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老舍代表作,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1日

老舍代表作十篇篇1

  关键词:老舍;话剧;人民性;民族性;京味儿;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20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37-2老舍先生的话剧在其创作内容上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醇正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部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有的作品就仿佛是随意勾勒的高山深壑,初次阅读只感觉是宏伟壮丽山河,细细地品味才发现其中另有乾坤,内藏着一个矛盾却又融合的精神世界。有的作品表面犹如细水长流,自然空灵,却内藏玄机,激流汹涌。而这些就是老舍先生作品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一、 老舍先生的幽默

  (一) 《残雾》中的辛辣型幽默

  《残雾》是老舍先生的第一部话剧,他以辛辣的幽默讽刺作为其话剧创作的开端。在剧中,它表面上利用洗局长等一系列反面的人物形象生动含蓄地揭露了当时人的假抗日真卖国的反动本质,给予人们一定的警醒作用。而当我们再次翻看时,就不得不感叹老舍在人物设定时对人物所代表的深层次的内涵的表达。在剧中,洗局长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洗局长之所有会有负面的人物性格,其根源就有一部分来自于其母亲,而母亲身上便存在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劣质。这种辛辣的幽默感在《残雾》中被巧妙的成功运用,之后,使用同种手法的话剧还有1940年的《面子问题》以及1942年的《归去来兮》,这些话剧在解放前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尤其是《归去来兮》中所运用的辛辣讽刺更是将该剧中的内容表达的更加的深沉、尖锐。

  (二) 《女店员》中的赞美型幽默

  《女店员》,通过如同抒情诗般的赞美型的幽默将妇女得到解放之后、追求男女平等的积极乐观的社会状态表现得一览无遗,然而作品的丰富性注定了《女店员》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矛盾冲突,但是老舍先生笔下此刻的矛盾冲突在此时是一种对新中国人民的鞭策和警示。例如《女店员》中的齐母,齐母这一角色便是对还沉浸在独立自由喜悦中的广大人民的一记警钟。齐母在新浪潮中是一个赞成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先进性的妇女,但是由于其常年的受到封建的文化的影响,身上还带着诸多旧时代的落后观念,其中就包含了门第观念、行业贵贱等。

  (三) 《茶馆》中的冷静型幽默

  冷静型幽默是老舍先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人格和艺术追求的升华、完善和成熟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一时期的老舍先生的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他能够使用冷静、理智的喜剧表达方式对当时的历史和时代进行完美的表现,并且让读者在阅读时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剧本,认为是一个完美的戏剧故事,又能用感性的角度去思考为当时的社会而悲戚,给予观众一个思考领悟的空间,从而比使用传统的古典悲剧写法更容易使人们接受。《茶馆》是老舍先生近乎完美的作品,在《茶馆》中,这种冷静型的幽默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老舍先生一共安排了三场戏,这三场戏分别描述了三个不同时代,而这三个时代一个一个被旧社会的黑暗所吞没、一个一个被旧社会的旧制度埋葬。他使用冷静式的幽默表现出旧社会的和罪恶但并不给人以过分的压抑感,反而由于冷静的幽默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步向新生活的。

  二、 老舍先生的自然

  自然,如果将其视为一种特有的美学内涵的话,则就要求其语言的表达方式一定要保持其自然本身,语气恬淡而意味隽永, 内容朴素却浑然天成。要具备这样的文字表达能力,就要求必须要从实际的生活和自然的生活景象中去吸取鲜活生动的形象,话剧中的每一句对话和描述都必须是简练,合服此刻的话题和语境,来自于心底肺腑的声音。在老舍先生的创作中的大部分的作品都具有自然这一美学内涵,尤其是以《茶馆》中为甚,而《茶馆》也被誉为是老舍先生在语言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而老舍先生的自然主要是体现在故事情节的结构设置和人物的语言台词这两大方面。

  (一) 《茶馆》中情节构造的自然体现

  在《茶馆》中,时代不断更迭,剧中人物的命运也随着时代而起伏。这整个的话剧就是由无数的人物命运的速写而构成的。在《茶馆》中,每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单独的戏剧小品,它们之间既独立又统一,完全冲破了传统的剧作模式。从而使得全剧能够自由的多视点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描述社会生活现状,整个剧本的衔接非常的自然却不平淡,故事情节符合生活规律却又跌宕起伏。

