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超星学习通范例,超星学习通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5日

超星学习通范例篇1

  今年凌霄塔社区党支部在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根据街道党工委统一部署,围绕“大美榆阳、党建领航”实践载体,结合社区党建、党员教育管理、远程教育,推动凌霄塔社区党支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现将凌霄塔社区党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社区党员管理

  1、划分党员责任区实行积分制管理

  社区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党员责任区积分制,通过党员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次数作为积分的标准,每参加一次活动积2分,每个星星代表2分,3个星星兑换一个月亮,3个月亮兑换一个太阳,每半年评选一次优秀党员,结合党员在集中学习以及志愿活动中的表现,评选出4名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年终按积分情况在爱心小超市兑换礼品。

  2、实行“五星评级”管理

  通过党员个人公开承诺、支部设定考核内容、支部量化评定、严格考核管理四个环节,每季度评选出“学习星、守纪星、文明星、执行星、服务星”等星级党员,并将对两星级及以下的党员实行动态预警,发放黄色告诫卡给予警示,通过谈话提醒,要求限期整改。

  3、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三亮”活动

  为每位共产党员家门口悬挂“共产党之家”牌亮家庭、在服务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亮承诺、要求每位党员戴党徽亮身份,进一步增强了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1、开展周三大课堂,促进能力素质提升

  建立“党课人人讲,人人讲党课”学习制度,将每周三下午固定为社区干部学习日,开展大课堂,让社区书记、主任、干部轮流上台授课,讲业务,谈体会,交流工作方法,进行经常性教育培训,促进教育培训常态化,引领社区干部学以致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2、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为继续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社区根据情况,采取分类开展,有序推进,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社区采取送党课上门的形式,传达党中央的精神;有活动能力的党员,定期参加社区举办的专题学习讲座,并开展心得体会座谈会;对于年轻党员工作比较繁忙,社区还积极拓展学习平台,利用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学习内容,让每一位党员都能及时参与学习。

  3、制定目标,实现追赶超越

  以街道办事处出台的“三项机制”实施办法为支撑,社区全体党员积极开展“自我定位”,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的位置、等次及存在的问题,找准“追赶”和“超越”的目标任务,制定追赶超越路径措施。截至目前,社区干部均制定了个人追赶超越指标,明确了追赶和超越的对象,营造了“支部班子争先进、党员干部争优秀”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社区服务阵地建设

  根据上郡路街道办事处下达的新工作、新要求,社区计划更新二楼党群服务室的党员积分制,截至目前,上墙软件更新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凌霄塔社区正在积极探索,将一楼打造成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四、创新为民服务载体和方式

  1、完善“互联网+党建”,强化党员学习教育

  社区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的优势,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微信群、QQ交流群等网络平台,及时社区“两学一做”工作动态、好的做法和先进典型,让全体党员更加灵活学习。此外,社区还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按照“每周一课”课程要求,结合“三会一课”,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加强服务创新,探索建立“三微”模式

  “微课堂”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微信平台作用,及时党的相关知识、最新理论和最近活动,让党员通过微信及时学习党建知识,及时了解党支部的活动安排,主动参与,达到理论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微心愿”圆梦困难群众。党支部深入家户听民声,尽心尽力解民忧,通过组团走访收集心愿,微信平台心愿,党员现场认领和微信认领方式,帮助弱势群体完成心愿。

  “微公益”展现党员风采。党支部通过组织开展“我志愿我快乐,传递满满正能量”主题活动,服务群众,发挥党员作用,倡导人人参与公益,树牢党员一面旗帜。

  五、认真落实好各项社会民生工程

  1、实施精准识别帮扶

  第一季度临时救助11人,其中医疗类救助5人,生活类救助6人。对18户低保边缘家庭实行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

超星学习通范例篇2

  关键词:超星移动图书馆 读秀学术搜索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250-01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无线网极其发达的今天,本高职院校图书馆能紧跟时代步伐,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检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手机、IPad、psp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为师生提供检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自动查询和预约续借业务,为实现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梦想: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任何资源,把图书馆的服务送到读者的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超星移动图书馆“读秀”,基于3G技术,就是我院推广的学术产品之一。

