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文目录一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篇1
家训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它记载了古人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古代帝王之家、官宦之家、百姓之家皆有家训,其著作者有的是文韬武略的帝王,有的是名臣贤将,有的是宿学通儒,家训是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所感所悟而撰写的,他们在立身处世、持家治家、为政治国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1.立身处世之学立身处世是人之为人的首要课题,也成为历代家训的主要内容。要在社会中做一堂堂正正之人先要立身而成为一人。中国传统文化重“人禽之辩”。人与禽兽不同,孟子曰:“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孟子认为这“几希”之间有大分别。“这些‘几希’之辩,当然不重在身体生理上,而更重在‘心性’‘心理’上。”[1]因此立身而成为一人,就应具有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历代家训大多都教育子女在平凡的生活中学做圣贤,以求安身立命。《钱氏家训》)中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国藩家书》中讲“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增益圣贤品德,修炼诗文本领,这是个人和家族的财富,且都可由自己做主。而“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传统文化家训中常讲“天命”,如《朱子家训》中“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等。但曾国藩所谓天命却是“尽其在我,听其在天。”虽有天命却应尽人事,坚持在逆境中在失败时仍有所作为。“‘天命’起源上是消极的范畴,但却是积极的用法。”[2]袁黄《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其中蕴含着命运由自己创造,人生祸福是自己求得的积极意义,启迪后人应自省知非、修身养德、奋发有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每个人都需在“人群”中做一人,要在人群中做一人,就要懂人与人相处之道。要在这世上做一人,便要学习处世之道。“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钱氏家训》)钱缪提倡公益事业,以造福社会大众为行事之准则。“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船者,宜随力助之,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袁氏世范》)与钱缪所言异曲同工,都强调对他人有益、造福世人才是处世之道。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博爱精神。
2.持家治家之方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家国同构,从某种意义来讲,国即是一大家,家亦是一小国。家庭兴旺则国家富强,家庭和睦则国家安定。传统文化中国家庭多是以宗族为核心的大家庭,大家庭肩负着对上赡养父母、对下教养子女等基本职能,需要处理父子兄弟、夫妇妯娌等各种家庭关系以及婚丧嫁娶等事宜。因此如何持家治家,以保亲人和睦相处、家族兴旺发达亦成为历代家训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家训大多强调应勤俭持家。“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钱氏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勤俭不仅是传统文化美德,亦是传统文化持家之方。但是,“可俭而不可吝也。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颜氏家训》)节俭并非吝啬,“俭而不吝”才值得称道。中国传统文化亦重视教育,读书劝学几乎是所有家训都有所涉及且做了重要阐释的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尤重道德教化,教育的目的不只为求取功名,而在学习圣贤之道,成为君子。《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劝诫子孙“自古明王圣帝,尤须勤学,况凡庶乎!”而读书的目的则在于“开心名目,利于行耳。”“夫学者如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朱子家训》中曰“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钱氏家训》中有云“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需读。”这些论述都告诫后世子孙应勤读诗书,修身利行。关于构建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古人提倡良好的家风门风对于家族成员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颜氏家训》)上行而下效,家庭成员间会互相影响,因此父慈则子孝,兄友则弟恭,夫义则妇顺。南宋袁采所著《袁氏世范》目的在践行伦理教育,美化风俗习惯。在《袁氏世范•睦亲》篇中阐释了亲人失和的原因及其弊端,阐明了涵盖父子、兄弟、夫妇、妯娌、子侄等各种家庭关系和睦相处的原则方法。
3.为政治国之道中国古代早期家训可追溯至《尚书》,“《尚书》中的诰辞可以理解为训诫之辞,训诫之辞用于家中,就是家训。”《尚书》中的诰辞其基本内容即是治国方略。因此,早期家训与治国方略是统一的。在后世家训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帝范》、爱新觉罗•玄烨的《庭训格言》等帝王家训中为政治国的方略和原则都是其重要内容。《帝范》中的内容涉及求贤纳谏、审官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得当、务农为本、崇文阅武等治国方略。《庭训格言》中玄烨提倡广施仁德、勤俭淳朴、从善如流、审慎刑杀等为政治国之道。吴越王钱缪所撰《钱氏家训》字字珠玑。“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强调要勤政爱民。“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提倡节用务本、进贤使能、兴学育才、交邻有道的治国之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作为为政一方的吴越王,钱缪目光长远,所以吴越在他的治理下才能富甲一方。
二、传统文化家训的思想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文化,儒释道三家并存,融会贯通,而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和正统。历代家训,也大多以儒家思想为宗,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修齐治平、中庸之道等美德和思想。
1.仁义礼智儒家奠基人孔子创立了仁学。所谓“仁”,就是“爱人’(《论语•颜渊》)。所谓“爱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性善”论。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生而具有四心。四心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的萌芽。大量的传统文化家训对“仁义礼智”做出了精湛的诠释。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中曰:“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奉先思孝,处位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此乃君之体也。”以仁孝德义治国,这是作为君主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是大仁大义。爱新觉罗•玄烨在《庭训格言》中曰:“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玄烨在此体会到只有广施仁爱,才能受到亲近拥戴,才能更好地治理天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中体现了以礼为治家根本的思想。明代袁了凡所著《了凡四训》被曾国藩冠以“人生智慧书”的称号。在“积善之方”篇中曰:“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告诫子孙应运用智慧辨别“非善之善、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以做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2.修齐治平《小戴礼记》之《大学》篇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一切皆从自己的“德性”上做起。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家训都提倡中和为贵、谦恭谨慎的修养观,反复叮嘱后人要修养身心、涵养品德、待人文明谦恭,平等宽容。《袁氏世范》之处己篇就集中阐述了修身之道,内容包括立身处世、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多个方面。袁采指出:对待乡亲邻里应一视同仁,不该“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袁采谆谆劝导家人子弟“殊不知彼之富贵,非我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德厚有识的君子绝不会这样做。与他人交往,应“长念其长”,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对于忧患不如意事,如能认识到世界本是一“缺陷世界,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便可得到些许安慰。曾国藩在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写给澄候四弟的家信中,告诫子侄切勿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总之古人认为修身为本,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齐家、治国。
3.中庸之道何谓中庸?《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朱熹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庸是对事物的发展不偏不倚而又恰到好处的适度把握,用于处世,则是一种能达到平衡、和谐的人生哲学。”钱穆先生指出中国人的中庸之道,“正是一套哲学,亦是一套思维方法。是在人本位人文主义的文化大体系中一套重要的哲学和其思维术。”传统文化家训的作者大都熟读经史典籍,饱经世事沧桑,深谙中庸之道的“哲学和思维术”。《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通过给父母、兄弟、子侄的书信对家人苦口婆心、循循劝诫。在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日写给沅甫、季洪两位弟弟的家书中,讲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糜,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之谓也。”在此处刚柔是其两端,刚柔互用才是中道,否则“断不能久”。颜之推生活之时代“顷世乱离”,其所著《颜氏家训》正是他“结合自身的乱世体会而对儒家中庸思想所作的现实生活化解读。”作为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文化士人,颜之推懂得“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无论是仕宦还是生活需求都应适可而止,“少欲知足”。因此他告诫子孙“谦虚冲损,可以免害。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在处理亲友关系上颜之推曰“亲友之迫危难也,家财己力,当无所吝;若横生图计,无理请谒,非吾教也。”在这里颜之推又体现了他的中庸处世观,中庸并非没有原则,而是要区分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在此处颜之推提倡的不是冷热两端,仍然是冷热之间的“中道”。中庸之道,为儒家之至高境界,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我们可以在历代家训中有所体会。