  (二) 《茶馆》中的语言台词的自然体现

  人们在自然状态下的交流都习惯使用短句,故而老舍先生也把短句广泛地应用在剧本的创作中。在《茶馆》中,对于官僚沈处长就只有一句:“好。”可正是老舍先生这样的表达,使得简单的一个字就将革命党反动派的丑陋嘴脸刻画的万分的形象。这样简短精悍的文字不仅仅能够有效地刻画人物性格,更使得剧本在舞台上的说辞更加的顿挫有致,富有感染力。另外,除了短句之外,其叹词和语气词的充分运用也是老舍剧本的特点。曾经有人对老舍先生的《茶馆》和郭沫若先生的《屈原》两大话剧进行了叹词和语气词的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老舍先生的《茶馆》中的叹词使用频率要远远的高于郭沫若先生的《屈原》,其中较常用的生活化的叹词“唉、哼、嗯、哎哟、喝、得、哎、酶、呀、呸”等更能够体现出茶馆的浓重的生活气息,也使得整个话剧的语言更具有京味儿,更加贴近创作的背景。

  三、 老舍先生的空灵

  老舍先生在进行话剧创作时非常强调话剧艺术的空灵性表达,极为反对在过度的追求情节的刻画。在老舍先生的眼中,要根据主题安排具有明显特征性的生活场面,并通过日常的众多的生活片断将其串联,拼凑。例如在《茶馆》中的第二幕中关于相面先生唐铁嘴抽大烟这一片断的描述时。唐铁嘴说道: “我改抽‘白面’啦。你看, 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 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 日本的‘白面儿’,两个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 这点福气还小吗?”仅是从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唐铁嘴的生动的人物形象,但是对这一句话进行细细思索,不仅有感受到在老旧的中国,普通人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鸦片的精神毒害之下,老百姓逐步走向愚昧、麻木不仁的状态中。同时感叹这一句话中所包含的内蕴之多,但是其台词却运用得非常的平实朴素,平淡通俗,又不失幽默和调侃。

  参考文献:

  [1]章罗生。老舍在20世纪话剧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贡献[J]。民族文学研究,2005,(01)。

  [2]吴小美,古世仓。老舍个性气质论――纪念老舍诞辰百周年[J]。文学评论,1999,(01)。

  [3]王青。茶馆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 2008.

老舍代表作十篇篇2

  从老舍前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舍所理解的“国家”是一个静态的、绝对的、抽象的、毋庸置疑的概念。显然这种国家意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知识界主流思想具有相当大的距离。即便当时鼓吹“国家主义”的“大江会”知识分子,也将人权、自由、理性等现念视为未来国家不可或缺的要义,也就是说他们所理解的国家是一个建构性的具体概念。在中国现代,几乎每一种现代化方案对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界定,这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一个必然的趋势。及至抗战军兴,当“一致对外”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任务的时候,“国家”概念的抽象含义得以凸显,而老舍颇显边缘或“超然”的民族主义立场则与这一时代需求若合符节,从而使他成为文艺统一战线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

  在这一时期,老舍创作了大批宣传抗战的作品,与宋之的合作的话剧《国家至上》通过一个回汉两族人民消除误会、合作抗敌的故事,宣扬了“中华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主题。虽然《国家至上》诞生于全民抗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但从老舍思想的演进过程来看,它却具有非同一般的象征意义。“国家至上”意识在老舍思想中具有核心地位,它作为旗人意识的一种替代性表达策略,在个人、族群、民族、社会之间起到了沟通和整合作用,从而有效地缓解了老舍的身份焦虑,满足了他内在的社会归属需求。尽管老舍只赶上了满清王朝的“残灯末庙”,但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满清王朝所创造的太平盛世的“国家神话”在老舍的创作中留下了宛然可见的印记。纵观老舍的生平创作,对过去的追怀凭吊与对现实的尖刻批判体现出一种堪称微妙的互文关系,萦绕在文本深层的往往是一个关于太平盛世的神话,它既是老舍据以针砭的精神支点,也是他陶然仰望的审美对象。如果我们忽略老舍的旗人意识以及由此导致的身份焦虑,对此是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毋庸讳言的是,老舍作品中的“国家”不过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在他那里,国家形态的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以及“如何现代”的分野并不清晰,他似乎更为关注“国泰民安享太平”(《龙须沟》)式的结果和表象,对于种种悬而未决的价值问题兴味索然或视若无睹,甚至把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观念分歧,一概视为毫无意义或别有用心的口舌之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正在美国住院的老舍,得知总理力邀他回国的消息后,便立即准备启程。在新中国,老舍的政治生命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他被鲜花和赞誉包围着,旗人身份甚至为他赢得了额外的象征资本。成为中国文联主要领导人之一后,老舍更是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积极工作。大体说来,建国后老舍仍然延续了抗战时期“国家至上”的表达策略,尽管在表达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就表达框架而言却是一如既往。从这一时期老舍所焕发出的创作热情来看,这种表达策略在纾解和升华身份焦虑方面显然是卓有成效的,而老舍也借此再次成为新文学作家的一个“另类”:他或许是唯一一位在建国后还能创造艺术高峰的“老”新文学作家。