  1 读秀简介

  读秀学术搜索是由海量全文数据及元数据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其为读者提供330万种中文图书、10亿页全文资料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深入章节和内容的全文检索。以6700多万种期刊元数据及突破空间限制的获取方式,为用户方便、

  快捷的提供了最全面的期刊文章。

  通过读秀学术搜索,读者能一站式搜索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随书光盘等学术资源,几乎囊括了本单位文献服务机构内的所有信息源。不论是学习、研究、写论文、做课题、拓展阅读,读秀都能为读者提供最全面、准确的学术资料。而且是随时随地的,不再用过去的老方法―― 跑图书馆,消耗大量时间,花费不少精力,查询纸质图书的唯一办法。

  现在,随着3G技术的不断推进,移动图书馆比数字图书馆更先进了一步。由于移动图书馆基于3G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手机增值服务和图书馆增值服务的双重性,是新技术的代表,具有方便、灵活,不受时间、空间和物理设备的限制,为读者打造一个随身的图书馆,读者可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源。

  移动图书馆更新了读者的理念,拓展了读者的视野,解放了读者的体力、精力,读者简洁、快速地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这一切归功于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归功于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

  1.1 如何利用读秀搜索获得学术文献

  1.1.1 图书搜索

  读秀图书搜索特点如下。

  (1)提供的搜索范围广阔快捷。

  (2)提供图书的目次(章节)搜索。

  (3)揭示图书信息丰富,提供封面页、书名页、版权页、前言页、目录页、正文部分页的试读。

  (4)一次搜索可以获得馆藏纸书、馆藏电子书、随书光盘、图书馆文献传递等所有可以使用的资源。

  1.1.2 知识搜索

  知识频道将240万种图书等学术文献打散为10万亿页资料,当您输入一个搜索词时,读秀将在10亿页资料中寻找包含搜索词的章节、内容和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了突破原有一本本图书翻找知识点的新的搜索体验,更有利于资料的收集和查找。

  1.1.3 一站式搜索

  读秀集各种学术资源于同一平台,您在搜索任何词时,可以同时得到相关的各种学术资料(显示在页面的右侧),避免反复登录、查找的繁琐过程。一次搜索,即可获得本单位文献服务机构内所有的资料,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学术信息。

  1.2 如何利用读秀获得更多的研究信息

  利用读秀获得更多的研究信息,有以下四种方式。

  (1)可以查看图书被引用的情况报告。

  (2)可以查看搜索词的趋势分析图。

  (3)可以查看搜索报告。

  (4)可以查看本馆馆藏结构分析。

  1.3 多种检索入口

  (1)快速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

  (2)图书分类导航。

  读秀图书频道首页,在检索框后方设置有图书“分类导航”链接,点击“分类导航”进入图书导航页面。

  (3)期刊导航。

  (4)二次搜索。

  为了使您快速获取有效搜索结果,读秀提供了二次搜索功能。支持多个词的同时使用(中间用半角空格分开)。

  (5)另外,“读秀”对检索结果进行各种排序,并在结果中按照重要性优先显示。全面、权威的参考咨询服务,可以向读者提供任意文献的任何资料,满足读者查找文献以及知识搜索的需求。

  1.4 超星阅览器(ssreader4.0)

  超星移动图书馆“读秀”学术,已是比较成熟的技术,超星阅览器是不可却的工具。超星阅览器除阅读图书外,还可用于扫描资料,采集整理网络资源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

  1.5 超星学术视频(ssvideo)

  超星学术视频,汇集了海内外一流大家名师学者多年的学术精华,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他们的分采,聆听大师的教诲。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任何一位名师的课程进行在线或者下载学习,为广大学子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天地。

  超星学术视频目前已拍摄完成10万多集,分为哲学、文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军事学、法律政治、治学方法,大师风采等14个类别。读者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到手机、MP5、pad等学习终端进行离线学习,很方便且随意。

  1.6 如何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后服务)

