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最新说课稿,说课稿
最新说课稿篇1
《万年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
课件。
1课时。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我们班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吃过冰糖葫芦吧,回忆一个你所吃过的糖葫芦的模样,好吗?(课件出示冰糖葫芦图片)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词语(课件出示):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研讨。
3、班内汇报交流。
4、重点指导理解问题: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感情朗读,深入体验
齐读课文,谈谈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为人实在、做事认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五、拓展理解,体会情感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做人的道理的?实际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亲那样吗?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最新说课稿篇2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小节教学内容之一,本节课教学p20—p21的例4、例5以及第21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五第1-4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点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不变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渗透转化的数学方法来培养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教材把列表、转化等方法作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而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辩证观点。
1、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先利用20页上的填表,复习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性质,为“转化”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做发了辅垫,然后引疑,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探究的冲动。
2、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①学生试做例题4,并讲出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②学生试做例5.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⑴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⑵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⑶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3、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学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教学中如何成功的体现: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复习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0.31.330.8750.009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582130.63.95
3、填写下表。
被除数151501500
除数5505
商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28=201;(2)56280÷280=();
(3)562800÷()=201;(4)562.8÷2.8=()。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201,即562.8÷2.8=5628÷28=201)(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归纳法则
1、学习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
(1)学生审题列式:56.28÷0.67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②学生试做:
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56.28米÷0.67米=5628厘米÷67厘米=84(条)
解法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再计算。5628÷67=84(条)
答:可以截成84(条)。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0倍?)
把除数0.67转化成整数67,扩大了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56.28也应扩大100倍是5628.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4)练习:完成做一做第1题91.2÷3.80.756÷0.18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0.756÷0.18=75.6÷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
2、学习例5:买0.75千克油用10.5元。每千克油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列式:10.5÷0.75.
①要把除数0.7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5扩大100倍转化成7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倍。)
②被除数10.5扩大100倍是多少?(10.5扩大100倍是105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被“0”。)
3、比较例4与例5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4、练习:课本p21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对被除数小数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三)回顾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当选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移动()(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看书p19-20,划出重点词语。
最新说课稿篇3
《欲速则不达》一课是北师大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是“快”与“慢”。“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快”是相对于“慢”而言,“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作用。在《挑山工》中写登泰山的人,一路赏景散心,不觉时间匆匆流过;《欲速则不达》中急于往回赶的齐景公尽管有好车良马,还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来不及。本单元的课文不仅仅向孩子们说明了要正确认识快与慢,还为孩子们提供了解决“快”与“慢”的矛盾的一些方法,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有明确的目标,如本单元的课文《和时间赛跑》;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如果说《效率专家爸爸》是从正面来说明这个问题,那么本篇课文《欲速则不达》则是从反面来揭示不重视方式方法所造成的结果;三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如课文《挑山工》中所提到的挑山工。珍惜时间,合理支配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
