供应商关系的转变

  供应商跟采购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普通买卖变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外采购操作在跟供应商合作时,都是尽力去采用压低采购价格的手段,费尽心机让供应商妥协。而新型合作关系的建立,完善的解决这些问题,使得采购可以寻找到更多的供应商,并采用了分散单独治理的方法。在采购和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在供应关系链上,双方可以共同分享库存的数据信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库存积压成本,很好地解决了产品质量和成本问题,最后达到控制采购成本的目标。还有很多的企业跟供应商建立了技术合作组织,也有效地缩减了新产品的开发成本。

  1.2采购的运作必须结合生产的订单需要

  在以前的模式中,采购运作的目标都是为了能够及时的补充库存,以防止库存出现空缺的情况。而在现在的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模式,就以生产的订单需要方式进行的,所以企业的订单需要在客户的需求订单后才产生的。而适合时期的生产订单驱动方案,使得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可以直接配送到制造部门,从而降低了采购部的库存积压和运作成本。

  1.3采购管理的重点转移

  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重点转移。传统的采购活动最大的缺陷就是跟供应商没有进行良好的合作沟通,更缺少对客户需求做出及时积极反应的能力。因此,适时生产采购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对企业的采购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且企业必须大力改革,改变过去“为库存而采购”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也要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柔性管理和市场反应能力,大力加强和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和合作,努力建立一个共同双赢的战略发展合作模式。在跟供应商信息沟通过程中,通过供应商的信息反馈,及时地做出必要的调整,同时也加大对供应商的培训力度,也要积极参与到供应商的新产品设计开发中,把握产品质量,在这些参与过程中,把事后把关转变为实时把控。

  1.4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管理有利于采购流程增值

  过去的采购管理模式,采购的完成往往需要几个不同部门协助才能完成,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这种管理模式也有不足的地方,第一,采购的申报需要经过多个不同职能的部门的审核,工作效率低下;第二,由于各个部门之间本位主义的作用,使得信息不能够顺畅的流通,导致内耗的加大,最后也造成经营成本上升。而供应链管理的经营模式下,信息化技术日渐成熟,加快了管理审批流程的速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1.5库存管理方式也发生改变

  在过去的采购活动中,供求关系的作用使得采购跟供应商分离开来,企业采用单独的保持一些库存来解决需求变化带来的波动,并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库存的管理模式已经使得企业负担加剧,把企业推进被动的位置。而供应链管理下库存管理,从各个细节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2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管理具体的实施策略

  2.1采购管理策略制定的关键要素

  采购方案考虑的关键因素就是价格,所以过去传统采购模式,就是采购人员通过不断地增加供应商数量,提供多方货源,让多个供应商之间相互形成竞争,从而降低采购材料的价格,最后赢得采购的价格优势。而在现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部门人员所面对考虑的问题,相比于原来情况要复杂得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比如质量、价格、能否及时交货等因素。而且在目前的交易市场中,同一类产品材料的价格涨跌或质量的优劣,都会严重地影响到采购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能否及时的交货,同样也对企业的采购方案的实施产生巨大冲击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对客户能否及时的按时交付货物和对客户的要求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都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总的来说,在新型供应链模式下,交货及时性和交货提前期是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重要指标。

  2.2采购要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过去传统的采购管理早已经不适合日益更新的经济发展需要,所以企业采购必须跟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企业采购管理和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

  (1)在制定采购方案时要对各种关键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对有意向供应商可以先发出招标文件,等供应商接标后再进行初步的审核。

  (3)要详细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和评估,择优选用。

  (4)与选择的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5)和供应商共同提高经营利润。

  (6)实施供应商的风险防范方案。

  供应商的考核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在对供应商的考核指标务必要公正、科学、合理。此外,对供应商的考核指标中,不仅仅要重点考察供应商的质量、交货时期、价格等核心指标,同时也要注重其相互协调能力、开发能力等因素的评比。