  使用前,要告诉大家输入有效网址进入读秀学术首页。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以拨打客服电话,或发送邮件到客服信箱联系经销商,将意见和建议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是超星移动图书馆不断持续改进的直接方法,很有必要强调。因为“读秀”提供的全新服务方式,能更加完美地服务各位读者。

  另外,“读秀”在服务读者方面要制定相应的借阅政策和措施,安全保障每次使用过程中的稳定。

  2 结语

  总之,超星移动图书馆,基于3G时代的统一检索,畅享多种终端,海量资源移动阅读,数字与移动服务集成,自由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更加现代化。在此,我希望更多的学校和企事业研究单位应用和推广,让我们共享人类现代的科技成果,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祁卓麟,李其圣。百链云图书馆与高校文献传递服务对比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1):43-46.

  [2] 读秀学术搜索使用手册[M]。1-14.

超星学习通范例篇3

  教育卫星发展契机

  面对这些教育难题,我国迫切需要教育手段创新,教育卫星是其中最有效途径和最有力保障。教育卫星面临极好的发展契机。2004年开始,中国教育台在CEBSat基础上,专项开展利用“直播星”服务“全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专项研究。2004年10 月,教育台向国防科工委正式提出了“公益性教育直播卫星”项目需求,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同志高度重视,指示国防科工委积极配合并立项研究;随后,在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同志的领导下,在部科技司领导下,我台立项启动“公益性教育直播卫星”专项研究。2005年4月,教育部与国防科工委紧密协作,成立教育卫星立项申请需求论证领导小组,组长为科工委系统一司司长张伟同志和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同志,组员包括教育台台长康宁,科技司副司长娄晶,科工局系统一司李国平等。随着近期卫星技术发展,教育卫星定位“双向宽带学习卫星”。

  双向宽带学习卫星立项申请调研

  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是终身学习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大规模汇聚平台和高效分发平台,也是新的终身学习方式下的新媒体教育应用服务平台。多部委调研表明,我国面临巨大的卫星双向教育需求,必须发射独立的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才能满足长远需求。当前教育卫星网络尚未根本改变我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状况,“数字鸿沟”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卫星体系。

  我国未来庞大的教育需求和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目标迫切需要教育手段创新,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是保障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措施。诸多国家纷纷发射教育专用卫星,卫星轨道资源日益稀缺,且不可再生,我国未来卫星教育信息意识属性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多元化自主需求十分突出,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机制缺乏有效载体,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选择。

  “公益教育卫星”需求论证

  “公益教育卫星”需求论证执行于2005-2006年,由于当时双向宽带卫星技术还不很成熟,因此主要局限于窄带Ku频段卫星教育需求带宽论证。2005-2006年,国防科工委、教育部、民政部等部委联合调研论证,我国窄带广播卫星教育需求巨大,通过市场调研、专家访谈、估算分析,未来5-10年需要500-943M带宽(不包括卫星双向通讯带宽需求)。先期所设计的“公益性教育卫星”为窄带通信卫星,单星总带宽约500M。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四大远程教育工程已建集体注册卫星单向接收站点70万个, 200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调研显示,广大西部地区仅有5%的卫星站点连接互联网;70万个站点中70%站点对卫星双向有强烈需求。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3.84亿人,网络普及率仅为28.9%,未普及原因主要在于网络接入限制。已接入的网民中有10%近3800万为低带宽接入,3800万*5%=190万用户(按照Viasat-1应用模式),按照下行1.5M,上行256K计算,约需要双向卫星带宽100-200G。相当于2颗Viasat-1卫星。

  “公益教育卫星”

  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第一,定位。双向宽带卫星容量大、接入方便,是国家地面DSL网络补充,可重点服务中西部和边远地区互联网接入。兼容现有四大远程教育工程,同时服务互联网业务。结合教育需求,大力开展非对称教育业务 :流媒体视频、多媒体下载学习业务, 语音和对等互联网业务。可与国家教育新媒体学习超市平台和CERNET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可服务于灾害应急、远程医疗等需要。

