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论语十二章高中,论语十二章高中
论语十二章高中篇1
关键词:加 五十 易 参省
对于《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章的解读,历来仁智互见,但因本章涉及孔子的身世、孔子的知行思想、孔子与《易》的关系等问题,故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求得比较接近原意的理解。
解读本章,主要有三个障碍,曰加,曰五十,曰易。现逐一予以疏通。
先说“加”。郑玄、何晏、皇侃、邢等早期注本均作如字解,如皇侃《义疏》云:“当孔子尔时,年已四十五六,故云:‘加我数年,五十而学易也’。”但比上述注解更早的信息却提供了另一种解读,如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将《孔子世家》与《论语》对照,可以看出,《孔子世家》是根据《论语》和作者采获的有关孔子的口碑缀合而成的,《世家》中的大多数语段都可以在《论语》一书中找到相对应的文字,“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语正是太史公上述文字的底本,“假我数年”也即“加我数年”,“假”通“加”。“假”“加”相通,在当时及此前的文献中是比较普遍的,如《诗经·大雅·假乐》“假乐君子”,《礼记·中庸》和《孟子·离娄上》赵注引诗均作“嘉乐君子”,“假”通“嘉”,“嘉”因“加”得声;《淮南子·主术》“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假”通“驾”,“驾”亦因“加”得声;《春秋桓公元年》“郑伯以璧假许田”,《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作“以璧加鲁易许田”,这是“假”“加”直接相通的例子,而且与上引《世家》对读,可以看出司马迁笔下“假”“加”互通。另一个早期信息是与郑玄同时的应劭在《风俗通义·穷通》中有“假我数年”一语,可以认为是作者引用《论语》此条。可见,作“假”更近古。此“假”作何解?假,给予也。如《汉书·儒林·辕固传》“乃假固利兵”颜注,《汉书·循吏·龚遂传》“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颜注等皆作此解。
再从义理上看,如果“加”作如字解,那么从哪里加起?郑注云“孔子时年四十五六”,朱熹云“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但因上下文没有任何相关信息,终流于悬想虚设。而且《易》乃“正性命”之书,既然谈《易》,又云增我年寿,是亦未免不知命矣。
所以结论是“加”是借字,“假”是本字,“假”者给予也,“加我数年”,犹后世云“天假我年”、“假以时日”。
次说“五十”。关于这个词,古今注本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系指五十岁,根据大致如次:
主要证据是孔子自己说过“五十而知天命”。
次要证据是上引《世家》中“孔子晚而喜《易》”一语。
另外还有一个预设,即孔子讲此话时“年四十五六”。
现在就来看看这两个证据、一个预设的合理性程度。孔子何时说“吾……五十而知天命”?曰七十岁以后。能用七十岁以后的悟道之言来反证孔子在四十五六岁还不知命时预知五十岁就能知“道”吗?当然不行!四十五六时尚未知命,他又凭什么对五十(前人都理解为五十岁这一年而非五十至六十这一年龄段)而知命充满信心?何晏《集解》云:“《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矣。”显然,四十五六时尚不知命,既不知命,又未学《易》,又何从预知《易》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呢?反过来,如果孔子已经知道《易》之大用,他为什么要等到数年之后对自己的大过已经不厌其烦时才去学《易》呢?是孔子在为自己的疏懒寻找遁词吗?这与孔子以不知为耻、“学如不及,犹恐失之”①的精神相距未免太遥远了。更何况本章中孔子关心的是如何消弥大过的问题,非关命也。再说如果仅从孔子暮年“五十而知天命”一语去逆推“五十以学《易》”一语的言说时间在四十五六岁时,那么将这句话的语境放到不惑以前、耳顺以前或者“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七十岁以前,因为大《易》的博大精深,也一样丝毫不减其合理性。这里的纰漏实在太多了!
