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读书报告模板范例,读书报告模板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0日

读书报告模板范例篇1

  虽然关于星期天刊的最早设想,大约两年前就产生;虽然对于星期日报业市场的觊觎,我们从未停止;虽然因为外部内部各种条件限制,直到2003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一份雏形的星期天刊――《星期日新闻晨报》才终于诞生,但是,对于星期日刊的“吃螃蟹之旅”终于开始。

  模板:欧美报纸星期刊如此发达

  1995年12月,现任深圳报业集团总编助理、《走进美国大报》的作者辜晓进首次到美国,他购买了两份《洛杉矶时报》:

  一份是1995年12月1日(星期五)的报纸,共140页,售价0.5美元,当日发行1058498份;另一份是1995年12月3日(星期日)的报纸,共730页,加上夹在报内的广告插页,多达1000多页,重3.5公斤,售价1.5美元,当日发行1457583份。

  这份超级星期天刊让辜晓进震惊。当时国内主要的综合性日报版数都还在对开12版左右,星期日报纸的版数更少。根据美国报刊发行量稽核局(ABC)统计,美国2000年的星期天刊总数为917种。而美国报业区别中国报业的一个特征,就是星期天刊相对与平日刊,版数更多,广告价格更高,发行量更大(见表1,表2)。 表1:美国2001年十大报纸平日刊与星期天刊发行量比较

  报刊名称

  平日刊发行量 星期天刊发行量

  纽约时报

  1109371

  1668650

  洛杉矶时报

  944303

  1369066

  华盛顿邮报

  759864

  1059646

  纽约每日新闻

  734473

  802115

  芝加哥论坛报

  675847

  1010704

  新闻日报

  577354

  675619

  休斯顿纪事报

  551854

  744884

  纽约邮报

  533860

  401365

  旧金山纪事报

  512042

  523096

  芝加哥太阳时报

  480920

  393196

  (转引自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

  表2:美国6家日报星期天刊与平日刊版面数比较

  日报名称

  星期天刊版面数、

  日期

  平日刊版面数、 日期

  售价(美元)

  458版 3.00 2001/11/25

  128版 0.75 2001/12/13

  洛杉矶时报 408版 1.50 2002/01/13

  158版 0.50 2002/01/17

  华盛顿邮报 260版 1.50 2001/10/21

  82版 0.25 2001/10/23

  芝加哥论坛报 330版 1.75 2001/08/05

  76版 0.50 2001/08/14

  波士顿环球报 344版 2.00 2001/08/19

  100版 0.50 2001/08/24

  斯坦顿岛前进报 246版 1.50 2001/04/29

  40版 0.50 2002/01/26

  (不计广告插页。转引自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

  根据辜晓进分析,美国报纸星期天刊发达有如下原因:第一,星期天除了教徒上教堂,家庭主妇去超级市场之外,读报是美国人长期的传统习惯;第二,版数多,内容极大丰富,除了新闻外的大量专刊副刊提供充足的实用信息(这点和开头的“鸡蛋问题”相关);第三,包括房屋、汽车、旅行、购物等所有生活门类的广告信息丰富,不仅是支撑星期天刊的经济基础,本身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报纸是特定时空的产物”。北京人爱侃大山,因此会同时购买几份日报;广东人爱喝早茶,加上都收看香港的明珠翡翠两台,本地电视没人看,因此几张主要日报都有巨大的发行量。美国星期天刊特别发达,正如辜晓进分析,有它特定的原因。

  然而,是不是国内报纸的星期天刊就没有机会呢?

  动因:反差就是市场机会

  观察国内特别是上海报业市场,存在两个巨大的反差:一是从版面数、发行量和广告额衡量,国内星期天刊的格外落后,和欧美报纸星期天刊的格外强大形成强烈反差;二是主要综合性日报平日刊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各家报纸对星期天刊市场的几乎一致性放弃,也是一个巨大的反差。

  以《新闻晨报》为例,2003年以后,基本达到日出四开48版面的规模,然而星期日报纸一般只有24版。实际上,在星期日的《新闻晨报-新闻周刊》出版之前,只有16版。约为平日刊的三分之一。

  以2003年7月7日~7月13日的《新闻晨报》为研究分析对象,考察版数、发行量和广告推测额的变化,可以发现,星期日的报纸是周五报纸(各项指标峰值)版数的55%(如果以上半年标准配置24版计算这个数字是33%),发行量的73%,广告额的6%(见表3)。

  表3:《新闻晨报》一周版面数等三指标变化情况(7月7日~7月13日)

  版数

  发行量

  广告额

  7月13日/周日 40版(包括星期日新闻晨报32版) 73%

  12万元

  7月12日/周六

  24版

  87%

  10万元

  7月11日/周五

  72版

  100%  192万元

  7月10日/周四

  64版

  99%  128万元

  7月9日/周三

  56版

  98%

  84万元

  7月8日/周二

  97%

  7月7日/周一

  40版

  96%

  72万元

  【说明:1.发行量根据周五(一般的发行峰值)为100%,其他发行数字以它为测算基础;2.广告额为推算值,根据广告版数、广告刊例和某个加权平均数相乘得来(因为广告折扣情况不明,品牌广告、分类广告和软文广告执行不同的刊例价格),此广告额不具备除研究对比外其他价值。】