  2.3对库存管理要精细化

  库存管理在一个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和采购管理中占据着重大的作用,是价值链实现增值的关键一步。因此,科学合理的建立和改进库存管理模式,是企业实施采购策略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实施科学有效库存管理,才可以跟供应商建立和谐优势的合作关系,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完成采购计划的制订,实现零库存管理。所谓零库存管理,就是在客户订单的作用下,从客户到生产,再到采购,最后返回到供应商这样一种逐级驱动的拉动式生产模式。零库存管理,不仅可以降低库存量,还可以提高库存的运作周期。

  3结论

  总而言之,在采购中降低采购价格,从而获得稳定有利的价格竞争力,同时也要密切跟进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能较快速的针对新产品设计做出反应,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益能力。而对供应商而言,跟采购达成的战略合作关系,能更好地掌握采购需求,改善生产的流程和质量,也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采购管理策略的实施,可以让采购方和供应方实现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丽。应用战略采购优化化工采购成本管理[J]。上海化工,2011(1)。

  [2]陈耀峰。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的竞争优势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5)。

  [3]薛文情。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策略研究[J]。机电技术,2012(6)。

采购供应链管理十篇篇4

  关键词:合作 双赢 JIT采购

  采购环节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层中最薄弱的环节。这个环节最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弄虚作假、舍贱求贵、以次求好、收受回扣等。在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采购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成本,对其成本控制经常是束手无策。而实际上企业如果实行供应链管理则可以很好的控制采购成本,使其成本大大降低,管理效益大幅上升。据统计,如果一个大型工业企业能够将采购成本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那么他的效益就能提升五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加强对采购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物流管理中包括着采购管理,于是从整个物流过程中来看待采购管理,就能有效的解决传统上的采购管理中的问题。采购作为企业间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间的一座桥梁,沟通着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间的联系。供应链上企业间的高效链接,有效合作,同步运作,都需要采购活动的更高水平的管理做为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采购管理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模式虽然是在传统的采购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两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区别。

  一、供应链采购管理的原理和特点

  供应链采购不同于传统采购,它主要是指企业间已经形成了一条供应链,在这条链条上的企业间的采购。这条链上的企业之间不是单一竞争关系,而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因此,链上企业间的采购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友好合作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采购的观念和采购的操作都发生了变化。

  我们认为供应链采购是一种更先进的,更有效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的采购方式。但是若在实际的工作中实施供应链采购,企业还面临着很多挑战。可以说,相对于传统采购,供应链采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对采购的理解上还是在具体的操作上,都与以往大大不同。具体说来,要实现几个转变。

  1.从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

  在过去的采购活动中,采购部门依据以前制定的采购计划并根据仓库管理部门提供的库存变化情况,向供应商提出采购需求,采购的物品交由仓库部门后,采购活动完成。这样的采购活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企业的真实需求,可以说,采购活动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相脱离的,于是非常容易造成无效的采购,采购的物资被大量积压,而企业急需的物资却没有。而在供应链采购模式下,采购部门不再依据库存的变化进行采购,而是根据企业实际取得的订单所需要的物资计划进行采购,通过订单驱动供应商,这样一来供应商也能更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提高了供应的针对性,从而更快速的响应用户的需求,降低库存,提高资产的周转速度,提升竞争力。

  2.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在供应链采购模式下,企业应把采购活动转变为对企业的外部资源进行管理,要实现这种转变,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企业应与各个供应商建立互惠双赢,信息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企业内部与供应商有关系的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对方;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生产,与供应商共同改进产品质量和提升管理水平;培育长久合作的供应商关系并尽可能的减少供应商的数量提高合作的质量。

  3.从买方主动向卖方主动型转变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采购是由有需求的企业主动提出并组织人员进行采购,因此耗费了大量成本。而在供应链采购模式下,供应商主动提供给我们货物,无需我们主动进行。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采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供应商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大大提高了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实现了企业间的合作共赢。

  二、供应链采购实施的基础建设

  1.信息基础建设

  要实现供应链采购,企业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系统应满足企业对日常数据处理的要求,并能与供应商的信息系统相连接,以便实现信息共享,例如POS系统、EDI系统或其他数据传输系统,各种编码系统等。

