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临床医学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3日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 临床药师;临床药学;资格认证

  近10年来,临床药学的发展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积极发展临床药学事业、推行临床药师制、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和药师参与用药决策,已成为药学界的共识。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已是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临床药学进展缓慢,临床药师队伍人员素质及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区和医院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有些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是一种摆设,临床药师处在“上不上下不下”的一种尴尬地位,分析原因如下。

  1我国临床药学教育起步较晚

  临床药学是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研究各种药物在患者体内作用及代谢等方面的规律,并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以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美国在1957年首次提出设置6年制Pharm。D临床药师培养教学课程,1970年在全国药学院实行强制性的临床药学教育,1974年药学院校联合会规定Pharm。D学位授予必须按临床药学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

  1 500 h的临床实习训练[2]。1989年我国国家教委在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试办5年制本科临床药学专业,标志着我国有了一支正规化专业培养临床药师队伍,可惜的是该校临床药学专业在1998年教育部本科教育调整中下马停办。与美国相比,我国临床药学教育起步晚了将近20年。我国药学教育近年虽然作了较大改革,但仍未有一套培养临床药师的完整体系,虽然许多医院药学人员学历较高,硕士、博士学位比例逐年增长,但药学人才多是进行新药开发、药物研究、生产流通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对临床药学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不能实现从“化学―药物―临床”的转变。

  2临床药师缺乏临床知识

  医学知识是临床药师的必备基础,是传统药师角色转变的必由之路。应该遵照药学服务的特点,找准专业位置,明确发展方向,实现医与药的有机结合,完善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能力[3]。临床药学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要求临床药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多数医院的临床药师大多数还只是药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床药师,尽管具有药学方面的知识,但对医学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了解相对较少。面对病历用药,药师们更多从药理学角度考虑,缺乏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经验,带有一定片面性,其合理用药的观点,有的已经过时,有的脱离实际,无法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参考,限制了临床药师发挥作用。

  3缺乏与临床沟通的技巧及能力

  临床药师必然要深入临床,与医师、护士和其他医技人员密切配合,面对患者直接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这就要求临床药师不但要掌握丰富的药学及临床知识,还要有很好的沟通技巧及能力。有的临床药师到临床没有明确定位,以监督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医护人员甚至患者进行对话,使其对药师产生抵触情绪,所提出的药物治疗方案不予采纳,致使临床药学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还有的临床药师对临床及药学知识的掌握不足,使自己缺乏信心,没有底气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有怕丢丑的心理,即使是到了临床也是形式上的走访,不能真正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这也是临床药师不愿下临床的主要原因。总之,若临床药师怀着谦虚学习的态度,明确自己在临床中是学习者、协助者、沟通者的角色,抱着诚恳为患者服务的信念进入临床,应当能够被医师、护士和患者所接受,并且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4临床药师得不到认可

  2002年1月起实施的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指出了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但由于人们对医院药学的传统偏见,没有认识临床药学是医院医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药师的工作往往不够尊重,临床药学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正式认可与支持,致使临床药学发展不前,原地踏步。

  5临床药师的资格认可

  2006年5月中旬至7月底,卫生部科教司建立了19家第一批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通过岗位培训后,对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临床药师证,使部分临床药师有了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但没有证书在临床药学奋战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临床药师”大有人在,他们的资格如何界定?一旦他们工作岗位调换,可能马上又回归到普通药师的工作岗位。行政管理部门对临床药学、临床药师的岗位职责虽有了相应的规定,但对临床药师的资格认证目前还缺少配套的法规及法律支持,使得不少临床药师感到前途渺茫,制约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6临床药师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各医院临床药师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发展不平衡,大医院的临床药师大多是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济济,不少药师还是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的,药学服务水平比较高。而多数基层医院,高素质的临床药师较少,学历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无法满足临床药学实践的需要,只能提供一些药学咨询、治疗药物监测、信息资料收集、开办医院药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而作为临床药学核心内容的“药师下临床

  参加会诊与查房”工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医院根本就没有开展。

  7讨论

  不管临床药师是彷徨还是困惑,不可否认的是,正是靠药学工作者的总结经验和寻求学科发展使得临床药学得到不断深化。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未来,临床药师是发展临床药学的人才。临床药师一定要承受住压力与寂寞,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社会及各界同仁应给临床药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医院领导也应积极扶持帮助,给予提供临床药师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临床药师早日走出尴尬的处境。

  参考文献

  1肖秋平。论临床药学的异同关系[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3,5(4):21

  2吴满平,叶德永。改革药学教育,发展我国临床药学事业[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13(1):53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2

  

