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认识论原理范例,认识论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3日

认识论原理范例篇1

  【关键词】荣格;原型理论;起源与演化

  引言

  荣格及其理论自面世以来,给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医学心理学的领域而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发生了持久而又广泛的影响,国际上对荣格及其理论的关注和研究一直兴盛不衰。而原型理论则贯穿了荣格一生的思想历程。随着荣格的时间与理论研究的深入,原型理论的内容不断的丰富。本文旨在理清荣格理论的出现发展以及与原型理论的演化,使读者能够对原型理论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1 原型理论的起源

  英语“Archetype”即“原型”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他的本意是“原始模式”或“某事物的典型”。汉语日常用语中的“原型”,更多是指事物真实的“样本”,而本文所指的原型,为西方文化中的术语,是一个涉及哲学、神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并带有形而上意味的概念。“原型”概念的出现及其演变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柏拉图从哲学角度运用“原型”概念,到20世纪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建立将其重新激活,“原型”的实际内涵不断变化,关于原型的古老性质,荣格是这样说的:

  “原型一词最早是在犹太人斐洛谈到人身上的‘上帝形象’时使用的。它也曾在伊里奈乌的著作中出现,如:‘世界的创造者并没有按照自身来直接造物,而是按自身以外的原型仿造的。’在《炼金术》大全中把上帝称为原型之光,这个词多次在狄奥尼修法官的著作中出现。……原型一词未见于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中,但文中有此含义的。例如他在《杂说》第八十三条中写道:‘主要观点虽未形成……但确存在于上帝的思想中。’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

  荣格所提及的这些人对于原型术语的运用和对它的理解,表明原型一词在早期是与宗教神学有关系的,其基本意思可以理解为,人的原型是“上帝形象”,或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而在早期哲学领域,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比如,荣格在阐释“原型”概念的时候,曾经引用柏拉图的“理念说”作为阐释原型来源的一项依据。“在柏拉图那里,原型却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它被视为形而上的理念,视为理式和范型,而真实的东西却被认为仅仅是这些理式的摹本。”柏拉图认为,我们的世界中只有“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现实的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荣格在概括原型的含义时吸收了柏拉图的形而上观点,赋予原型以形式上的意义。由此,荣格将“原型”覆盖上了形而上的色彩,认为原型是先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生就存在人的观念里的一种形式。另外,柏拉图认为“理念”具有普遍性、是永恒不变的,也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普遍存在的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柏拉图的“灵感说”也被荣格巧妙的移植到他的原型本体论中。柏拉图在阐释世人与艺术家创作经验的问题时,认为世人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的原因是由于神灵附体,使世人处于一种迷狂状态,操作世人去写作。而荣格认为原型产生于艺术家的原始幻觉中,一旦原型的情境合理产生,就不是艺术家个人在写作,而是原型带领艺术家返归远古时代,运用人类的原始经验,使作品带有神话的色彩。可见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本体意义上影响了荣格原型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将原型理论放在整个人类精神发展史来看,柏拉图和荣格分别代表了原型概念的两种解释思路,即理性的与感性的、哲学的理智的与宗教的神秘的不同路径。荣格不是从理性的角度去推论事物的原型,而是从感性方面,从人的非理性的表现中“观察”人由“行为”体现出的心灵原型,因而它的原型与本能接近,无法脱离神秘色彩;柏拉图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假设事物背后都有其最初的原型,事物都有反映其本真的原因,因此柏拉图的原型就是“理念”。柏拉图对原型的推论是对事物本原模式的一种假定;而荣格所关注的是心理原型及其显现,荣格的理论沿用了柏拉图关于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关系的思维模式,但却有意地扭转了关于原型的解释方向,将原型概念引入了心理学范畴,用它来解释人类心灵世界的复杂结构,同时通过原始意象的在现等假设,试图为原型的感性方面和人的非理性找到位置,最终构建起一种建立在自主精神原则上的心理学。

  2 现代原型理论的形成

  现代原型概念的真正提出和现代原型理论的形成,与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发现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从弗洛伊德关于个体意识的理论提出和阐述,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发现,再到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认定为“原型”,并引进“原始意象”的概念,这便是原型理论的大概轨迹。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无意识理论是他理论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类的心灵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是个人的,是“个人无意识”。他认为意识是可以感知的,无意识是我们不为把握和看到的,是人本能原始的冲动和欲望,即性本能(里比多,Libido)。在弗洛伊德后期理论中他又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属于“无意识”领域,其中活动着各种原始本能和欲望,最主要的就是“里比多”。自我是受显性伦理原则压抑而伪装的本能,它代表理性的判断,协助“本我”与显示的冲突,属于“潜意识”领域,看守“无意识”的大门。超我是完全道德化的自我,施与本我对立的道德良心,属于“意识”领域。

