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5日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1

  崇明生态岛的生态建设理念,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探索区域转型的生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生态实践被称为“崇明模式”。同时,崇明生态岛的核心价值反映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绿色经济”理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把崇明生态岛建设作为典型案例,编入该组织的绿色经济教材。

  四大建议指明路径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说,崇明生态岛将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运用于不同层次的生态建设中,构建出了适合本土发展的创新模式,实践证明生态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其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众多周知,崇明岛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区位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作为大都市圈内的特殊生态系统,也是上海市仅存的低城市化区域,崇明的发展建设受到上海市政府乃至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成为中国探索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案例。未来崇明生态岛建设将逐步由“单纯的基础建设”转向“建设与运营并重”的发展模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崇明岛仍处于发展初期,社会经济水平不高,面临基础设施水平滞后、人才资源不足等发展瓶颈。

  那么,应该如何保护和开发好这片“绿洲”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崇明如何打造世界级生态岛提出了几个建议:一是在崇明建立生态文明特区,随着生态岛建设相关经验、教训、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不断积累,在崇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扩大国际网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崇明岛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作用;二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系统推广示范项目,扩大科技引领效应;三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学习和推广生态岛建设崇明模式,全方位巩固和提升生态岛建设成果;四是加强人才培育,构筑保障体系,加大区域协同合作。联合国专家还建议,在岛上建立大学城,并与崇明东滩国际教育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智慧岛数据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区试点等资源结合,形成崇明岛科研商业园。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别顾问王之佳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将和上海市政府继续合作,让世界分享崇明经验。

  “生态”与“发展”不打架

  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将崇明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崇明今后的生态探索有了新的依据,也为崇明岛上生态新城的建设指明了路径。上海崇明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晓中认为,关键须把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新城的开发建设进程。他说,生态与崇明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而真正上升到政府战略层面应该说是在2005年,这一年上海市政府提出了把崇明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至此生态崇明的定位开始明确下来。这个背景之下,生态也就成了崇明新城建设的硬性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但是,也有人认为,“生态”阻挡了崇明岛的发展,就此,崇明县领导表示,崇明相对于上海其他郊区而言属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不能简单归咎于生态岛建设。崇明虽然有4个市级工业区,其中两个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但是现在来看,这两个工业区迄今为止产出较低,列上海全市工业区末位。市场的选择是真实的、客观的。这证明了崇明不适合走从工业化到城镇化的传统发展之路。崇明需要闯出一条从生态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条路在理论上可行,但实践中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他强调,现在人们对生态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路子将会越来越宽,这种发展并不局限于当前的产业形态。

  实际操刀崇明新城建设的朱晓中也认为,生态岛的建设是急不来的,的方式不可取,要有耐得住寂寞和承受得起压力的战略定力,通过一段时间脚踏实地推进建设,影响力慢慢的提升,崇明新城一定会取得生态红利。这些年,当地采取“政府引领、社会投资”的模式运作效果非常明显,新城公司代表政府推进的功能性项目给整个新城建设树立了一个标杆,保证了整体的档次和品位。社会投资逐步跟进推进了新城的整体开发进度。

  产业选择的探索

  对于如何打好“生态”这张牌,朱晓中认为,崇明新城具备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首先和其他高度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建设的新城相比,崇明新城具有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唯一良好的生态岛优势。而在对环境的保护方面,反思30多年一些城市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使得环境被污染破坏了,崇明虽没赶上工业化机遇反而无形中保护了环境,使崇明新城具备了跨过工业文明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后发优势。崇明新城最具备建成生态、宜居、社会经济向长远方向发展这样一个城市。

  在具体的产业选择上,朱晓中说,崇明生态岛建设使得传统产业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提高了产业进入的门槛,但毕竟是海岛,物流成本、人流、资金流等都存在劣势,一般产业比如传统制造业在崇明存在不利,但生态岛的环境、自然秉赋对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崇明新城在产业发展思路上明确了“四个导向”,即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导向,引导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导向,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突出服务功能提升导向,规划期内新城重点培育生产业的发展;突出绿色发展导向,引导鼓励清洁型先进制造业。2010年崇明城桥新城总体规划把10平方公里的崇明工业园纳入其中不仅是简单的面积扩大,更是一种内涵的延伸。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2

  邱有永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整合数学学科教学与学校特色教育,巧妙开发数学课程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开发 课程资源 学校特色 生态文明教育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等等。《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数学活动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名族的永续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携手保持水土、共建美丽家园”生态文明教育,在数学课程的各大领域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在“数的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等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根据数的特点和学生数感方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巧妙地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资源,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图文并茂的情境图。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2月2日世界湿地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6日世界环境日,等等。教师提问“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进行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让学生在绿色生态文化的熏陶下,渗透了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教育。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把例题内容改编为:“1999年,河田镇土地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约占45%,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中了解家乡水土流失的历史状况,体会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在“图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移动、图形与位置等内容。根据图形特点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程度,融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于一体,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寓教于乐。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目标设计如下练习:

  1、水土保持科技园面积121公顷,合( )平方米;

  2、2012-2016年,长汀县强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323平方千米,合( )公顷。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的规划前景和进程,树立生态支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一课。在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的景点分布制成一张平面示意图(为了便于学生描述,已标好了一些必要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1)公仆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2)实验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3)物种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4)对照园区在中心区的( )偏( )( )度方向上,距离是( )米。

  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园园区的合理设置,体会政府对生态园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匠心设计。

  三、开发“统计与概率”领域课程资源,在“统计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等内容。根据统计数据的特点和学生的统计观念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植入数学教学中,浑然天成,能收到润物无声之功效。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在练习环节,可依据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卓越成效设计如下练习:根据下列统计表设计一幅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在统计活动中了解当地农民的收入增长情况,感受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从中受到巨大鼓舞。