  纵观老舍的一生,无论是以“文协”领袖的名义奔走呼告,还是在太平湖自沉殉节,一旦与他的旗人身份联系起来加以思考,都会生发出别一种深意。在王明珂看来,族群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生存需求和外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重构的一个动态过程:“主观族群或民族范畴的形成,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在掌握知识与权力的知识精英之导引及推动下,人们以共同称号,族源历史,并以某些体质、语言、宗教或文化特征,来强调内部的一体性、阶序性……然而随着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资源分配、分享关系也随之变化,因此造成个人或整个族群或民族的认同变迁。”

老舍代表作十篇篇3

  关键词:老舍;文学;异国形象

  通过对异国形象的描写能够突出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发挥作品独到的优势,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一项复杂的问题。老舍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非常突出,客观原因是由于在国外生活多年,拥有浓厚的思想之情。异国形象创作有其真正的内涵,我们要深入研究其实质及其功能意义,并且要进行细致的归类分析,进而阐明作家的文化价值立场及其意义,从而发掘了该类创作对当代文化的批判与建构意义。老舍的异国形象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包括自然景物形象、都市形象与风俗形象,其具有异国形象的作品都是从描写这几个方面下手的,要想分析老舍的异国形象,必须从问题本质入手,只有从本质入手,才能更好的挖掘深刻含义,充分体现文学价值。

  一、老舍的英国形象生成的时代背景与形象基础

  西方形象(包括英国形象)经常出现在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中,构成了近现代中国人关于西方(包括英国)的“社会集体想象”,同时对老舍笔下的主人公也有很大的影响,英国形象生成的时代背景与形象基础。亲历了“西学东渐”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革与改造,这些影响是促使其后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已经在心里产生一种隐性概念。因此,这一系列变化潜移默化地深入到老舍的思想体系构成之中。

  当他1924年踏上英国国土,来到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对家乡产生无比的想念,但是,只有通过写作表达内心的情感。他就只能“使用自己(文化)行李中携带的工具去看”英国,在英国生活时间长久,便会适应其中的生活方式。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存在一些黑暗想象,但是,不允许作家写此类的文章批判,这样会不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老舍会借用异国的生活方式为创作背景,看似在描写别国,揭露别国的黑暗统治,实质上是在反应中国的国情。

  二、《二马》中的异国形象

  老舍的作品《二马》是典型的一部具有异国形象的代表作,通过对其创作背景和创作原因的分析,能够透彻的分析其作品的异国形象,更加突出表达作者的心声,也突出其文学创作的特点,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只有把握作品的精华,才能从中发现深刻意义。创作《二马》时,正值国内北伐战争期间,残酷的战争正在侵蚀中国大地,状况惨不忍睹。远在海外的老舍十分关心国内统一事业,在文中写道“我们在伦敦的一些朋友天天用针插在地图上:革命军前进了。我们狂喜;退却了,懊丧。”这些是原文中的一些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老舍的爱国热情,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心。通过作品的描写,激烈了更多的中国人民,给中国人民信心,战胜敌人的信心是关键。

  《二马》展示的是一个繁荣富强的英国,人们生活美满,主人公冲破封建思想中对爱情的束缚,为争夺自身的爱情勇敢努力,对生活勇于拼搏。从中可以看出,是想借助异国形象,来唤醒中国人们,唤醒麻木的中国人。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强烈的抨击,歌颂民主平等的社会重要性。作者对文章的思路把握非常到位,有意忽略了英国的阴暗面,着力烘托出一个足以供中国学习的榜样,意在唤醒国民,增加国民素质。