  2.供应链系统基础建设

  我们要与相关联的企业建立起供应链系统,加强供应链上企业间的沟通,实现链上企业将的信息共享,建立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利益的关系。

  3.物流基础建设

  企业内部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物流基础建设应该到位,以满足企业间的物流的需求。比如说,运输设备的选择,运输线路的规划,仓库的布局,还包括一些物流技术,如条码系统、自动识别、计量技术、标准化技术等。

  4.采购基础建设

  企业加强采购基础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替供应商管理库存降低成本,实行供应商自动补货避免企业库存,建立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即时结算,建立采购效益评估系统,形成一定的规范形成一个系统,实现供应链采购。

  实施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这方面地研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耀球,施先亮。《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王元月。《跟我学做采购主管》[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采购供应链管理十篇篇5

  供应链模式/企业/采购管理/特点/策略

  一、供应商管理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内涵

  供应链管理是采购方管理的一种新模式,要理解这种新模式和传统采购模式的区别,就需要弄清楚在这种模式下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合作关系的变化,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是一种充分融合了现代化管理思想的管理方式,其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该模式下,生产制造商和供应商及零售商之间的业务流程被进一步整合优化[1]。该模式极大提高了供应链下所有参与企业的效率,能够对整个采购供应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进行统一的计划和组织,从而能够保证所需的采购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数量和最佳成本进行生产销售。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与传统的采购管理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是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集成合作。这种供应链模式下,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供应商可以快速响应采购方,可以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事前把关,能够实时控制产品质量,弥补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的缺陷;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目标更明确。传统采购模式中,采购师围绕库存进行的,当库存出现短缺时,就进行采购达到及时补充库存的目的。这种采购方式缺乏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往往是企业根据库存所做出的单方面采购决策。而供应链模式下,采购活动是围绕订单进行的,当确定了用户需求订单之后,生产企业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制造订单,继而确定采购数量;供应链下采购管理中供应商和采购方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较为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供需双方可以共享信息,能够避免需求信息失真,可以让采购更科学合理。

  由于供应链模式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该模式下的采购管理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信息化管理。它能够实现对所有与采购有关数据的电子化处理,可以清晰看到各环节的信息,能够提高采购效率,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跟踪。

  二、供应链模式下采购管理信息化策略

  (一)实现采购资金信息和订单信息数字化

  在供应链模式下企业物资采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的实现。包括资金信息的数字化、供应商信息的数字化、订单信息的数字化。资金信息化指的是采购方对采购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对物资采购环节所占用的资金进行分析,降低一些不必要物资采购消耗,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降低资金占用率[2]。资金的信息化管理能够确保及时观察资金的流向,确定资金该如何合理使用。供应商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对供应商的报价和资信等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录入,方便及时查看,从而选择长期合作伙伴。订单信息的数字化主要将订单上物资的数量、价格和质量要求等进行数字化录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查询和更改订单信息等,提高采购的准确性,确保采购的及时性。

  (二)建立采购货物管理信息化模块

  该信息化模块包括采购管理模块、货物入库模块、在库管理模块等。采购管理模块是整个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块。该采购管理模块包括各种功能。首先,采购申请功能。根据采购信息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进行采购申请,然后制定具体的采购计划,将采购计划放到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等待采购审批和回复,然后在网上进行议价比价,寻找并确定最优供应商,在信息化平台上生成采购单。该模块还包括对采购单的修改的功能,能够随时根据情况修改采购单,并能及时查询采购单当前的执行状态。货物入库管理模块,主要是通过登录货物信息系统,对当前库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做好新入库物品的按计划入库,能够提高入库速度。要利用这个模块进行存贮确认和货物数据更新,并生成最新的货物信息。在库管理模块主要是通过在库信息管理平台,对货品数量、入库日和货物的保管位置进行管理,能够及时了解在库货物信息,还可以对在库货物进行有效管理。