关于“晚而喜《易》”,“晚”是五十岁或五十岁之后一段吗?尽管前人对诸如“中寿”②之类的说法有歧见,但未见有人将五十称作“晚”的,因而即使将太史公这一条作为附加的旁证也是不值一驳的。至于所谓“当孔子尔时,年已四十五六”之说,尽管长期以来被当成不需论证的假定,事实上,笔者以同情了解的态度检索《论语》全书,其中未发现有任何信息为这个假定的成立提供有效的证明。
根据上文对“加”字本字的发掘,对“五十”非五十岁的论证,再将《史记·孔子世家》与《论语》本章对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五十”是对“数年”的落实,数年是几年呢?笔者以为当是或五年或十年。回到前面司马迁的一段话:“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其中的“若是”所指为何?即“韦编三绝”的工夫,而这种工夫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达成,非有五年十年时间不可。孔子深感易理深矣广矣,越研习越觉得博大精深,但在这里他并不是象后来许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去穷究其中的天道性命之理,“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他之学《易》仍是为己而非为人,因时时为自己的大过(自律甚严者之语)所困扰,故而将穷神知化、中正和谐、不瘟不火等高深易理落实到“可以无大过矣”这样实实在在的愿望上。这种思想和精神与《易》的内容特征和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作风、日新参省的精神是深相契合的。
从语源学上看,先秦古籍中名量词省略(或部分省略)且两个数词连用的情况非常普遍,如:
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尚书·无逸》)
彗彼小星,三五在东。(《诗经·召南·小星》)
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左传·襄公八年》)
小邦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勿用。(《老子》第二十六章)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倍蓰,一倍或五倍,此与下句数词均表倍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庄子·盗跖》)
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按:数十百万,即数十万、上百万)。(《韩非子·初见秦》,“数十百万”一词同篇出现三次)
今天下之府库不盈,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十百万。(同上)
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什伍,十户和五户),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上书《和氏》,同书《定法》也有“连什伍而同其罪”之语)
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上书《奸劫弑臣》,“千万”一词同书《说疑》也出现一次)
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上书《内储说上七术·说一》)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千万臣,意为千万倍于我)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见,天机也。”(《列子·说符》)
“民五之方,十之方争,百之而后服”(见文物出版社98年5月出版《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篇》,简文释读依裘锡圭先生的观点)
即使《论语》一书中也不难找到类似的句例: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先进》)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上)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同上)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颜渊》)
从上述《论语》和与其相先后的先秦典籍的句例中可以发现,数词的运用非常灵活,既然有二(什之二)、四三年、三五(小星)、四五(年、日)、五六(年、人)、六七人、七八年、五六十(里)、六七十(里)、倍蓰(五倍之意)、什佰(百)、千万等或顺序或倒序或分数或倍数或省略或不省略,有相近数词相联,有特殊数词如三五、倍蓰、什伍、什佰、千万等相联,表达方法多样,自然也可以佐证五十为五年或十年,当然孔子在这里也是虚指,因为大《易》的博大精深,所以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期如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的沉潜含玩时间,庶几可以无大过矣。在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中将这种省略之法具体分解为“蒙上文而省”、“探下文而省”、“举此以见彼”三类,援例甚详,并引证顾炎武、钱大昕的论述,以彼例此,可以认为,本句“五十”二字皆蒙上文省略了二个“年”字。
另外,也有人将五十指认为系“卒”字之误。朱熹《集注》:“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矣。”“加”“假”声近通假已如前述,非误读也;“五十”作“卒”,如董季棠先生所说:“《论语》在汉初有齐、鲁、古三家,至东汉末混而为一,千余年来无异本,不知从何处见‘他论’?”③而本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又正是作“五十”而非“卒”④。
