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教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1日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校园安全意识。

  2、知道在校园里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

  3、一旦不安全的事情发生了,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

    二。教学要求

  1.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校园不安全的行为。

  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3.觉悟方面:认识校园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校园安全观念。

    四。教学难点

  遇到安全问题学会用如何处理。

    五。教学方法

  导、读、议、评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讲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校、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阳光下成长;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肩负重任,是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的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因此,学习安全知识,保证校内活动的安全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的共同学习特殊的一课。

  板书课题:安全

    (二)、举例说明事故的意外起因:

  1、安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校园里也要时刻注意安全。

  2、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

  ⑴高空抛物,砸到同学。

  ⑵在教学区打闹,撞到了同学,出现不应有的事故。

  3、学生自由谈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

  4、总结:在校园里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交流:

  讨论在校园里我们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1.在教室里应当注意哪些安全呢?为什么?应如何做?

  轻声漫步,不跑不叫;不乱攀爬桌凳;不点燃垃圾,不玩火;不乱摸电器、电器开关;发现电器、电线、开关插座等有埙坏及时报告,不乱动;

  2.在校园里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如何做?

  不疯跑大叫;不到操场玩树枝、木棍、砖块等;不攀爬车棚、围墙;不在国旗台上及其周围玩耍;不做危险游戏(哪些是危险游戏呢);参加升旗仪式、文艺演出、做操等大型集体活动,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要求集合、行动、疏散、撤离;不携带、不玩易燃易爆物品和管制刀具(哪些是管制刀具)。

  3.在厕所里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当如何做?

  不追逐打闹做游戏;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不推不挤,不跑不叫,慢蹲慢起,严防跌倒。

  4.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

  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活动,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一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四)、学会自救。

  1、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你们还会遇到什么危险?当危险发生时,你应该怎么做?

  师板书:学会自救和求助

  2、演一演:

  目的:考考学生在危险中如何自救和求助。

  (1)师生互演:红红放学了,在校门口等妈妈来接,这时,一位阿姨走过来准备接她回家。

  (情境表演:生看、评价)

  (2)生生互演:遇到下面情况,你该怎么做?

  A、上学路上,遇到拆楼房。

  B、放学了,同学叫你去河边游泳。

  C、放学路上,遇到坏人勒索。

  D、推门进家,闻到一股浓浓的煤气味。

  E、一个人在家,有位叔叔来修水管。

  F、炎热的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同学发生中暑。(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让患者仰卧,解开衣扣,可同时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可用清凉油擦患者的太阳穴,也可用凉水轻轻地喷洒。)

  自由找好朋友分组进行表演。)

  小组演示:生观看、评价。

  3、认一认:

  (1)、书中的安全标志各表示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安全标志?(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或者自己画出来的安全标志,向同学进行介绍。)

  4、贴一贴:

  师生分别拿出自己收集的安全标志,首先让学生辨认,代表什么意思,然后再贴到黑板上。

  小结:认识了一些常用的安全标志,我们可以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课后还可收集更多的安全标志,拿来与同学或家人交流,使自己懂得更多的安全常识。

    (五)、作业巩固

  1.写一篇学习心得,自己以后应该怎样来做。回家也可和父母再加以讨论,还有哪些应注意的事项。

  2、师生共同回顾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同桌互相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4、将重点条目抄记在笔记本上。

    (六)、总结:

  学校安全人人讲,安全学校个个赞。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同学们,请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吧,从小学会自护方法,将受益一生。老师祝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的成长。同学们要时刻记住,时代召唤跨世纪人才,而跨世纪人才首先要学会生存。别忘了,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让我们增强“自护”能力,共创“平安校园”。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教案篇2

  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一、导语:

  同学们,生命就像早上盛开的花朵,就像香甜的蛋黄派,就像水灵的葡萄,它是美好而鲜嫩的。因为有生命,我们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才能和父母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怎样保护这珍贵的生命,注意生活中的安全。

    二、上下楼梯、课间活动及集体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三、学生饮食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行人、车辆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五、溺水

  学生讨论,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小结: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六、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七、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小组间的讨论、合作表演,同时得到一种亲身体验的过程,来使学生知道一点居家的安全常识,如防火、防盗、放触电、防中毒等基本常识,增强避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讨论、表演、体验一些情境的过程。