本班学生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科的学习能力,如: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新课文的习惯,大多数孩子能够通过预习,借助各种教辅资料,自己认识生字新词,从而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通过对《增广贤文》等传统经典的背诵,具备了初步理解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对《挑山工》的学习,孩子们初步建立了珍惜时间,坚持不懈的意识,却不一定完全明白如果一味强调时间上的快,也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七个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2) 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3) 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欲速则不达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读,熟悉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2) 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3) 课后延伸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悟出道理,在生活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1、 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2、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课时安排]1课时
1、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懂课文中所讲的故事。
课上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通过诵读课文,师生合作正音、正确书写、弄清词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
2、导入:
前边我们学习了课文《和时间赛跑》,知道时间对我们每个人的宝贵,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不要让时间老人从我们身边偷偷滑走后,我们却还一事无成。这一单元我们的主题是快与慢,那么我想请大家思考:到底是快好还是慢好?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和学过的两篇课文,孩子们都有对“快”与“慢”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并不加以评论,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从中去寻找答案。
3、初读课文,首先让学生对文中所记述的人和事有具体的把握——写了哪些人?哪个人是主要人物?记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必须完成的任务,其次通过请学生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掌握情况,如果说让学生对文中所记述的人和事有具体的把握是读懂文章的基础,那么请学生复述课文则是对初读的检验和提升。
4、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深一步的哲理理解,这是本课要引导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而要理解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就首先要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了解景公当时的心情变化,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自由读,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景公两次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读一读,悟一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再进行反馈:
(1) 第一次:
驺子驾车跑了大约几百步,景公心急如焚,嫌驺子驾得太慢,就夺过缰绳,亲自赶起车来。(指名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在这里,我抓住了心急如焚这个词语帮助孩子们理解景公当时的心情。我请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句子,并用小黑板出示,把心急如焚一词用红笔书写。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体会景公心情的关键之点,我运用了3w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首先,是什么。我提问学生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心急如焚的意思是心里非常着急,好像快要烧起来一样。)
在理解了心急如焚的意思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景公为什么心急如焚?让孩子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景公心急如焚是因为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景公很爱惜人才,想赶回去见他最后一面。
最后,怎么样。我想学生提问:在课文中找出景公有多急?你觉得景公这样做聪明吗?从而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景公性子太急,他亲自赶车是很不聪明的,因为韩枢是驺子,驺子就是骑马赶车技术很好的侍从了,景公平时不驾车,他的技术肯定不如韩枢,所以,景公这样做不聪明。。。。。。
在此基础上,为了训练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景公,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齐景公的行为你有什么新的理解?(无论后人觉得齐景公如何愚笨,但他的爱才之心是不能否定的,他爱臣如子,很惜才。)
(2) 第二次表现景公两次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我同样让孩子说一说,并用小黑板展示出来:
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向前,索性弃车,自己徒步跑开了。
在这里,我着重抓住了三个看似平常的词语:不努力、索性、徒步。首先我让学生思考,真的是马不够努力吗?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明白不是这样,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景公用的是良车好马。不是马不努力,而是景公心里太急,赶车的技术又不够好。
其次,我请孩子弄明白索性是什么意思,景公这样聪明吗: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很快找出答案:索性的意思是干脆,急性子的景公没有经过思考,更没有去找为什么马跑不快的原因,而是干脆弃车步行,他这样做的办法也很不聪明。
最后,请孩子告诉大家徒步的含义,并发表自己对景公这样能够做的看法:徒步的意思是没有用工具,就靠脚走。有的孩子说,“这怎么可能比车快呢?我们都能想明白的事儿,景公都不明白。”
(3)解题: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们想一想: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不能,因为路途远,徒步太慢。景公是由于太着急回城看自己的臣子了吧,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让学生回到课题,理解题目的涵义后提问:孩子们,现在,你们觉得快好还是慢好呢?(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4、对照学习课文下面的文言文,这一个知识点我是通过反复诵读来体现的,首先请孩子们对照课文,小组合作自由读文言文,再由老师读文言文,老师读一句文言文,学生到课文里找出对应的白话文读出来,最后老师退居二线,请男女照着刚才的模式,合作读文,加深孩子对文言文的理解。可以在此提示孩子们注意发现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不同之处,文言文简洁,而白话文更通俗易懂,通常白话文用两个字表达文言文中一个字的意思。
5、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身边“欲速则不达”的例子,想想如果自己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与慢”。“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快”是相对于“慢”而言,“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作用。解决“快”与“慢”的矛盾,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欲速则不达》这篇文章从反面说明了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通过本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悟出这个道理。教学时,我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1、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本节课中,我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如:导入新课时,我就提出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快好”还是“慢好”?