临床技能培训是我国教育部、卫计委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培养、考核重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对医学生的整体培养质量意义重大。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共识。在实际的医学院校学习过程中,受考试的内容和评分机制导向、地方院校软硬件条件的不足等多种因素限制,临床医学学生的培养手段、方式与培养目标协同性不够,重理论学习,轻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学生的团队意识淡薄,与病患的沟通能力不足,学生个人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目的渠道不畅,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临床无法较快的适应临床工作,甚至给造成医疗事故,引发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既往的研究中,多数从管理角度、考评绩效角度,研究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对策,忽视了培养主体的培训诉求和感受,没有更充分的调动被培养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本课题从临床医学生的视角切入,对安徽省属三所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240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在校期间和实习期间临床技能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需求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对安徽省属三所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2012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临床技能培训需求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放学生问卷252份,回收有效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5.2%。

  

1. 2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组选择了分布全省各地的25 家实习医院,对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需求现状进行了调研,从培训组织和计划、培训设备和场所、师资情况、实习带教、培训和考核等五个方面设计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需求现状调查表》。调查表结合所在学校临床技能培养基础条件、临床技能培训组织和计划、临床带教情况、以及本科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内心诉求等几个纬度对医学生的临床医学技能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

  

1. 3 统计学方法对收回的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

  

1 软件进行数据的双录入,用SPSS16. 0 进行资料分析,组间等级资料比较行秩和检验分析。显著性水准 =0. 05.

  

2 结果

  

2. 1 临床本科生在学校期间临床技能培养情况

  

三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都设置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配备了专职、兼职教师和专职管理人员,配置了培训仪器、设备,并将临床技能培训纳入了正常的教学计划,有培训有考核。240份问卷中有130人(54.2%)认为其所在学校对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比较重视,有110人(45.8%)认为重视程度一般。

  

2. 2 临床本科生在实习医院临床技能培养情况

  

三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的25家实习医院中18家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72%),并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15 家实习医院(62.5%)将临床技能培训项目纳入了本科生的实习计划。240份问卷中有118人(49.2%)认为所在实习医院对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较重视,有92人(38.3%)认为重视程度一般,30人(12.5%)认为不重视。

  

2. 3 临床本科生对临床技能掌握程度评价分析

  

被调查的240名学生中,93人(38.7%)认为通过临床技能培训和临床实习其个人临床技能掌握程度一般,124人(51.7%)能较熟练掌握临床技能,仅有23人(9.6%)不能熟练掌握临床技能。

  

2. 4 临床本科生对临床技能重视程度分析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133人(55.4%)的学生对院校和实习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非常重视,仅有19人(0.8%)的学生这方面意识不强,不太重视。学生对临床技能重视程度组与临床技能掌握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5 临床本科生临床实习情况与临床技能掌握程

  

度分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临床本科实习生每月参与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次数、参与完成穿刺项目技374安徽医药 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17 Feb,21(2)能操作次数、心肺复苏掌握程度以及体格检查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6 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在

  

你认为现阶段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选项中,79.2%的学生选择了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带教老师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机会;63.1%的学生选择了考研压力大,过多消耗了有限的临床实习时间;另有37.2%的学生选择了带教老师业务繁忙,无暇顾及实习生带教。

  

3 讨论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对自身临床技能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被调查的学生认为整体临床技能的操作次数少,熟练程度不高。对本科阶段须熟练掌握的心肺复苏技能和体格检查技能达到较熟练掌握的比例分别才只有22.1%和20.4%;参与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次数和参与完成四大穿刺技能的次数均偏少。根据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临床技能培养需求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建议如下。

  

3. 1 加强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及管理被调查的三所地方院校虽均建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但在规模和管理、培训水平等方面距临床医学生的技能培训目标仍存有差距,这也是地方医药学院在条件建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目前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中,临床技能操作培训课程很少被单独设置,仅在临床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在实习前对临床医学生进行常用的各项临床技能操作实践培训较少。针对本课题在你认为现阶段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选项中,79.2%的学生选择了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带教老师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机会。地方院校和实习医院均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临床技能中心建设,作为本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增加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在学生在校学习和实习前安排并鼓励学生进入培训中心操作练习,以全面系统地掌握临床操作的基本技能。改进培训形式,增加培训内容,增加培训中心对学生的开放时间。通过临床技能培训模型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等一系列设备设定标准的操作模式,在问诊、体检、穿刺等基本操作项目上对学生进行反复操作、反复训练,增加实践操作机会,切实解决临床实习中病源不足、病人不配合、不能反复操作的问题,同时也为医学生将来进入临床实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 2 更新教学模式,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在现行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对医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不仅需要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医患沟通技巧有所了解和掌握。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安排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负责带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思维训练和操作的规范性指导。通过临床真实病人及相应教具模型模拟演练,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动手操作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关键点,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目的。通过模拟临床实景,医生与病人的角色扮演,熟悉和掌握接诊、问诊和诊断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训练,以及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的能力。

  