  《二马》是立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一定要认清这一点原则,才能更深入了解其内涵。我们知道《四世同堂》是立足于全世界衡量人类的道德、宗教、文化的,涵盖了整个人类的观念,表现其大爱精神。老舍在挖掘清理中国传统文化时,分析评价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这是有目的的,主要的目的是想借助与此,来反思五四以来将欧洲等同于世界,并且意在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明。此时,老舍的胸怀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民族利益上,而是对整个人类的认识,希望全世界有美好的明天,为全人类造福。

  三、借助异国形象重建理想人格

  老舍的大量作品中,都含有借助异国形象重建理想人格,开拓民族自强之路的思想,围绕这一核心内容为创作动机。全心思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考虑,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创作上,也说明老舍是一位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其中有英国人的乌托邦形象,主要展现英国的优质文明,但是其目的绝对不是仅仅展现他国的美好,主要目的还是要唤醒中国人民,是让本土文化发现英国文化可利用的价值并真诚地加以利用,将其转化为自我解放与自我超越的力量。这就是借助异国形象的优势,能更好的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更强烈突出文章的主要意图,进而给读者带来更深远的影响,能让其更好的反思。

  老舍以英国人身上先进的国民性反观中国的落后的国民性,他试图回答“我向哪里去?”的问题,如果仅仅对这句话进行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根本无法理解老舍的用意,通过一些研究法相,这句话与全人类的思想有一定的联系,是在警惕人类,让世人早日的觉醒,而不是老舍本身的觉醒,想必能提出此问题的人,一定已经思考其答案。我们可以总结其主要的含义是重建什么样的理想人格的问题。老舍曾说过:“我有一个志愿”—“人造文化”,什么是“人造文化”?著名学者崔明芬在《老舍——文化之桥》一书中论述说:“从西方现代文化中,老舍择纳了国民意识与国家观念、守秩序讲原则的精神以及现代科学知识,作为强化中国人内在心理机制的重要思想武器。从汉民族文化中,老舍主要择取了儒家“重德”。在老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阅读其独到的见解,例如对“科学救国”的独到思索。老舍在评价时说:革命救国与科学救国,二者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融通的。

  总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概括老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价值,对整个人类文学有深远影响。文章借鉴比较文学想象学,从文本外部和文本内部研究“老舍文学”中的英国形象和日本形象。掌握信息必须全面,不但对作品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了解其创作背景以及社会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分析老舍文学中的异国形象。

  [1]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02)。

  [2]吴小美,魏韶华。老舍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09)。

老舍代表作十篇篇4

  1、《老舍代表作(套装上下册)》共分《骆驼祥子》和《我这一辈子》两部。《骆驼祥子》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理想的人力车夫希望通过个人的奋斗改变自民政局卑微的地位,几经挫折,几番挣扎,终于沧为都市混混儿的故事。《我这一辈子》讲述了北平城里一个旧警察的一生。作品以清末至解放前近五十年的历史为线索,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旧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变迁,呈现了一幅幅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社会广阔度的、饱含世态炎凉的风情画。

  2、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来源:文章屋网 )

老舍代表作十篇篇5

  关键词:老舍;林语堂;鲁迅;幽默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7-0124-04

  “幽默”(humor)这个词在我们这个时代经常被混同于“滑稽”或“笑话”,被弄得意义混淆了。实际上,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的思想表现形式,曾激励过一批杰出的英国作家,随后又影响了不计其数的外国作家。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也许是受其影响的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非常契合幽默的观念。

  今天,老舍已成了被研究得最多的中国现代作家之一。从曾广灿搜集、整理的《老舍研究专著、资料专著书目》中,人们可以得到非常深刻的印象①。我们打算先从“”结束前的一些重要的老舍研究专著展开评述。