三、传统文化家训的当代启示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虽然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演变,传统文化家训中的有些具体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传统文化家训中所蕴含的美德和思想有其超越性,于当今时代仍具有其启示意义。
1.对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远,其内涵深藏于古代典籍之中。而古代典籍卷帙浩繁,无论儒家经典、道家箴言、佛学教义无不深奥难解,专门研究传统文化之学者欲了解其精义尚需时日,普通人自不必说,可能穷其半生也难窥其一斑。而传统文化家训作为对后世子孙的训诫,往往析事明理,文朴义实,其中又蕴含着传统文化思想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中的很多精华,通过家训熔铸成了至理名言。因而传统文化家训成为沟通精英思想与普通民众的媒介,成为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和阶梯。《颜氏家训》中深入浅出地通过举例向子弟们传授为人、立身、处世、治家的各种道理。颜之推通过琅琊王的例子告诫后人对孩子不宜溺爱;推崇房文烈、裴子野待人的宽仁笃厚,贬斥邺下将军的贪婪刻薄和南阳富翁不近人情的吝啬,并以他们的可悲下场告诫子弟引以为戒。通过齐孝昭帝、梁元帝的事例来说明无论何种境遇处理任何事务都要勤于学习的重要性。
2.对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构建和谐家庭伦理关系的启示中国古人讲“修齐治平、家国天下”,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国家安定。因此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构建和谐家庭伦理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也有重要意义。人在此社会中生存,总要与他人发生关系。传统文化中把父母、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最重要的关系称“五伦”,其中的父母、夫妇、兄弟“三伦”涉及家庭关系。历代家训都重视对家庭和谐关系的构建,都有对后人如何保持严谨家风维持家庭和睦有序的训诫。司马光所撰《温公家范》就明确详细指出了一个人在父母、夫妇、兄弟等家庭关系中,所充当的角色定位以及应尊崇的道德礼制。家范中司马光通过大量的事例讲了为父、为母、为夫、为妻、为兄、为弟之道,以礼治家,形成“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的良好家庭风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篇2
关键词 成人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lG40 文献标识码:A
1当下社会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病
1.1是精英教育还是教育精英
当今我们教育的目标是精英教育但是现状是教育精英,甚至是大众教育都未达到。但是这种教育精英教育出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却又都不是精英,他们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与教育投入是完全不成比例的。
1.2教育问题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最近广州2个大学生参加马拉松比赛致死案,就体现出当今大学生的一种身体素质低下的现象,许多大学就因此取消了长跑运动。还有很多学生的一种非遗传性的肥胖,都是由于一系列教育的弊病衍生出的问题。
1.3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花钱上好学校,现在在合肥,孩子换个好学校要4、5千块钱,北京现在就要5万10万甚至20万。这种把大量教育资源集中在少部分群体中的行为导致的结果是教育资源的更加集中。异地高考是否对外籍学生开放,有的省份已经公开,有的省份却是明令不接受外籍学生参加高考,教育公平该如何去实现?
2孔子基本教育思想的阐述
2.1教育“成人”
那么孔子对于“教”的作用于目的又是怎样人生的呢?老师的教育除了要传授知识以外,更实在教诲学生给学生指出道德的学习榜样,并且通过对于他们所作所为做出道德评价。鼓励与引导学生道德的前进与进步。最后的教育目标就是“成人”成为君子。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孔子教育的目标是成为君子,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对君子做了多次的解释,一种是仁德、聪明、勇敢;还有一种是做到让人们安居乐业。能够做到这些就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他认为他自己都还无法做到。退而求其次,如果能够做到在物质利益的面前还能想到道义的约束,在危险的时候能献出生命,长期处于平困之中还能信守自己的诺言,这样也就能算是成人了。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君子是成人的终极形式,成人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条件。君子起码要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
2.2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无论你是贫穷或富有,出生高贵与普通,身份高贵或贫贱,品格优秀或卑劣,你都有受到教育的权利。孔子的学生中有出生高贵的贵族子弟,但是更多的是出生贫贱的庶民百姓。除了其中的南宫叔和孟懿子是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宋国的司马牛是贵族。其他的如颜渊、子路、子夏、有若、子游、子张、公治长、子贡等等都是出生于普通的庶民之家。颜渊住处破败,公治长曾是囚犯,子贡虽然是商人,但是社会地位低贱。这些都是普通庶民之子,但是孔子都一视同仁给予教导。他曾经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即便是曾经有过错,生命中有污点的人,只要他诚心向学,他都会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孔子有个学生名为宰予,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论语・阳货》)因此认为可改为“一年之丧”,被孔子批评为“不仁” 。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即使是对于这样的学生,孔子也一视同仁地给予认真教学。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仪教,弟子者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正是这样,孔子门下才会云集众多门生,而他的弟子也可以说是形形,个性鲜明。
2.3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所教的内容不同,方法也大相径庭。不同学生擅长的领域不同,资质不同,他教授的知识与难易程度也不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其言也,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同样问的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针对不同的学生作不同的回答。颜渊聪明德行也高孔子就按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仲弓为人不够谦逊,孔子就教他谦卑,司马牛性情急躁,孔子就教其言行谨慎,樊迟愚钝,孔子就只教他最基本的爱人。
3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说贯穿中华两千年教育史。首先他将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到是治国安邦的根本问题与国家的重要职能。其次,改变了教育不再为贵族所享有的特权,普通平民可以通过学习来从政“学而优则仕”。最后,在教育中重视德育的重要性。这些都对当代的教育思想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
对于现在应试教育下导致的择校、分重点班等问题,使得好多学习较差的学生被视为是“异类”、“害群之马”――因为他们会影响班级或学校的考试成绩。在这种体制下,一部分“学困生”被迫过早地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这部分学生由于年龄过小,自制能力较差,因而走上了歧途,给社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和危害。这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就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任何人先天的品质都是相近的,不同的在于后天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不在乎学生的成绩好坏,花的钱多或少。老师不能光重视那些聪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了那部分成绩差点,接受能力弱点的学生。我们应该提出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方针使得各类学生有发展的平台。教育不仅仅是在教授科学知识,更是一种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所以这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有教无类的教育。
[1]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
[2] 朱熹(宋)。《四书章句集注》。岳麓书社,2008年。
[3] 钱逊。《论语讲义》。人民出版社,2012年。
[4] 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篇3
【关键词】孔子;忠恕之道;中国外交;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001-02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这其中,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是其中的精髓所在。而这一体系中的“忠恕之道”又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被定位为“仁之方”。①“仁之方”即践行“仁道”的基本方法和行为原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时代在变,其对我们的意义也在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它放在当今时代下,重新审视它对当代中国外交及世界和平与进步的内在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里记载,孔子告曾参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②“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来讲是“忠恕”,概括讲就是“仁”。在曾子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是以“忠恕之道”贯穿始终的。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所谓尽己,就是人的社会伦理意识符合“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推己及人,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还要以己之情,及于别人之心,从而体别人之情。冯友兰先生也认为“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冯友兰还认为忠、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③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对于“忠恕之道”,儒家又把它叫作“e矩之道”,这里“e矩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现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包含着主体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的思想。“e矩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尺(e矩),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我们把儒家的“忠恕之道”放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来寻找它的价值时,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是社会的和谐,甚至于延伸到国际社会的和谐方面,它都存在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传承儒家文化,规划大国外交