  (三)建立采购物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

  建立一个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该系统要具备对库存进行动态盘点的功能,利用该功能进行盘点时要保证不影响库房的其他出库、入库和退库等业务的处理。在该数据库中,可以将企业的供应商信息、库单信息等进行组合,可以将所有供应商按照信用等级、物资质量等级、交货准时率、交易价格等进行详细记录,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对供应商进行统一管。建立物资跟踪管理数据库,能够随时对物资进行库存、单据和合同查询,及时掌握物资信息,避免生产中断[3]。

  (四)采用多种先进的采购方式

  供应链模式下企业物资采购方式也有很多种,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的采购平台了解产品的采购信息,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联合采购,这样通过数量上的优势可以获取一定的折扣优惠,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企业也可以组成采购联盟,实现物资采购、配送和运输等的规模化,这样能够极大的降低采购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供应链模式下的信息化平台也为这种采购联盟创造了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模式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其让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日趋科学化、合理化,给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搭建了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在该模式下,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将实现集成管理,企业物资采购将更加透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将会更紧密,更有利于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性价比高的供应商。

  [1]闫洪林。基于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策略[J]。经济师,2010,12(08):54-55.

采购供应链管理十篇篇6

  内容摘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供应链采购是一种供应链机制下的采购模式。传统的采购模式存在着交易成本大、采购质量难以控制以及供需双方关系对立等问题。而市场需求多样化的特征促使企业转变采购模式成为必然,供应链采购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买方所需的物料,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传统采购 供应链采购

  问题提出

  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已由生产导向型转变为需求导向型,需求的多样性显现,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在采购、生产及销售整个环节。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此时的采购管理多从买卖双方两级供应链的渠道协调,以及供应链系统应对最终市场多变需求的角度进行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现代采购管理将从简单的购买向“合理采购”转变,即选择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按合适的质量,并通过合适的供应商获得。企业组织也将逐渐形成强大的职能部门和能力,以支持采购在市场上的准确定位,有效地获得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见图1)。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发展而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譬如,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协作方式中将供应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协调,这就是向前延伸。后延是指将生产活动延伸至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阶段。因此,供应链就是通过计划(Plan)、获得(Obtain)、存储(Store)、分销(Distribute)、服务(Serve)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Interface),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传统采购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采购把重点放在如何和供应商进行商业交易的活动上,比较重视供应商的价格比较,质量、交货期都是通过事后把关的办法进行控制的,交易过程的重点放在价格的谈判上。因此,在供应商与采购部门之间经常要进行报价、询价、还价等反复谈判,并且多头进行,最后从多个供应商中选择一个价格最低的供应商签订合同,订单才能确定下来。传统采购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采购过程中,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进行有效的沟通。供应商的选择、价格的确定,多半通过比质、比价、招标、采购和商务谈判来完成。因此,需方为了通过供应商的多头竞争,从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往往会保留自己的许多信息。同样,供应商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赢得市场份额,也会隐瞒自己的信息。由于供需双方均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很少披露乃至不披露有关信息,所以,供需双方交易成本较大。

  没有给予供应商产品质量保证方面的技术支持和信息反馈,质量控制靠采购部门事后把关。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因为采购一方很难参与供应商的生产组织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因而相互工作是不透明的。因此,质量和交货期的控制一般是通过签订合同、按标准条款验收、催交催运、到货复检、事后质量验证等方法把关,以达到降低采购风险的目的。也就是说,在传统物资采购模式下,供需双方基本没有质量控制方面的合作。

  供应商与需求企业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在传统采购模式下,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合作的关系,也就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采购中,需方更多的时间消耗在讨价还价、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频繁更换供应商或只考虑当前行情,调整采购计划和库存储备量,供需双方缺乏需求信息的沟通和长期的合作机制。