  第二,卫星数量和覆盖需求。如果包括Ku 广播频段,建议分期分步发射3-4颗,覆盖全国,在保障2020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基础上,发挥长效。学习卫星必须覆盖全国,特别是边疆海域地区,鉴于我国国土广大,建议先期发射2颗,既协同覆盖,又有备份作用。先期发射的宽带卫星确保2020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由于卫星寿命一般在15年,为确保长效发挥作用,建议总体考虑,分步实施。在前2颗卫星寿命中期,立项后续发射第3、4颗宽带卫星,满足2020后我国作为中等发达国家教育需求。

  第三,不建议租用我国现有或即将发射的窄带直播卫星。直播星为窄带卫星,如中星9号和鑫诺4号,整星带宽在1G以下,不能满足学习需求。直播卫星采用点波束上行,无法开展全国性双向业务(只能试点和过渡)。同时,直播星是广播电视卫星,安全级别高,不宜与教育业务混用,否则管理成本高,教育业务受限,直播星带宽早有规划,绝大部分将应用于广播电视。

  第四,不建议租用国外宽带卫星。租用国外宽带卫星先期投入小,启动快,但是后续每年租用费用高,总体综合效益低。国外宽带卫星设计以覆盖亚太地区为主,并非针对我国需求定制,尚不确定能否全面覆盖我国,对我国西部偏远地区覆盖效果不能保证。另外,国外宽带卫星Ka资源所有权不属于我国,存在安全隐患。目前Ku频段资源已几近枯竭,国际上已展开Ka频段资源抢夺,我国必须尽快发射卫星抢占Ka资源。发射自有宽带卫星先期投入大,启动较慢,但可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后续费用低,总体综合效益高

  第五,经费建议采取“三三制”。即国家财政投入三分之一、各省市区地方财政配套投入三分之一、市场运营投入三分之一。其中市场运营可由卫星公司在核算运行成本后采用国家贷款方式筹集资金,后续运营逐步偿还。

  第六,双向宽带学习卫星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建设。建议成立由教育部牵头的多部委联合的双向宽带学习卫星运行管理机构,国家分别建立公益性业务管理机构和营利性管理机构。教育部可总体负责卫星应用开展、内容规划、内容管理、内容审查和技术传输标准的制订,国家卫星业务管理机构代管卫星整体运营,其中卫星轨道监控委托卫星公司负责运维管理,建立卫星技术服务体系的构架。

  第七,总体运营和发展机制建议采用“三三制”原则。鉴于学习卫星具有极高的综合效益,建议总体采取政府主导、国家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业务种类和带宽资源分配总体按“三三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公益和市场运营,实现卫星可持续良性发展鉴于学习卫星具有极高的综合效益。中央财政支付业务约占三分之一带宽,服务于国家统一购买的教育等,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地方政府财政支付业务约占三分之一带宽,服务于各省市区的农民工培训、职业教育等地方教育需求,由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转移分摊支付,特别是边远省份;市场化业务约占三分之一带宽,服务于广大企业和教育服务机构,由企业和教育服务机构支付费用。

  第八,现有卫星单向站点可继续使用,不会造成设备浪费。双向宽带学习卫星可结合采用Ku和Ka频段,使用若干Ku转发器(3-5个)就可完全满足原有远程教育业务需要,与原有远程教育业务并播一直到顺利过渡。现有站点可兼容选择接收原有卫星内容或宽带卫星内容,完全可继续使用,不会造成设备浪费。现有单向站点根据需要可在国家统筹协调下进行双向改造,新建站点可直接接收宽带卫星,可直接建设双向站点。

  第九,现有的卫星教育转发器带宽可供广播电视通讯使用,不会空置浪费。目前利用Ka频段开展双向业务是技术发展趋势,目前Ku频段资源已几近枯竭,国际上已展开Ka频段资源抢夺,我国必须尽快发射卫星抢占Ka资源,而Ka频段终端也是产业发展方向,新的经济增长点。广电系统对现有窄带直播卫星带宽使用有相应规划,其后续带宽需求很大,现有教育应用部分将直接用于广电后续发展,比如说应用于高清和3D,不会空置浪费。目前卫星教育所用带宽很小,与广播电视使用带宽相比,所占比例较小,影响小。

