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跷跷板教学设计,跷跷板
跷跷板教学设计篇1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使学生“玩转”科学呢?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玩”出兴趣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把所要探究的具体内容融入到其中,要求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时,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一种游乐设施──跷跷板入手,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杠杆平衡的原理。跷跷板这种游乐设施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大多数学生都玩过,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即使没玩过的学生对它也不陌生。学生对怎么玩跷跷板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们能非常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但是要让学生说出跷跷板的原理,那就难住他们了,在他们的知识里,还没有跷跷板平衡的原理。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经验猜测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接着笔者拿出自制的杠杆尺,开始在它的两端挂钩码,让学生注意观察杠杆尺平衡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平衡,把杠杆尺平衡时候砝码的重量、杠杆尺距离支点的数据记录下来;然后,针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杠杆尺两边砝码的重量一样时,距离支点的远近相同,杠杆尺平衡;两边的重量不同,重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杠杆尺平衡。然后,学生很容易地根据这一科学结论明白了跷跷板的原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了玩跷跷板的经验,对用杠杆尺进行实验非常感兴趣,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奇怪”现象很是惊奇,这使他们有动力把实验彻底进行下去,进而发现其中的奥秘。可以说,学生们是在轻轻松松的“玩”中,学到了科学知识。
二、提供材料引导学生“玩”出水平
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猜想、实验、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过程,最终发现科学原理,得出科学结论。在科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给他们当助手。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鼓励他们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以开展探究活动,并通过做实验来验证这个方案是否可行,此时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成为关键。学生的能力有限,教师要尽己所能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材料的准备。教师要对课堂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做到心中有数,要充分预测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反复的实验,进而为学生准备充足合适的实验材料,为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服务。
例如,在教学“让灯亮起来”时,为了避免所准备的干电池、小灯泡、电线出现误差,笔者在课前必定会认认真真检查这些材料是否都完好无损,以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得出让灯亮起来的方法。在教学“电路出了什么故障”时,笔者专门准备了有问题的实验材料――没有电的干电池、灯丝烧了的小灯泡、断裂的电线,以及完好无损的上述材料,并把材料进行分组,完好的材料和有问题的材料相互掺杂。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明白影响电路通畅的原因,思考排查电路故障的方法。
总之,教师所准备的材料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必备材料,利用这些材料,学生才能进行实验,研究科学现象,发展科学思维,在玩中发展技能,增长智力。
三、设置悬念激励学生“玩”出新意
学习科学没有终点,只要肯探索,就会发现身边的科学。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的,对于热爱科学的学生来说,科学课总是匆匆就结束了,可是他们对科学的探究还没有结束呢。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因此,科学教师完成了40分钟的课堂内容后,并不是说科学教学就结束了,要善于把教学向课外延伸,给学生设置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悬念,诱发他们继续思考,激励他们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其中的科学原理。久而久之,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得以发展和巩固,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了“浮力”后,笔者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个悬念:把一个生鸡蛋从5楼扔下,怎样才能保证鸡蛋完好呢?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他们想到了利用刚刚学的浮力的知识。于是,课外活动时,学校出现了这样一幕:学生们用充了气的气球扎成降落伞,并且把鸡蛋用塑料盒、泡沫箱等包裹,以减少着地时的冲击力。一个学生从教学楼5楼把鸡蛋扔下,楼下学生等鸡蛋落地后,打开一看,鸡蛋在盒子里好好的,学生们立即欢呼起来。
又如,在学习了“离心力”后,笔者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悬念:把乒乓球装在一个剪开瓶口的矿泉水瓶里,瓶底朝上倒拿着,怎样才能把乒乓球从这边送到那边而不掉出来?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进行了这样的实验:挥动矿泉水瓶让乒乓球在里边转圈,产生离心力。经过实验,乒乓球果然不会掉出来。于是,课外活动时,学生们在操场的跑道上,手舞矿泉水瓶,来回接力跑,享受着实验成功的喜悦。
综上,“在玩中学、寓学于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以“玩”为主线,强调通过“玩”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玩”带动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通过“玩”促使学生进行观察并主动实验,通过“玩”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并得出科学结论。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进行观察时认真、仔细、全面;越来越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且提出的问题质量越来越高;对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能够有比较科学的预见性;能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进行实验研究;能够对观察、实验的结论进行记录并讨论;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合理解释科学现象;能够比较独立地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与人交流研讨。
跷跷板教学设计篇2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玩”出学问呢?