在导入环节,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和学过的两篇课文,谈一谈对“快”与“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头头是道,各有各的见解,理由也很充分,课堂气氛热烈异常,然后通过老师的小结引导,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从对文本具体语言材料的咀嚼中,帮助学生理解景公的心情,
如我在教学中抓住了景公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又从这些句子中抓住了心急如焚,索性等词语,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景公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深刻的哲理,让孩子们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训练了孩子的逆向(这不是逆向的思维哈,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罢了,属于发散性思维哈)思维能力
如我在引导孩子们理解了本课的哲理意义之后,让孩子说说对齐景公的行为新的理解,让孩子们不仅为景公两次不妥的行为感到可笑,也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景公为什么会这样做,认识到景公也是一个爱臣如子的人,做到学生学会能够更全面的区评价一个人。
3、 联系生活实际,一课一得
在学完全文之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一下什么叫“欲速则不达”,举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孩子们联系生活,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
但是,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分析两次景公因焦急而做出不妥行为的句子时,老师的引导和提问显得很琐碎,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提炼和升华。
最新说课稿篇4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六班的学生。该班学生普遍音乐素质较好,思维活跃,有表现欲望。六班的学生已经能做到通过网络的自主学习。因此本课设置了课前搜集有关瑶族音乐文化资料的环节。学生们搜集的资料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详实。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音乐要素,能做到聆听音乐体会音乐情绪。但当音乐情绪变化时,他们还不能立即找出是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么,在欣赏作品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欣赏能力。对此,本课中设计了打节奏为音乐伴奏的体验环节,以及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音乐特点。
本课的拓展环节为根据欣赏作品的主题旋律进行音乐创编,这是根据六班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的创编知识设计的。学生们喜欢发挥个性的创编活动,都能积极参与。但因缺乏音乐语汇,创编显得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另外,本课中还要求创编歌词。这个创编活动学生们还未接触过,教师应多给予鼓励。
三,教材分析:1,本课选用的教材是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西南情韵》中的《瑶族舞曲
2,课标:能够听辩,记住《瑶族舞曲》中音乐主题并辨认主奏乐器的音色,感受,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
3,课标分析:本课以课标中听辩,记住音乐主题和感受音乐情绪为教学重点。听辩和熟记主题可以采用反复哼唱和聆听活动;音乐情绪可以通过律动,实践和比较等方法获得感受。
4,作品简析:《瑶族舞曲》是一首以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而写的管弦乐曲。全曲共分三部分,四个主题,运用了音色,速度,力度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段,生动的描绘了瑶族的青年男女在节日的夜晚,身穿盛装,欢歌曼舞的场面。
四,教学思路:本课主要依照“创设情境,聆听感受,表现创造”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首先,通过少数民族歌曲和图片,文字资料为学生创设聆听情境,其次,通过律动,演唱等实践体验环节,以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最后,在学生获得了音乐感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作品主题创编出他们喜欢的民族音乐,并能用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
五,教学目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熟悉作品各部分主题旋律,掌握曲式结构。并能背唱a主题,积累音乐语汇。了解瑶族特色民族乐器长鼓,能根据《瑶族舞曲》的音乐特点,设计恰当的节奏为作品伴奏。在熟悉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尝试进行音乐创造与表现。
六,教学重点:1、熟悉《瑶族舞曲》各部分主题旋律,背唱a主题。
2、体验作品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场景。 3、根据各主题的音乐特点,设计恰当的长鼓节奏为音乐伴奏。
七,教学难点:在熟悉作品主题旋律,体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尝试用作品主题进行填词,改变节奏,速度等音乐创造活动。
八,操作流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1,播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热身。 2,导入瑶族音乐
(二)了解瑶族和瑶族的乐器长鼓: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瑶族资料。
2,认识长鼓;3,学生敲击桌面和桌边模拟长鼓音色,并为老师弹奏的乐曲伴奏。
(三)欣赏《瑶族舞曲》:1,分主题欣赏 (1)欣赏a主题
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主题;2)聆听主题,学生敲击长鼓节奏为音乐伴奏,体验音乐特点。
(2)欣赏b主题: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主题;2)聆听主题,学生敲击长鼓节奏为音乐伴奏,体验音乐特点。
(3)对比分析a,b主题音乐要素的特点。
(4)欣赏c主题:1)聆听主题,学生敲击节奏为音乐伴奏; 2)讨论:音乐的情绪怎样 哪个音乐要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复听主题。
(5)欣赏d主题:1)聆听主题,学生敲击节奏为音乐伴奏:2)讨论:音乐的情绪怎样 与c主题相比,音乐要素有哪些异同;3)复听主题
(6)小结归纳四个主题的音乐特点。
2,完整欣赏《瑶族舞曲》:(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聆听边构建乐曲的曲式结构图。(2)请学生谈谈想象的音乐场景。
(四)拓展:创造表现--创编《新瑶族舞曲》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再唱a主题。;2,以小组形式,从速度,节奏,节拍,歌词等方面对a主题进行创编。
3,学生演唱创编作品,教师进行评价;4,欣赏新稻子组合新唱的歌曲《瑶族舞曲》。
(五)课题总结
九,教学特色:1,体验式音乐学习:音乐学习需要学习者自身去经历,去感悟,去操作,才能获得属于学习者个人的音乐感受。体验式音乐学习强调身体的参与。因此,在欣赏《瑶族舞曲》的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学生亲身的音乐体验。在聆听每一段主题时都通过唱旋律,打节奏等活动,使学生获得音乐感受。在完整欣赏时也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想象,让他们始终沉浸在音乐中,获得最直观的音乐感受。
2,比较式音乐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有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刻印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审美注意力,还有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能力的提高。在本课的欣赏环节中,我多次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比四个主题在节拍,节奏,速度以及音乐情绪方面的异同。
3,导入部分:课堂导入环节选择了彝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少数民族歌曲学生比较熟悉,也能创设出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的情境。同时,我选择的是新编版本,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这是学生所喜欢的,于是我设计了跟随音乐节奏律动的活动。通过不断变化敲击方式和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拓展部分:本课的拓展环节设计为学生对所学作品的创编活动。学生在熟悉作品音乐主题,获得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对音乐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并且用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的音乐技能,又能展示学生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
最新说课稿篇5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十二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教材的前四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革命传统、杰出人物、古典名著、中外名人。本单元的主题是外国名著。根据新课程标准,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本册教材中的两则读写例话《注意收集有关的材料》和《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都可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渗透,从而把握学生把学习例话的收获运用于读写实践的情况。
制定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