近年来,中国外交不断推出新理念,提出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丰富了和平发展理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义利观;2013年以来,中国外交接连打出新倡议,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一年来,中国外交奋力开创新局面,有力推动了中国同世界各国关系的发展。曾任美国国务卿的布热津斯基所说的:“中国,不论其具体前景如何,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潜在的主导性大国。”伴随着当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稳步提高。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性大国,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国际地位,保持清醒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应该妄自菲薄,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从更长远的层次考虑,中国必须有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外交战略,真正做到和平崛起!④
(一)中国外交对儒家忠恕之道的继承
联邦德国前总统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全球化与道德重建》一书的最后引用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句话,即“康德在其著作《论永久和平》中写道,只有当我们把一步一步地逐渐建立起国际法视为自己的义务和正当的希望时,永久和平才不至于停留在纯粹的理想上”。在康德逝世整整200年后,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仍然遥遥无期。相反,在20世纪人类发生了惨绝人寰的两次世界大战。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人类如何能够避免“文明的冲突”,逐步走向人类的永久和平?面对这个严峻而又宏远的问题,似乎康德的话并没有完全过时,即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逐渐建立起国际法”。但“国际法”如何正当地建立起来?各个国家和民族应如何承担“国际法”的义务?似乎这两个“国际”问题的答案仍潜存在人类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中,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氛围中,中国、印度和缅甸的政府领导人曾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五项原则是当时的中国总理首先倡导的,其中内蕴的基本道德理念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国语・郑语》中,史伯就曾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也就是说,不同的因素处于和谐的状态,事物就能繁荣发展;如果同质的因素简单相加,则事物就陷于停顿或死亡。孔子也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如何能够做到“和而不同”?此非他,乃因忠恕之道。
(二)中国外交对儒家忠恕之道的发展
儒学具有宽容博大的胸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忠恕之道就是最集中的表达,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包含的仁慈观念对中国人所展示的意义是坚持和平的理念。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尽管在历史上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其对别国的侵犯,往往诉诸武力与战争,但中国一直要成为世界各民族和平的榜样。⑤这里要消除一种误解,以为主张和平是无能,软弱的表现,其实和平本身就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不以武力侵犯别国,二是不容许他国以武力侵犯我们。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和平理念。和平理念即是以和平的方式和态度带人,又敢于以直的态度维护和捍卫和平。
(三)中国外交对儒家忠恕之道的创新和突破
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中国要巧妙地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强有力的外交活动,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和平发展,这是中国外交战略总目标,而正确处理好中美、中俄、中日、中欧、中印等大国关系则是中国实施总目标的基石和重点。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新中国外交传统,明确提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强调我们要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近年来围绕岛屿归属和海洋权益,中国与邻国之间摩擦和矛盾近来有数量增多、烈度上升之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讲合作也讲原则,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是一个对世界抱有善意,行为负责,尊重他国,谋求与各国和谐共处、互利共赢,同时也不容肆意冒犯和欺侮的国家。为此,我们的对外传播和外交工作可以从文化交流入手,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虽然这一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消弭冲突,但至少可以使冲突得到缓解,以利于营造和谐世界氛围和和平发展环境。在我们向世界展示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展示今天中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家形象。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在科技文化、人类文明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在多视角的国际环境中构建中国的真实形象。
中国是一个主张和平发展的国家。在国内,中国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中国主张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积极倡导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实现共同繁荣。然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外交也面临着困难挑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对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是极大的考验,因此我们的外交战略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儒家忠恕之道中汲取科学合理成分,应用新视角新方法解决国际事务中争端和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小结
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等外交理念指导下,中国外交不仅重视同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平等民主地处理国际关系,而且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外交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动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积极开展国际维和、国际援助和国际人道主义救助等外交努力,大大提升了中国的感召力。如今中国外交已经由小舞台走向大舞台、由小外交走向大外交。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忠恕”之道,意义深长,从人际关系引申到国际关系领域就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在当今国际社会有必要更加强调义务或责任,也就是说,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单边主义的“双重标准”。儒家学派的思想,尤其忠恕之道正是解决现实社会种种矛盾的最佳理念选择。东西方有见识之士已着手多年传播弘扬孔子忠恕之道。有些国家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已见成效。如此发展下去,孔子忠恕之道对世界和平将作出难以估量的贡献。《礼记。大学》:“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孔子的忠恕之道告诫人们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要考虑他国利益,明确告诫世人武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和冲突,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普世价值意义。⑥
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时得出结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在孔子的思想里面寻找智慧。”⑦孔子的“忠恕之道”对人与人之间和谐、人自身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及世界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此外,儒家忠恕之道对促进世界各国“共存共赢”,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对话”,创造中国伟大复兴的平台,大有理念上的启迪意义。儒家的道德金律为我国构建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交相辉映,必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外交新思维、世界和平与进步等方面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14.
[2]张践。忠恕之道的现代价值[J]。学术界,2004(108):26.
[3]唐莉,胡碧玉。浅谈儒家文化对当今中国外交的影响[D]。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0.
[4]万吉琼,王红。新外交的大国意识初探[D]。四川自贡:四川理工学院,2008.