  基于“双向宽带学习卫星”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

  我国经过十多年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所提高,但是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共享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一方面已经开发出来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共享。双向宽带学习卫星可连接多种网络,包括卫星网、互联网、数字有线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3G、4G)等,多网融合实现广泛覆盖。另外,以卫星双向终端为接入点,支持多样化终端接入,包括计算机、电视机和手机等手持式设备,可以实现广泛接入。因此我们需要以双向宽带学习卫星为核心,构建一个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同时,建立国家教育资源整合平台,形成兼容各种资源标准的新媒体教育资源规范,整合我国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库,形成海量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国家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成为全民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门户。

  2009年下半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了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决策,也为了向全世界所有希望学习中华文化的受众充分展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就已经开始打造一个能实现全球华人共享的部级教育新媒体平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超市”。“教育新媒体学习超市”正是基于双向宽带学习卫星的一个国家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它是我国首个天地网相结合的、兼顾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更适合非正式非正规教育的新媒体教育服务平台。

  目前,在我国华南、华北等部分中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和高等教育信息化设施正在不断的完善发展。然而这对于实现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而言还远远不够。东西部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致使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严重的人才短缺。西部地区大量对知识渴求的人群却苦无一个可以满足现实条件来进行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而中国教育电视台构建的学习超市平台,不仅拥有使接受网络教育的人群实现学习、生活、工作三不误的需求,同时具备全面、广泛的教育整合资源。视频化的课程能够集音频、视频、协同操作、应用共享、文字交流于一体,使接受教育的人群更容易吸收。

超星学习通范例篇4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板报;教学设计;翻转课堂

  1教学基本情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要求理解各种形状、艺术字等的特点,掌握版面布局的方法,掌握表格制作的方法。技能目标要求能熟练设置各种对象的格式,能合理布局各种版面,能编辑制作表格。素质目标要求增强信息素养能力,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激发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为图文混排,表格编辑。教学难点为表格编辑与数据处理。教学资源为超星云平台、教学课件及教学视频。办公软件为Office2010办公软件、模拟测试软件。信息手段为超星云平台、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社交软件为QQ群、微信群、网络直播。

  2教学实施过程

  课前认知:学方面要求根据超星云平台提供的课件和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练方面要求根据超星云平台提供的素材,学生自主完成基础技能练习。做方面要求根据超星云平台提供的相关素材,分组自拟主题,设计制作环保宣传电子板报。教师活动:教师提前研制教学课件和微视频,并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利用超星云平台和超星学习通布置学习任务。利用社交软件、超星学习通与学生实时交流。针对学生们出现的普遍性问题,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解析。学生活动:通过超星云平台和超星学习通完成学习任务。观看学习课件和微视频,完成基础技能练习。根据提供素材,分组自定主题完成环保宣传电子板报。学习过程中随时通过学习通、社交软件、网络直播等途径与教师、同学实时互动交流。准备任务汇报。预期成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课中教学:反馈课前认知学习情况,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完成课堂小测验;创设情境,引入本课主题。随机抽取汇报人,分组汇报;其他小组提问,汇报小组协作答疑讲解,小组间互评。根据汇报答辩的建议和意见,优化完善各自作品;优化完成后作品提交。调查问卷收集技能操作和知识掌握的难点,并做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展示超星云平台学习完成情况,在线测试题。教师组织汇报答辩;观察汇报小组在答辩时的讲解操作,收集操作时的问题。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巡回指导,点评并评价学生作品;针对每小组汇报答辩情况组间在线评分系统。根据调查问卷汇总结果,了解学生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疑惑;小结学生在操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系统小结本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活动:小组汇报设计思路、创新亮点、遇到问题、分工协作;其他小组学生提问;汇报团队协作答辩,并讲解演示;综合汇报答辩情况,在线组间评分。协作讨论,研究对策;分组讨论,优化完善作品;提交作品。完成调查问卷,客观地分析自己作品的优劣,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并充分理解巩固。预期成效:通过签到和在线答题增强互动,启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作品汇报答辩,锻炼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对作品的优化完善,提升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小结,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理解与掌握。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制作一份风格独特、个性分明的个人简历或者求职简历,要求选题新颖、布局合理、颜色搭配美观。从模拟测试软件中随机抽取测试题进行训练。教师活动:课后任务。通过超星学习通、社交软件等与学生保持实时互动。通过网络直播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及时了解专项训练情况,及时解答学生提交的问题。学生活动:完成课后拓展作业并上传至超星云平台。利用超星学习通和社交软件和教师、学生及时交流沟通,解决遇到的问题。收看老师的网络直播或者回播。利用超星云平台对学生作业及时评价并反馈。使用模拟软件进行专项模拟训练。关注微信公众号对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介绍。预期成效:通过课后拓展,结合个人实际制订主题完成拓展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模拟专项训练,自我检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超星学习通范例篇5