因为课文是原著的缩写,所以要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进行充分的阅读。把握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5、运用掌握的读书方法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首先,我将力图贯彻“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质疑、讨论、品味文中主人公不寻常的经历,帮助学生创设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同时,我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组织、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根据教材内容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合理的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做到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意象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自学完以后,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从整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充分自学。人的大脑接受信息,有意注意总比无意注意有效得多。本课内容浅显易懂,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经过自学,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探讨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一方面可以从容、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略有所悟的急需得以印证和深化,不得要领的急需理清头绪,困惑不解的急需弄个明白,自然都格外注意,毫不懈怠。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强化了自主意识。
3、自学研讨。学生自学后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思索别人的看法,反驳错误的观点。这一过程在教学时还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先由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解决课文中的共性问题,并积极引导尖子生对个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参与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听说能力、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学生已经有五年多的学习经历,思维比较活跃,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学期教材的重点是《注意收集有关的材料》和《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之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把握其方法。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渗透,从而把握学生把学习例话的收获运用于读写实践的情况。而文中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在反复朗读课文之后,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1、设疑谈话、导出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一个人要活着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失去这个最基本的条件,还能生存下去吗?但是就有一个人在一个荒岛上,没有吃的、住的、又有野兽出没,却生活了二十几年,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鲁滨孙去体验一下那惊险的荒岛生涯,一同走进《鲁滨孙漂流记》。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快速引入课文情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默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完请同学来描述一下文章中鲁滨孙的经历。
鲁滨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整体把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品读,去感悟鲁滨孙的精神。下面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在理解中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课外查阅到的资料,结合生活实际去体会,去感悟。
4、交流成果,共享收获
(1)同桌交流感受
刚才老师在下面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都学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把自己的成果与大伙分享是最大的快乐,下面谁先来谈谈,注意汇报时,其他的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重点段落2-8自然段)(把握住所、食物、安全、孤独问题及解决 板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这样设计实施了开放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得到发展,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5、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老师讲故事:没有开启冷冻功能的冷藏车冻死工人的故事。
对比质疑:同样是身处险境,为什么鲁滨孙能活下来?而工人却在一夜间丢了性命?
抛出中心议题:“是什么让鲁滨孙活了下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小结:
阅读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个阅读的结果,而是经历一次阅读的过程。通过课外故事的引入,在两则故事结果的悬殊对比中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鲁滨孙在孤岛上活了下来?”这个问题问域宽,答距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很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学生开始认真解读文本,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鲁滨孙的认识是自己发现的,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得出的结果。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学习发现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自己的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自己获得真理。课堂上真正呈现了学情,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6、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最新说课稿篇6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说课就是全面面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再简单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师在说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学方案说出来,更要将隐含于教学方案后面的设计思想、教育理念、具体依据说出来。由显说隐、由隐论显。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目标
四、说准备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流程
七、是亮点或特色
(一)说教材:分析教材。题目、来源,即从何而来、为何而选——
1、说教材:说教材内容就是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它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
(二)说学情:说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
(三)说目标:如何确定目标——情感、认知、能力。目标贵在挖掘。挖掘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分析。目标的评价重点在是否明确、是否具体、是否可检。与此同时,要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原因或突破的方法。
(四)说准备: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活动准备是为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五)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指导幼儿的途径,说教法主要说明在本次活动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自己其中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说教法时注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
2、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说明幼儿要“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的环节,教师要说出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教师在说学法时要说出活动中幼儿怎样学习、依据是什么;自己在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用多通道参与法、体验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等学习方法。
(六)说流程:这环节往往是拉大说课距离的环节。要点是什么?怎么说才是流畅的?受听的?