最后说“易”字。陆德明《经典释文·论语释文》:“鲁读‘易’为‘亦’,今从古”。钱穆先生据此将本章断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⑤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易”的读音上。易有多义,即使《易》之为书,也有三义,曰变易也,不易也,简易也。变易、不易之“易”读作入声,简易之“易”读作去声。因为入声之“易”与同属入声之“亦”声同,故二者可以相通,又因为“易”的多音多义性,去声之“易”也就与入声之“亦”可以相通了,古书中就有双声之“易”与入声之“亦”相通相训的语例,如《素问·骨空论》“易髓无空”王注“易,亦也”;《素问·气厥论》“谓之食亦”王注“亦,易也”;《列子·黄帝》“二人亦知”,陆德明《经典释文》云“亦本作易”。与上引陆德明“鲁读‘易’为‘亦’”对读,只能说明本字“易”因同音之故通作“亦”,不能证明本字是“亦”,而齐论、古论作“易”而非“亦”,正好说明本字是“易”而非“亦”。
综上所述,本章可译为:
如果天假我年,或五年,或十年,沉潜于大《易》之中,那么我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其实,可以想象,凭着孔子的好学精神,即使孔子再活上十年八载,随着精神境界的进一步提升和他对自我的更高要求,这种感慨仍将不断产生。
转贴于 注释:
① 《论语·泰伯》。再看以下三段文字: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论语·宪问》)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或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庄子·则阳》)
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淮南子·原道》)
孔子连声称赞“日新其德”的蘧伯玉,对于一个“日参省吾身”的“狂者”而言,未始不是对自己的鞭策。
② 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穆公骂蹇叔语:“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③ 见董季棠《论语异解集说》第76页,台湾太冠出版社1975年8月出版。
④ 见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所附伯希和2510号写本,文物出版社1991年11月出版。
⑤ 钱穆《论语新解》第169页,巴蜀书社1985年出版。
主要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中华书局标点本
朱熹《论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论语十二章高中篇2
摘 要:本文梳理出《论语・子张》中所有的熟语,通过对部分重要熟语进行解释,对其作出在古今意义上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论语;子张;熟语;古今意义变化
熟语具有丰富的意义表达内容,源远流长,运用灵活广泛。“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1]熟语具有结构上的稳定性与意义上的完整性两大特点。本文以《论语・子张》为切入点,对《论语・子张》中的部分重要熟语进行古今变化分析,通过整理对比分析,以进一步解释熟语演变的规律及原因。
现对《论语・子张》中的部分重要熟语整理如下:
1.见危致命
致命犹如授命,见危授命见于《论语・宪问》篇。“见危致命”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一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可翻译为,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能献出自己生命,遇见有利可得时要想到大义,祭祀时要想到恭敬,临丧时要想到哀痛,这样就可以了”。在当今社会,主要用来描写以集体利益、大局利益为重,在危难关头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
2.见得思义
同见危致命,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一章,主要指在有利可得时要想到大义。义和利的关系,实质上就是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义,一般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一味地反对“利”,而是指在有利可图的时候,要首先思考一下,这个“利”是不是符合“义”,是不是应当取,正如孔子所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关于义和利讨论。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义比命还重要,更何况于利;“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告诫人们要知恩图报;的“铁肩担道义”,其中道义是指应当肩负起的时代责任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大义;同志提倡的“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提倡感恩教育,旨在贯彻民族的大义。所以孔子的“见得思义”发展到现代社会是“忘恩负义”,意义反转。
3.虽小道必有可观者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四章,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可翻译为子夏说:“就算是小道,也一定有可观之处。但要行到远去,便恐行不通。所以君子不走那小道。”[4]小道,即如农、圃、医、卜、百家众技等。孔子博学多闻,常常以一贯之,认为小道虽然可以窥见一隙一隅,但如果要达到广大悠久的领域,就会被牵制阻塞,难以到达,故君子不为也。
现有成语与其意思相近,“以管窥豹”,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有时可以和略见一斑连用,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但现代用法往往指从小事就能引申出一个大的观点认知。