[5]江西元。大国战略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13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篇4
【关键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伦理精神 实践困境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指当自己具有了较高的德性或具有了“仁者”气宇之时,就应将自己的成功和发达同他人分享,促进他人成功与发达;在自己享有发展权的同时,不仅要尊重他人的发展权,而且还要帮助他人发展。)
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
这句话所揭示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二、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孔子所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在提倡“忠恕”之道。
冯友兰曾说:“把忠恕作为一种实行道德的方法说”。所谓实行道德的方法,即以忠恕为“行仁”的方法。冯友兰认为,在这个意义上的忠恕,是指“尽己为人”和“推己及人”。“怎样才算是尽己为人呢?为人作事,必须如为自己作事一样,方可算是尽己为人。人为他自己做事,没有不尽心竭力底。他若为人作事,亦如为他自己作事一样尽心竭力,他愿意把他自己的一种事,作到怎样,他为别人作一种事,亦作到怎样,这便是尽己为人。”“所以忠有照己之所欲以待人的意思,我们可以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冯友兰先生的理解是极为精当的。
应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过程,就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
从内在机制上说,“推己及人”是一个“我与己”、“人与我”的关系协调过程,其实质是一个情感互动的心理过程,也是个人内在道德价值的实现过程。它所体现的精神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爱,即所谓“泛爱众而亲仁”((出自《论语学而》)。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人性假设来看,“推己及人”认为人具有相同的属性:同情、同心。只有这样,才可能从自己推及别人。
其次,从出发点来看,“推己及人”是从自己出发,即把自己作为参照点,以自己的道德心理感受对比、判断他人的道德心理感受,从自己的道德心理体验出发,要求别人或不要求别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与“换位思考”不同,“推己及人”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度量别人的心理与行为,而“换位思考”是从他人的角度,而非己之角度来考量人我关系。
再次,从运行过程和结果来说,“推己及人”主要是以“己”所欲、所感悟为标准和依据,来判断、要求、体察、体谅和宽容他人,从而处理好人我关系。从过程上讲,“推己及人”是以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为根本依据,来度量他人的价值观,判断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合法性与不合法性。从结果上说,这一过程体现出主体的主动性与他人的被动性,即一种他人的被强加感,以及自己的优越感,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实现扩展,得以外在化、普遍化。
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运行过程,其基本前提是自己内在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价值观,其基本过程是以“己之心”来衡量“人之心”,其结果是自己内在道德情感与道德价值观实现扩展,得以外在化、普遍化,体现出一种人际间的爱。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精神
从伦理精神层次上看,在个人“推己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尊重和平等精神。
其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一种“宽容”精神。唯有“宽”和“容”,君子才可取得人心、获得民意,意指统治者要取得人民的拥护,就必须“推己及人”在道德上以身作则、宽以待人。并且在现代,对处理人际关系,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出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互相尊重的精神。从道德价值角度分析,“己所不欲”也是“人所不欲”。若自己不欲别人剥夺自己的“生命权、生存权、财产权、名誉权”,那么自己就不要剥夺他人的“生命权、生存权、财产权、名誉权”,否则是一种反人类和不道德的行为,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因此,当自己在拒斥“己所不欲”的同时,也应尊重“人所不欲”,不要将“己所不欲”转嫁于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指当自己具有了较高的德性或具有了“仁者”气宇之时,就应将自己的成功和发达同他人分享,促进他人成功与发达;在自己享有发展权的同时,不仅要尊重他人的发展权,而且还要帮助他人发展。
其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出一种人格平等的精神。从道德意义上超越了贫与富、穷和达、家庭与家庭、家族与家族等之间的差别,为“仁”德的践行与普遍化实现提供了一种“人格”可能性与可行性,为人我关系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最佳途径。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践的困境
从理论上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实体现出一种宽容、尊重和平等精神,但从现实层面上看,它在实践过程中却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在不同程度上弱化了它的普适性与有效性。更有甚者,当人们真正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却造成“强人所难”的恶果,不仅没有体现应有的宽容、尊重和平等精神,反而背离了这种精神,事与愿违。
其一,方法的单向性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发,“推己及人”,从自己出发,从自己的道德心理体验出发,来对比、判断他人的道德心理感受,来看待和处理人我关系,在方法上呈现出一种单向性特征。尽管人与人在人性假设上存在共通性,但人们在感情、欲望、目标和理想等方面总是存在差别,极具复杂性和多样性。始终强调以“己之所欲或所不欲”来衡量“他人之所欲或所不欲”,难免会给人一种个人中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感觉。并且“己之所欲”未必是“人之所欲”,“己所不欲”也未必是“人之所不欲”。更为严重的是,有时“己之所欲”恰恰是“人之所不欲”,“己所不欲”恰恰是“人之所欲”。当“己之所欲”恰恰是“人之所不欲”时,仍然单纯地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忽视人我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交互性特征,忽视他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多样性,就有一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形成一种对别人不宽容和不尊重的感觉,不可避免会造成冲突和纷争。更为戏谑的是,有时自己的初衷是要表达对他人的“仁爱”和“善意”,结果得到的却是“差强人意”的“恶”名,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与接受。
当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政思想,应用于社会管理时,作为社会管理者应直面人生实况,注重分析人欲的复杂性。因为人欲有“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的特点。(这句话暗含了另外一种表达,自己乐为的事情,别人未必乐为。)作为社会管理者既不能把己所不欲的事情,例如“冷来冷时冰凌上卧,热来热时蒸笼里坐”强加于被管理者,同时也不能一厢情愿地将自己乐为的事情,例如“冷来冷时蒸笼里坐,热来热时冰凌上卧”之极端施与被管理者。当推己及人时,自己欲有独立的人格,也应愿意人家有独立的人格。社会管理者应尊重管理对象,推己及人,都应有站得住的人格与权利。
其二,目的无限定性与行为结果的“恶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以宽恕之心来待人,本来是好的,但也应有分寸,防止“过犹不及”。应该考虑施行此方法的人出于什么目的,其立场是什么。立场不同,虽同是宽恕,但结果却会异样。明代儒者吕坤曾说:“好色者恕人之淫,好货者恕人之贪,好饮者恕人之醉,好安逸者恕人之惰慢,未尝不以己度人,未尝不视人犹己,而道之贼也,故行恕者不可以不审也。”(出自《呻吟语》)这未尝不是推己及人,但由于出发点和立场的错误,故严重地损害了此方法的纯洁性与崇高感,因此施行时要审慎。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施行时,应该是有限度的。一种无限度的宽容,也不是真正的宽容,而是姑息。在现代社会,与人交往,宽容一些固然是重要的,它可引导做错了事的人,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情况下自觉改正错误。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出现一味地宽容的情形,特别是对一些小错误,认为是人之常情,便一味地姑息迁就,反而贻害自己、他人和社会。
举个例子来说。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道德丧失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曾有一位知名经济学教授居然会去嫖娼,而且还表现在社会对这种行为无原则的宽容中。我看了一下网上留言,发现不乏对他表示同情的人。有的认为这位知识分子“只是虚伪的道德标准的牺牲品”,还有的认为“因嫖娼而辞职是教育事业的损失”,最过分的当属这样一条留言了:“他毕竟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强奸女学生,只是嫖娼呀……”。但是我们应该深思的是: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鉴于一个人的特定身份,他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社会公众的期望是什么,而这种期望又该如何落实到一个具体的人的身上?