一般要说清“总共有几大环节”“各环节的主要目标”。分环节讲清“教什么”、“怎样教”——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保证重点难点的突破、如何保证所有孩子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训练帮助幼儿在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获得提高”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
(七)说特色与亮点: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重点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因此在对自己设计课程中的思维活动进行审视后,要突出说明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最与众不同的,要多角度挖掘。
1、反思性原则
2、生成性原则
3、关注幼儿发展原则
4、创新性原则
说课整个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有听众,你能否调动听众的情绪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说课的成败。所以在说课准备、说课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1、课前说课是课前的预案,想像空间圈较大,所以说课设计要根据对内容的理解,给自己的说课赋于一些基本思想。
2、因说课准备时间较紧,在课前说课可先准备好各领域课程的框架,使目标心中有数。重点去考虑教学设计的框架,以提纲的形式写下来,特别要记下幼儿的特点,问题和需要以及教育对策,遇到不熟悉的教材要仔佃分析教材的价值与内涵,教材与幼儿发展的关系,然后再确定目标。
3、说课整体要流畅,不作报告式,流水式的介绍,流程中许多分环节的介绍过度要自然。
4、说课要有层次感,不要面面俱到将说课说得很细,因为说课只是教学预案。要多谈谈幼儿在学习 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和教师的教学策略。
5、说课要自信。富有激情和个性的说课才能感染听众,但同时也要针对自身注重扬长避短。
最新说课稿篇7
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极浅显的说明文,以十分简洁的语言扼要地介绍了红绿灯、汽车方向灯、灯塔等灯的用途,但又赋予它们童话色彩——这些灯会说话,很容易引起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共有11个,不过,字形并不复杂,对学生来讲,较易于掌握。
这一课已经是第55课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比如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方法,读起课文来不吃力了,好的学生甚至可以做到正确、流利、有语气了。随着识字方法不断地积累,学生的识字经验更丰富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有些生字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了,而不必个个都做具体指导,从而节约了课堂时间。对于学习热情高的学生、既愿意动脑又敢大胆说并说得好的学生一定要多给鼓励与表扬,让他们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中。
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及说明]部分。
目标之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课文中的“往、告、诉、定”四个生字的字形容易出错,要重点给予指导,其中学习“往”字时认识部首“ㄔ”(双人旁)。对 “吗、呢”二字,知道是表示语气的词就可以了。现阶段对课文朗读的要求首先是做到正确,本课要落实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随着对朗读要求的逐渐提高,在这一课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提醒别人的语气。在书写方面,在认识了部首“ㄔ”(双人旁)的基础上,描写“往”字,并明确“工”的书写笔顺。学生必须认真地书写,先描,后写。老师要提醒学生把字写好。目标之二是能力点的落实,学了课文的句式能应用,能当众用规范、连贯的话把一些灯的作用说清楚。目标之三是拓展训练,从课文引发到生活,挖掘灯的作用。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更多的灯,了解它们的各种用途。通过学习,渗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生字教学要逐渐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教师要组合好生字群,让学生在生字学习过程中把几个生字建立相应的联系,方便记忆。比如 “灯、还”放在一起学;“吗、呢”一起学,“车、往”一起学,“工、作”“告、诉”一起学,“定”单独学。在生字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字形适当地让学生理解一些字词的意义。比如灯能照明,灯为什么是火字旁的?原来在电灯和其他灯发明之前,人们是用火光来照明的,所以是火字旁。让学生看繁忙的马路,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车来车往”,学习“车、往”这两个生字要记住这个词语,在上海,这个词语经常能用。同时学习“ㄔ”(双人旁),在单人旁上加一撇,表示人很多,并不只是两个人。马路上车多人多,是通过什么来指挥交通的?红绿灯就是一种方法,要让学生知道红绿灯能告诉人们什么意思,只要朗读课文的句子就知道了。汽车的方向灯能告诉人们什么呢?不管是红绿灯还是方向灯,它们都在工作。这样学习生字就不是机械地认识汉字的字形,而是与生活与字义联系在一起,一次还可以记忆几个汉字,比机械地记忆牢固得多。
指导朗读一定要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结合进行。课文的第一小节点出了灯会说话这个话题。朗读这句话时要注意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强调一下灯会说话。第二小节,介绍红绿灯时语气可以平直些,因为绝大多数小朋友都知道红绿灯代表什么意思。而方向灯的作用,小朋友就不一定全知道,车要拐弯,假如不提前告诉后面的车辆,那就会发生交通事故,朗读引导里的那些话时,要果断,表示提醒的意思。而河道里的航道灯,包括飞机场的地面道路上晚间都亮灯,主要是告诉人们道路情况。朗读这句话声音不要太响,因为夜晚是宁静的。不必讲朗读技巧术语,而是引导学生读中体会,体会后再读。反复读,并做到有效地读。