4.小人之过也必文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八章,可翻译为,子夏说:“小人有了过失,一定加以掩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过错,刚开始并非是有意而为,可能是一时无意中的失误,但是有了过错,君子与小人有完全相反的两种表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因为小人“惮于改过而忍于自欺”,就会文饰,但更加重了他的过错。
现用“文过饰非”表达这一意思,古今意义没有变化。
5.望之俨然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九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可翻译为,子夏说:“一个君子会有三种的变化。远望他,见他俨然有威。接近了,又觉得温然可亲。待听他说话,又像斩钉截铁般厉害。”
在古代,庄重俨然来源于君子的人格操守,有着泰山般的雄伟高大。但现在,“望之俨然”所蕴含的人物形象比古代要逊色许多。
6.小德出入可也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十一章,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可翻译为,子夏说:“人的德行,大处不可逾越界限,小处有一些出入是可以的。”
现有成语“不拘小节”,形容人洒脱豁达的胸襟,但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注重“小节”,现代社会更是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对“小节”也严格要求。所以此熟语有两方面完全相反的意义。
7.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十三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可翻译为,子夏说:“做官如果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如果有余力就去做官。”
优:有余力。做官与学习室相辅相成的,为官者仍需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做官;学习有余力,需要做官,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识,增加的自己学识,并认识到不足之处,再去学习、补充、提高。
人生的道路就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学,然后习,再学,再习,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去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有待提高的部分,不断充电。
8.恶居下流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二十章,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二皆归焉。”可翻译为,子贡说:“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呀!因此君子不肯居下流之地,使天下恶名都归到他身上。”
恶居下流:恶,wu,四声,恶名;下流,地形低下处,水流聚集。比喻人置身于不利的位置,所有的恶名都会被追究到他身上。
现有熟语“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墙倒众人推”,教导人们不要使自己处在不利的位置。
9.文武之道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二十二章,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其中“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可翻译为,子贡说:“文王武王之大道,并没有坠落到地上,仍在现今活着的人身上。”
周文王、周武王治国有道,是后世推崇的贤君,所以“文武之道”常用来形容治国有方,后泛指治理国家宽严结合,现“文武之道”后跟有“一张一弛”构成熟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用来教导要合理安排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
10.多见其不知量也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二十四章,子贡曰:“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可翻译为,子贡说:“一个人纵使要向日月自告决绝,对日月有何伤害呀?只显露他自己的不知高低,不知轻重而已。”
现有“自不量力”、“不自量力”、“不知轻重”等,都指对自己的能力评估错误,过高估计,教导要善于评估自己的能力,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地评估。
11.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来源于《论语・子张》第二十五章,子贡曰:“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可翻译为,子贡说:“我们夫子若得有一国一家之位,那真是所说的教民立,民就立。导民行,民就行,经他安抚都来了。经他鼓动都和了,他生时,大家都荣耀。他死后,大家都哀痛。这样的人如何可及得呀!”
赞赏刘胡兰的名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放在现在社会中,就是倡导要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拥有有意义的人生。
因此在《论语・子张》中所梳理出的25个熟语,重点分析了其中十一个熟语,在词义范围方面,古今词义不变占据了主要地位,今义与古义大部分没有大的出入差别,基本上是以不变为主,但同时也伴有部分的词义扩大、词义反转和词义缩小的古今意义变化。(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论语十二章高中篇3