  分析下来,国内特别是上海综合性日报的星期天刊市场没有启动的原因有这么几条:一,上海市民没有形成星期天读报的习惯;二,正因为读者没有星期天读报习惯,星期天报纸版数少,内容少,质量低,反过来又造成读者对星期天报纸没有兴趣;三,上海综合性日报长期以来缺乏真正的竞争,因此报纸没有受到足够大的竞争压力要去开发星期天报业市场(市场开发的原则总是先吃肉再喝汤,连汤也没得喝了,就去啃没有肉的骨头);四,即使有报纸想到去开发星期天报业市场,也不愿独立去培育开发,总想等成熟以后大家“搭便车”。

  这些原因中,第一条是最关键的。报纸是商品,消费者需求是商品的存在理由和价值。消费者现在没有需求,你怎么办?首先应作分析,存在着以下几种可能:

  1.消费者真的没有星期天读报的需求;

  2.消费者只是暂时没有需求,将来或许有需求;

  3.消费者没有需求只是表象,他们有需求却没有发现最合适的产品;

  4.消费者其实有点盲目,我们可以创造需求,引导需求。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经济中心城市,由于高节奏的工作和其他丰富的消费活动,很多上海市民的星期天用来处理生活杂事,以及彻底地放松,因为平日缺乏睡眠,很多年轻人周日一天的生活都是以床为中心展开的,报纸在这些安排中找不到位置;而且,很多人的读报习惯是和交通工具(如公车和地铁)以及办公室联系在一起的,双休日和报纸无关,这已经形成一种特定的认知――这是有关第一个原因假设的表现。

  但我们认为,没有读报需求应该只是表象性的、暂时性的,而且人们的阅报习惯是可以被发现、引导、培养的。也就是说,我们真正认为的原因,是后面三种假设的综合。可惜的是,作为不重视星期日报业市场的一种表现,目前没有看到关于星期日阅报习惯的大型的正规的市场调查,所以也没有更加定量化的数据。

  另外支持我们这种分析的,就是国外主要报纸特别是大城市报纸的报业实践。在《新闻晨报》一直以来的几乎所有业务创新中,我们执拗地坚持以下观点:

  第一认识: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先进市场有的东西,我们去模仿,有成功的可能;发达国家先进市场都没有的东西,我们去独创,成功的可能是比较小的(对啊,人家已经进行了无数次试错,你凭什么相信自己的脑袋就是那么独特呢?)。

  第二认识:创新,创新就是抢先的模仿(我们自以为的很多创新,人家百多年前就试过了,你得意,那是见识不够)。

  事实上,国内对星期天刊的尝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很多报纸都创办星期天刊、周末版,一直到90年代的双休刊。林林总总,应该都是星期天刊的远亲近亲。但是,真正大型的、取得巨大市场反应的星期天刊实际上到现在都没有出现。

  反差是巨大市场机会,模板是成熟模仿对象。而且,如果中国有一个城市最具备尝试星期天刊的基础,那一定就是上海。因此,从2003年的6月开始,一个星期天刊的尝试启动了。

  实务:只要出生就是胜利

  就我们的《新闻晨报》而言,创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星期天刊有一定基础。《新闻晨报》自2000年6月改版以来,限于环境条件,一直走的是自我积累、小步创新、逐步发展的道路。这和目前大资本投入、高举高打、一步到位的做法有很大差异。现在说是深谋远虑有事后诸葛的嫌疑,但事实上,2002年初和2003年初《新闻晨报》分别开始的两个尝试,从编辑部同仁最初的讨论和设计初衷看,确实在为一份更加完备的星期天刊作前期准备。

  2002年春节,借鉴日本生活消费类期刊的经验,《新闻晨报》创立了生活方式类周刊《一周间》,8版全彩,周六刊出,定位于介绍上海城市生活方式的有关内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比较实用,初期甚至还有点花哨。从策划、记者、编辑、美工到摄影、版式和流程几乎全部是兼职工作,甚至连拼版也必须见缝插针,在新闻版面结束后的凌晨开始又一轮工作,负责操作的几个同仁度过了上百个超长夜班。对于晨报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变化:对于以新闻起家的采编队伍,这种实用性的消费资讯服务,在业务方向上是180度转弯;当时晨报发行基数已经非常庞大,拿出8个全彩版面,成本支出巨大。

  2003年初,借鉴国内部分新闻周刊的成熟经验,《新闻晨报》创立了深度新闻报道类周刊《晨报周刊》,16版,周日刊出。除了深度报道外,也有部分城市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个周刊当初设计时大家都没有底,以晨报新闻监控部为基础,由几名骨干记者带着一批2003级的实习生,没日没夜地做,结果却出乎意料的成功。

  到7月6日《星期日新闻晨报》问世前,《一周间》出了66期,《晨报周刊》出了20多期。事实上,《星期日新闻晨报》就是以《晨报周刊》和《一周间》为基础骨架而充实发展起来的。而星期天刊的主要人员,也是在原来两刊的办报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一些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年轻记者编辑,在类似“南泥湾开荒”式的压力实验下速成了,这其中有新闻策划的高手,有版式和流程设计统筹的专家,他们都成为《星期日新闻周刊》的核心骨干。