  “”结束之前,中国大陆的老舍研究进展缓慢。因此,这个任务是由居住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汉学家们来完成的。那时,有四位学者及其著述比较知名:第一位是波兰学者斯乌普斯基,他的《一位现代中国作家的历程》于1966年在布拉格出版,该专著对老舍长篇小说中的结构、情节和人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对《老张的哲学》产生过影响的各种因素。第二位是美国学者兰比尔·沃勒,他的《老舍与中国革命》于1974年在美国出版。该专著按编年的次序对老舍的长篇小说及一些中短篇小说进行了述评,而以中国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分析为其基调。第三位是法国学者保尔·巴迪,他的老舍研究成果丰硕,且以分析中肯及史料丰富而著称。他的研究是从翻译《老牛破车》开始的,其后扩展到作家生平研究,尤其是对“老舍之死”的研究,用功尤深。最后一位是中国香港的胡金佺,读者欣喜地从他的专著中读到了从真正的北京人视角对老舍其人其文所进行的研究②。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的研究成果之外,同期还有一些研究工作也值得我们注重。苏联安琪波夫斯基的《老舍的早期创作:主题、形象、题材(1926-1936)》于1967年出版。该专著于1987年被译为中文,改题为《老舍早期创作与中国社会》。日本的老舍研究从40年代开始,截止到“”结束前大约发表了百来篇论文,大部分都载于权威性的出版物。奥野信太郎、仓石武四郎、波野多太郎这三位也许是在头20年最为活跃的,接着,柴垣芳太郎和伊藤敬一在同一年分别出版了两本传记类著作。此外,藤井荣三郎和大芝孝两位日本学者对老舍的小说和话剧也进行了令人尊敬的研究。

  1978年老舍被恢复名誉后,中国大陆的老舍研究才步入真正的研究阶段。事实上,不久便出现了一些足以推动研究进程的可喜的情况。首先,老舍的女儿舒济有系统地重印或再版了作家的著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她是非常慎重地按初版本来重印的。《老舍文集》十六卷从1980年到1991年陆续出齐,从此成为研究者可以倚重的原始研究资料。接着,作家的一些佚文及一些有关作家生平的史料也相继被发现,提供了作家文学世界的更加完整的全景。其中,《小人物自述》、《秦氏三兄弟》、朋友们保存的书信的重新面世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都是人们原以为根本不存在或失而复得的重要资料。同期,老舍的遗孀胡絜青及其子舒乙撰写了很多的回忆文章,非常有助于人们对作家生平及其作品的理解。此外,一些活过了“”的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巴金、冰心、曹禺等也纷纷撰写回忆文章,为他们熟识的、热爱的这个“人”提供见证。那时,学院式的研究也有可能进行了。樊骏的著名论文《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文学评论》1979年第l期)发表之后,文学期刊或大学学报上涌现出了很多的关于老舍及其作品的论文。研究者共同的努力竟形成一时的风尚,以致有人认为老舍研究能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即 “老舍学”。在公众中随即出现了“老舍热”。1982年在济南召开了第一届“老舍学术研讨会”,次年《老舍研究论文集》出版,收录了二十来篇参会交流的论文。佟家桓的专著《老舍小说研究》也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老舍代表作十篇篇6

  5月10日,中国嘉德2013春季拍卖会中备受关注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以成交额6.42亿元收场,其中“老舍胡青藏画”专题16件拍品均以拍前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成交额达1.676亿元。

  据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介绍,此次为义卖专场,所得资金将全部用于建立老舍文艺基金及赞助中国老舍研究会、北京市老舍文艺基金会、老舍文艺奖、北京老舍纪念馆、青岛骆驼祥子博物馆、重庆四世同堂博物馆和筹建中的济南老舍故居纪念馆,“将老舍藏画资源回归到老舍事业本身上来,以从事各项公共事业”。

  此次上拍的16件作品包括8幅齐白石、4幅黄宾虹、2幅吴昌硕、1幅傅抱石和1幅于非的,件件堪称几位大家的“标准件”。老舍、胡青夫妇与齐白石的交往可以说是齐白石艺术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上世纪30年代末胡青为齐白石四子、五子补习功课,到解放后老舍命题白石作画,夫妇俩20余年与齐白石交往频密,而由老舍命题的齐白石晚年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更是传为艺界美谈。此次上拍的8幅包括了齐白石各个时期的花鸟山水精品,每件均可作为其该时期的代表作。

老舍代表作十篇篇7

  对于中年人心态的界定,老舍自己曾有精彩的论说。他在散文《何容何许人也》中写道:“他们的生年月日就不对:都生在前清末年,现在都在35与40岁之间。礼义廉耻与孝悌忠信,在他们心中还有很大的分量。同时,他们对于新的事情与道理都明白个几成。以前的做人之道弃之可惜,于是对于父母子女根本不敢作什么试