从书名看,一个“新”字,凸显出本书的灵魂与精髓,也透露出本书的价值所在。
它“新”在哪里呢?
首先,本书的宏观理论构架新。全书共25章,构建了五编内容,第一编“课程论”,设四章;第二编“内容论”,设九章;第三编“方法论”,设六章;第四编“资源论”,设四章;第五编“教师论”,设两章。这与刘教授过去出版并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的《语文教育学》的“目的篇”、“内容篇”、“方法篇”、“资源篇”相比,本书多了“教师论”的内容,并且,除了回答“为什么教语文”、“教什么样的语文”、“怎样教语文”、“靠什么教语文”的问题,本书还回答了“由谁来教语文”的问题。
该书构建的五编内容均聚集在“以中小学语文教师玩转课堂的教学能力提升”这根主线上,第一编为课程论,后四编为教学论,第一编统帅后四编,后四编拓展第一编,前后勾连、彼此交叉、不蔓不支,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完整的语文教育体系的框架。这样的理论框架更为严密,内容也更为丰富。
所以,此乃一“新”。
其次,本书创设了实验型文本教材新体例。
这部教材的编写体例是超乎寻常、别出心裁的。全书共25章,每章均由核心提示、案例研习、讨论思考、理论概述、 资源链接、 实践运用六个部分构成,旨在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突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应用理论课程”的特色。 这六个部分中,“理论概述”是各章的重点部分,根据高师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的战略需要,充分展开,着意宣讲先进的课程理念。这些理念的树立,又用各章“思考与讨论”所提示的主要问题来深化巩固;用各章“资源链接”所开列的参考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来扩展延伸;更用各章“实践运用”所设计的“名课研习”、“模拟教学”和“诊治教病”来实验矫正。以往的这方面的书,大多重视理论研究,用繁冗的理论疲劳轰炸学生,众多理论叠加在一起,堆砌成一章内容或一本书,它们忽略了实践。而本书,不同凡响的编写风格,理论概述与实践运用并重,其中的“案例研习”,更是生动形象,用例200多个,无论从学段上、课文类型上、地域上、形式上,还是三个层次上,分别是高层次的教学“变式”,中层次的教学“范式”,低层次的教学“仿式”,都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此乃二“新”。
然后,本着与时俱进的宗旨和精神,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本书增设了一些内容,是以往的书所未见的。
课程论里,增设了第四章“语文课程测试”;内容论里,增设了第十一章“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第十二章“语文德育”、第十三章“语文美育”;方法论里,增设了第十七章“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策略”、第十九章“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资源论里,增设了第二十三章“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教师论里,增设了第二十五章“语文教学科研”。
所以,此乃三“新”。
接着,正如我上面所说,本书在形式上是分为了五编,是其新颖之处,而内容上,本书也将国外理论与国内理论、传统理论与现论相结合,充分重视教材的实践性、总结性、客观性和学术前沿性。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我们更好的实践的。“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支矢去射‘中小学语文教学’这个的。”
本书中每一章里都有一个重要环节,编者命名为“实践运用”就充分体现了其实践之重要性,而其它的,比如案例研习等也是由实践中来,关系重大。
总结性。任何理论都需要精炼简短,一针见血。理论概述中,编者力求留下空白,运用完形压强或期待视野,让老师去探索、学生去思考,从而共同进步与发展。
客观性。本书的研究都做到了立足于客观,立足于实际。
学术前沿性。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仍处于发展时期,变动性很大,再加之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本书站在学术前沿的高度,勇敢引进新内容,与经典和谐相融、共同来支撑着这本书。
所以,此乃四“新”。
唐朝刘禹锡诗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教授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便是从众多的语文教育研究前奏曲中翻出的“杨柳枝”来,它凭借其“新”,将在语文教育领域中,再掀起一片惊涛骇浪。
论语十二章高中篇4
关键词:石涛;画语录;艺术成就
1 石涛生平及《画语录》简介
(1)石涛生平简介。石涛(1641~1718),广西全县人,俗姓朱,名若极,出家为僧后,法名原济。号石涛,他的号别很多,有苦瓜和尚、瞎尊者等。他是中国山水画的大家,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奇才,国画“黄山派”的创始人。由于他自幼出家为僧,对佛学及禅学有极深的研究,并在文学、诗词等各方面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绘画艺术成就,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还广为赞誉。
石涛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并对禅学有着极高的悟性,因此他得以用禅学思想写出了划时代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如果人们对禅学有一定的认识,再读此文,定会感到文中的妙处实在不可多得,堪称千古绝唱之奇文。