3. 3 严格临床轮转,加强临床技能考核按照实习计划,医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在十几个临床科室轮转,每结束一个科室的实习须进行严格的出科考核。为客观评价学生临床实习和技能培训的效果,考核内容除理论笔试外,还需增加问诊、查体、书写病例等内容。带教教师可以从病房中挑选一些典型病例,让学生模拟从接诊、问诊到提出初步诊疗方案的全过程,并根据病例向学生提问,现场评分并给予点评。实习结束后可集中增加胸穿、腹穿等临床操作项目的训练、综合病例分析讲座以及多学科综合会诊。通过理论学习和病情分析,在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诊疗过程汇总,能交流各专科最新的共识意见和最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经过这样一整套实战训练,既达到了临床综合技能考核的目的,学生在考核中又得到了教师的现场操作指导,充分体现了临床技能培训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原则。

  

3. 4 增强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责任心临床技能课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医生是临床技能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业务素养、带教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质量。临床教师教学意识和责任心的增强是提高临床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对教师以及教学方法的需求上,希望临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多多指导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临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变以前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在实习中通过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各个教学环节,结合病例向学生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原理及规律; 查房和讨论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开拓思维,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模拟演示及示范操作,教授诊疗的技能和操作技巧,以增强其动手能力和临床技能。同时,医院也要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大力培养临床技能培训师资,发现好苗子着力培养,并对临床技能培训教师在职称晋升及相关待遇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切实提高临床教师带教的积极性。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2

  临床实习是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由学生角色转变为医生角色的一个重要桥梁。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既是医学生全面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其顺利转变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过程[1]。非临床专业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存在内容多课时少,课程涉及范围广;其次,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当今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了解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学生对临床医学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面对临床基础知识薄弱及临床实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实习时间短,给临床实习带教带来诸多问题。我们从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生医德、人文素质、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带教。本文对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1非临床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

  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比如检验学专业、影像学专业、药学专业、康复专业等,他们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当今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了解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在前期基础和临床课程学习中不够重视。他们由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记忆不牢固,导致在临床实习中只知道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由于他们认为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几率不大,他们的内科临床实习时间较短,一般是2~3 w。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短短几周临床实习期间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强。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临床实习带教的重点是临床专业的学生,因而对非临床专业的学生要求不高,带教不认真,指导教学不足。

  2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带教措施

  2.1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 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带教老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医德高尚、人文素质修养高,充分意识到临床带教的重要性;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临床教学质量的保障。我们选择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医德医风好的,得到学生认可的临床骨干担任带教老师。让非临床专业实习生在短短的内科实习期间掌握尽可能多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制定全面的实习目标,按照实习计划具体细化实习带教内容,有目的性的临床带教,使学生也明确每天的学习内容。无论学生今后是否从事临床工作,均可在这个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医生的职业很特殊,做为一名医务人员,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医德。在平时实习带教工作中,我们科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十分注重医德教育,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平时查房、和患者及家属谈话等的形象、言谈举止,以及对待患者及家属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实习生入科前以专题讲座、法律法规培训等形式进行基础道德教育,使学生从“理论上”进入临床实习状态[2]。因此我们把医德教育与临床实习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确立自己的职业伦理价值观,成为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合格医学工作者。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重视对人的权力、人格、尊严、健康需求以及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它在本质上是人学,蕴涵着浓厚的人文意蕴和人文本性。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互相结合的综合学科[3]。医师不仅具有专业医学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仁爱、道德、人文关怀等。目前,由于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缺乏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等情况,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我们要时刻通过“医患身份换位”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2.4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临床思维方法的形成和提高,通常是与临床诊疗中的特殊病例相结合,是一种难度很大的临床思维训练[3]。科室每周举行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贯穿采用问题式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采用床边教学及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每天参与收治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再结合每个同学的自身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学习。学生每天参加查房、处理病人等工作,教师老师尽量主动结合病例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工作的流程、方法、特点以及专业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主要结合大课讲授过的病种,实习中尽量让学生每周完成1份住院病历;出科时带教老师客观评价学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病历书写等。

  总之,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道德修养、人文修养等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而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在临床实习中培养起对患者生命至上的责任意识。总体上,经过临床实习,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具体得了解了临床医学,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了自己对临床医学的错误看法。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提高了自身素质,早期培养了学生的医德、人文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培训、动态评估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能从根本上改进临床带教水平,提高临床教学质量[5]。

  [1]王心旺,邱瓞曾,朱可光,等。五届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质量评估[J]。医学教育,1999,(3):7-10.

  [2]郭晓华,窦忠。浅谈医学生临床实习前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41-42.