  验。对以后的文化建设不愿落在人后,可是别人革命可以发财,而他们革命只落个

  ‘忆昔当年……’。”[2]这里对何容的描画又何尝不是老舍的自画像呢?中年人心态使其创作呈现为平和而非激进,同情而非唾弃,温和揶揄为主而少有无情鞭挞的状态。

  一、创作心态的缘起:初识人生况味的少年时期

  在此我们选取大致同期的鲁迅、巴金两位小说家作为参照,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老舍创作的独特风格。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开山之父,批判者与改造者的双重身份使其小说创作呈现出他人难以比肩的深刻性,而这种深刻的背后正是犀利、老辣、激越而又不失睿智的老年心态的反映。巴金是以热血青年的形象登上文坛的,其创作前期将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灌注于作品,以作品中人物尽烧自己心中块垒是巴金特色所在。与上面两位大家相比,纵观老舍的小说创作,无论是写作伊始的“英伦三章”,还是达到高峰时的《四世同堂》,他更多保持着平和、谨慎、务实、落寞的中年人生的曲调,婉转蕴藉地传达着中年人的多味人生。

  究其原因,三位大家的心态差异可从社会时代的背景、人生经历的际遇以及“五四”作家在中西文化的自觉选择与接受三方面来解释。

  在社会时代的背景与人生经历的际遇上,鲁迅作为前辈经历过“五四”大潮的起落,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爱情的幻灭与亮色,兄弟间的亲密与失和,由此形成了犀利、老辣之风。巴金与老舍年龄相仿,所处时代相同,应有近似的心理年龄,但事实上,两人创作风格相差甚远。于是追溯二人少年时期的生活体验就成为一种必要,大家庭中成长的巴金少年时期无忧衣食、无虑饱暖,早期创作在时代主题召唤下,自然呈现为青春气象式。而老舍一岁丧父,母亲终日缝补浆洗所换来的微薄收入是家庭全部的生活来源。9岁时在刘大叔帮助下,他有了走进学堂的机会。小学毕业后,偷偷报考免费师范学校则又一次使他摆脱了小学徒的命运。他在《我的母亲》中回忆道:“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劳动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饮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10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3]老舍是在苦涩中浸透的,他太清楚一个偶然事件就可以让他的人生转向,也深知贫穷人生的平庸沉寂甚至沉沦毁灭。于是收敛、谨慎、务实、落寞的中年人心态便早早占据了这个少年的内心。

  在中西文化的自觉选择与接受上,“读过经,留过洋” 的“五四一代”是特殊的一代,他们面临新旧文化的碰撞,必然要做出选择。鲁迅作为唤醒沉睡国人的第一人,在实际创作中着力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可以说中西文化的交融共同滋养了鲁迅。在巴金的创作中,激烈的状态,浪漫的品格都有着西方启蒙精神与无政府主义的痕迹,因此他更多融入了西方文化中激情的因子。杨义曾指出:“巴金的激情是有广阔的幅度的,上承‘五四’思潮的遗风,西取美国波士顿监狱电椅上的火花,法国启蒙主义和山岳党人余波,北纳俄罗斯民粹派和无政府主义的狂浪。”[4] 相对而言,贫寒出身的老舍是更接近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幼生活在通俗文艺发达的下层社会,耳濡目染的熏陶使他受用了民间文艺的形式。读书时对古典文学的偏爱使之形成了温厚的气质。其小说中俗白的语言、温婉的风度、人物形象的“老派”、对日常生活中尚礼的认同无不彰显着他与传统文化的亲缘关系。

  总之,当鲁迅以老辣之风统帅着文学的发展时,巴金以青春气象呼唤着合理的生命形式时,老舍却以中年人的平和从容展示人生,正视人生,宽容人生。

  二、中年人心态的二重性:入世与落寞

  中年人生是收获的时期,告别了青年的浮躁与率性,又融入了沉稳内敛的品格。他有着冷静的识力与运筹的魄力,却又不是老者力有不逮的自叹。因而入世精神是中年人生的一种标记。老舍也不例外,一方面在作家创作心态上,经历了早期几部小说的锻炼后,他很快迎来了人生创作的高峰期。从回国到在山东的8年间,老舍几次想辞去教书的工作,“有了去做职业写家的心意”。[5]渴望全身心投入写作正是他积极入世精神的表现。另一方面,其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也彰显着作家的入世精神。在老舍笔下有这样一批人物,他们虽然身份千差万别,职业无行不作,但却有着相同的特征:见过世面,精明干练,谨慎务实,长人情事理。如《离婚》中的张大哥,《老字号》中的辛德治、钱掌柜,《断魂枪》中的沙子龙,《我这一辈子》中的老巡警,《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