  因为《新闻晨报》已经进入熟练操作,让外界无法相信的是,没有经历过多的策划讨论,大约只通过3次工作会议,就已经把《星期日新闻晨报》的整体框架、分工和流程确认下来。秉承晨报一贯的“柔性流动”(就是在报社内部多岗位兼职工作)和“多平台操作”(在午间编前会中心大平台基础上,各板块或各项目再设立策划和执行平台)的传统,以《晨报周刊》和《一周间》主要人员搭建了《星期日新闻晨报》的大策划平台,支撑这个平台运转的就是文字、版式、流程三个统筹和各板块主笔。

  考虑到使变动成本最小化,项目顺利上马运转,《星期日新闻晨报》的结构没有作很大创新,《晨报周刊》的新闻和城市板块保持,《一周间》保持;书评作为现代综合类城市报纸的一个部分,这次也得到加强,在整合《晨报周刊》和《一周间》书评版面的同时,将版面扩充到5个;新增了时尚健康和专栏两个板块。

  设计中的星期天刊,除了正常新闻版面8个版之外,《星期日新闻晨报》部分32版。也就是说,星期日这天的新闻晨报,总共有40个版面。在上海综合性日报当中,这样一个星期天刊版数应该算比较多的。新生的《星期日新闻晨报》结构如下:

  人世间―――深度新闻报道板块,约10版;

  开卷间―――书评板块,包括大书评、文艺、商业书评和排行榜等内容,约6版;

  城市间―――以人文角度表达城市的精神,约6版;

  身心间―――时尚健康板块,分男女版面,3版;

  左右间―――专栏板块,请不同城市名家撰稿,1版;

  一周间―――生活方式板块,包括饮食、搜街、旅行、碟评、宠物等版面,约6版。

  以“间”为板块名,是考虑《一周间》的因素,没想到还挺有意味,后期又增加了专门做旅游的《天地间》板块。

  启发:毕竟还是雏形

  2003年7月6日,第一份《星期日新闻晨报》顺利出世。靠着相当多的兼职人员,做出了相当于市面上一份完整周报规模的东西。跟《新闻晨报》做过的很多次创新一样幸运,这份星期天刊一次成功(到2003年9月初,根据对发行量的初步统计,《星期日新闻晨报》出生以后,周日的发行数字有2~3万份的增长)。

  通过大约3个月的运转,大家还是逐渐摸索出了一点感觉,对于星期天刊的感觉。虽然一些经验都是《新闻晨报》长时期新闻实践的复制和发展,大家还是觉得有一些东西是从这份星期天刊可以得到的:

  第一,宗旨。其实这并不是很虚的东西,和《新闻晨报》一样,在《星期日新闻晨报》里,体现的就是新城市报纸“有用、好看”的追求。这两个词相当简单,从“读者本位”出发,如果一份报纸真正能够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努力,相信可以得到读者的认可。关键在于,日常的新闻操作是不是点点滴滴都能够贯彻这样的要求。说易行难,也许在晨报这样相对年轻的群体,做到这一点相对容易。

  第二,内容的设置。按照“有用、好看”的宗旨,根据编辑部同仁对上海报纸受众的分析,我们发展了包括新闻、消费和休闲的几个板块。其中集中提供新闻的“人世间”,就是考虑到周日读者对大型深度调查性报道的需求。而且,尽管上海的各类周报在新闻方面都作过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似乎新闻是各类周报的“短板”的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大改观。在日报大量新闻资源和较强新闻人才的基础上发展周日深度报道,实际而有效。另外强力发展综合性日报的消费服务板块,能够迅速被读者认可,在不干扰广告运营,提供最详细的消费情报,这种日式报纸的特色,在星期天刊中的体现应该也算是成功。另外,发展基于流行的大型书评板块,也是这次星期天刊的一个收获。这个板块在很短时间里,就取得了读者和业界的认可。

  第三,星期天刊运转方面的一些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在一个大平台会议基础上的扁平管理和项目制操作。统一管理《星期日新闻晨报》日常操作的就是周一上午的大平台会议,《星期日新闻晨报》的牵头人、各板块主笔,还有文字、流程和版式统筹参加,在大约90分钟的时间里听取反馈、汇报本周进度以及下周选题,除此之外,所有工作由各主笔自行安排,充分授权,但主笔同时承担所有责任。每一个板块,就相当于一个个项目,独立运转。这样的操作模式运转至今,比较有效。

  第四,年轻人的充分使用。晨报集体原本就相当年轻,而此次承担星期天刊主要工作的都是新闻从业年龄在3年左右的年轻记者编辑。文字、流程和版式3个统筹算是“条”,6个主笔算是“块”,这9个人其实就挑下了整个《星期日新闻晨报》的大梁。让他们自由去想,大胆去做,再加上最后一点把关,事情就做成了。