  [3]李勇,陈俊国。论医学的人文性与医学人文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55-1756.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脑死亡;调查

  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功能永久不可逆的丧失以及自主呼吸不可逆的丧失[1],不同于植物人。当前,脑死亡是一个已经超出医学界范围、在全社会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自从我国2010年开始进行公民死亡后的器官捐献试点活动后,器官捐献例数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2010—2015年进行器官捐献的人数较之前增加了近60倍。但是,目前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心跳和呼吸停止的心肺死亡观念,并不能广泛接受在心跳还存在的情况下就以脑死亡为证据宣布病人死亡。积极推动对脑死亡的认识,对提早结束治疗、节约医疗资源、早期施行器官移植等多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培养医学生的医学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全面讲解脑死亡的定义、标准及意义对推动全社会认识脑死亡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在《病理生理学》讲授脑死亡的基础上,我们在考试中设立了有关脑死亡的案例题,分析637名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答题情况,探讨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脑死亡的认知情况,进而为今后的授课方向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河北北方学院2012级637名临床医学本科生。

  1.2方法

  在病理生理学考试中我们设立了一例脑死亡案例:2012年X月X日,XXX乘坐的摩托车突然被一辆货车撞飞,头部外伤,大量出血,深度昏迷;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医生为患者实施了开颅手术及气管切开。在ICU经过几天的抢救治疗,患者虽血压稳定,但持续昏迷,需要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10d后,患者先后2次心跳停搏,经过抢救恢复生命迹象。次日,医院初步诊断XXX为脑死亡。随后患者父母在捐赠书上签了名,当天晚上,由3位以上专家对患者进行间隔12h的2次鉴定评估,若最终确定为脑死亡,有关机构再从最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中进行挑选,在医院内同时进行器官移植手术。谈谈你对这个事件的理解、看法与认识。根据学生的答卷情况,设定了本次结果分析的项目,并进行统计分析。按能否正确回答脑死亡的定义、判定标准、与传统死亡的区别以及确定脑死亡的意义等4个方面,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梳理。同时将脑死亡的意义分为利于器官移植、节约医疗资源与推动相关立法3个细则,分别统计正确回答该项的人数,评价学生对脑死亡的认识状况。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人数及%表示。

  2结果

  637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能正确回答出脑死亡定义的人数为278人(43.64%),能正确回答脑死亡判定标准的人数为376人(59.03%),能正确回答脑死亡与传统死亡区别的人数为131人(20.57%);在认识脑死亡的意义方面,学生自主答卷涉及:能正确回答脑死亡在器官移植方面意义的人数为396人(62.17%),能正确回答脑死亡在节约医疗资源方面意义的人数仅为48人(7.54%),能正确回答脑死亡在医学伦理方面的意义进而推动国家有关脑死亡立法的人数仅为26人(4.08%)。

  3讨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呼吸、心跳停止作为判定死亡的标准,这也是世界各国临床医生宣告患者死亡的金标准[3]。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医生使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的病人“起死回生”的例子不计其数,传统死亡的判定标准受到了挑战,这就要求对于死亡的判定标准重新进行界定。在这种情况下,脑死亡这一判定死亡的新标准应运而生。病人一旦出现脑死亡,即使用最先进的医疗手段维持呼吸和血液循环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也无济于事,只是浪费医疗资源。因此,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法律制度的健全,脑死亡作为死亡判定标准的新观念将逐渐取代过去判定死亡的旧观念,这体现出社会和时代的进步。但是,脑死亡这一概念的普及和推动立法等方面尚不完善,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在这一过程中,临床医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就在《病理生理学》的“疾病概论”一章中重点讲授了脑死亡的相关知识。根据学生的答卷情况,我们对不同的调查项目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显示,637名临床医学生中半数学生能正确回答脑死亡的定义和判定标准,仅有20.57%的学生准确回答了脑死亡与传统死亡的区别,主要因学生对该知识点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今后在这方面的授课需要重点强调。尽管有50%左右的学生能够自主回答脑死亡的定义和判定标准,但与我们的预期还有很大的差别,这可能与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发挥自主性与能动性有关,也可能与学生对脑死亡的扩展思维较差有关,这也是今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判定脑死亡对于器官移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角膜移植,患者死亡后最好能在24h内移植到受者,而现代医疗条件可在脑死亡后能继续维持心跳和呼吸,假如以心肺死亡作为死亡的判定标准,就可能会耽误器官移植的最佳时间。本次调查中有62.17%的学生能正确回答脑死亡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作用,说明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正确判定脑死亡对于开展器官移植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判定脑死亡对于合理节约医疗资源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丧失以后,即使维持呼吸和循环也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在维持呼吸、循环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增加患者家属负担。但在本次试卷分析中,仅有7.54%的学生能够考虑到脑死亡与节约医疗资源的意义,提示在今后的授课中应该重点强调相关知识。

  4.08%的学生意识到了正确认识脑死亡与医学伦理的关系以及促进立法的意义

  脑死亡的概念已经提出了40余年,并且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但是只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十个国家立法通过以脑死亡判定患者死亡的法律,也有一些国家虽没有立法保护,但在临床上已经广泛采用了脑死亡的判定[4],而我国当前既没有这方面的立法,在临床上也没有广泛采用脑死亡的判定标准,这与国人在这方面的意识以及传统观念有关,在全国两会上相关人士多次呼吁国家应加快对脑死亡的立法[5],以保证器官移植脑死亡的合法化[6]。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判定脑死亡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终结,因此应该制定科学、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在判定脑死亡时,应该由专门人员进行严格、科学、准确的评估,而且进行器官移植的医生应该回避判定[7-8]。目前,由于以脑死亡作为死亡的判定标准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同时对脑死亡的判定也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及合格的操作人员作为技术保障,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还不具备这些条件。我们在讲授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脑死亡与立法相关知识的传播,有利于医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更好地规范医疗行为。本次调查是基于学生自主发挥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主动给出具体调查项目参考。但是可一定程度反映学生对脑死亡认知的真实现状,为脑死亡教学重点提供参考,加强对临床医学本科生有关脑死亡知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建枝,殷莲华。病理生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26.