(2)《画语录》简介。《画语录》又名《石涛画语录》、《苦瓜和尚画语录》,是石涛著的画论专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十八章内容,意深词涩,玄之又玄。其中“一画”、“尊受”、“蒙养”、“资任”等概念尤为常人不解。历来山水画论解析者不少,然大多浅尝辄止。由于石涛在《画语录》中运用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范畴概念,在行文中常常更换近义词,而且偏爱使用对偶语句,因而读者在阅读和理解《画语录》时会不时遇到某种困难和障碍。
石涛《画语录》全文共计十八章:一画章第一,了法章第二,变化章第三,尊受章第四,笔墨章第五,运腕章第六,氤氲章第七,山川章第八,皴法章第九,境界章第十,蹊径章第十一,林木章第十二,海涛章第十三,四时章第十四,远尘章第十五,脱俗章第十六,兼字章第十七,资任章第十八。石涛还有另一部《画谱》,同样十八章,各章标题和《画语录》相同,但较简约,学者们认为《画语录》是《画谱》的定稿。
石涛《画语录》阐述的是山水画创作与自然的关系、笔墨运用的规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现方法,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主张“借古以开今”,反对“泥古不化”,这些绘画思想对近代有重大影响。《画语录》其画学思想体系可称为“一画”论体系。石涛把“一画”作为自己画学体系的元范畴(或中心概念)。其他一些概念,如形与神、蒙养与生活、识与受、笔与墨、有法与无法、心与物、氤氲、资任等等,都与“一画”相联系,以“一画”为出发点并以“一画”为归宿。
其中有许多部分玄妙难懂的章节,并以佛学与禅学思想作了一些通俗的解释。对石涛《画语录》目前众解不一,其原因主要是,对《画语录》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同。如:以道学思想解释《画语录》,必然会将其解释附着道学思想。以世俗思想解释《画语录》,同样会附着了世俗的见解。若想全面地分析石涛《画语录》的写作思想,以道学及世俗观点解释,都不能将其解释得十分准确。因为石涛所处的年代,正是清朝康熙大兴佛教时期,石涛本人又是正宗和尚出身,并具有深厚的佛学与禅学功底。以他所具备的这种修养及当时佛道互不相碍的佛观,无论从石涛本人所处的特定环境,还是《画语录》写作的主导思想,作为石涛本人,以佛学及禅学思想指导写作《画语录》都是必然的。所以,今人以佛学及禅学思想研究石涛的《画语录》,方能准确地再现《画语录》的本来面目,才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其绘画艺术思想。
2 《尊受章第四》原文及翻译
(1)《尊受章第四》原文。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籍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不过一事之能,其小受小识也。未能识一画之权,扩而大之也。
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
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得其画而不化,自缚也。夫受:画者必尊而守人,强而用之,无间于外,无息于内。《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之也。
(2)《尊受章第四》翻译。艺术上感受与认识的发生,应是感受在先,认识在后。如果认识在先,然后感受,感受到的就不是最初的纯粹感受了。古往今来的聪明之士,无不是借助认识加深感受,而在感受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高认识的水平。若画家局限于一时一事的感受和认识,那不过是小感受,小认识,未能认识到一画及其权变的作用,尚需发扬光大。
世间万物无不在一画中体现为艺术活动。绘画时,画面因墨而产生,水墨缘笔而运行,画笔凭腕而动作,手腕随心而运动。其自然而应和之状,犹如天地繁衍万物成形。这就是受的道理。
3 总评与启示
石涛造型观中突出的颖悟是发觉了平面分割的重要,他充分利用了画面和面积,以白计黑或以黑计白,黑白间的对照、协调在其作品中都有体现,可有可无或不了了之的空白不存于他的画面中,空白处的题款的位置、形式、疏密等等都属于他画面严格结构的整体。他着重在款识与绘画的形式及内涵中求得如鱼入水之美,郑板桥和潘天寿也特别重视这种综合艺术体裁的推敲。
艺术创作是需要动脑筋的、用精神、凭感觉的,从这方面谈艺术创作,就形成了艺术认识论和艺术心理学。石涛《画语录》的《尊受章》实质上就是以其生特有的概念讲述艺术认识论和创作心理学。“受”与“识”是石涛这方面的概念。石涛在“重识”的前提下“尊受”,因此本章的题目是“重识尊受论”。
石涛重识尊受。不论从石涛的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来看,还是从《画语录》或《画谱》的文字来看,石涛都主张把“识”与“受”辩证地统一起来,在“重识”的前提下“尊受”。这从他所说的“古今至明之士,借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句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中外许多大画家在识与受辩证统一问题上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美国画家只贝茨说:“在艺术创作中,直觉与理解并存,如同一枚银币的两面。”倪贻德在论述石涛的“一画”论时说:“过去一般画家,总是偏重于感受、感觉方面,而忽视理性思维方面。石涛却不然,他既是一个敢于感受的人,又是一个善于深思的人。他说:‘夫画贵乎思,思其一,则心有所著而快。’他在观察自然时绝不仅仅停留在视觉感受上,更不局限于直观视野中所能看到的局部现象上,而总是形象思维伴随着逻辑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那样辩证地进行观察认识。”在石涛的感受中,就成为天地运行透露信息与艺术运作中得心应手的一体化过程,绘画艺术的创造过程如同天地化育万物一样的自然而然。其机枢是心,其关键是腕。心中物象通过腕的运作迹化于纸上,艺术品即告完成,而画家的心灵也就通向了自然山川之美景的再创造——俨然一种上帝造物的机制和感受,岂不值得珍惜!