  第五,星期天刊和日常报纸新闻资源方面的协调。因为晨报每天有午间编前会作为对全天新闻调度的统一平台,而《星期日新闻晨报》新闻板块的负责人也参加这个会议,所以新闻题材在这个会议上就可以协调。就几个月的实践来看,新闻报道“撞车”的情况没有发生。《新闻晨报》在当天新闻上一贯坚持“快作,作尽”的原则,不会特意为星期天刊留资源。但是有很多需要长时间采访、调查的新闻,就非常适合星期天刊。就是一些日常报道过的新闻,还是可以通过深挖和换角度在星期天刊再“一鸡两吃”。实际上,因为晨报快节奏的报道,一些喜欢通过长时间调查报道新闻的记者,反而能够在星期天刊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舞台。

  但是在一点收获的喜悦外,更多的还是一些思考:

  一、就目前的《星期日新闻晨报》而言,规模(版数)还远远不够。尽管一般要素俱全,它到底还是雏形。关键因素在于成本和投入。参考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星期天刊,《星期日新闻晨报》的很多板块还有缺失,很多内容还有待充实、完善和细化。而实际上,尽管对“厚报时代”究竟是否到来业界意见并不统一,但是任何有市场实践经验的人,在资金许可的前提下,都会把规模和价格作为最有力的武器;

  二、星期天刊仅仅发展采编这一块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将发行、广告和营销捆绑在一起协调发展,否则行之不远。晨报的这份星期天刊,在推广时,仅仅在本报作了四个版的彩色广告和一次头版的自我介绍,虽说已经有了一些市场动作,但力度不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星期天刊应该有全面的市场推广动作。作为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告的跟进必不可少。而限于政策和体制等种种原因,发行和广告等看来要统一整合困难重重;

  三、星期天刊的市场培育,读者阅读习惯的形成都会有一个不短的过程,除了坚持和等待之外,其他综合性日报也可以陆续参与,共同培育和发展星期天的报业市场。商多成市,诚不我欺。我们分析认为,星期天刊市场的初步启动,大概需要1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育;

读书报告模板范例篇2

  关键词 图书馆;移动客户端;发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178-02

  2011年1月大英博物馆首个iPhone应用,2011年9月复旦大学移动图书馆2.0正式开通,2011年12月上海图书馆推出了新版移动设备客户端,并添加在苹果商店,新版客户端不仅提供图书检索、借阅记录查询等基本服务,更增加了书目检索条码扫描和微博一键分享的功能。这些迹象表明图书馆移动客户端时代已悄然来临。

  1 图书馆客户端的持续推动力

  1.1 不断壮大的用户群

  1)计算机用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 580万[1]。计算机用户体验着办公自动化,其生活也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改变,但最近几年,用户的增长量趋于平稳;2)手机客户。2009年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是过去的50年来的第5个发展周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快于桌面互联网,并且其规模超乎多数人的想象,因为它代表着5大趋势的融合(3G+社交—+视频+网络电话+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因携带便捷,网络易用,中国手机移动用户正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同时显示截止2011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1]。智能手机系统iOS、Android等已将用户带入全新的应用时代。截至2011年4月,苹果商店所售应用已达130,000种。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2011》(下称报告)显示中国40%的智能手机所装应用软件在21个以上,同时《报告》预计2013年手机网民会超越PC网民,手机网民的规模将会达到7.21亿[2];3)其他用户。iPad2的热潮还未褪去,MOTO、SUMSUNG等厂商纷纷推出平板电脑。另外由于价格低廉,电子书的售卖也掀起新的热潮,亚马逊的新版阅读器Kindle Fire因其199美元的价格,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盛大Bambook、汉王、NEWMAN、爱国者等品牌的阅读器争先出炉。

  以上数据显示三种硬件设备持有者虽然显示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但总体持有数量仍在快速增长,硬件发展同时也促进技术革新,层出不穷的应用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1.2 图书售卖网站的转型及新的探索

  各大传统图书售卖网站在2011年底进行新的尝试,相继推出电子书和数字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小范围试水,这次是将电子书正式引入图书市场,此举也为图书馆的客户端发展提供思路并进行铺垫。

  1)电子书上线,阅读器呼之欲出。2011年12月21日,当当电子书付费下载业务上线,它号称与全国一半的出版社合作,有5万种图书[3]。而且,当当还声称会在2012年上半年推出自己的电子阅读器,在出版界掀起波澜。而其售卖的网站存在硬件支持的硬伤,同时存在新版图书偏少的问题;2)新的探索。在当当高调上线的同时,电子书的重要厂商汉王推出了自己的数字平台“云海藏书”,这是一个垂直的图书主题社交网站,在云海藏书,读者、作者、出版机构,三方从三个不同维度构架出了这个图书社交网站[4]。老牌读书网站豆瓣也于近日推出了豆瓣阅读器,有Web、Kindle和iPad三个版本,在阅读的同时可添加评论和参与沙龙活动。

  1.3 图书馆移动客户端的发展现状

  国内图书馆目前陆续开发了应用程序,并开展了电子书的外借业务。

  1)应用程序

  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都在苹果商店推出客户端应用,两者既相似又有不同,国家图书馆注重传统项目,上海图书馆注重交互式使用。