    教学难点:

  这是社会课的第一节活动课,学生虽然很喜欢表演,但容易抛开表演的实质,只顾好玩而瞎演,另外又有可能过于拘谨或照本宣科。

    一、活动课准备:

  1、匪警、火警和急救中心代表性的图标(课本大小)。

  2、电话、纸盒做的电视机和门、脸盆、几把椅子、泡沫或腊做的黄瓜、一些仿真枝叶做黄瓜藤等表演用的道具。

  3、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对桌围坐,腾出一些表演的空间。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110黄、119红、120兰)三个数字 ,问学生知道是什么单位的电话号码吗?

  (学生回答:匪警、火警、急救。)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和解释“匪警”的意思。

  [出示三个图标]贴于黑板上,由学生判断每个图标代表什么,然后再指名让学生将其贴于相应的电挂号码前面。

  3、问:这三个电话号码我们什么时候用呀?

  (学生回答:遇到危险,着火了打119,有需抢救的病人打120,有坏人偷东西、杀人打110.)

  4、问:什么情况打,怎么打,怎么说?如何处理一些简单问题?你们想试

  一试吗?

    (二)、活动步骤及要求:

  1、每一个情境对应一个讨论题,情境一对讨论一,情境二对讨论二,情境三对讨论三,情境四对讨论四。小组同学先根据情境内容和讨论题讨论,商量怎样演。怎样提问,怎样回答。

  2、各小组表演的情景可以在原情境基础上加台词和动作,充分利用道具,注意不要背对观众,下面同学认真看,仔细听,思考表演的组提出的问题。

  3、教师参加第一组的演出,“情境一”里除爸爸、妈妈、小明之外还要加一个消防队的工作人员。教师演妈妈,把与消防队要说的话留给同学们。向同学们提问题:小明妈妈应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

  4、其他组参考第一组表演并提问,教师给与相应的补充。

  要说明的是:情境四学生很容易将敲门人认准是小偷或杀人犯,所以限制了他们的思路,总是离不开报警这个办法,因此教师要跟同学讲清楚:坏人脸上不写字,不能马上断定是坏人,要用脑子判断。

  5、表演完后,各组讨论5、6两个问题。

  处理方法:1)拨打匪警、火警、急救电话要注意讲清出事地点,及简单情况,并注意不能随便拨打这些电话。2)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关掉开关,切断电源。还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金属,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的人,以免自己触电。

  6、如有时间将每个情境,按学生已讨论的结果继续演下去。

  7、最后评出“最佳表演组”和解决问题的“智多星”。教师给与相应的奖励。

  8、歌谣结束本课: 独自在家要注意,

  防火防盗防煤气,

  遇事别慌想注意,

  有火情拨119,

  遇匪徒打110,

  危重病人120,

  还有邻居能帮你,

  胆大心细没问题。

    三、板书:

  居家安全:110-- (图标)匪警

  119-- (图标) 火警

  120-- (图标) 急救中心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溺水、骨折、烧伤、中毒、食品卫生等安全知识,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2、让学生了解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

  3、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发生意外后的急救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游泳安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游泳时需要注意的安全常识。

  2、认识游泳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学会及时处理。

    二、活动过程:

  (一)游泳安全须知

  1、游泳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体检合格方可游泳。

  2、禁止到非游泳区游泳,要在游泳馆、池或标有无危险标记的游泳区游泳。

  3、游泳要由家长、老师或可靠的人带领,或结伴,不能单独游泳。

  4、游泳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得到活动。

  5、头痛、发烧、伤风感冒或者病刚好,及饿肚子、饭后、身体过于疲劳、大量出汗后、喝酒后都不能游泳。

  6、在水中游泳的时间,每次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特别使初学的人,在水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3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

  (二)问题及处理

  1、游泳的时间或水温不当时,容易引起抽筋。

  这时应立刻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呼救,并拉伸抽筋肌肉,舒缓后,要换个泳式游回岸边,一定不要乱挣扎。

  2、游泳时身体感到疲劳或寒冷时,要马上游回岸边。

  3、游泳时遇到水中有水草缠身时,要赶快像脱手套或脱袜子那样摆脱水草缠身,然后离开有水草的地方。

  4、游泳时可能会出现头痛。这时要停止游泳,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对准头部太阳、百会、列缺等穴位进行旋转按摩,并用热毛巾做头部保温。