  [2]熊天威,唐月娥,杨扬。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现状及管理探讨[J]。器官移植,2015(2):71-74.

  [3]王明丽。生态伦理背景下的现代死亡观探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1):44-46.

  [4]王苏,上官丕亮。脑死亡立法的宪法界限[J]。医学与法学,2013,5(6):6-9.

  [5]肖姗,张璐,冯珂。尽快为“脑死亡”立法[N]。南京日报,2015-3-A02.

  [6]徐明。论我国器官移植脑死亡的合法化[J]。法学杂志,2014(4):134-140.

  [7]解伟。死亡判定标准须法定[J]。中国卫生人才,2014(9):28.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 临床医学;研究生;信息能力;效果评价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教育培训效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能力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及临床指导教师小组访谈方式,调查参加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的155名研究生、未参加培训的79名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信息技术认识程度及相关工作能力。结果 与未培训者相比,参加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对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的认识和相关工作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χ2=14.67~17.03,p<0.01);98%以上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结论 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对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capability of applying computer information in postgraduates of clinical medicine: an assessment of training result hou ying, wang yanqing, lan kuixu, et al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ult of training on a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in postgraduates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methods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and group visit were carried out to survey the clinical performance, knowledg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rrelated work ability in 155 postgraduates who had been trained and 79 who did not join the training cours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untrained, the knowledge on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work ability of the trained were much superior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χ2=14.67-17.03,p<0.01)。 more than 98% of the students regarded the computertraining course as a must。 conclusion the training on applying computer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ostgrautes in clinical medicine to raise their clinical ability。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 postgraduate; information knowledge; appraisal of effectiveness

  

医院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医生的工作模式从传统的经验决策走向与病人已知存在的客观科学依据相结合的医疗决策,这就对临床医生及时获得准确的医学信息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对作为未来医生的临床医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当代医学生的必备能力。133229.Com当前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的现状与临床工作对医学生计算机信息能力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医学研究生教育阶段,这种差距愈发明显。近年来,我们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了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本文对经过系统培训和未经过培训的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指导教师进行访谈,用人单位回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能力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我院进入临床实习的2005级、2006级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信息能力教育问卷调查,其中经过系统培训者155人,男78人,女77人;未经过系统培训者79人,男42人,女37人。两组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5~30岁,专业主要分布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主要采用入院强化信息能力重要性意识教育、系统整体理论知识讲座、医生工作站等临床实际应用操作训练、临床教师教学实践指导及工作运用等系统化以网络运用为主的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

  

1.2.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相关问题调查。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教育的认识以及临床工作能力。调查采用不记名自填调查表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率95.90%。并随机抽取不同专业的临床指导教师6名,采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客观评价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培训效果,同时对7家用人单位进行回访。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及ppms 1.5[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培训后,分别有92.26%、85.81%、84.52%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够熟练使用医生工作站、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及其他数字化医疗设备;有92.90%的同学认为通过系统培训能更快地掌握医学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知识整合能力;认为掌握医学信息技术后有利于明确临床诊断、缩短临床诊断治疗时间的同学分别占93.55%、94.19%;认为通过系统教育,掌握该项技术后能够给病人提供更方便、快捷和连续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学生分别占97.42%和96.13%。

  

2.2 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认识充分、相关工作能力大幅提升

  

参加系统培训的医学研究生掌握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者达94.83%,未参加系统培训的同学对所在医院的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一般了解者占78.4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14.67,p<0.01)。系统培训的同学对数字化医院整体认识比较全面的占92.25%;而未培训者仅占72.15%,有近1/3的学生对数字化医院整体认识模糊或不全面,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7.03,p<0.01)。在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加快医学知识获取速度方面参加培训同学高于未参加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途径

  

通过对未参加系统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途径的调查显示,未参加系统培训的学生中67.09%的人主要靠网络、图书馆资源和相关计算机类书籍等途径学习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知识,其中88.16%的同学认为这种途径不能全面有效地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另有15.19%的同学则是通过向科内带教教师学习该技术,但其中只有19.75%的同学认为能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17.73%的人没有任何学习途径。通过对临床指导教师访谈,教师普遍认为,进行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能提高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掌握并应用该技术,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4 用人单位回访结果

  