  国家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传统服务 书目检索、借阅信息查询、续借、图书预约、图书预约到达、

  讲座预约、新书通报、

  图书馆服务公告、文献传递、

  读者调查、原文传递、资源展示等 书目检索、读者服务、

  上图信息、分馆导航、

  你问我答

  拓展功能 DCD服务(动态内容分发)、

  手机阅读(订阅与下载)、国图漫游、书目检索条码扫描 手机定位附近分馆信息、书目检索条码扫描、

  微博一键分享的功能、在线讲座预约

  2)电子书外借

  上海图书馆提供电子书的外借,用户可通过Wi-Fi无线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借阅馆藏电子书,或使用电脑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下载电子书。电子书的借阅周期为28天,可续借一次。目前上海图书馆可提供100万种电子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以及近千种电子报纸。

  浦东图书馆自今年1月起开通电子书借阅平台,读者只需携带U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可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借阅电子书。每位读者可同时借阅电子书5册,借阅期为28天,目前可供借阅的电子书藏书量为3万册。

  2 图书馆面临发展与挑战

读书报告模板范例篇3

  大哥卖鸭怪招多

  有这么座小城,各地的特色风味食品不少,大多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数百天。在菜市场卖板鸭的精黑汉子,生意人和顾客都称他为“板鸭大哥”。他穿着洗得一尘不染的白色厨师服,每天都是准时蹬着三轮车悠悠而来,出现在自己的摊位上,从容不迫地支起那块“南京板鸭“的广告牌。

  因为板鸭质量好,“板鸭大哥”的生意自然红红火火。当然他也做出许多常人看来不合情理的事情。

  一是不租正式的门面。有人劝“板鸭大哥”在繁闹市区或买或租一个门面房。“板鸭大哥”都以没钱为由拒绝了。说成本高生意反而没有现在好。

  二是不买市场上的好摊位。当初他进市场晚,得到一个偏僻的位置。此后市场上多次进行摊位竞买, 他却只用自己的老摊位。他有自己的“摊位观”:摊位最好能固定,不宜经常变动,否则回头客不容易找到你。

  三是从不讲价。市场低迷,板鸭的销售理所当然地进入低潮。这个大哥的板鸭价格却始终不降。他一本经的对别人说:“活鸭虽然便宜, 但我制作板鸭时不能偷工减料,新添了几种名贵的中药,板鸭也比以前更好吃。”

  大家觉得有理,不再计较。价格虽然不变,售货方式却有一点小小的改变。过去鸭肉、鸭骨都是放在一块儿称。现在若是你买的板鸭中骨头稍多了一点,“板鸭大哥”主动地把骨头抽出来,给你切点肉补上去。

  四是出摊不勤快。每天上午 11 时和下午 5 时,是市民买菜高峰期,购买欲望特别强的人们也要下班买菜回家,正是一个出摊的好时候。“板鸭大哥”说,太勤快了不一定就是好事。若是一大早就把板鸭摆在市场上,临近中午大家就有理由怀疑板鸭不够新鲜的。

  卖板鸭时他也有不少吊顾客胃口的“小”窍门。摆在桌案上的板鸭,只有那么两三只,让人产生一种货将售空、再晚就买不到的感觉。实际上等你刚刚走开,他就从案桌底下的暗橱中又拎出几只肥肥大大的板鸭。

  还有一条就是,不管刮风下雨他都按时出摊。有人看不下去了:“这么冷的天,你还出摊呀?”“板鸭大哥”回答得很实在:“要是有人跑了一趟,买不到板鸭,不是要跺着脚骂我吗?”

  变着法儿 6 角报纸卖出 1 元

  2005 年,他只有几百元本钱,打算做一点小生意做什么好呢?平时他爱读书看报,他想不如卖报纸,还能天天免费看报。在信阳最畅销的报纸是《大河报》,每份 5 角,零售价 6 角。发行站批发价是 4 角,一份报纸赚两角钱。销售量怎么样?他走访了几个售报点,对方能卖一百多份吧。可是,每份赚两角钱,只有二十几元。他又走访几个售报点,详细了解他们的销售模式,决定自己设计一套销售模式,创造更多的利润。他找到《大河报》发行站的经理,交了 300 元押金,预订第二天的 100 份报纸。

  第二天早上 6 时他带上报纸,摆在一个朋友的商店门口,他用录音喇叭吆喝本日《大河报》主要内容,除价格外他加了特别重要一句:“在本处购买《大河报》,阅览后不满意,可以在中午 12 时前,原样无损地退回,可获退款 0.2 元。”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不少行人纷纷前来购买。上午 10 时 100份报纸卖完了,他收到 60 元钱。到了11 时陆续有人前来退报,共退 80 份,退款 16 元,他还剩 44 元。盈利 4 元,别忘了他还有 80 份报纸。下午他按半价 0.30 元出售,很快又销售一空。一天的纯利润 28 元,平均每份报纸卖到0.68 元。