一、概念的界定
“玩中学、学中玩”提出的理论假设是:认识生活中的科学是孩子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孩子最贴近学习的内容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玩蕴含着科学知识,蕴含着创造,蕴含着科学的认识过程。如果我们进行恰当的引导,把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与科学的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把这种纯粹的“玩”转化为对科学知识的追求。
对“玩”的理解,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自发的无目的的“玩”,这是学生天生的纯粹的玩,但它是有意义“玩”的基础;二是学生有目的的“玩”,即有意义的“玩”,这是科学学习中所提倡的“玩”。教师要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无目的的“玩”,更要诱导学生由无目的的“玩”逐步进入有意义的“玩”。
从学习的形式上看,儿童的学习可以理解为“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
在“玩中学、学中玩”这种教学方法中,“学中玩”提倡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加入“玩”的活动,“玩中学”强调的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式──有目的的“玩”。
二、如何有目的地玩,“玩”出学问
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玩,“玩”出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所要探究的具体内容,从孩子身边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创设适当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时,为了让学生对杠杆有所了解,教材中用一种儿童游乐设施──跷跷板进行引入。这种游乐设施对学生理解杠杆有很大的帮助,可是身处高山的本校孩子根本没见过这种设施,更别说亲自去玩了。如果不用这个例子而选用其它例子,又找不到比这更合适的了。
怎样把这个学生比较陌生的事物引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考虑再三,我决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猜一猜故事中的小个子小明能不能跷起大个子的妈妈。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对结果进行猜测,探究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了。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不清楚这个结果,所以才会对结果格外感兴趣。这个时候,及时地出示教材中几幅玩跷跷板的图片,让学生细心观察图中的孩子们是怎样玩跷跷板的,学生就观察得格外仔细,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小个子跷起大个子的秘密在于他们所处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孩子们没有亲自去体验玩跷跷板的乐趣,但自始至终都是“玩”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仿佛亲身经历。
2.提供材料引导学生玩,“玩”出水平。
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助手。当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探究活动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然后用实验去验证,这就自然而然地需要一定的材料。此时,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放手让学生“玩”,学生必定会玩有所获、受益匪浅。
提供材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材料是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反复的试验,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做充分的预测,进而为学生准备大量合适的材料。有时候,所准备的材料需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误差。
比如教学《让灯亮起来》时,教师要在课前认真检查给学生准备的电线、小电珠、电池等材料是否都完好无损,这样才便于学生从实验中得出让灯亮起来的方法。
而在后一课《电路出了什么故障》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影响电路通畅的原因、思考排查电路故障的方法,则要专门给学生设置障碍,准备有问题的材料。总之,教师所准备的材料既要有利于学生研究科学现象,又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真正让学生玩中益智、玩中发展。
从以上论述中可知,“玩中学、学中玩”教学方法强调以“玩”为主线,让儿童经历“无意义的“玩”──体会(问题及思考)──有目的的“玩”(观察与实验)──总结(分析与交流)”的科学认知过程。
跷跷板教学设计篇3
秋千、跷跷板、滑梯、攀爬架,这些都是孩子常玩的。正因为如此,你可能对它们已经失去“警惕性”了!