  供应链采购的特点

  供应链采购(Supply Chain Procurement)是一种供应链机制下的采购模式。采购不再由采购者操作而是由供应商操作,称为供应商掌握库存(VMI)。其原理是,只要用户把自己的需求信息向供应商及时传递,由供应商根据用户的需求信息,预测用户未来的需求量,并根据这个预测值需求量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和送货计划。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模式相比,发生了以下方面的转变:

  (一)从采购管理转变为外部资源管理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管理注重对内部资源的管理,追求采购流程的优化、采购环节的监控和与供应商的谈判技巧,缺乏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转向对外部资源及对供应商和市场的管理,增加了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和市场的分析,加强了与供应商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了超前控制及供需双方合作双赢的局面。所谓外部资源管理是指制造企业在采购业务活动中,通过提供信息反馈和技术教育培训等支持手段,把对供应厂商的产品由事后把关改变为事中参与、事中控制、实时监管,促进供应厂商产品质量改善和及时供货,实现供需双方长期互惠合作的一种新型供应管理方法。

  和供应商确立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保证供需双方合作诚意和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同供应商进行信息共享,并在供应商需要的时候,提供技术支持、教育培训支持,使供应商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按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控制过程,变事后把关为事前共同商定质量标准、事中参与、事中控制和实时监管;协调供应商的计划,确保供应链正常稳定的供应关系,维护供应链整体利益;建立具有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网络,并通过实践逐步确认长期合作伙伴,并减少供应商数量,致力于与少数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二)从为库存采购转变为为订单采购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库存,即为库存而采购,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采购计划较难适应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紧紧围绕用户需求而发出订单,因而不仅可及时满足用户需求,而且可减少采购费用,降低采购成本(见图2)。

  如全球最大的PC供应商戴尔公司认为自己没有库存,如果有库存的话,那库存的只是信息,从来不库存具体某个东西,而是库存某个信息,把信息库存起来。首先,没有订单不采购。如果顾客不下订单,戴尔就不会去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其次,库存的只是信息。什么时候需要什么货,什么时候会断货,什么时候能够入库,把这些信息库存起来而不是具体的东西;最后,装配时邻居供货。戴尔的装配不需要很多加工厂,因为现在是用OEM的方式来做,就是接到订单以后,去采购一些零部件,然后进行组装,它的加工厂的任务就是组装。戴尔的供应商与戴尔可以说是“隔壁邻居”,距离很近,可以就近采购。

  (三)从一般买卖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关系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与供应商的关系是一般短期买卖关系,采购理念停留在压榨供应商、频繁更换供应商上,无法共享各种信息。在供应链模式下,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甚至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享库存和需求信息,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共同研究制定降低成本的策略,把相互合作和双赢关系提高到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它表现为制造商对供应商给予协助,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加快产品开发进度;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效率,降低交易费用;长期的信任合同取代短期的合同和比较多的信息交流(见图3)。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工作必须做到准时制,即供应商要按照买方所需物料的时间与数量进行供货,从而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买方所需的物料。其中,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是关键。采购方式是订单驱动,用户需求订单驱动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就使销过程一体化,采购管理由被动(库存驱动)变为主动(订单驱动),真正做到了对用户需求的准时响应,从而使采购、库存成本得到大幅度的降低,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的速度,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1.潘文富,黄静。经销商与厂商共赢之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贺和平。中国经销商的困境与前景[J]。经济研究,2006(5)

  3.徐媛媛。从“口红效应”看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4)

  4.刘宇。中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5.李丽静,赵秀荣。论管理和激励经销商[J]。科技文汇,2007(上旬刊)

  6.潘文富,黄静。当前局势下的经销商管理[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9

  7.李永庆。钢铁企业经销商体系建设与管理[J]。发展,2009(5)

采购供应链管理十篇篇7

  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型企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角,企业间关系也呈现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每个企业根据所处外部市场条件及内部管理能力选取适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将使企业更具竞争力。物资采购对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结合供应链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关键词:

  集中采购;平台管理;供应链管理

  1物资采购模式与集中采购实现方式

  宏观经济周期使得整体市场进入前所未有的竞争状态,传统行业都面临着业务量不足、资源过剩、利润率下降的问题。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都开始在开源节流上做改革。物资成本占总施工成本比例很大,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采购模式与合作平台对降低采购成本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1.1采购模式