  中年人内心的丰富性远不止于此,在青春已逝后,相当多的中年人于时间的前行中看到未来无非是今天枯燥生活的循环。于是,落寞成为中年人心态的外在表现。这里我们仍从作家创作心态和文本中人物塑造两方面来考察。

  处于文学主潮之外的老舍,有关他的文学批评也是褒贬不一的。他的非主流性也是其难以被普遍接受的一个原因。鲁迅曾说林语堂“如此下去,恐将与老舍半农,归于一丘”[6],茅盾也曾写下“那时候,从热烈的斗争生活中体验过来的作家们笔下的人物和《赵子曰》是有不小的距离的”[7]。此外巴人、许杰等批评家都曾表达过不同的意见。显然这种主流文学之外的不被认同是给作家心里打上落寞的底色的。陷于通俗文学与主流文学间两头不到岸的尴尬的老舍,入世的心中开始播撒落寞的种子,在这种心态下,小说中人物在行进中必然走向失败,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进取心都免不了一种命运:失意人生。

  三、中年人心态的归向:有限度的浪漫

  老舍作为一位善于描写日常生活的小说家,对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爱情应该是无法回避的,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与同时期的现代作家相比,老舍文本中几乎是不谈爱情的,他自己就曾说过不敢放胆去写。但是骨子里一点不浪漫的文学家也是罕见的,于是老舍的浪漫不以爱情作载体,就必定要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 看过老舍作品,我们几乎惊讶,作为新文学作家,他与民间通俗文学联系密切,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其对带有传奇人生色彩的侠义之士的诸多描写。因此,对侠文化的热衷可以视作老舍浪漫的另一出口。

  如《牛天赐传》中王老师,《离婚》中丁二等。曾有评论者认为以侠作为解决矛盾的处理方式未免落入俗套。应该说,老舍早期小说中侠义情节的安排确有遗憾之处,它有时破坏了文本的连贯性,使得小说发展有些突兀,但瑕不掩瑜,老舍并未将侠作为解决所有症结的方案。《离婚》中老李与张大哥的灰色人生没有因小赵的被杀而得以挽救,《牛天赐传》中天赐虽找到了出路,但仍是社会、家庭教育下的无能者。

  随着老舍创作的日趋成熟,侠的分量显然比前期更为有限。如《骆驼祥子》《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等一系列作品中没有直接的侠士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普通人身上也多闪烁着侠肝义胆、古道热肠的品格。即使是写侠士的《断魂枪》,更多的也是对时代蜕变的反思,而非侠的直接展示。虽难舍侠的情结,却采用了节制的处理方式,这正是老舍中年人心态有限度的浪漫的自觉体现,这些作品也代表着他创作的最高峰。

  从入世与落寞中走来,在有限度的浪漫中徜徉。老舍中年人心态变化演进的过程正是他化蝶蜕变中艰难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孔庆东。老舍的大众文化意义[J]。南方文坛,2008(04)。

  [2] 老舍。老舍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95.

  [3] 老舍。我的母亲 [A]。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资料(上)[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1985:112.

  [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46.

  [5]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A]。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资料(上)[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211.

  [6] 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5.

  [7] 茅盾。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A]。曾广灿,吴怀斌。 老舍研究资料(上)[M] 。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247.

老舍代表作十篇篇8

  关键词:《二马》 老舍 东西文化

  一。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小说中的“老马”是一个脑子里充满旧思想、旧文化的老头。他来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伦敦,自然与西欧的新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冲突。他脑中充斥着“官本位”思想,和有作为的新思想作对,他既无法创业,又不肯安于现状,以名士自居,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外国人的厌恶。他是一点不含糊的“老”民族里的一个“老”分子。

  马威是中国新青年的代表。小马是务实的,对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也不认同,但是,他却过于激烈,不明世事,爱上素来鄙视他的英国姑娘玛力,他也曾接受李子荣和凯萨琳的劝诫,发奋读书,但最终还是为盲目的单恋所驱使,将所有的一切都被这场无聊的单恋牺牲掉了。