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些游乐设施,却常常令孩子因它而受伤。所以,即便孩子再熟悉,你也要跟他强调安全玩耍的原则。同样的,你自己也不能掉以轻心。
秋千
秋千是孩子们最爱玩的器械之一,但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一种器械。那么,什么样的秋千是安全的,在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为了让孩子安全地享受到秋千荡漾的快乐,这些知识是你需要了解的。
秋千应该是由比较柔软的材料制成,比如橡胶或者塑料,而非木头和金属。
孩子应当坐在秋千中荡,而不是站着或者跪着。荡的时候,让孩子两手紧紧握着秋千的绳。荡完后,要等秋千完全停止后再下来。
在旁边等候的孩子要和秋千保持一段安全的距离,不能在正在荡着的秋千周围跑动或走动,以免被秋千撞到而受伤。
秋千通常都是按一个孩子使用设计的,所以,不要让两个孩子挤在一起玩,以免出危险。
跷跷板
玩跷跷板是一个需要配合才能玩得起来的游乐器械,玩的时候要求两个孩子之间要好好合作,所以,这种器械如果没有成人的陪伴,不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玩,因为小孩子还不知道照顾对方的感受,不想玩了就径自下来,根本不去管对方处于什么情况,往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比较安全的跷跷板下面带有弹簧设计,可以缓冲跷跷板突然上下造成的强烈颠簸。尽管如此,在玩跷跷板的时候仍要格外小心。下面的安全要点,你和孩子都要牢牢记住:
跷跷板一头只能坐一个孩子。如果两个孩子的体重相差过大,可以和孩子商量,换一个体重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而不要在轻的一头再坐上一个孩子。
两个孩子要面对面坐在跷跷板上,不要反转过来,背对背地坐着。
让孩子用两手紧紧握住把手,不要试图触摸地面或者两手放空。双脚要放在专门蹬踏的地方。如果没有脚蹬的地方,可以自然垂下,而不要蜷缩在跷跷板的下方,否则跷跷板向下压时,会压住孩子的双脚。
如果别的孩子正在玩跷跷板,在旁边等候时要保持距离。绝对不能把脚伸到翘起的跷跷板下面,也不能站在跷跷板的横梁中间,或者试图爬到正在上下翘动的跷跷板上。
滑梯
很小的宝宝就可以玩滑梯了。如果你能牢记以下安全要求,加点儿小心,滑梯还是相当安全的。
孩子们在玩滑梯的时候,应该一步一步上台阶,同时手扶栏杆,爬到滑梯顶部。不应该从滑梯口倒着爬上去。
告诉孩子应该总是脚朝下滑,并且上半身保持直立。绝对不要让孩子头朝下滑,或者肚皮朝下趴着滑下去。
在滑梯的下滑段,一次应当只有一个孩子,也就是说,要等那个孩子滑下去以后,上面的孩子才能开始滑。不要让孩子一个挨一个地往下滑,以免挤伤。
让孩子在滑下来之前,先看清滑梯底部是否是空的,有没有其他孩子在那里坐着?从滑梯上滑下来后,应当立即起身,离开滑梯,为后面的孩子让出空位。
有些滑梯往上爬的梯子就是一根根的细钢管,孩子很容易踩空而从梯子中间的缝隙处摔下去而受伤。所以,太小的孩子玩时,大人要扶着他爬上去。
经常检查一下滑梯是否有破损,比如滑下去的部位有没有残破,滑梯两边手扶的位置是否有裂缝。因为孩子下滑的速度比较快,如果这些地方有破损,会造成孩子皮肤擦伤。
攀爬架
儿童游乐场上的攀爬架有各种形状和尺寸――包括垂直攀爬架、垂直爬杆、螺旋爬杆等。与滑梯、秋千等游乐器械相比较,攀爬架的难度更大,也是公共游乐场意外伤害事故的高发区。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胳膊的力量还不够强壮,刚开始玩这种器械的时候,需要成人在旁边帮助他,而且不能攀爬过高的攀爬架。教孩子爬时,首先要让他明白怎样从这些攀爬架上安全地下来,否则他很难完成整个攀爬过程。教孩子学会用双手握住攀爬架上的横杆,按顺序逐级攀爬。每爬一级,一只手先抓住高一级的架子,抓稳后另一只手再抓住同一水平的架子,然后脚再爬上去。下来的时候正相反,先下脚,手再往下抓。
如果攀爬架上还有其他孩子,要等前面的孩子先向前移动,自己再随之向前移动,同时要保持一段距离,以免被前面的孩子踢着。太多的孩子在同一时间攀爬同一座攀爬架是很危险的。
每个孩子都应该从攀爬架的同一侧开始爬,按同一个方向向前移动。
当孩子从攀爬架上往下爬的时候,要注意避开那些正往上爬的孩子。不要让孩子们互相比赛看谁爬得快,或者试图伸手去够前面距离较远的横杆。
跷跷板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引导 学生 提出 数学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基于这一基本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问题”这一主题,应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数学问题的提出是问题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则问题教学活动便难于开展。在当今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这样引导学生提问题:“今天你们学会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们能否自己设计一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做法,常得到的结果是:学生没有问题可提,你看我,我看你,或者是低下头,教室顿时肃静,最后还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是教师自问自答。其原因是学生不可能在任何条件下均能提出数学问题,他们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才能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呢?以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观课研究总结了五种方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
在教学中, 要创设适合的情境,才能激活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质疑,从而提出数学问题。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提问
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
如我在教学“科学记数法”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有人认为,无论是在叙拉古城,还是在整个西西里岛,或者全世界所有有人烟和无人迹的地方,沙子的数目是无穷的;也有人认为沙子的数目是无穷的,但想表示沙子的数目是不可能的,但是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确认为:如果把所有的海洋和洞穴都填满了沙子,这些沙子的总数也不会超过1后面有100个零。”学生一下子惊讶的问:“哇!这么大的数字怎么写呀?写出来又怎么读呢?能否有更方便的写法呢?”这样的数学问题便是本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学生便自然地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2.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提问
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方法开放、学习方法开放、问题开放、课题开放、课型开放等。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方法,突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师生合作交流,重视数学学习与知识建构,充分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这样,才能保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数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如我在综合复习“方程”这一内容时,提出问题:“方程ax?+by+cx+d=0 (a、b、c 、d为常数),请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方程?为什么?”。此问题较开放,学生将会提出:“是二元一次方程吗?、一元一次方程吗?、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学生在这样开放的问题情境下便能提出这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通过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便完成了综合复习的内容。
二、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善问
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为什么”、“什么原因”、“怎么办”,而这种问题能否人人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则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让学生人人“开口发问”的环境和氛围。