7家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评价良好,尤其是在计算机信息能力方面,一致表示能很快熟练应用所在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对临床和科研工作帮助极大。

  

3 讨 论

  

目前,国内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育仅涉及基础知识和操作,甚至有些院校还没有开展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2],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已远远跟不上医院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和实习期间忙于临床工作和论文写作,很少接触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造成了医院的硬件设施非常先进,但学生的应用能力却较低下,使医院的硬件设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3]。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及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教育现状,建立了以信息获取与信息利用为主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调查结果表明,98%以上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90%以上参加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认为系统教育效果明显。经过培训的同学无论对医学计算机信息知识的整体认识,还是临床工作能力都较未培训者有明显的提高,95%以上参加调查的学生认为学习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加快对医学知识获取速度有帮助,培训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这充分说明了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有利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认识,可提高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和临床知识的整合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和效率,简化了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软件应用模块的作用,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研究生临床诊治水平,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的医疗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 临床药学

  1 药学知识的巩固和更新

  临床药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药师对医学知识的缺乏是大家都认识到的一个方面,但不容忽视的是,药师的药学知识也需要通过培训进行提高和更新。从学校毕业后,药剂师往往从事药剂科中的常规工作,再教育和进修的机会不多,而药学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所掌握的药学知识逐渐老化,必须通过持续的再学习,特别是及时掌握儿科领域的药学新理论、新进展和新技术,以适应儿科临床药学工作的需要。

  走上临床前必须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药物和药物治疗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新信息,只要涉及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都必须认真对待,尽量满足临床医师的知识需要,并力求准确可靠。还要注意收集和整理最新儿科临床信息,并作及时宣传,重点学习好临床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努力精通涉及自己专科的药物相关知识。

  传统药学教育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2],通过培训临床药师应对这一部分进行强化培训,以便尽快做好进入临床的准备。除了医学基础知识外,临床药师根据所在专科,掌握专科常用的辅助检查、生化检验、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的基础知识,掌握各项指标变化和诊断报告的临床意义。同时临床药师应熟悉专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原则和治疗进展。对于儿科临床药师还要注重儿童生理病理与成人的不同点,掌握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可以理解医师选择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因、目的,减少交流沟通的障碍,以便更快、更好地融入目前已有的临床体系中去。对于临床药师而言,药学知识是立足之本,临床知识是桥梁,不能本末倒置。采用医学本科生加药学硕士培养的途径来快速提高临床药师的医学水平是不可取的,这种模式培养的临床药师与医师比较,医学知识无优势,药学知识不扎实,难以胜任一个合格的临床药师[3]。

  3 建立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就是以病人为中心,通过与其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得到病史等第一手资料,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临床药师要摒弃以前单纯以药物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建立全方位的思考模式,临床药师有其自己的定位,不应与临床医师等同。在参与临床活动时,应以药物治疗为主线,建立以药物治疗为重点的临床思维方式[4]。

  临床思维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临床药师开始进入临床时,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某一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有所认识,并对某一辅助检查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分析也有所了解,但尚处在一个纵向思维状态。在进入临床后,针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由此引出若干与鉴别诊断相关的疾病,再根据这些具体情况,设计较好的药物诊疗计划,逐渐培养横向的思维过程,增强自学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培养药师工作的能动性,使临床药师在工作的压力下能挑战自我,不断进步。

  4 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7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男生

  一、妇产科临床教学的特点(1)实践性和社会性强。实践是临床医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特征,这是一个把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的过程。如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问诊技巧、熟悉诊疗流程,都是见习的主要内容。同时妇产科许多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如妇科检查、常用的计划生育手术、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必须经过临床实践、接触社会后才能达到真正的掌握。

  (2)常涉及隐私。妇产科是一个完全面对女性病人的学科,常规的检查都涉及病人的隐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不愿意将自己的隐私作为教学内容来展示,因而在妇产科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权利与患者的隐私权的冲突显得非常突出[1]。

  二、男医学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1)男医学生对妇产科临床见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临床工作中从事妇产科工作的男医生很少,加上社会的偏见以及病人的不配合,使部分男生感受不到医生的人格魅力和成就感,毕业后不想做妇产科医生;部分学生的目的是考本、考研,重理论轻临床;还有部分学生,特别是专科院校的男生,认为医疗行业高风险、低收入、压力大,而且本身起点低,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根本就不想从事医疗工作,这些因素使得男医学生对妇产科临床见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薄弱。医学院校的教师都是“双师”资格,具有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必须完成教学、医疗和科研三项主要工作。实际工作中,不少临床医生只重视医疗工作,忽视临床教学,特别是认为以后女生从事妇产科的可能性更大,而对男生的临床教学重视不够,也不愿在带教前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让男学生参与检查,最后结果往往是只见不习,单纯地把理论知识复习一遍,完全没有实践性。