“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培养好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萌芽”极其关键,这时,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至关重要。例如在识字方面,在现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后,可以放手让他们联系已有的经验来自己学习了。如要重点指导字形的生字“告”,班中可能有部分学生已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字,也可让学生说说现在怎么学会它的(上下如何组合,编顺口溜、提醒特别需要注意的笔画等都可以)。又如学生刚开始当众说一些灯的作用时可能不规范、不连贯,说不清楚,教师要及时提醒或因势利导,对于其积极的态度及答对的地方,哪怕只有一点,也要加以肯定与表扬,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性。
根据教学设计,将教学分成五个环节在课堂中实施。课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老师展示一些图片,从学生熟悉的灯到有一定特殊用途不大常见的灯,让学生来说说名称,还可以说出用途。这篇课文的题目很有趣,教师可以儿童化的语言带着一份神秘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阶段,主要是继续进行听与说的训练。让学生第一次听录音,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再听录音,重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教师可提出要求:边听边记,什么灯说了什么话?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随着学生的交流,出示句子指导读出提醒别人的语气。现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但老师要注意发挥指导作用,对不同的字有不同侧重点的指导。比如“吗、呢”二字,让学生知道和“吧、呀”一样用在句子末尾表示一定的语气即可;结合字形适当地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灯能照明,为什么它是火字旁的呢?对“往、告、诉、定”四个生字的字形则要重点给予指导,尤其提醒易错的笔画。在语文课上,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语言实践,这篇课文未展开写的内容就是好的着手点,可以让学生模仿说话,不过可以给几个句式让学生选择说,以降低坡度,让学生有话可说,并说得规范。
在指导书写环节,由于学生在握笔、书写姿势上已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练习,老师再多提醒予以巩固即可。指导描写时应带领学生分析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比例,左窄右宽。重点可引导学生找出在横、竖中线上明显位置的笔画,再描再写,效果会更好,也让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的写字习惯。
最新说课稿篇8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别康桥》共同组成一个文本,出现在这一单元,那么我们就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意象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去探索美。
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把握文章情感,理解意象。
知识和能力:了解有关戴望舒的知识,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过程和方法:探讨意象的多角度理解,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重点: 体悟雨巷诗情诗境
难点:体会本诗“丁香姑娘”“雨巷”等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手法,初步学会鉴赏象征诗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现代诗歌,懂得一些鉴赏诗的基本方法,但象征诗还是第一次碰到,所以理解象征手法还有一定难度。另外本诗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很难理解其历史背景。六、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采用朗读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诗歌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以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使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学生对诗歌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讨论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对意象进行多角度理解,发挥学生自主性。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完成本课。诗歌重在朗读,所以本课四个环节的解读都在朗读中完成。
关于学法,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主探究。本诗歌意象比较朦胧,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本课的关键,多元解读和问题探究能有效促进对话教学,实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导入语:听惯了北方胡同里粗犷的叫卖,看惯了北国风光的千里雪飘,却不曾体会,那细雨如丝的江南空气中氤氲的朦胧与凄婉。一条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点太息般的泪光,若有若无地,飘进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样的意境如此荡人心肠?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欣赏那别样的美。
1、初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我不准备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绍作者和背景,因为我想努力创造一种读诗的心境,随着导入直接进入一种美的境界,而不想因为作者、背景的介绍而中断;再者,介绍之后,反而扼杀了学生自己对诗的想象和理解。尤其这首朦胧的小诗,更有多样的解读。
初听配乐朗诵,进入诗境,同时展示江南雨巷的画面。这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是那么完美,而诗歌本身,不就是一曲动人的旋律吗?