  与马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子荣,他与马威的理想化不同,他注重实利,明白时务。他对别人真诚热情,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奋斗的精神。他是老舍在这部作品中极力要塑造的一个理想人物。

  温都太太,一个普通的英国妇女,和所有英国人一样,厌恶中国人,但是随着相处的加深,她能够理解并接受老马对她的感情,只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关系,她最终还是不敢和中国人结婚。而她的女儿玛力是所有外国人鄙视厌恶中国人的代表,她对中国人的厌恶,并不是因为她与中国人有特别的宿怨,只是受了先见的影响。她爱慕虚荣,即使马威爱她,她也不可能像她母亲一样去理解和原谅。

  而伊牧师的女儿凯萨琳就不同于普通的英国人,她有正确的眼光,通世故,有智慧。她主张以国家主义救中国,她力劝马威发奋读书,因为她知道只有念书才能救国,老舍把她写成了一个很有远见又表同情于中国人的不多见的外国人。

  二。在中西比较中知荣辱、探不足

  老舍早年留学英国伦敦,几年的异国生活使他对中西文化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经典作家都注重社会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这使老舍注意并发现了许多旅居国外的知识分子的屈辱与苦难,《二马》的创作正是得益于这段丰富的域外生活经历以及他非凡的想象力,这是老舍把中国人拉到外国加以分析考察的作品,这个特点便成为一个中外文化对比的天然平台。

  老舍先生曾说:“他是我所最熟识的;他不能普遍的代表老一辈的中国人,但我最熟识的老人确是他那个样子。”这是老马这个形象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老派中国市民老马的眼中,英国文化是典型的异域文化。老马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重负,没有竞争意识,追求安逸闲适的生活,在他的眼中,英国人就一点没有生活的乐趣。而在李子荣和小马身上,全然不见老马身上的毛病,他们务实、接受新生事物,具有西方文化的一些特性。特别是李子荣求实进取的品格,正是老舍对英国人是“很好的公民式办事人”的认识,老舍也极力推崇英国人的这种“公民式办事人”精神,这与老舍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所描述的中国式办事方法完全不同,这使老舍不能不佩服他们。在《二马》这部作品中,老舍从各个方面透露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在时间观念、生活方式、对待恋爱婚姻的态度、对市场改革的态度上等等。

  三。老舍对中国传统旧文化的批判

  《二马》的用意原在于对比中英两国民族性的不同,但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写尽了海外侨胞受人歧视的艰难处境,从而明确地提出了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批判国民性格,批判造成这种性格的思想文化传统。

  老舍最初写《二马》是为了驳斥当时西方人把中国人写成“一种奇怪可笑的动物”。西方文学中不切实际的“中国想象”激发了老舍的创作冲动。但老舍在参观大英博物馆的时候,看到展览的东方民族的文物的时候就感叹过,帝国主义其实真的不简单,灭了别人的国家,还把别人的东西搬到自己国家来研究。这在《二马》这部作品中着重体现在了西门爵士的身上。老舍在他的自述中介绍过他在英国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任教的经历及所见。在那里,老舍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老舍看到,整班上课的大多是军人,他们会一种语言,每年能加金一百英镑,或继续在国内任职,或派往外国占领地。老舍看到了大英帝国野心勃勃,如此处心积虑地训练人才,所以老舍深刻地明白帝国主义之所以强大其实也是有东方学知识谱系的支撑。老舍的眼光是独到而富有远见的,他并没有因为中国人在西方处处遭遇冷眼及各种不公正待遇便在作品中大肆宣泄,相反,他看到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老舍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二十世纪的“人”是与“国家”相对待的,强国的人是“人”,弱国的呢?狗!老舍深受“五四”文化的影响,又留学在欧洲文化中心的伦敦,因此他的这种倾向完全是不自觉的。老舍在英国留学,身受不平等待遇,又见着自己的同胞给中国丢脸,受了极大的感触和刺激而写成这部作品,借马家父子来代表中国新旧人物,在幽默诙谐中把外国人对待中国人的心理,国人的陈腐落后的思想表露无遗。对中西比较中的国民性审视,以及如何保持本土文化和对待外来文化等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1]老舍:《二马》,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2]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

  [3]崔明芬:《老舍·文化之桥》,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版。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初中数学教研组计划
    下一篇:学生会纳新方案模板,学生会纳新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