  (3)患者维权意识增强。由于社会法制教育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大大提高。而妇产科的临床教学活动直接涉及妇女的婚姻、家庭及生育等隐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女性患者不愿配合临床教学,拒绝学生特别是男学生询问病史、观摩手术和操作,尤其是妇科检查。而国家在高等教育的临床见习方面没有立法,法院认为医院的教学活动不能以牺牲患者的隐私权为代价。由于相关立法的滞后以及医疗纠纷的增加,带教教师更加保守和慎重,增加了男学生临床见习的难度。

  (4)临床教学资源供需失衡。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医学教育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急剧增加的学生给临床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包括医院、科室、教师及患者等这些教学载体。每位学生可享受的教学资源明显减少,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每次见习人数过多,临床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导致男学生对妇产科的见习“不感冒”。

  三、妇产科男生临床见习的对策(1)端正学习态度,强调学好妇产科的重要性。首先要转变男同学的观念,告诉他们,目前妇产科界的优秀男专家有曹泽毅、郎景和、江森等,他们虽然是男性,但是同样可以在妇产科界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美国 94%的妇产科大夫也是男性。妇产科属于外科学系统,男医生比女医生在该领域更有优势。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不论今后当哪科医生,都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包括扎实的妇产科学知识,才能正确诊断、治疗和鉴别疾病,否则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在基层医院,医生需要面对内、外、妇、儿等多科疾病的病人,外科医生同时也是妇产科医生。2012年,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成为第一批“3+2”(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试点高校。目的在于培养大批面向乡村、服务基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所以要引导男学生纠正偏科思想,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学好妇产科特别是临床见习的重要性。

  (2)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强化临床教学意识。在临床见习课的讲授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讲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没有病理、生理的铺垫,最终培养出的医生只会诊断和教科书上一模一样的病,当他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同时教师所讲授的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内容,通过经常阅读医学期刊,上网查阅专业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同时加大教学管理力度,由教研室主任主抓,教学督导专家不定期督导,学生及时反馈对教师的评价来强化临床教学意识。所以只有优秀的妇产科带教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男医学生。

  (3)注意医患沟通,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临床带教前作为带教老师应关心患者,充分沟通,明确表示我们是教学医院,有教学任务。并耐心向其说明教学的目的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男医生也是医生,在救死扶伤的天职面前,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时感谢他们对高校教育的支持,然后让学生学会如何与患者沟通,使学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病人的治疗,使得见习生的临床实践得到保证[2]。

  (4)改善教学手段,使学习形式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视听教材、模型、多媒体、应用电视直播系统等多种手段来增加男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使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可利用男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其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意识,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分娩机制时,可以设立情景教学,并通过现代化的电教模型形象模拟分娩机转来进行讲解,最后挑选几个男同学上台讲解并用模型演示,激发其学习兴趣。若产房有正在待产或分娩的病人,可以组织同学分次观看,这样就拉近了从课堂到临床的距离。目前我校附属医院宫、腹腔镜手术占了妇科手术的90%以上,这对妇科的临床教学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电视直播,手术医师边做边讲解,不仅使同学对盆腔解剖等有了直观印象,而且对妇科的最新微创技术、手术基本操作等有了初步了解。手术医生娴熟的技艺大大激发了男同学对妇产科的兴趣,使部分男同学有了将来在妇产科领域大展宏图的想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不仅让学生感到直观而有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要使一个刚刚接触临床课程的医学生,尤其是男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妇产科临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人”最重要。我们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重视学生,重视患者,重视教师,重视临床,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8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医疗法律

  一、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日益健全。医疗法律法规无法与医疗卫生条件形成配套关系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就目前现有的医疗法律来看,有关部门只对患者的利益保障和权益维护有着足够的重视,而忽略了临床工作者的应享权利和待遇。因此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在维持新医疗环境发展的前提下开展临床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了当下医疗、教育、法律等多方领域的工作者们需要认真面对并加速解决的问题。虽然从事临床医疗的执业医师们得到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的部分法律保障,但并未见有关部门出台任何法律法规有关于当前的临床医学教学方面,这种情况已经对我国当前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造成严重影响,致使相关法律法规对临床实践教学方面的保障缺乏严重的现象甚为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详细规定了有关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中明确要求了不同学历、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士、硕士、博士等学生对应该接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基础标准。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临床医学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训都是由临床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的。因此,高等医学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将临床教学规定为全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满足培养方案中的要求,才能培养出优质合格的医学人才。

  二、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受到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影响