不知为什么,有许多事情总是在矫枉过正。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来到了一个道德虚无主义的时代。殊不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如果没有道德约束,是很容易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即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做出损害他人的事。这一点我们已经从身边防不胜防的假冒伪劣商品及弥散性的腐败中痛切感受到了。这一趋势如果得不到扭转,下一步必然是全民陷入“囚徒困境”:谁遵守道德谁吃亏,大家都去做坏人。
对重建道德的呼吁嗤之以鼻的人总喜欢引用“斯密信条”———追求自利的理性经济人,经过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最终会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亚当斯密提出这一信条的大背景是欧洲当时正处于基督教道德被普遍尊重的社会氛围之中。“斯密信条”一个隐含的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在追求自利的过程中,是以尊重而不是践踏道德为先决条件的。如果不尊重道德,那么追求自利就不会增加社会整体福利,最终也会损害个人的福利。
如何重建我们的道德?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精英阶层必须有所担当,表现出道德主动性。按照哈耶克的理论,道德作为一种“未阐明的规则”,它的变化总是从个体层面上开始启动的:一些人采取了新道德,他有可能取得成功并被别人学习和模仿,如此一来,道德就被部分地更新了,这种更新的逐渐积累将导致道德的自然演进,最终使新道德占据主流。我之所以强调精英阶层要“表现出道德主动性”,就是因为他们通常是别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单靠精英们的自律是不够的。精英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弱点。因此社会就必须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标准,看管得更严。比如一个普通的美国公民有婚外性行为,那是他的个人隐私,别人无权置喙;克林顿有婚外性行为,就要受到舆论的强烈批评乃至国会的弹劾,就是这个道理。
五、针对上述困境,提出的几点建议
首先,与他人交往时,应学会尊重他人,倾听、理解他人,与他人平等相处。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人,只有生活在社会中才有意义,个人价值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每个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人而孤立存在。故在自己与他人交往时,应当多与别人沟通、对话,应与周边的每个人平等相处,要善于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理解别人。理解他人就是要理解他人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并且要学会尊重他人,主动去关心他人,与身边的每一个人和谐相处。在现实生活中,要建立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都以平等的姿态,展开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包括语言上的交流,也包括精神上、心灵上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开放的,各方都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理解他人为基点,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平时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应多参加一些公共活动,在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努力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真正地树立起他者意识,相互走进彼此的心灵内部,真正实现精神的交汇与融合。
其次,宽以待人同时又有所限度。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出现摩擦,甚至是冲突,如何恰当处理这些矛盾,关系到能否“化干戈为玉帛”,能否维系双方原有的良好关系,使双方互利共赢,更长远发展的问题。问题处理的得当,矛盾得以化解,敌人也可以变为好朋友;处理的不得当,矛盾激化,朋友也可能变为敌人,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中国人历来讲究和睦相处,互利共赢。和谐以共荣为前提,以双赢为目的。人与人的自然和谐,义字当头,利在其后。
日常生活中,自己树立良好的心态,以最终提升自身的道德品格为目的,学会宽容。生活中,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很重要,从容不迫的对待一切;同时宽以待人,也让对方有一个明白对错而改正的过程。当然,这种宽容,也应是有限度的,绝不能无限度的放纵宽容。
总之,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仁爱之德和“忠恕之道”,对于建设一个文明的世界、和谐的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该加以弘扬。不强人所为,不夺人所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成己成物,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冯友兰。新世训[M]。三松堂全集:第四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2]吕坤。呻吟语[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周礼仪礼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
[5]胡启勇。”忠恕之道”及其实践困境[N]。苏州大学学报。2008,(1)。
[6]苏静。重塑我国道德教育中的”他者意识”—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我国道德教育[N]。河南职业技术示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篇5
【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 仁学思想 资源 启示
和谐社会的构建,除了制度方面的建设和安排之外,思想与理论方面的修养和构建也是必须的。对后者来说,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营养,是可靠且必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同传统彻底“决裂”,在文化沙漠中建立现代文明,那么我们就应当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发掘精神资源。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文化,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他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由此可见,从儒家仁学思想中寻找当今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资源是合理的做法。那么,儒家仁学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哪些方面的资源和启示意义呢?
儒家仁学思想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儒家仁学思想对当今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启示意义。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②孔子用“爱人”来规定仁,指出它是一种最具普遍性的人性本质。《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③典型体现了这种关心人、爱护人的具有普遍性的仁爱精神。故郭沫若把孔子的仁学称为“人的发现”。④它告诉我们要把人当作与己一样的类来看待,即以人为人。当然也只有具有这种仁爱精神的人他自己才是人。后之孟子不仅也主张“仁即爱人”,还扩大了“仁”的对象和范围,即从“爱人”扩大到“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⑤这种由近及远、由人及物的仁爱学说,既有等差原则,又有极大的普遍性。可以这样说,儒家“仁即爱人”的观点是一般意义上对人与人关系的讨论,其意以爱别人、提倡对人的尊重的精神作为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和谐性。这对今天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资源和启示意义。在今天,这种仁爱精神可以化解人际间的各种矛盾,也可以消除庸俗的人际关系(如酒肉关系)和走味的人际关系(如权钱交易),充满仁爱就能待人以仁,待人以心,尊重他人,给人以尊严,如此就会珍爱生命,乐群贵和,这无疑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那么,从人际交往来说,如何实行仁爱精神呢?《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⑥无非忠恕。其是待人态度,是爱人的具体表现,是孔子全部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支柱,在今天仍可作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可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来说。从消极来说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这条原则应作为任何人的处世之道。从积极方面来说,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乃是超越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最低的交往原则,走向了积极的可以充分体现主体关怀与意义的更高层次的规范和追求。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反映的思想都是儒家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去对待。这完全出于对别人的同情与尊重,而不是将别人作为工具去对待。这对今天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启示很大,就是要求我们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理解他人,互相信任,互相尊敬,共同发展。总之,怀有仁爱之心,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往原则,能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毫无疑问的。
儒家仁学思想有助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社会更应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自从原始森林中走出来,脱离了猿猴的群体,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就已远远不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了。尽管人已完全不同于天地万物,并且成为大自然的立法者,但他却始终不能离开自然,与自然仍是一种血脉相连的关系。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⑦何以乐水山?常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东坡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说的都是山和水的风情灵性,与智者、仁者几有相通。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山水被不断地进行着人文审美,故千百年来,无论是仁者的“客路青山下”,还是智者的“行舟绿水前”,都是一幅物我相融、耐人寻味的精神图画。孔子还十分赞赏他的弟子曾皙所勾画出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⑧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孔子不仅对自然欣赏,而且对自然抱着一颗审美与爱戴之心。可见,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来孟子提出“爱物”之说,要求对人类之外的宇宙万物施以爱心。即是说,在生命价值的意义上,人与万物是联系在一起的,绝不能从人的利益出发去思考人与万物之关系。这是一种可贵的和谐自然、维护生态环境的精神。