  随着集中采购模式的推广,各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集团管理性质的企业都将集中采购作为系统内的主要采购模式。集中采购可以将有限的、分散的采购人力、采购资源集合起来,形成一个合力,共同应对市场,充分利用“大市场”资源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所采购物资的竞价。通过询价、比价、谈判取得优惠的待遇,降低采购成本。相对于集中采购的分散采购模式有着很多弊端:①利益分散,资源浪费。项目部各自为政,划小经营,材料差价上的效益只反映在项目的局部利益上,材料数量上的余缺不能在工程项目之间调剂,发挥不了企业的整体优势。②批多量少,成本偏高。企业整体材料采购数量可观,但从单个项目部看,往往形不成批量,采购只能局限于零售市场,难以享受厂家的最优惠价格,且采购批次多,运输成本高,发挥不了规模的价格优势。③资金紧张,积压严重。材料层层采购,层层储备,占用了大量宝贵的流动资金,发挥不了企业的资金优势。④任人唯亲,效益流失。在利益趋动下,项目经理充分利用采购特权,让家族成员担任材料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为项目亏损留下隐患,效益流失多,经济纠纷多,法律诉讼多,发挥不了企业的管理优势。⑤质量下降,信誉损失。在当前项目承包管理体制下,项目经理为了节省成本,在材料采购中往往重价格、轻质量,许多伪劣材料流入工地,导致工程质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企业社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发挥不了企业的信誉优势。集中采购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上述弊端发生的概率。

  1.2集中采购实现方式

  依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及所处市场的地位,企业采取集中采购,其采购模式也是多样的。

  1.2.1管控平台式集中采购模式。

  管理机构通过行政制度方式将所管采购物资进行统一管理。方式有集中定价、分开采购;集中订货、分开收货付款;集中订货、分开收货、集中付款;集中采购后调拨等。这种模式更多体现在权利管理集中、渠道管控集中、资金支配集中、成本控制集中的企业。

  1.2.2合作平台模式。

  企业与独立第三方平台合作,通过平台整合供应资源的能力打包采购,达到集中采购的目的。依据可合作平台情况可分为市场实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自建平台等。市场实体平台为建材“超市”形态,品种多样集中,可满足企业一站式采购要求,但多受区域局限;电子商务平台为近几年新兴的采购平台,信息透明,受众范围广,运营成本低;自建平台是有实力的企业战略定位的需要,成本透明,便于一体化管理。

  2集中采购平台管理

  集团型建筑企业施工规模大、工程项目多、施工地域广,一般具有较强的材料采购管理能力,而且资金雄厚、机构健全、人才众多,也为建材集中采购模式的推行提供了广宽的市场平台和坚实的管理基础。

  2.1管控平台式集采管理

  集团型建筑企业的机构层次多而复杂、工程项目点多面广,这不利于材料集中采购模式的实施,企业必须实施流程再造,缩短管理环节和层次,推行事业部制、直管项目制和地域集中管理制,使组织结构扁平化。管控式集采平台要做到:①健全采购管理制度,使材料采购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体系标准认证相结合,严格制定采购程序,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②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避免权力和个人意志的干扰,克服材料采购中的“暗箱操作”行为。③加强材料渠道管理,严格材料供方资信和业绩评价,建立与企业规模需求相适应的合格物资供方名录库,并对合格物资供方名录库实行动态调整,引进新的优秀供方,淘汰有劣绩的供方。④要制订合理采购方案,遵循“质量合格、费用最低,费用相同、质量选优”原则,充分考虑材料供货时间、付款条件、运输方式、采购折扣等综合因素,用采购成本比较法来确定最佳方案,并把好材料合同签订关。