  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深受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系统理论影响。可以说,荣格承袭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划分,并在意识、个人无意识基础上更进一步把人格结构深入到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意识完全是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和定位的产物”,荣格所说的意识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意识大致是相似的,不同的是荣格赋予了意识感觉、思维、情感、直觉的功能。但荣格通过对于精神病人,而后通过梦境、神秘象征等现象发现,人的无意识领域并不是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的最深层,在它之下还有更重要的、更巨大的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情结相比,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的特征是:第一,“它是集体的、普遍的、非个人的”。这部分无意识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第二,集体无意识的来源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它不是从个人那里发展而来,而是通过继承和遗传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的。原型只有通过后天的途径才有可能为意识所知,它赋予一定的精神内容以明确的形式。”荣格认为无意识本质上是智慧最深之本源,而意识则是人的理智部分。荣格不仅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而且,他试图给集体无意识赋予具体“可视”的、可以分析的内涵和形态;尽管他的解释在某些方面还带有神秘色彩,但在总体上他是为了打破神秘,使原型——集体无意识成为解释人的精神现象的理论。正是处于这种需求,荣格在对集体无意识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时,借用了一个古老的概念“原型”,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

  从“无意识”到“集体无意识”,再到“原型”概念的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具有了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外延的理论结构。然而,荣格这种关于原型的理论,因此也就有了什么色彩:它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但又是个人所难以察觉的;它是远古的族类的精神遗存,但又可以与现实的人的心灵相通;它是先天就存在的,但又无法描述和触摸的。凡此种种,给原型理论蒙上一层迷雾。为了克服这种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神秘性,把它变为一种常人较能理解的东西,荣格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此他提出了“原始意象”这一概念。荣格解释说:“原始意象是一种记忆的沉淀,一种铭刻,它由无数类似的过程凝聚而成。它主要是一种凝结或沉淀,因而是某种不断发生的心理经验的典型的基本形式。这样的原始意象是一种决定于解剖学和心理学的沉淀的心里表达。”“原始意象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概括的表现。它给予感官知觉与内在的精神知觉以同等的含义,它开始的出现既无规则又无联系。由此,它从纯粹未被醒悟的知觉的束缚中释放出心理能量。但是,它也联系着能量,经由刺激的感受表现为某种确切的含义,沿着与这一含义相适应的路线导向某种行动。因为它总是把精神的归属与自然,把纯粹的自然本能转变为心理形式,所以它就释放了难以利用的被抑制的能量。原始意象是理念的初级阶段,是它的母性的土壤。”

  从荣格原型理论的形成的角度来看,原始意象既是沟通原始先民与当下社会人的精神联系、跨越时间界限的桥梁,也是连接个人情绪与个体无意识的中介,又在一定意义上是原型本身。因此原始意象是原型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处于原型内部结构中的一个特殊层次。无意识的探讨,集体无意识的发现到原型的命名,原始意象的引入,这便是荣格原型概念形成与原型理论产生的大致轨迹。

  3 小结

  荣格在柏拉图的居间者理式和康德对人类心理的先验构想的基础上,全面又深刻地在人类深层心理结构中推测出原型的存在。他的原型同样具有“居间者”的特色,既有结构意味又有生出形象的可能。原型潜隐在人类心灵深处,深藏不露,却无处不在,亘古永恒。原型理论的建立,是一个先有对集体无意识的假设、再有对其特征抽象概括并命名的过程,又是一个以演绎与归纳、推理与假设互为因果的过程。其间独到的发现与大胆的推测、具体的事例与模糊的概念相互并存,解开迷雾的努力与新的难题的困惑相伴始终。荣格对原型的探讨和论述古朴神秘却又深邃悠远,吸引了一批批研究者和追随者。荣格的原型理论经过学者的不断研究与完善后,一定能够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并随着荣格原型理论逐渐应用的其他领域当中,我们将会发现更多崭新的视觉和新颖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张芳杰。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 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2]荣格,冯川译。 集体无意识的原型[M]。 改革出版社,1997.

  [3]荣格,川冯,克苏,等。 荣格文集[M]。 改革出版社,1997.

  [4]刘洋。 荣格原型理论的文化意蕴[D]。 黑龙江大学,2009.

  [5]程金城。 原型批评与重释[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6]荣格。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 三联书店,1991.

  [7]荣格,冯川,苏克译。 心理学与文学[M]。 三联书店,1987.