再听配乐朗诵,思考:诗人的音乐美是怎样造成的?
1、在读语言,品情感之美
在整体感知了诗歌的音韵和情感后,让学生再次诵读,根据刚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并且画在纸上,并口头描述。有何人、何物、何景、何情?朦胧、凄清、悠长、寂寥的雨巷该是怎样的?结着愁怨的丁香有时怎样的一个姑娘?
2、品读内涵,品思想之美
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徘徊惆怅?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倾注了如此愁怨的诸多意象?诗人为什么想要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愁怨的姑娘又是谁?(同学分组讨论,小组代表作答)
美是丰富多彩的,清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隐旷达是一种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丽的忧伤。但我们不能为了美而学戴望舒的伤感。毕竟他有那个时代的情绪背景。同学们可以课下深入的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学习他高尚的审美情趣,学习他的爱国情怀。
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景,展开想象,描写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姑娘”。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个人年终总结开头,个人总结开头
本文目录一览: ★、 个人年终总结开头篇1 ★、 个人年...保密承诺书,保密承诺书
本文目录一览: ★、 保密承诺书篇1 ★、 保密承诺书篇...情侣恋爱合同模版,爱情合约
本文目录一览: ★、 情侣恋爱合同模版篇1 ★、 情侣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篇1 ★、 小...谈谈对党的性质的认识——思想汇报,党的性质
本文目录一览: ★、 谈谈对党的性质的认识——思想汇...平安建设工作总结,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平安建设工作总结篇1 ★、 平安建...在订婚宴上的讲话稿模板,订婚宴讲话
本文目录一览: ★、 在订婚宴上的讲话稿模板篇1 ★、...党员学习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党的十二大精神心得体会
本文目录一览: ★、 党员学习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国旗下讲话我爱学校演讲稿,我爱我校
本文目录一览: ★、 国旗下讲话我爱学校演讲稿篇1 ★...绩效考核方案,绩效考核
本文目录一览: ★、 绩效考核方案篇1 ★、 绩效考核方...就业意向书,就业意向怎么写
本文目录一览: ★、 就业意向书篇1 ★、 就业意向书篇...保安培训方案,保安培训
本文目录一览: ★、 保安培训方案篇1 ★、 保安培训方...关于审查报告范文汇总,审查报告
本文目录一览: ★、 关于审查报告范文汇总篇1 ★、 关...科室工作总结,科室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科室工作总结篇1 ★、 科室工作总...活动邀请函,邀请函模板
本文目录一览: ★、 活动邀请函篇1 ★、 活动邀请函篇...实习个人总结,个人实习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实习个人总结篇1 ★、 实习个人总...开幕式邀请函文案,开幕式邀请函
本文目录一览: ★、 开幕式邀请函文案篇1 ★、 开幕式...第一天上班自我介绍,第一天上班自我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 第一天上班自我介绍篇1 ★、 第一...教学评价的范文范本,教学评价
本文目录一览: ★、 教学评价的范文范本篇1 ★、 教学...2024年继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集锦,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本文目录一览: ★、 2024年继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集锦篇...有关于语文月考考试反思,语文月考反思
本文目录一览: ★、 有关于语文月考考试反思篇1 ★、...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本文目录一览: ★、 建设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篇1 ★、 建...财务杠杆分析,财务杠杆
本文目录一览: ★、 财务杠杆分析篇1 ★、 财务杠杆分...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精细化管理
本文目录一览: ★、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篇1 ★、 精细...电作业安全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本文目录一览: ★、 电作业安全规程篇1 ★、 电作业安...关于请示的范文,请示
本文目录一览: ★、 关于请示的范文篇1 ★、 关于请示...月末个人工作总结,月末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月末个人工作总结篇1 ★、 月末个...确认函范文,确认函
本文目录一览: ★、 确认函范文篇1 ★、 确认函范文篇...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
本文目录一览: ★、 马克思主义论文篇1 ★、 马克思主...公告怎么写,公告
本文目录一览: ★、 公告怎么写篇1 ★、 公告怎么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