  过了几天读者说报纸品种太少,想买别的报纸。建议他增加 《东方河报》和《信阳晚报》。他想了一个新方法:凡是购买《信阳晚报》(早版)的读者,在当天 12 时前退回,退 0.30 元。当天的 《大河报》、《东方今报》、《信阳晚报》,他各进 100 份,上午全部销售完,收款 180 元。中午 12 时前,读者退回 《信阳晚报》90 份,退款 27 元,85份。上午他的现金收入 153 元,剩余报纸 175 份。下午他按照每份 0.30 元半价出售,全天利润增加到 85.5 元。他想利润有了提高,单价却没变,这样零售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想稳定赚钱必须发展订户。卖给订户时,每份报纸是0.50 元,比零售少 0.10 元,但关键是稳妥。

  如何发展订户?像别人那样上门推销太麻烦。同样的价格和服务,很多人相信邮局,让他有些为难。看到屋里的几百本以前购买的旧书刊, 他有了主意。他找了一个给牛奶公司送奶的朋友, 请他帮忙带他去见他的两百个牛奶订户。他承诺如果订户订阅《大河报》和《东方今报》各一份,每天下午递报纸时,他送上一本杂志。订户看完只要放回订报箱,他再送下一本杂志,一本杂志定价比两份报纸还贵,每次都送,太划算了。于是有近百人同时订阅了《大河报》、《东方今报》。

  他的打算是将上午退回的报纸,不再半价零售,下午投递给这些订户。根据前段时间统计,想上午的人达到100 人(每人退《大河报)和《东方今报》各一份),至少每种报纸零售 150份以上,于是他每种报购进 150 份。很快售完,收入 270 元。中午陆续有人来退报纸、有 110 人退回《大河报》和《东方今报》各一份,共计 220 份。下午他将 200 份《大河报》和《东方今报》投递给他的 100 个订户,每份 0.50 元。收入 100 元, 剩下的报纸还是每份半价0.30 元零售。这样全天利润是 163 元。

读书报告模板范例篇4

  报纸出版

  报纸工业是受数字化革命打击最重的领域之一。人们曾经依靠日报来保持时事更新,而现在则可随时从各个来源得到,不仅是官方新闻网站如BB C在线新闻报道,还有那些通过诸如Facebook和Twitter所提供的用户之间的信息分享。由于其一直提供免费的在线报纸内容,现在很难说服客户为之付费。然而,随着在线竞争的压力,印刷收入的下滑,以及广告回报的降低,报纸出版商已经感到了财政方面的下行压力。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建立提高收入的新模式,而不是维持足够的读者。业内有影响力的报纸出版商默多克相信,iPad可能在达到这个目标上起到关键作用。

  在线商业模式的挑战

  一些专业出版物如《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成功地推出了付费阅读模式,其内容的专业性质和财经分析的高质量使得读者乐意付费。但人们普遍认为,该模式无法应用于多数主流新闻和出版社,如英国《卫报》宣布仍坚持广告支持的免费模式。然而,默多克紧随其所倡导的天空卫视(Sky)付费方式,决定创立一个围绕主流在线新闻的付费模式。在一场争议风暴中,2010年伊始,他对旗下的《时报》(Times)和《星期日时报》(sundayTimes)网络版的主要英国新闻开始收费。费率非常适中,每天1英镑或者一周2英镑,然而,即使默多克本人也认识到,《时报》的这次行动可能导致其90%的在线读者流失,他将宝押在订阅收入可能抵消读者人数的下降和广告收入。2010年9月,他宣布计划将其收费模式扩展到其主要的小开型出版物《太阳报》。2011年2月,(《每日电讯报》(Telegraph)宣布它正在引入一种“量化系统”,借此系统,当读者每月点击一定数量的文章后,他将被要求注册并付费。这与《时报》相比是一种较为弱化的收费方式,暗示了业界对收费策略的谨慎态度。除了对网络出版物仍然保持付费态度,默多克也认识到在其他平台引入收费机制可能是一个更为容易的选择。

  iPad的角色

  手机屏幕对阅读新闻全文来说太小了,吸引力不大,而iPad平板将手机的移动性和大屏幕结合起来,专为显示书面内容而设计。出版商可以借此进入平板时代的数字化新闻市场并重新开始其付费模式。这很显然被默多克视为机会,因为有传言说他正在计划推出一款全新的读物,完全以适用于iPad或类似的平板设备阅读的数字模式提供。公众是否将iPad视为与其他设备截然不同并愿意接受付费数字化新闻,我们仍将拭目以待,但是平板设备的出现无疑是给在波涛汹涌的数字媒体海洋中苦苦挣扎的报业投入了一条救生索。

  电子书(ebook)

  与报纸的快速在线化不同,图书出版一直就比其他媒体板块更慢加入数字化媒体生态系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公众的阅读偏好。与音乐和视频不同,书籍一直难以成功地转化为数字化格式。计算机屏幕对阅读小段信息来说还不错,但当在屏幕上阅读大量的文本时,就无法创造良好的用户阅读体验。电子书市场的开发一直受制于适合图书显示设备的研发。