  [8]荣格,吴康,丁传林,等。 心理类型学[M]。 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

  [9]夏秀。 荣格原型理论初探[D]。 山东师范大学,2000.

认识论原理范例篇2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81-02

  词汇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词义有其辐射范畴,这种辐射范畴是以其原型意义为中轴向外延伸或辐射的。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词义的多样性体现了范畴理论所阐述的词义的辐射范畴。一个词无论有几层含义,都有其最为原型的词义,其他多个相关的词义都是以这个原型意义为基础进行衍生或辐射的,这种衍生或辐射就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所以,原型范畴理论研究者认为词汇意义的讲解应以原型意义为中心,重视词语多义词之间的深层联系,注重对词语隐喻和转喻的学习。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能使学生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词汇释义、一词多义和词义的变化形式,深化词汇知识,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句法、语义、联想等知识。并鼓励学生运用隐喻和转喻思维,发现词义之间的相似性。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核心观点

  原型范畴理论是从客观主义范畴观发展而来的,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认为范畴是通过一组共同特征而建构起来,可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或是特征束来定义。也就是说,范畴可以定义为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要素组成的集合。而现代范畴理论成员之间建立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是组成范畴的核心所在,他们认为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范畴的中心与边缘有差异而且存在隶属度的问题。根据现代范畴理论,范畴是一种完形概念,是凭借典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尽管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但边界是模糊的,且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范畴成员彼此之间虽有隶属程度的差异,但仍可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对于原型范畴理论来说,外部世界提供的信息是有秩序、条理和层次的,它不是杂乱无章、混乱不堪的。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认为外部世界其实是由低层次范畴、基本层次和高层次范畴三部分组成。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人们可以从其基本范畴层面即中间层面向更高或更低层面认识世界,这个中间层面是具有完形特征的。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下,有较具体、概括性较弱的低层次范畴。另外还有高层次范畴,其特点是更抽象、更具概括性。这三种层次,即低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高层次范畴就构成了语言的等级结构。此外,人们还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拓展到范畴边缘成员、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并由此层面上认识世界。

  二、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注重词汇范畴化的认识。对词汇范畴化最直接的认识就是了解其语义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范畴是原型范畴,词义就属于语义范畴。语义范畴有不同的子范畴,即该范畴所代表的词的不同义项。这些不同的义项具有不同的特征,被分为中心义项、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中心义项是语言符号里最早获得的义项,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代表词汇的“直接”(原型)意义。中心义项是习得词汇整个意义的关键。在词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中心意义开始,随后拓展其边缘意义和引申意义,这才是科学的符合外语词汇教学顺序的标准。在原型理论中,基本范畴等级词汇与非基本范畴等级词汇的区分标准是相同的。首先,要评估词汇在构词和定义中作用的大小;第二,要评判词汇的文体顺序;第三,要衡量大脑对词汇意义的激活速度,词汇的可得性;最后要判断词汇学习的难易程度,。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原型意义在范畴中的典型性这一特征,以词汇的原型意义为中心,向词汇的引申和边缘意义扩展,从而形成词的辐射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注重多义词的讲解。任何语言都有一词多义的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中单义词很少,除术语外大多数都是多义词。一般来说,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词义就越丰富,如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这些词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因而习得的难度也比较大。原型范畴理论指出,所有相关的词义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型意义,它是所有词义的中心或核心,其他的都是其基本意义的延伸或辐射。原型意义、延伸及辐射意义就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英语中这种一词多义现象可看成是语义范畴原型结构的一种拓展。词汇中一词多义并不是偶然性、任意性的语言现象,从词义范畴的原型效应来看,各义项的语义特征通过一系列家族相似性的要素与原型义项紧密相连。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定义为基础来认识和实践词汇学习,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原型理论应该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一词多义的现象。

  3.注重词汇隐喻和转喻的认识。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词义范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在范畴化的过程中,隐喻、转喻等认知能力的作用非常大。而且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大部分隐喻和转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的。一般来说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用法。在词义范畴扩展的过程中,新成员不断从已有成员中衍生或分裂而出。这种新成员的衍生和分裂主要是通过转喻和隐喻来实现的。转喻主要与词义的相关性有关而隐喻则与词义的相似性有关,两种修辞手段是词义扩展的两大认知工具,现在都已被看作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手段。一般来说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如基本词汇“dog”比上位词“animal”有更多的隐喻意义,“dog”除了其基本含义“狗”之外,还可以指“fellow(人)”、“wicked man(邪恶的人)”等;又如,“power”除了“体力”、“权力”外,还可以指“能力”、“智力,才能”、“掌权人”等意义。在具体的词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隐喻及转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词义进行深层加工,使学生通过了解词义之间的隐喻和转喻关系,更好地掌握词语的原型意义、隐喻及转喻意义,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和演变机制,从而有效促进英语词汇教学和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