  2.2合作平台模式管理

  合作平台模式充分体现了市场环境下的专业分工思想,可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减少企业投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降低采购成本。合作平台模式的管理首先是对合作平台方的了解,管理上要做好前期合作谈判,明确双方在平台中的各自责权,明确目标性的采购成本,定期沟通双方阶段性变化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战略合作方案。有条件的集团公司可自建独立的物资供应平台,实现平台的内部管理,降低与外部平台合作的管理风险。

  3供应链管理在物资采购中的运用

  供应链是上、下游企业之间一种基于协作协调、良性互动的经营战略,它以彼此的主要产品为纽带,把跨企业的业务运作联合起来,以期共同降低经营成本、经营风险,提高竞争力。本文在前两部分内容中阐述了现阶段集团型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集中采购模式的发展情况及管理要求,文中可以看到施工企业与物资供应企业已从简单的项目分散接触的采购关系发展到企业平台间的紧密合作关系,这之中体现的就是供应链的管理。企业通过积极采用供应链管理,突破自身资源约束,与供应平台在需求和管理上进行合作创新,将企业平台之间传统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降低之间的交易成本和管理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推行供应链管理下的建筑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对提高企业在日益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打造优质成熟供应链有以下优点:一是实现低成本、高保障物资供应渠道,为满足项目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保证。市场条件下,建筑市场原材料资源随市场的供给需求发生一定的变化,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能力时,物资采购保证供应能力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当市场资源足够紧俏时,项目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只能依靠牢固而优质的供应链作为基础,否则极易受到影响甚至于停工待料。二是延伸企业资金链,可有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与资金支付成本。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宽阔的资本投资平台,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集团型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打拼多年,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以此“品牌效应”融资,相对容易而且融资成本低廉。而市场供方由于自己的市场特点则相对弱小,融资较为困难,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供应链管理下的物资采购使供需双方合作更加紧密,供方可在需方处拿到了低息贷款,且保证了资金的正常回流,需方也没有变相承担供方的融资高成本,有效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与财务资金成本。三是打造优质的供应链,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同时实现“互惠双赢”。国内建筑市场上,施工企业的竞争实际已成为企业间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从供应链上游节点到企业内部直至下游客户企业,采购供应管理是施工企业利润的源泉。施工企业要生存要更好地发展,就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开源、二是节流,采购成本的降低无疑会给公司节约出大量的资金。在供应链管理思想下,强调的是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最杰出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资源,通过业务重新构建,做好能为本企业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专业、更擅长的核心业务上,最终目标是用系统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产品的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同时实现“互惠双赢”。

  4自建物资供应平台的发展

采购供应链管理十篇篇8

  一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马丁 · 克里斯托弗认为,供应链是在给最终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不同的过程和活动中所涉及的上下游互相联系的组织网络。骆温平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定义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使系统成本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用户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产品,并把正确数量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观点:

  首先是系统的观点。供应链管理不再封闭孤独的看待企业的采购、生产和梢售等经营活动和过程,而是突破企业界限束缚,将企业的产、供、销与其它市场经济实体以及活动建立外部联系,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消费者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集体目标统一协调所有成员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取得企业之间超越组织界限的集成和整合。这样,消费者、生产商,分销商和供应商等经济主体之间以供应链的整体形式,超越组织界限,通过相互联结、依存、渗透和互动,形成合作式的网络系统,在跨组

  织的整体运作中实现所有成员共政的共同目标。

  其次是合作的观点。供应链管理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合作和共烹得信念上的。它认为,建立在相互信任、互利及长期发展基础上的信息共享和合作行动,将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所有参与者的生体行动。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从事产品制造和提供过程所必须的一部分活动,不但可以在相互支持,配合和协调中实砚整体利益最大化,也会使每一个参与者从中获益。因此在供应链中,经济主体之间合作化的伙伴关系替代了传统的你死我活以邻为壑的竞争性关系,参与各方的决策偏好和行动目标不是完全集中在价格等短期目标,而是集中在行动协调一致,提高整体效率和产品质量,维系灵活性和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团结合作与共同利益因素,把更好的响应和服务于消费者需求作为行动指南,致力于共燕前景的真正实现。