如果说孔孟在这方面起其澜,宋儒则扬其波。自周敦颐开始就追求“生生”为特征的天地万物一体境界。从周敦颐的“窗前草不除”,⑨到程颢的“观天地生物气象”,都是这一境界最生动的描述。所谓“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是视天地万物为一生命整体,每一物都体现了天地之“生意”、“生理”,人类应将万物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仅尊重、保护它们,而且应使万物“各遂其生”、“各顺其性”。这种天地万物一体境界的追求,正体现着宋儒对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视。
当今世界,由于人类采取自我中心主义立场,对自然索求无度,所引起的困扰人类继续向前发展的四大问题,即自然资源破坏、耕地锐减与土地贫瘠、人口剧增、环境污染,无不突出,恩格斯所说的“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⑩之语已经变成现实,这清清楚楚地摆在了我们面前:300万年前占地球陆地面积2/3的森林已减至目前不足1/4,而且仍以每年1700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几乎每天都有一种生物永远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现在是人类应该建立和自然和谐关系的时候了。从前述可知,在构建人类和自然和谐关系时,儒家仁学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资源和启示意义。
儒家仁学思想有助于个体成己,提升生命境界,从而使个人身心和谐
“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是人,关键在人,即要达到个人身心和谐。而在今天,这个问题异常紧迫。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同人本身发展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近代以来的片面发展观只着眼于人的物质需求,把单纯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当作人和社会发展的全部,忽视了人本身的发展,其结果是使人的物欲畸形膨胀,人性普遍物化,人们被自己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技术手段所支配和奴役,由此造成了人类身心严重不和谐,最终使社会发展走向片面,人的生活并无真正的幸福可言。因此,惟有在发展经济和科技的同时,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着实解决好人的身心和谐问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儒家仁学也关注人的精神世界,饱含了对人和世界深切的人文关怀,蕴涵着崇高的道德理想,对重建当代人性、构建个人身心和谐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仁”是一种理想人格。孔子树立这样一个人格境界目标,就是希望每个人在人格修养上向着仁的方向努力,并践履不移,即“无终食之间违仁”,从而就有了自己的精神寓所,就可以安顿自己的灵魂,即“仁者不忧”、“仁者安仁”。孔子还认为,如果个人须在生命与仁德之间选择,就必须义无返顾地选择仁德,甚至将其置于自己生命之上,即“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格理想的追求与践履是身心和谐修养的重要基础。
孔子还强调“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即认为求仁全为自觉,由自己决定,不依靠他人;即是说仁德的培养来源于自我道德自觉和道德自律。这种人格修养自我态度的确立,正是实现理想人格及各种“仁”之表现的主体性要求。这种主体,当然是道德主体,也是意志主体、价值主体,更是实践主体。主体性的确立,也是身心和谐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孔子仁学要求人们发掘内心的善性和自身的能力,并加以养育、扩充和发散,从而超越小我,超越具体的物质需要的满足而指向崇高的精神境界,帮助人们完善自我、和谐心身,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给人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为社会发展提供恒久性的精神动力。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后,在全国理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学者对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般之共识,认为和谐社会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这几方面。要达到“和谐社会”的这些主要目标,在传统文化的资源中寻求营养,是可靠且必要的。儒家仁学思想能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助于个体身心和谐,即在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作为儒家文化的精华,仁学思想有重要的资源和启示意义,这或许正是儒家仁学思想当今价值之所在。(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②③⑤⑥⑦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9、121、363、72、90、130页。
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1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篇6
可现在我发现,即使是“己所欲”,但对方不需要的,也不要利用自以为是的想法去“施以他人”,否则原本可能你是一片好心,却不能被他人所理解,而且更可能会给他人带来烦恼。
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估计都有不少的群,有亲人群,同学群,或者是各种各样的交际,学习群等等。
每个群几乎都经历过刚建群时的热闹,兴奋,发红包抢红包时期,可渐渐地就归于平静,平日里可能都难得有人出来说一句话,偶尔就是连发红包,抢的人也不积极了。
后来渐渐地有人习惯在群里分享,像一些搞笑无聊的视频,也有一些励志鸡汤,但是就是没有几个说话,大家把自己所认为好玩好笑,有益的利息发在群里,甚至有的连推荐介绍的话都不说一句,发的多了,估计大家连看都不愿去看了。
原本对这个现象没有太大大的感触,只到有一天,自己在电视上看到一位优秀的创业者在回答几个学生关于创业的问题时,答案很认人深思,当即就觉得非常,于是特地录了屏,发给亲人群里,那些关于教育的话题,对于已经为人父母或者即将为人父母,很有启示,而且即使这话题关于成长,其实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人去看。
为了防止大家把这视频当成了无聊的推荐,我还特地发了几条介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篇7
关键词:孔子;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141-03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又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首位具有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在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仁”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正处在道德爬坡的时期,虽然公民的道德水准和道德素质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道德考验还是十分复杂和严峻的。要解决当今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吸取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意义。
一、孔子以“仁”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一)“爱人”――“仁”的基本含义
“爱人”二字体现了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含义和本质内容,也是孔子基于对上古时代对于“仁”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1.爱亲人。孔子认为“仁”的伦理基础是“爱亲”。仁爱表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爱父母、爱兄弟、守孝悌,也是仁的最低道德基础。孔子在责备弟子宰予主张守丧期一年为好时,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孝”的基本含义,是孝顺父母,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爱”;“悌”的基本内涵是友爱兄弟,其表现了兄弟间的“爱”,所以“孝”、“悌”是“爱人”的起点。由此可见,孔子是把孝悌作为“仁”的最起码的要求来评判的。
2.爱众人。孔子又将“仁”推广为“爱人”。当樊迟问“仁”时,孔子即回答“爱人”(《论语・颜渊》)。后来孟子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吕氏春秋・爱类》篇中的一段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要使人们做到“仁”,就要要求人们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及全体社会成员,即所谓“泛爱众,而亲仁”。《礼记・礼运》篇也要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就意味着遵循“仁”的道德原则,就不能只教育人们爱自己的亲人,还必须用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众人。
3.行仁德。孔子还教育人们要“仁”德于天下。《论语・阳货》中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里的“仁”指“恭、宽、信、敏、惠”五种品行。“恭”,是对他人的恭敬、礼让;“宽”,是对他人的宽厚、宽恕、宽容;“信”,是对他人诚实不欺;“敏”是为社会办事敏捷、有成效;“惠”,是能给他人以实际利益、恩惠。孔子认为,能够做到恭敬、宽厚、信实、勤敏、恩惠五种品行,就可以说是仁了。不难看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他人的“爱”,因而同“仁”德相贯通,体现了“利他”精神。
(二)“忠恕”思想
孔子要求人们实行“忠、恕之道”。《论语・里仁》篇记“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何为忠?何为恕?宋朝理学家朱熹揭示了忠恕之道的实质,说:“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谓恕。”“忠”即为尽己,忠的具体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谓推己及人,恕的具体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求人们一定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以上解释可得出,孔子的“忠恕之道”实质上是一种行仁的方法。“忠恕”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素质之一,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忠诚老实,光明磊落,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应做到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三)“仁”“礼”统一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没有“仁”就根本谈不上“礼”。