  词汇教学本身是一个范畴体系,了解原型理论有利于英语词汇的教学和习得。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词汇原型意义的讲解和意义演变过程的分析,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的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一改以往机械枯燥的记忆为理性积极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扩大其词汇量,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韦桂先。范畴化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

认识论原理范例篇3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法

  由于哲学研究的是关于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它与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不同,决定了它是一门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学习哲学既要具备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又要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够学好。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感到哲学难学,其原因或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贫乏,不扎实,或是抽象思维能力不高。这给哲学教师提出了教学上的具体问题,即如何教好哲学,在教学方法上如何创新改进,如何提高哲学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此作一探索。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准确定位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从理论灌输、方法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定位,做到三位一体,以提高本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是从基本概念、原理着手,强化本课程的理论灌输。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首先必须弄清其基本概念和原理,讲清楚基本概念原理是本课程教学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突出概念原理的教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是由一系列基本的概念原理构成的,只有学好基本概念原理,才能运用它对社会生活、自然现象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可称为“以理论事”,突出的是“理”而不是“事”,强调的是“事”为“理”服务。而在以往的哲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主张不从理论着手,大讲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然后引出理论,即“以事论理”,突出的是“事”而不是“理”。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分布,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强化了“理”为“事”服务,而不是“事”为“理”服务,显然不符合哲学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

  二是从方法论原则着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指导原则。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然涉及到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的、理论的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在认识活动中决定思维指向和思维侧重点,是信息处理和转换的内在机制,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认识正确性的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方法论具有同一性,哲学思维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的思维,具有思辨性特点,运用到科学的思维中和实际工作中,形成科学的方法论系统,并能不断开拓思维空间。大学生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品质逐步形成。在哲学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方法论、思维方式的培养,既是哲学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又符合大学生思维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的一条红线,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哲学原理变成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着手,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哲学本身就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世界观在人生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的演绎和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会做人,明确人生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进步方向一致。应当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系列原理的教学体现出来,如果脱离一系列原理的教学,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就完全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本身应有的哲学原理教学的功能。

  以上哲学课程教学三个方面功能的定位,应紧密联系,互相贯通,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不可偏废。而基本概念、原理的灌输又是最基本的定位,它的教学效果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方法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程度。

  二、从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上把握哲学内容的体系从而确定哲学内容的知识板块

  现代认知学习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上,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联系上,把握哲学内容的体系,确定哲学内容的知识板块,形成哲学课程的认知结构。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的统一体。整体由部分组成,从整体宏观的视野出发,对部分进行单独的、分别的研究,能深刻地把握整体。割断联系,抛开整体,就看不清各个组成部分,离开部分,就不能从宏观把握整体的面貌。辩证法强调从整体以及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联系上分析问题,反对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片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体系确定其知识板块,必须了解其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是互相联系的板块结构,是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因此,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解为四大板块,即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这样划分的理由有三点:1、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使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理解。2、既从哲学内容的体系出发,涵盖了全部哲学基本原理,又突出了各个部分内容的侧重点。即马克思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该板块重点是突出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该板块重点是突出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该板块重点是突出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该板块重点是突出唯物史观。这种划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使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正如列宁所说的“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绝不可能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列宁选集》,3版,第2卷,221-223页。)3、便于教学的有序进展。一般来说,哲学教学顺序按上述板块顺序推进,不可颠倒。当然,我们看到,近年来出版的有的哲学教材,将以上四个板块作了变动,如将“实践”的知识分割在“唯物主义”和“认识论”两个板块中,使这一知识点显得分散,不利于教学。

  三、从知识体系大厦的构架和支撑上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重点

  重点是相对一般而言的,在一个知识体系中,重点的知识就是指处于基础性的、核心的、支撑大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则。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而言,其重点应该有6个。1、物质观及其与意识的关系。2、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认识的辩证规律及其真理观。4、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确定上述6个重点的理由。1、物质观及其与意识的关系,这是哲学课首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不懂得物质的原理,可以说就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唯物主义,离开物质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就失去了根基。所以,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原理,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2、把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作为重点的理由是,要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就必须辩证地看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最能体现辩证法内容的就是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这两个规律又是对立统一规律从不同侧面的展开。掌握这三大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掌握了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如果说不懂得三大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也就不懂得辩证法。3、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论,就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此,就提出了认识的辩证规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所以,要掌握认识论,就必须掌握认识的规律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否则就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4、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中的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板块,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一个根本标志,其内容非常丰富。社会基本矛盾作为重点,是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而其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形态。由生产力一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一上层建筑,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构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所以社会基本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把它们作为重点,理所当然。如果不懂社会基本矛盾,可以说就不懂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是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体即人的观点出发,来做更深人的阐发。因为社会规律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力的构成中,劳动者是主导性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原理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体问题上的展开和深化,所以,这一原理应该作为重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属于社会文化结构领域,对文化进行专门的研究是必要的,所以也应作为重点。