  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新授环节,教师根据学校绿化工作编拟问题:“今年植树节期间,我校五(1)中队种了28棵树,五(2)中队种了26棵树,五(3)中队种了25棵树。五(4)中队种了33棵树,平均每个中队种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相机进行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综合与实践”领域并不是数学课程的单独一个领域,而是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大领域的有关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根据问题类型和特点,适当创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深刻。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实践活动:设计校园》一课。在“设计方案”这个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了凸显我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办学特色,在设计校园时,应该增加一些什么?”学生热烈交流、集思广益,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在校园的一角修建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地,让全体师生平时更方便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3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下建设生态文明,是全新的命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这就要求我们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去探索、去实践。由李裴、邓玲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建设贵阳实践系列丛书》为我们总结了经验,提供了范式。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机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不言面喻。贵阳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擎火先行的探路者,其经验值得关注和借鉴。如何使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贯穿到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如何站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高度,以世界的眼光,全面系统研究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究,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通过阅读《丛书》获到启发、找到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贯彻落实这重要精神,着力构建全球视野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丛书》展现的贵阳市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模式、路径和策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示,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着力构建生态倒逼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二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拉动力;三是构建全民参与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动力;四是构建法制保障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力;五是构建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六是构建国际合作机制,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力。

  中国梦,激励召唤着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梦正在探索中。但梦就在脚下,只要我们信心百倍地投身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构建全球视野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作者系贵州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处长)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篇4

  1.为生态经济建设服务。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档案部门应当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档案工作服务生态经济,要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一、二、三产业等方面,提供档案信息的优质服务。一是建立生态农业档案工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服务。要把握调整、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和布局的各个环节,做好有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档案工作要按照为大农业服务的思路,在为农、牧、渔各业的调整和优化改革上全方位地做好服务。要在大力发展小户养殖、海洋捕捞、蔬菜瓜果、畜禽养殖、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建立和利用档案,为培育优势品种,提高生态农业效益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二是建立生态工业档案工作,为发展现代化新型工业服务。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是建立在索取全球资源基础上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一些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档案部门应当在总结原有科技档案工作和企业档案工作为工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沿着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新工业领域档案工作。密切关注和跟踪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方面建档,并且收集整理和建立健全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方面的档案。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档案。充分利用上述各种档案信息,分析和掌握具有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发展规律,在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建设投入,风电开发,而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重复建设,不断深化工业结构调整中,改造传统产业,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建立服务业档案工作,为发展生态服务业服务。档案部门应当密切关注构建现代商贸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等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档案建立情况,并就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环保服务业,支持各类企业参与污染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建立健全档案,使档案工作为环保产业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2.为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基础性工作。档案部门应将档案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积极植树造林,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饮用水保护、开发与整治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近年来,应当把档案工作为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的着力点放在推进节能减排上,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档案工作要在为推进工程节能减排服务上加大力度,做好大力实施节能技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方面形成的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档案。二是档案工作在推进结构节能减排服务上加大力度,在深入开展档案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努力开展利用档案为提高化工行业整治,提高各类化工集聚区的污染集中处理能力服务。同时,积极利用植树造林,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饮用水保护、开发与整治等方面档案材料,开展生态环境档案编研工作,汇集有关生态文明材料汇编,主动为决策者、科研人员以及实际工作人员提供翔实、系统的生态信息。

  3.为生态文化建设服务。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健全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档案,加强生态文化档案工作。在这方面,应切实做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生态教育档案工作。建立健全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的国民生态环境教育档案。把生态教育中形成的各种载体档案作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生动素材,为培养具有生态环保知识和意识的一代新人服务。同时,要着力建好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法人代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干部,加强生态环保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方面的档案,作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骨干队伍业务水平的历史记录和参考材料。二是建立生态科普活动档案工作。跟踪收集和征集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形成的档案。同时,要及时建立健全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相结合,建设集生态教育和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档案工作。三是建立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档案。围绕公众参与城镇生活垃圾定点分类堆放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活动,建立记载培育公众保护生态环境情况的档案,努力为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服务。

  二、档案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方式和手段

  1.开拓服务思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思考档案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问题,积极扩展思路。既要考虑城市,档案工作如何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服务,也要考虑乡村,档案工作如何为 “三农”中的生态文明服务;既要考虑先进的市县、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如何为提高先进的市县、经济开发区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也要考虑落后的地区,档案工作如何为贫困县区、林区、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既要考虑人,档案工作如何为人的生存、生活和人类的发展服务,也要考虑自然,档案工作如何为改善自然环境,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为人民群众的长远发展服务。总之,我们必须善于用放眼全局、放眼未来的崭新的战略眼光思考问题,树立做好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创新的观念。

  2.更新服务方式。经济和社会的各个行业各有特色,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发展不平衡,档案工作应根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不同需求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各种积极有效的方式服务。要改变传统的档案服务利用方法。各级档案馆要将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采取各种方式收集和征集进馆,办好面向社会开放的展厅、展室和展馆,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开放,以激发他们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热情和觉悟。各级综合档案馆还应当利用现行文件中心,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服务。

  3.创新服务手段。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应加强电子文件的广泛利用和服务。要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目的,利用全方位、多渠道档案信息网络,采取高效、快捷的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可采取现场勘查、问卷调查、档案数据资料统计等多种方式,开展档案工作为生态文化建设服务情况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档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规律,增强档案工作为生态经济服务,为解决能源消耗增长等生态环境恶化服务,增强为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应用电子化、网络化存储和传输档案信息,提高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文章
    下一篇:个人简历的自我评价怎么写,自我评价简历怎么写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