孔子的“礼”和“仁”是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仁”的客观标准,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子路》);“仁”是“礼”的内在本质,是一种内心修养,没有内在的“仁”就算不得真正的“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据《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即胜己,是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去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感念,战胜自己不符合仁的意志和行为。“复礼”是符合于礼,或归于礼,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的过程就是把“仁”这个人伦道德秩序纳入“礼”这个宗法等级秩序的过程,即把社会秩序道德化的过程。
(四)“仁”“义”相关
孔子认为处理义利关系的原则是:“见利思义”(《论语・宪问》),“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义”,就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即君子所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利”,指功利,个人私欲私利,如富贵利禄。义利关系就是道德义务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孔子认为应把“义”放在第一位,而个人利益是第二位的。个体应该服从群体,个人必须服从家庭、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都源于孔子以“仁”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
二、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道德教育位于核心地位
重视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的显著特点,孔子坚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将道德置于教育的首要位置。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在躬行道德规范之后,仍有余力,再学习文化知识。显然,孔子把道德教育置于首位,主张道德教育先行,注意道德修养。他要求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由此可见,孔子注重个人品行,重视个体的修身养性以及培养正确的名利观,高度重视道德教育。
(二)充分肯定主体的自觉性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即凭借主体的自觉性,去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不靠外求。孔子还提倡“为学由己”,“为己之学”,反对“为人之学”,注重从主体的道德自觉提高自己(“为己”),而非把学问当成诸如做给别人看看而已(“为人”)。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内省不疚”(《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论语・颜渊》)等,则充分肯定了主体的自觉性。
(三)注重学、思、行相联系的修身方法
“学”和“思”是修身的基本方法。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学思结合。“学”即主张学习他人优秀的道德思想。“思”是对所学东西的思考和进行的自我检查反省,并由此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反省内求,通过反思发现好的,就去坚持;发现不好的,就得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使之符合道德规范。
此外,孔子还十分注重“行”,即重视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考察一个人,不能只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怎么做,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词》),把“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并特别强调要言行一致。因此,在道德实践中一定要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四)注重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作用
孔子的道德教育很重视“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能端正别人呢?这些话,充分说明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示范作用有着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道德教育要重视发挥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五)注重环境对个人品德的影响力
孔子还十分注意环境对个人道德的影响,倡导用良好的环境来教导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主要是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战国时期“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就充分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
与此同时,社会环境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朋友。孔子提倡在选择朋友时要“择善而从”。其弟子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孔子在道德培养方面,强调环境的作用,认为没有一种培养道德素质的氛围,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都是无益的。
三、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对于我国当今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极大的启示:
(一)道德教育应是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
孔子对道德教育之重视,把它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也就是说一旦遵守道德的社会风气形成,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安定社会的力量。最近发生的诸如老人摔倒无人敢搀扶事件、小悦悦事件、幼师虐童等公民道德失范事件,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无不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同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我们必须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到应有的首要战略位置,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道德教育,深入推进当今公民道德建设。
(二)加强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由一定阶级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决定的,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因此,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丰富公民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君子义以为上”。以此来要求弟子们忠君爱国。爱国是任何一个时期道德教育首先都应提倡的。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爱国主义的教育都不能放松,特别是现阶段,更要防止各种腐朽思想的无形渗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好的文化载体来潜移默化地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红色旅游景点往往凝固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资源,是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正确引导、积极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第二,诚信教育。孔子教育学生对人对事要诚实不欺,要讲究信用,“敬事而信”、“谨而信”,并认为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守则。若言而无信,必然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和不安。孔子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2001年中共中央也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但食品安全领域却频频拉响警报,企业的道德底线和诚信问题成为全社会拷问的对象,消费者对商家诚信问题的信心正不断受到冲击。对于缺乏诚信的社会事件,除了尽快形成法律、法规、规章、规划和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市场认证体系,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等做法之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商家诚信教育,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档案,对各社会主体的诚信行为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对那些没有诚信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制裁。
第三,爱岗敬业的教育。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环卫工人漆家余赤身清理下水道的垃圾,央视新闻频道盛赞他是“当代的铁人王进喜”,他所展现出来的人的力量,是超越时代,超越工作的。对这种爱岗敬业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相关部门在进行大力表彰的同时,更应在全社会开展深入学习其爱岗敬业精神的活动,以促进形成各行各业加强爱岗敬业教育的热潮,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四,见利思义的教育。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在我们身边,不乏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在社会道德领域留下的伤痕远远没有完结,至今想来仍令人寒心。我们应该对孔子的“见利思义”、见义勇为等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改造和吸收,并以此来教育广大的社会公民,以培养他们拾金不昧,爱护公共财物,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发扬正气,抵制歪风,形成新的道德风尚。
第五,孝悌的教育。“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孝道,尊老爱幼。除此之外,孔子还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所以进行孝的教育还有利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对于我们促进社会主义家庭道德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然,我们加强道德教育还应涉及勤俭的教育、遵纪守法的教育、文明礼貌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等方面,从而大力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