  关键词多维互动;混合式教学;信息化;在线教学;思政教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高校延期开学的通知。各高校遵循“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传统教学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革。

  疫情期间,教师面临的是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相关软件应用和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的挑战,学生面临的是自控力、自我学习能力的挑战[1]。本文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提出“超星平台+学习通+钉钉直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师生隔屏交流产生的不足,通过多维互动充分調动学生居家学习的主动性,保障学习质量。

  1直面全在线挑战,做好充足开课准备

  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研讨从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辅助向信息化为主体的改变。在学生手头无教材情况下,充分利用教学平台推送电子教材、课件、授课视频、题库等资料;推送国家开放和各平台的共享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等;分享各种录屏软件如WPS、超级录屏、CamtasiaStudio8的使用方法;熟悉各平台如腾讯课堂、超星直播平台、钉钉直播平台的使用方法,多种资源互为备用,以解决突发情况;研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情绪,多维互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特殊时期“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

  2具体实施方案——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

  2.1整合教学资源

  (1)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课程组教师积极商讨每小节课程重难点,制定课程设计方案。在原基础上对PowerPoint教学课件进行修改,每章列出知识框架,每小节标出重点内容,方便学生研读。

  (2)积极录制授课视。主要采用CamtasiaStudio8视频录制软件对每小节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录制。该软件可以上传课件,根据课件进行语音的录制,也可以进行剪辑,方便了疫情期间全在线教学的授课视频录制。一位教师录制好后会发给同课程组其他教师,由其他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授课视频的学习,以“挑剔”的眼光对授课视频进行“找茬”,包括知识性问题、前后知识点衔接问题、教师语速、清晰度、逻辑性问题等,多角度进行研究并指出不足,课程组重新录制或进行剪辑。

  (3)整理习题库、作业、章节测试。根据每小节内容整理主要知识点,为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记忆与深入理解,将同类知识点编辑为不同题型,方便学生进行多次练习。挑出每小节重难点内容,进行小节作业的编辑;每章设置章节测试,进行模块化教学,强化过程性评价。

  (4)设置各任务点权重。在线教学平台上,教师对各任务点设置不同的权重。作业20%,课堂互动15%,签到10%,课程音视频25%,章节测试20%,讨论10%。权重设置时既要便于大部分学生进行自学,突出重点内容的高权重比例,如课程音视频;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签到、课堂互动;也要区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如作业和章节测试;最后需要课后知识的延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丰富课程体验。所有课程资料上传至超星平台,共计31个文档、36个授课视频、375题(题型各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2.2开启课堂体验

  教学根据学生意愿、网络情况、直播平台使用情况进行过调整,分为两个阶段。

  (1)在线教学初期。因为网络拥堵问题,教学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观看教师录制的授课视频,阅读课件,同时完成相关习题的练习,来检测自我学习情况,教师利用学习通“选人”、“抢答”功能选取学生进行提问,抽测学习情况,并根据回答情况进行分值的奖励,再通过学习通“班级群”的聊天功能进行重难点讲解或者答疑,课后在“讨论区”课程相关帖子,邀请学生进行讨论,以期对课程内容的升华。在分值奖励时本着鼓励的原则,只加分不减分,只要参与活动均有分值赠送,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学习时间设置为开放,学生可错峰进行学习,完成相应的任务点即可。