  业内领军出版商和制造商如索尼,巴诺,亚马逊已经设计出适合电子书的阅读器。类似设备的开发及其相关的电子书店带来了电子出版的新生。虽然增长迅速,但路仍修远。其实,在iPad推出之前,电子出版就已经显现出其自身张力,并出现了可实际看到的增长。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DPF)2010年1月的统计显示,电子书较上一年有四倍的增长,虽然仅占全部图书市场销售的3%。但iPad的出现是平板阅读器出现革命性变化的分水岭,很可能激发这一领域更快的变革和增长。

  其实,如果除去其智能技术,iPad并不算是控制电子阅读器市场的设备。电子阅读器的主要优势就是其清晰的电子纸(e Ink)屏幕的使用,它可防止视疲劳并可在任何环境中阅读。iPad目前只是拥有一个类似笔记本的屏幕,却缺乏e-Ink的清晰度。iPad的电池寿命比其他电子阅读器短很多,这使得其因需要不断充电而无法适应长途旅行。虽然,对到底谁会主导这一市场尚有一场恶战,但无疑通过iPad,苹果已经将这场竞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将其对手置于弱势。

  对出版商的影响

  虽然iPad的推出和电子书市场的增长为电子出版提供了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新兴市场,但出版商却喜忧参半,随之而来的是竞争的加剧。起初,大型出版商试图通过控制设备的开发和内容的介入电子出版市场。吸取了来自音乐界的教训后,它们从设备控制的价值链中移出,并创立了开放性标准,其中最受欢迎的是ePub系统的开放格式。这样就满足了客户可以获取来自不同来源的内容的要求,但是这也意味着其部分控制力的丧失和在价值链各个水平上面临的更大竞争。现在它们又面临来自新的入侵者如苹果的竞争。苹果不仅携其iPad进入硬件市场,同时还通过其iBook商店进入电子书零售市场。而且2011年7月开始,iPad开始走进美国高中,引发电子教材的开发。然而由老牌网站亚马逊创建的电子书市场繁荣依旧,苹果如果想要像在其他媒体领域那样在电子书市场获得主宰地位大概不是那么容易。

  即使没有来自苹果的威胁,电子出版的快速增长也不断为出版商带来挑战。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受到威胁:电子书销售不仅能蚕食纸质书的市场,而且最终会导致收入更少。与其他形式的内容类似,电子书零售比其纸质版本售价更低。即使降低发行成本,其利润空间还是受到挤压。出版商不但需要更好地细分读者群,为其提供更适合个体需求的电子化内容,同时还要开发新兴的商业模式,通过融合免费和付费内容,提供增值服务,邀请作者参与和创新广告模式来增加收入并提高其市场优势。

  另一方面,个体作者现在发现他们可以不再需要出版商就能出版作品并且找到读者群体。一些知名作者试图要求他们的出版合同不再覆盖电子版。其他作者只是单纯选择直接在网站上自助出版(self-publish),当然这样做,他们可能无法得到大型出版社所提供的公众推广力度。但从这些例子看出出版商作为中介角色被削弱的风险正在增加。它们需要通过加强其合同来控制风险,并通过重新定位其角色来强化其附加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其他价值。

  在线隐私的挑战

  诸如iPad之类的硬件崛起为数字化出版业注入了新的能量,但同时它也使得在线隐私越来越脆弱。这也是其他媒体业的主要担心,特别是音乐界已经遍布非法下载和点对点(peer topeer)文件共享,这严重影响了销售业绩并侵袭了其业界收入的稳定性。出版业相对说来还没有受到大的伤害。这部分归因于电子书的缺乏,并且与其他媒体形式相比,公众还是倾向于认为图书更具有价值,因此更乐意付费。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出版业的版图正在发生改变,特别是受到iPad的影响,这使得在线侵权成为一件越来越让人担心的事情。已经有这方面的证据,例如,当史蒂芬·金(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在2000年推出了网络版作品《骑弹飞行》(Riding the Bullet)时,头48小时内下载了50万次。虽然该书使用专门的软件,理论上可以防止文本的复制和印刷,并且该书售价非常合理,仅为2.50美元,但还是很快就在数不清的网站上可以轻而易举地拷贝。另有调查报告显示自从iPad推出以来,越来越多的App图书上线,非法下载也不断增加。

  出版业是幸运的,因为电子书的出现刚好和政府对于在线隐私的需求和认识力度开始加大不期而遇。许多国家,包括法国,已经采取措施。在英国,数字经济法案近期已经通过,它将首次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它给服务提供商(ISP)赋予了更大的职责,以协助处理在线隐私问题,屡犯者可能最终会被吊销互联网账户。对出版业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发展。然而,由于数字化内容传播的国际化,我们可能更需要一种国际途径,而不仅是在单独的国家层面上,以提供更有效地解决方法。

  出版业应该汲取来自音乐界的教训,可以采取双层方式。虽然,英国的新立法将帮助出版商保护其在线内容,但是获取的开放性和共享浪潮太大,难以抵抗。出版商应该以法律手段锁定大型的商业盗用,而对其他的则采用灵活策略。问题的关键不是内容的共享,而是没有相应的收入流。如果出版商能够找到增加收入的方式(如提供增值服务,作者加入或新颖的广告模式)将有助于缓和文件共享带来的影响。iPad的成功介入使得寻求这一平衡变得更加迫切。