  第三是集优性观点。供应链管理是具有一定专长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性安排,是一种集优高效的价值共同创造活动。供应链系统的各个节点选择是遵循强一强联合的原则集聚最具市场竟争力的经济资源,通过相辅相成,和谐共融的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发挥核理功能,将单一企业的核心竟争力触合为整体竞争力极大的提升了市场竞争优势

  二 、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方法

  采 购是供应链管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会卖不如会买,已成为一种识。一般来说,生产型的企业至少要用销售额的5诀币来进行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本企业是否能够快速灵活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采购成本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最终产品的定价情况和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利情况物资采购实现对整个企业物资供应,有三个基本目标适时适量、保证质量和费用最省。

  企业采购中有大量的活动是不增加产品价值的。例如订货、修改订货、收货、开票、装卸、运输、质量检查入库、点数、转运、送货等等。在供应链环境下,可以采用刀T的方法来实现上述的企业采购的三个目标。lT是J此卜b。Time的简称,意即准时化,是应用拉引式生产物流控制原理的方法刀r采购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企业采购环节中的浪费,消除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减少并最终消除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而且取决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取决于全社会的物资管理水平。只有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原材料,就能供给什么样的原材料,什么时间要就能什么时间供应,需要多少就能供给多少时,企业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才能降到最低水平,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物资的采购和供应才具有真正的柔性。

  从实 施JIT 生 产方式的角度来看实行刀T采购是推行Jr生产的必然要求和实现条件。叮采购是企业内部月T系统的延伸刁仃生产方式必须把供应商也纳入企业整个系统之中。消除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要比消除工序间的在制品库存困难得多,因为它不仅取决干企业内部,还取决千供应商和物资部门。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和外购件占用大量资金,如据估计,汽车产品中购买的原材科和零部件的价值占其总成本的弓04~80ok而且30%的质量问题和80%的产品交货期是由物资采购引起的。不消除这种浪费推行JTr 生产方式的效果就不会好。因此,实施JIT采购至关重要。

  三 、供应链环境下采购管理需注意的问题

  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采用lT采购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库存,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企业在实施jiT采购法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成立采购小组具体负责

  企 业可 以 成立专门的采购小组具体负贵采购工作,采购小组的职责主要包括寻找货源、商定价格、发展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并不断改进。专业化的高素质采购队伍对实施准时化采购至关重要,首先应成立两个小组,一个是专门进行供应商管理的组织,该组织的任务是认定和评估供应商的信誉,能力,或与供应商商谈签订准时化订货合同,向供应商发放免检签证等,同时要负责供应商的培训与教育。另外一个小组是专门从事消除采购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2、 制定严密的采购计划

  只有制定严密的采购计划才能确保准时化采购策略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制定严密的采购计划首先要分析企业的生产制造流程,根据流程以及历史数据推算出采购产品的品种、数量、最小库存量等数据,然后根据ABC分类法对不同产品进行分类。制定出相应的采购计划。

  3、 选择供应商

  选择供应成员,首先必须有选择对象。对于获得潜在的供应商成员的信息有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即通过企业现有的供应商来获得,通过多年与现有供应商的接触和交往,企业对这些供应商有着较深刻的了解。外部信息是对那些新建企业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很多的外部途径来选择供应商,如行业协会、商会、贸易展览交易会、广告、分销商征询、顾客、电子途径。

  4、 供应商的筛选

  JIT的 购方式要求供应商要少而精,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仅仅获得一份潜在的供应商成员名单还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要广泛收集有关潜在供应商的信息,以充分了解供应商成员,并进一步根据选择标准对其进行评估r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信用度、管理能力、管理区的稳定性、规棋、声望、态度,产品线、供货能力和业绩、产品线等进行评估。用剔除法可以将那些不符合荃本要求的供货商剔除,对于其余供货商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进一步了解,列出一份供货商清单,然后进行谈判选定。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监理工作总结,监理工作总结
    下一篇:又见平遥心得体会精选,又见平遥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