1.营造“生生平等”的氛围,让学生人人享有发问的权利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习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数学学习的“平等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平等对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作不同的要求。鼓励中差生多问、多说,引导优生作指导,优、中、差生之间相互合作、互补,让学生人人有说话、提问的机会。
2.营造“教师与学生平等”的氛围,给学生勇气
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走近学生,给学生一个笑脸,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当学生提数学问题时,如果是不着边际、不合主题或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也不应批评,耐心的听学生说完,在宽松融洽的氛围里给予肯定、鼓励,给学生勇气。
三、有意识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已被公认为一门基础性强、知识严谨的学科。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变化,初中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有时不适应,尽管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心理,随之产生厌学情绪,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越来越弱。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决心。此时,数学教师应做到:一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二是教学内容要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情景、事物等联系起来,让数学与学生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三是善于抓住学生的亮点、成功点,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四是学习要求和作业布置要分类,不同学力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再次产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再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我在教学“角的比较和运算”时,用多媒体展示了学校驻地的城镇布局图,以学校为中心,让学生描述车站、医院、人民政府的位置,并将其抽象为几何图,量出角的度数,根据情境要求进行运算。这样的设计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学生熟知的情境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学生便积极开动脑筋,提出许多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我便趁机给予激励性评价,学生积极性更高了,七嘴八舌争论起来,我加强引导,不知不觉的顺利完成了教学内容。
四、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进一步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针对性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涉及的数学问题进行自觉反思,逐渐明确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无关紧要的,使以后提问更贴近所学数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组织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性质”时,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再引导学生反思矩形、菱形性质的探究方法,此时学生便萌生探究正方形的性质的方法,并较快地归纳了正方形的四条性质。通过引导学生对以前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方法的反思,使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问题解决后,学生便获得了新的数学知识。
五、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发现数学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复习、引入、新授、巩固练习、小结(反思),这样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在教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和问题下开展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没有自,缺乏寻找数学问题的空间和时间,因此,学生就难于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教学模式的适当调整,将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查找与提出。
1.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是:教师提前将教学内容、学习材料、学习要求以及学习效果测评题等发给学生,学生提前按要求展开学习活动(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查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质疑、交流、纠偏等。此教学模式有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查找数学问题,确保数学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
2.采用“争辩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将某一数学知识点或模块编制成一争辩主题,由学生自愿组成争辩组,按要求开展争辩活动。此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各方之间不断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组的应用”时,在多媒体屏幕上投影出情境题:“小宝和他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放在小宝和妈妈的一边,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假设不平衡)。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是多少千克?”。将全班分成三个争辩组,先在组内讨论后发表意见。五分钟后争辩开始了:
第一组: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这道题有两个独立的过程:
(1)爸爸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小宝和妈妈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结果是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说明爸爸这边重(大);
(2)爸爸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小宝和妈妈在跷跷板的另一端,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架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是爸爸被跷起来离地,说明爸爸这边轻(小)。
72>x+2x,
所以得不等式组 解得22
72
(第一组发言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赞同,我也点点头做出首肯。这时,第二组发言人站起来发言。)
第二组:我们同意第一组的两个独立过程,但在第二个过程中“爸爸被跷起来离地”,说明小宝和妈妈这一边慢慢地起来了(用圆珠笔打手势),有可能达到相等,所以第二个关系式是72≤x+2x+6,可解得22≤x
正在这时,一个自由发言人接着说:“不对不对,题目中明明写着假设不平衡,所以不可能相等。”大家也说:“对呀!”