读书报告模板范例篇5

  苹果公司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富创新力的公司,但它的创新形式与众不同。与开发全新产品线不同,它更擅长采用现有的半成形的想法,并向世界展示如何恰当地展示这些想法。在斯蒂夫・乔布斯的领导下,它已经成功创新了三回。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了Mac(Macintosh,苹果电脑)。它并不是第一台图形化、鼠标驱动的计算机,但它将这些概念应用于一台实用产品中。随后的2001年,iPod诞生了。它并不是第一款数字音乐播放器,但它的简约和精致将数字音乐推向了主流。2007年,苹果公司开始推出iPhone。它并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机,但苹果在其他手持设备制造商失败的地方取得了成功,使移动互联网接入和软件下载成为大众市场行为。

  随着竞争者争先恐后地复制苹果模式,计算机、音乐和通信行业发生了巨变。现在乔布斯先生希望第四次上演同样的魔术。1月27日,他推出了公司最新产品――iPad,一款细长、平板状的设备,带10英寸触摸屏,计划于3月下旬开始发售,售价在499至829美元之间。经过数年的研发后,该设备在最近几个月内引发了网友们疯狂的猜测,几乎接近宗教狂热,博客界的怀疑论者开玩笑地把它称为“耶稣的平板电脑”。

  对苹果公司的信任和狂热似乎有点过头了,但乔布斯的记录显示,一旦他看好某个市场,该市场就会迅猛发展。因此,平板的iPad有望不仅改变一个行业,而是三个――计算机、通信和媒体。

  前两个行业内的企业在颤栗中目睹iPad的面世,因为苹果公司的历史已经使它成为了一个令人恐惧的竞争对手。相反,媒体行业则打心底欢迎它。盗版、免费内容和网站广告分发使得媒体公司在互联网中举步维艰。他们并不怎么热衷亚马逊公司推出的电子阅读器Kindle,因为Kindle拉低了图书价格且无法加载广告。他们希望这种新的设备将给他们带来新的契机,鼓励人们在出行时阅读数字版的图书、报纸和杂志。虽然有人担心苹果公司将最终主导这些新市场,正如它在数字音乐市场中所做的一样,但由苹果公司开创并统治一个新市场总好过市场衰退或根本没有市场。

  针对商务用户的平板电脑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微软已经推广了好几年,几乎毫无成效。苹果公司在1993年推出了基于手写笔的平板电脑牛顿(Newton),但以惨败收场。Kindle表现还算不错,引发了大量类似设备。同时,苹果公司的口袋大小的触摸屏设备iPhone和ipod Touch,作为音乐和视频播放器及手持游戏机,已经开始稳步发展。

  本质上,iPad是吃了兴奋剂的iPhone。大屏幕使得它作为电子阅读器和视频播放器更有吸引力,它同时还继承了iPhone的海量游戏和其他软件。苹果公司希望更多的人将用它来替记本电脑。如果押对了宝,苹果公司将开创一个新设备市场,这种设备比手机大,比笔记本电脑小,既可用作电子阅读器、音乐和视频播放器,还可以用作游戏机。

  在这个市场上不同行业已经融合:移动电话制造商推出了小型笔记本电脑,即所谓的上网本;计算机制造商正向智能手机领域进军。新进入者如谷歌,正在进军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还有亚马逊,正通过它的Kindle加入战场:亚马逊刚宣布计划为Kindle推出iPhone风格的“应用商店”,这将使Kindle不再仅仅是一款电子阅读器。

  以史为鉴,苹果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将不仅仅激发设备制造商的激烈竞争,还将推动原本在电子书籍领域小心翼翼的消费者和出版商大胆投入,推动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今年电子阅读器的销量有望达到1200万部,而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的报道,在2009年和2008年,这一数字分别是500万部和100万部。

  平板电脑的流行能否拯救困境中的媒体公司?很遗憾,答案是不能。有些报社――如都市新闻报――可能无法避免地走向灭亡,因为它们太依赖分类广告,而分类广告正在向专业网站迁移。平板电脑很昂贵,需要一些年头才能足够流行以实现其承诺。理论上报社可以要求读者注册譬如两年的电子订阅,并为其购买平板电脑提供补贴。但这种补贴将相当昂贵,同时考虑到那些坚持纸质报刊的读者,还不得不继续运行昂贵的印刷设备。不过,虽然平板电脑无法拯救脆弱的媒体公司,却可能为强健的媒体公司提供动力。在网络世界被证明难以实施的按内容收费可能变得相对容易。人们已经愿意付费在Kindle上接收新闻和杂志。iPad带有彩色屏幕,并集成了苹果公司的在线商店,将使得下载图书、新闻和杂志跟下载音乐一样容易和普遍。更重要的是,它还允许广告,这是美国杂志特别依赖的。平板电脑将使批发逐渐变更为数字化分发,使得报纸和图书出版商能够关闭印刷设备,削减成本。

  如果乔布斯先生能够利用一个了不起的设备再次上演令人瞠目结舌的魔术,通过真正流行的产品,数字化革命带给媒体公司的好处将很快超过其成本。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人民调解工作总结,人民调解
    下一篇: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2024,年度考核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