(三)要把自我教育与道德教育制度化相结合,深入地对广大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要处理好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培养公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重视公民的自我教育,使广大公民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深化认识、加强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稳定的道德习惯。另一方面,道德本身的力量并不能保证所有公民从善、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为恶不受罚的情形会无形中削弱道德的力量。国家和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使道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以减少公民的随意性,使之遵守道德规范。为此,可以制定出完善的道德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措施,建立严格有效的奖惩机制,起到约束、规范的目的,以培养和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这样,公民的道德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四、总结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源泉,有助于推动公民道德教育的开展与深化,对于公民的自身发展、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之,我们要通过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李春秋。公民道德建设通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篇8
[关键词]孔子 教育 思想
一、孔子教育思想侧重于教育的实践意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孔子最早提出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认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行”,将教学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使知识的学习、思考与应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独立思维的实践意义。孔子说,“先行其言后从之”强调的是“行”,即实践的重要性。
孔子德育思想也在于实践性。儒家教育思想将人格的自我完善通过三个环节即“自省、克己、慎独、中庸、力行”来实现。下面笔者将从其中的四个方面来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实践方式。
1.自省,即通过随时的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修正自我。《论语》有说:“吾日三省吾身”,“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讲的都是人要进行内心自责,进行自我反省的道理。孔门大弟子曾参“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他反省的实际上是自己对工作是否忠于职守,对朋友是否信守承诺,对自己是否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通过自省是在实践中去认识自我、剖析自我。
我们的德育也可以从教会学生自省为切入点,使学生通过自省来明礼诚信。
2.“克己”,即通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自身的能力。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了人都有一定的欲望的这一思想。但如果不能克制欲望,人就会放弃道德底线,出现种种劣行。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乎禽兽”。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号召人们使自身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规范。
今天,我们在德育渗透中,也要对学生进行这种克制教育。只有克制住自己的不正常的欲望和冲动才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加强自身修养。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的恰恰是克制。而无“克制”势力会出现社会不和谐音符,影响社会良性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克制”教育是必要的。
3.“慎独”是儒家对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自律要求,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它是“自省”和“克己”的发展。今天我们对学生进行“慎独”教育,使个人独处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可以起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作用。
4.“力行”就是重视“身体力行”,强调实践价值。《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习”就是要经常练习,经常实践。孔子强调衡量个人的优劣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更看重人的实践行动。要求学生要言行一致,说:“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种才能完善自我,成就不朽伟业。孔子坚持“力行”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学生进行“力行”教育,对改变学生不良习惯,进行养成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的教育工作,应当注重实践性,将新课程的理念与传统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并根植于古老文明沃土的行之有效的德育之路。例如现行教育中普遍推广的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孝敬父母的“感恩”教育活动,提倡“创新思维”的新理念,都是古代教育思想在今天的新实践、再演绎。
二、从孔子教育思想中提取精粹,从心理研究的角度去渗透德育功能,使德育更亲切、自然,能够达到“涧物无声”的目的。
孔子很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分析。他对学生的“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教育方法就符合青少年与儿童的情感与认知特点,适应孩子对亲人的情感需求更易于为孩子接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寓情于理,以情动人”有相同之处。但这更人性化,也就更易于实施。今天,我们将这套方法继承下来,古为今用,从最根本的孝敬父母做起,由亲至疏,最后达到“泛爱”,要比干巴巴的教条与生硬的灌输效果更好,也更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
孔子将学习心理总结为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并认为“乐学”是最高层次。《论语・雍也》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今天的新课改,要求引导学生改变心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是孔子这一教育思想的再认识,再提高。我们如果将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孔子对学生的心理分析细致入微,并能够从不同人、不同心理出发去“因材施教”,所以才能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的教育伟业。例如同是对“仁”的解释,因樊迟鲁顿,孔子只讲最基本的概念“爱人”;司马牛多言而燥,孔子告诉他:“仁者,其言也仞”,教育他说话谨慎;仲弓为人傲气,孔子记:“出门如见大宾,使 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育他将心比心的道理;颜渊德行很高,孔子就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以更高标准来教育他。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往往千人一法,当然达不到教育目的。因此,关注每一位学生,科学分析不同个体的心理,研究他们不同的个性与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是践行德育目标的有益之举。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不同特点而施教,妙不可言。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找朋友》活动反思,找朋友
本文目录一览: ★、 小班教案《找朋友》活动反思篇...大学生生涯规划书,大学生涯规划
本文目录一览: ★、 大学生生涯规划书篇1 ★、 大学生...心理辅导团体方案,团体心理辅导
本文目录一览: ★、 心理辅导团体方案篇1 ★、 心理辅...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学工作计划,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本文目录一览: ★、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学工作计划篇...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范例,助学金申请表
本文目录一览: ★、 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范例篇1 ★、 国...绩效考核培训方案,绩效培训
本文目录一览: ★、 绩效考核培训方案篇1 ★、 绩效考...验收报告范例,验收报告
本文目录一览: ★、 验收报告范例篇1 ★、 验收报告范...述职述廉报告,述廉述职报告
本文目录一览: ★、 述职述廉报告篇1 ★、 述职述廉报...讲座心得体会,讲座心得
本文目录一览: ★、 讲座心得体会篇1 ★、 讲座心得体...检讨书大全,检讨
本文目录一览: ★、 检讨书大全篇1 ★、 检讨书大全篇...个人学习和工作简历要怎么写,学习和工作简历
本文目录一览: ★、 个人学习和工作简历要怎么写篇...职工代表大会提案,职工代表大会提案
本文目录一览: ★、 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篇1 ★、 职工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文目录一览: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案篇...关于费马点知识总结,费马点
本文目录一览: ★、 关于费马点知识总结篇1 ★、 关于...入少先队申请书,入少先队申请书
本文目录一览: ★、 入少先队申请书篇1 ★、 入少先队...垃圾分类常识知识总结,垃圾分类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 ★、 垃圾分类常识知识总结篇1 ★、 垃...入党政审材料,发展党员政审材料
本文目录一览: ★、 入党政审材料篇1 ★、 入党政审材...奖惩激励制度,激励机制
本文目录一览: ★、 奖惩激励制度篇1 ★、 奖惩激励制...一份完整的品牌策划方案,品牌策划
本文目录一览: ★、 一份完整的品牌策划方案篇1 ★、...幼儿英语教案,幼儿英语
本文目录一览: ★、 幼儿英语教案篇1 ★、 幼儿英语教...欠款协议书,欠款合同
本文目录一览: ★、 欠款协议书篇1 ★、 欠款协议书篇...应届生个人简历自我评价,应届生简历自我评价
本文目录一览: ★、 应届生个人简历自我评价篇1 ★、...教务个人工作总结,教务工作总结
本文目录一览: ★、 教务个人工作总结篇1 ★、 教务个...演讲稿范文800字,演讲稿范文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故都的秋教案
本文目录一览: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篇1 ★、 故都的...高中生自我评价,高中生自我评价
本文目录一览: ★、 高中生自我评价篇1 ★、 高中生自...出差补助制度,出差补助
本文目录一览: ★、 出差补助制度篇1 ★、 出差补助制...谈心谈话记录表范文,谈话记录
本文目录一览: ★、 谈心谈话记录表范文篇1 ★、 谈心...2024年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数据,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
本文目录一览: ★、 2024年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数据篇...会销岗位职责,会销
本文目录一览: ★、 会销岗位职责篇1 ★、 会销岗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