    三、活动小结:

  游泳前、游泳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如果游泳时发生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

  第二课时 骨折的急救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骨折,骨折的危害。

  2、懂得骨折的急救方法。

  教学过程:

  1.谈话:什么是骨折

  骨折就是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受到部分或完全的断裂。

  发生骨折大多是因强力的冲击所引起。

  2、认识:骨折的危害

  (1)骨折部位有疼痛感,压痛感,并半有肿胀、瘀斑和畸形。

  (2)患处发生功能性障碍,活动受限,不能负重

  (3)如果骨折使神经、肌腱、重要血管和脏器受阻,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很容易引起休克、出血、感染、内脏损伤等。

  3、学习:急救方法

  (1)让骨折人平卧,检查作品并注意观察受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如有不正常,应立刻送到医院。

  (2)不要随便挪支受伤者,要马上就地取材对患处进行固定处理(木板、树枝,木棍等),如果就地无物可取,上肢可用面条悬跺并固定在胸前。如果是下肢可以与另一侧下肢绑在一起。、

  (3)开放性骨折,卞是骨折的地方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头已露出,这时在临时进行固定处理时,不要将露出的骨头放回伤口内,以防造成感染,要赶快送到医院治疗。

  4、总结

  第三课时 烧烫伤的处理

  教学目标:掌握烧烫伤的处理方法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倍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家庭生活中也有安全问题。

    二、学习新知如何防止烫伤?

  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电等烫伤、烧伤。如何防止呢?

  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4.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三、轻度烧烫伤处理方法

  (1) 用苏打水浸过的干净布冷敷局部,涂上獾油、清凉油等。

  (2) 已经起泡的不要将泡弄破,以免感染,可在光溜溜周围用酒精涂擦,然后用布包上或干燥外露,不要随便上消炎粉、黄酱等,避免到医院时治疗时造成困难。

  (3) 烫伤后,衣服鞋袜不要强力撕胶,应先用剪刀剪开,然后慢慢揭脱,以免加剧创面损伤。(4) 如果表面只是发红,没有水泡或表皮脱落,应用清洁冷水冲洗创面或浸于冷水中,呆止痛减轻水肿,阻止热力对组织进一步损害,这样即可以减轻烫伤深度,也有利清洁创面及减轻疼痛。可以涂抹干净的动植物油、清凉油或烫伤膏,不宜包扎。

  (5) 如果烫伤面大而且严重,要用湿的清洁被单包裹,外面盖上毯子,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四、教师总结: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第四课时 中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毒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中毒后急救处理的办法。

  教学过程

  小 学 生 安 全 教 育 教 案

  发生意外后的急救常识

    一、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

  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2、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3、不吃变质剩饭菜

  4、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5、不喝生水,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6、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二、预防煤气中毒

  1.家长不在时,不要随便点燃煤气烧水或做饭。

  2.使用煤气灶时,一定要及时关好。

  3.拿开水壶或暖水瓶倒水一定要小心。

  4、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三、食物中毒后该怎么办呢?

  一旦发生了食物中毒,首先要赶快喝大量的盐开水或浓茶,再用手指抠自己的喉咙,让已经吃下去的有毒食物尽量吐出来,然后要迅速去医院检查、治疗。

    四、煤气中毒后该怎么急救。

  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

  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

  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3、给予中毒者充分的氧气。

  4、神智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5、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7、病情稳定后,将病人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8、中毒者应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教案篇5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授新课

  1.游泳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或简讲身边的溺水死亡实例。(夏季,根据前三年的平均计算,我国每天溺水死亡40人,大部分都是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水库、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做总结。

  溺水原因只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良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组织并在家长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淋洗,待适应水温后在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道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步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注意,请大人开展营救。

  2.简明扼要的向施救人员讲清落水人数、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

    五、关于交通安全

  1.学生讨论:交通安全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小结;

  3.教师重点强调:学校与镇政府交叉口的“太阳能红绿灯”怎样识别?(画图,重点强调中间箭头方向:红灯停,绿灯行。)

    六、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学习教育,你懂得了什么?

  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和交通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语文随笔300字,语文随笔
    下一篇: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