[1] 王宏印。《画语录》注译与石涛画论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 石涛,杨成寅。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自画像自我介绍,自画像
本文目录一览: ★、 自画像自我介绍篇1 ★、 自画像自...足球比赛活动方案,足球比赛
本文目录一览: ★、 足球比赛活动方案篇1 ★、 足球比...部门竞选稿,竞选稿
本文目录一览: ★、 部门竞选稿篇1 ★、 部门竞选稿篇...干部述职报告,干部述职报告
本文目录一览: ★、 干部述职报告篇1 ★、 干部述职报...入团申请书的范文,入团申请书
本文目录一览: ★、 入团申请书的范文篇1 ★、 入团申...转正申请书,转正申请
本文目录一览: ★、 转正申请书篇1 ★、 转正申请书篇...拾金不昧感谢信,拾金不昧感谢信
本文目录一览: ★、 拾金不昧感谢信篇1 ★、 拾金不昧...立车操作规程,立车
本文目录一览: ★、 立车操作规程篇1 ★、 立车操作规...出纳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出纳工作计划
本文目录一览: ★、 出纳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篇1 ★、 出...活动流程策划方案,活动策划
本文目录一览: ★、 活动流程策划方案篇1 ★、 活动流...安全教育活动总结简短,安全教育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安全教育活动总结简短篇1 ★、 安...考试反思范例,考试反思
本文目录一览: ★、 考试反思范例篇1 ★、 考试反思范...高三复习计划,高三复习计划
本文目录一览: ★、 高三复习计划篇1 ★、 高三复习计...政法队伍警示教育整顿心得体会,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心得体会
本文目录一览: ★、 政法队伍警示教育整顿心得体会篇...入党考察意见,入党考察意见
本文目录一览: ★、 入党考察意见篇1 ★、 入党考察意...2024教师党员思想汇报,教师党员思想汇报
本文目录一览: ★、 2024教师党员思想汇报篇1 ★、 20...消防应急演练总结,消防演练
本文目录一览: ★、 消防应急演练总结篇1 ★、 消防应...新郎婚礼的致辞最新,婚礼新郎致辞
本文目录一览: ★、 新郎婚礼的致辞最新篇1 ★、 新郎...自荐信的格式,自荐信格式
本文目录一览: ★、 自荐信的格式篇1 ★、 自荐信的格...最新领导讲话致辞稿,领导讲话稿
本文目录一览: ★、 最新领导讲话致辞稿篇1 ★、 最新...半年的工作总结,半年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半年的工作总结篇1 ★、 半年的工...保安培训方案,保安培训
本文目录一览: ★、 保安培训方案篇1 ★、 保安培训方...读书的征文,读书征文
本文目录一览: ★、 读书的征文篇1 ★、 读书的征文篇...求职意向英文,求职意向英文
本文目录一览: ★、 求职意向英文篇1 ★、 求职意向英...安全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本文目录一览: ★、 安全奖惩制度篇1 ★、 安全奖惩制...推广普通话演讲稿,推广普通话演讲稿
本文目录一览: ★、 推广普通话演讲稿篇1 ★、 推广普...小学周记200字,周记200
本文目录一览: ★、 小学周记200字篇1 ★、 小学周记...培训工作总结,培训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培训工作总结篇1 ★、 培训工作总...行政管理制度条例范例,行政管理
本文目录一览: ★、 行政管理制度条例范例篇1 ★、 行...办公室人员管理制度,人员管理
本文目录一览: ★、 办公室人员管理制度篇1 ★、 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