  (一)从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临床教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最常产生冲突,最易发生矛盾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医学生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直接的针对性和专门性,并循序渐进熟悉工作内容。由于我国当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医学生操作临床试验的标准过程或者划定具体临床医疗的工作范畴,因此,临床教学大纲和依序的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是当前医学生所遵循的临床教学的准则。其中包括对查房工作进行规范教学,对疑难病例进行深入讨论,对大病历的书写进行规范练习,对基础临床进行实践操作,对医疗文书进行标准化书写等。我国当前所具有的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对医学生可以承担的医疗工作内容和能够承担的医疗操作的程度进行明确规定。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尚待改正的地方存在于目前临床医学生的医疗工作中,例如在出现紧急医疗发生的情况下,学生能否获得处置权;由医学生所书写的医疗文书所具有的效力能否得到法律的认可;若学生承担了一些本应由职业意识才能操作的医疗诊疗,能否获得法律的许可。针对以上常见问题,还未在当前的法律法规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合理合法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否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下顺利展开,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医疗效果。若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合理的处理,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医患纠纷等问题。

  (二)从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通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分析就会发现,临床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对象多有差异。不同的情况承担着不同主体在医疗活动中的医疗责任,不同的医疗责任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和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临床带教教师都以详细的法律和全面的法规作为标准来实行医疗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学生实在没有完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医疗活动的,因此,也无法对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或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仅仅通过提高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和加强医学伦理方面的知识,对医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并不能满足医疗工作中的约束力度和对医学生们的保护力度的需求。众所周知,临床医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其中风险因素充斥于医疗诊疗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中详细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由医方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经鉴定后,事故责任应由相关医疗机构和临床教学基地承担。因指导医师或临床带教教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事故责任应由指导医师或临床带教教师承担。”除此之外,若有不合医疗规章制度的操作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其临床带教教师和所在教育基地也要担负一部分责任,因此,临床教师与临床教育机构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三、临床医学管理教育针对受到相关医疗法律影响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目前为止,独生子女占据了在医院实习的大部分医学生,沟通能力薄弱、不善于主动关心他人、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为人处世太过自我等诟病是他们常犯的弊病。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对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能与之比肩的即是医风医德的教育。医务工作者以“维护患者利益,保证治疗效果,摒除杂念怨言,全心全意服务。”为临床工作过程中的首要职责。临床医学教育者要将对医风医德的教育贯穿于教育学生过程的始终,加强建设医风的意识,规范遵守医德的行为。同时,临床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约束自身,言传身教,使医风医德的教育始终贯穿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并与实践操作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教育机构对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择也要要求严格,选择一些自身心里素质过硬,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积极的责任感,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纯洁的职业操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合理有机的结合医学教育和德育教育,向医学生们传授专业的知识和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操。在授课过程中,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融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临床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以身作则,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好每一个示教的机会,树立榜样,维持医患之间和谐的关系,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具备充满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治病解痛,疗病治伤是医生的天职。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学习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心怀感恩,感谢患者为我们创造学习的机会,还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患者不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试验品,而是临床学习过程中教授我们实践经验的特别教师,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得到专业技能。若想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作用,就要获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而只有对患者完全尊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得益于此,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二)强化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

  医学诊断在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专业化,治疗过程也随之日趋复杂化,通过法律手段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方面要跟随时代步伐前进的要求已然成为了当下临床医学教育管理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强化法制观念是临床带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要灌输给学生的主要思想之一。为不断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法律意识,应定期为临床带教教师安排与医疗法律法规有关的培训和针对医院规章制度内容的检测。从而达到使每一位临床带教教师都能熟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有关法律知识的目的。也只有充分做到知法懂法,才能正确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临床带教教师要将法制意识从始至终的贯穿于临床教学的方方面面,将规范临床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落实,例如:书写医疗文书必须及时,且保证内容的准确性,若在医疗文书的书写过程中私自篡改病历、对病历内容进行隐瞒、对检查结果进行伪造、在未得到许可的前提下,对医疗文书材料进行销毁、出具超出本人职业范畴之外的医学证明文件等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者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进行医疗诊疗的过程中,要将详情依依告知患者,不得隐瞒,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知情权,并要求患者本人及其监护人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签字确认,同时,应反复对学生强调法律效力对医疗文书的影响。临床带教教师需严格检查指正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对文书中发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要求其加以改正。除此之外,带教教师要带头做好榜样,使正在经历实践过程中的同学们能够逐步熟识到自身在参与各种诊疗工作过程中所能涉及到的最大范畴,能够对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进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全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擅做主张和擅自行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不断对学生渗透医风医德的必要性,加强医风医德的教育,提高学生们对医疗法律法规的熟悉度和对医德医风的认知度,同时还要强化学生们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学生严格对自己来自法律角度的医疗行为和来自伦理道德角度的言谈举止的约束力,对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改善不良的医疗背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连续出台的多部法律法规中,虽然有部分法规可以作为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行为的准则和保障的依据,但就处于当下医疗环境中的临床教学工作,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不足以满足当前医疗教育工作的需求。支持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事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保障医学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临床知识和医疗技能,维护患者的多元权益,为患者接受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保障,是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最终目的,因此,寻求法律机制对临床教学进行保护和建立法律法规使临床教学工作有法可依已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梁秀文。医疗改革给临床医学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健康大视野,2007(1):105.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推广策划方案,推广方案
    下一篇:低碳环保主题倡议书,低碳环保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