我说是呀,同学们解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楚题目,包括括号中的意思。但他们组能注意到“等号”能否达到这点很好,这样的细节问题常常会有。
(第三组发言人接着发言)
第三组:我们组刚开始也认为是第一组的解,后来想到《科学》课中的知识,通过辩论我们组认为第一个关系式应该是72≥x+2x。
(不少学生感到惊讶,有的困惑地摇摇头。)
72≥x+2x,
所以不等式组 为解得22
… …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本文目录一览: ★、 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篇1 ★、 小学...素质教育心得体会,素质教育
本文目录一览: ★、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篇1 ★、 素质教...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思想汇报大全,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本文目录一览: ★、 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思想汇报大全篇...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教学模式
本文目录一览: ★、 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篇1 ★、 常...教学心得体会,教学心得体会
本文目录一览: ★、 教学心得体会篇1 ★、 教学心得体...酒店客房服务员岗位职责,酒店服务员
本文目录一览: ★、 酒店客房服务员岗位职责篇1 ★、...适合幼儿讲的红色故事,适合幼儿讲的红色故事
本文目录一览: ★、 适合幼儿讲的红色故事篇1 ★、 适...特色文化建设范例,文化建设
本文目录一览: ★、 特色文化建设范例篇1 ★、 特色文...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智
本文目录一览: ★、 读书使人明智篇1 ★、 读书使人明...考核管理制度,考核制度
...文明礼仪宣传用语通用,文明用语
本文目录一览: ★、 文明礼仪宣传用语通用篇1 ★、 文...秋游活动策划书,秋游
本文目录一览: ★、 秋游活动策划书篇1 ★、 秋游活动...辩论赛演讲稿,辩论稿
本文目录一览: ★、 辩论赛演讲稿篇1 ★、 辩论赛演讲...论文感谢致辞模板,论文致谢
本文目录一览: ★、 论文感谢致辞模板篇1 论文感谢致...美德少年推荐词,美德少年推荐词
本文目录一览: ★、 美德少年推荐词篇1 ★、 美德少年...自我批评发言稿简短,自我批评发言稿简短
本文目录一览: ★、 自我批评发言稿简短篇1 ★、 自我...合同解除协议书,解除合同
本文目录一览: ★、 合同解除协议书篇1 ★、 合同解除...简单的工作汇报,汇报
本文目录一览: ★、 简单的工作汇报篇1 ★、 简单的工...大象的英文,大象英语
本文目录一览: ★、 大象的英文十篇篇1 ★、 大象的英...教师实习报告,教师实习报告
本文目录一览: ★、 教师实习报告篇1 ★、 教师实习报...关于贫困的申请书范文,贫困申请书怎么写
本文目录一览: ★、 关于贫困的申请书范文篇1 ★、 关...合同书样本,合同书样本
本文目录一览: ★、 合同书样本篇1 ★、 合同书样本篇...2024年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100条,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100条
本文目录一览: ★、 2024年组织生活互评批评意见100条篇...小数除法练习题,小数除法
本文目录一览: ★、 小数除法练习题篇1 ★、 小数除法...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篇1 ★、 企...小班老鹰捉小鸡教案,老鹰抓小鸡
本文目录一览: ★、 小班老鹰捉小鸡教案篇1 ★、 小班...多肉短文300字,通篇车多肉香的短文
本文目录一览: ★、 多肉短文300字篇1 ★、 多肉短文...公司注销报告,公司注销清算报告
本文目录一览: ★、 公司注销报告篇1 ★、 公司注销报...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通用,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
本文目录一览: ★、 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通用篇1 ★、...语言表达技巧,语言技巧
本文目录一览: ★、 语言表达技巧篇1 ★、 语言表达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