  此阶段进行了两周,教师实时观测教学平台数据,通过和学生私聊,对设备系19级学习《电子技术》课程的761位同学发放“在线学习调查问卷”(图1、图2),了解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想法,利于教师调整下一步授课方式。

  “混合式教学需要依赖课前自学,比如提前看授课视频,老师上课时直接讲重点,直接和同学沟通互动,这样可以节省讲解基础知识的时间,更多时间用于和同学们交流,解决重难点,你赞成这种教学方法么?”归纳调查结果,大部分同学赞成结合课件、习题自主观看授课视频,了解主要知识点,上课期间希望教师直播授课,直接讲解重难点,并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更利于课程内容的吸收。

  (2)在线教学稳定期。根据调查问卷教师积极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超星平台+学习通+钉钉直播”的授课模式。利用学习通学习通知,上传各种教学资料,课前学生观看授课视频,授课视频均录为短视频,方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模块划分,整体把握。课中教师利用钉钉屏幕共享模式直播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和学生邀麦,连线答疑。为督促学生学习,检验学生观看直播情况,教师会随机在直播课堂点名,及时回复的学生会加分奖励,无回复的学生会记录下名字后酌情减分;也会在直播中提出问题,和学生约定答案选项编号,学生输入选项编号进行回答,既方便学生输入,也便于教师检查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钉钉直播设置回放功能,可供学生反复观看。同时也结合学习通功能进行课程签到、抢答等环节丰富互动方式,学生也有了新鲜的体验,学习热情有所上升。课程后期,部分学生难免有些疲倦,教师设置学习通“撒花”环节,在直播中随机约定学习通“抢答”开始,时间设置很短,比如1分钟,凡是在直播间听课的同学都可以参与抢答,都有分值的奖励,通过此方法调动大家学习积极性,积极参加课堂直播。事实证明,当教师通过屏幕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上课更有仪式感,学生更注重课程的学习。多维度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线上大数据反映学生互动更积极,知识点完成度更高。

  2.3加强思政教育,延展知识空间

  (1)讨论。教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的“讨论”区作为课程内容的扩展与思政教育引导阵地。如介绍电子技术的应用时,讨论“了解一下我国的超级计算机”。学生通过调研回复,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也了解到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史:“中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曙光一号超级计算机”、“神威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深腾系列超级计算机”。通过自主调研,学生了解到我国是第一个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制造了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尤其是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的出现,更是标志我国进入超算世界领先地位。这些自查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我国科技进步背后的故事,从而增强对科技的敬畏,激发对科研人员创新精神、坚持不懈追求真理、团结协作及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极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起到润物于无声,思政教育恰当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的目的。

  (2)作业与章节测试。作业情况是对教学情况反馈的重要信息组成部分,教师应结合章节知识点进行作业的筛选,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又有拔高部分,既保证大部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引导。完成每章的课程学习后,教师及时章节测试。主观题要求学生手写拍照上传,写清楚解题步骤。教师通过对测试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可充分利用电子批改的优势,适度书写评语,插入适当图片,传递给学生一种一对一的关怀,被重视的感觉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对课后布置的内容要安排直播时间进行相关的解答,通过教学平台大数据分析作业与测试的难点、主要失分点并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3教学成效与反思

  3.1教学成效

  通过采用“超星平台+学习通+钉钉直播”的多维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本学期8个班进行《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图3),平均优良率达到44.78%,最高智能化19-1、2班达到了76.14%的好成绩,在特殊时期较好的完成教学计划。

  疫情期的全在线教学,要求教师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录播软件、直播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信息化资源高效组合,充分发挥各媒介的优势,适应隔屏交流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综合能力的提高。

  3.2反思

  在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虽然较好完成了学习任务,但也有不足。《电子技术》课程在正常教学时包含若干个实验操作环节,比如“常用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检测”、“集成逻辑门逻辑功能测试”、“译码器及其应用”等,实操是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何做好開学后全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衔接,补足全在线教学的缺漏环节,将是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做好课程衔接的准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结束语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个人简历自荐信,简历自荐信
    下一篇:放假调休通知,调休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