  四、突破难点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就某一学科来说,其概念原理都有特定的载体,如数学概念、原理的载体有点、线、面、正负数等,物理学的概念、原理的载体有力、速度、热、光、电等。这些学科一般能通过实物、模型、演示、运算等方式和手段来认知,有直观性、具体性的特点。而哲学学科理论是这些具体科学理论的概括,没有直观、具体的载体,它是对这些具体学科理论的再概括、总结、提炼,因而就更抽象。由此,人们误认为哲学是玄虚缥缈、高深莫测的学问,给哲学教学也带来了难度。如何攻克哲学教学的难点,是提高哲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一是注重原理的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哲学原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指一个哲学原理是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在讲授原理时,对每个要素都要进行分析讲解,给学生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构架,要避免零碎地、片面地讲解原理。注重原理的准确性,是指对原理内容的概括、提炼、表述方面保持准确,避免曲解、误解。一般来说,哲学教师讲授哲学原理时,需要对原理重新概括提炼,以文字形式写成讲稿,讲稿要求准确,口头表述时,同样要求准确。

  二是讲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哲学理论是一系列抽象概念和严密逻辑构成的范畴体系,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不同,仅仅记住这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不等于真正懂得和掌握哲学理论的真谛,因此,必须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哲学理论分析社会热点实际,使哲学教学由空洞、抽象、枯燥转变为丰富、具体、生动。但同时,也应避免片面渲染、夸大实际事例,就事论事。

认识论原理范例篇4

  关键词: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职德育;教学

  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因创立发生认识论而享誉世界。为了解决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重大的哲学问题,他深入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他从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尽管皮亚杰本人很少专门论述教育间题,但是他发现的关于儿童思维发展和道德发展的规律,无论对于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都起到一种启发作用。认知发展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皮亚杰在进行上述年龄阶段的划分时,提出下列重要原理:(1)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故发展有阶段性;(2)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3)发展阶段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因此,阶段的上升不代表个体的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而是表现在认知方式或思维过程品质上的改变。

  2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德育教学的启示

  2.1德育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他认为发展是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有各自的特点,需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发展。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德育教学活动在给学生“晓之以理”时,此时的“理”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即不能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第二阶段,教育者不顾其发展现状提前给他讲解第四阶段或第五阶段的大道理,学生可以将这些大道理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不能被他们的认知结构同化,自然也不能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而付诸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行“脱节”或“知行不合一”。智力的塑造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智力发展的阶段来设计课程,教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来拔苗助长,教学设计只有在符合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加速思维的发展。2.2教育活动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儿童的成熟、经验和社会交往不同,儿童会按自己的速度和自己的兴趣来学习,这就会使有的儿童认知快些,有的儿童慢些。因此,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中职学生普遍基础比较低,个别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和确定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在现有班级教学的条件下,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水平,又要尊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谈心、交流咨询等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2.3有效的德育课堂教学应保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双向互动。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提出认识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原因。学习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在课常教学中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是单向的。教学的效果也不会好。最有效的教师会建立并保持高度互动的课堂气氛———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为特征,而不是老师搞一言堂。作为教师,在教学之初要留有自己的看法,巧妙地导入新课。这样可以让德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教师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首先提出一些能激发思考的问题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需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发言之后,给以有效的反馈,引导学生看到与其观点相矛盾的地方,或者组织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的讨论中进一步加以概括和提炼。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简单的予以更正。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时间、机会,在学生的双向互动中,使每个人独有的心理世界和经验世界得以凸显,由于不同的学习者常常对某个问题的见解不同,问题解决策略不同,因此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学习者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所以,教师要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希望,给以鼓励,要创设条件让每个学习者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参与探索和交流,使他们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2.4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皮亚杰主张学习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并提出了“同化”与“顺应”的概念。这意味着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要对外部信息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外部信息本身并不具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加工改造后才能被学生所真正认识和掌握。在传统的中职德育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重要理念。教师多把德育课理解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灌输和背记,把学生视作单纯的受教育者和锻造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对科学理论的信仰和理解的程度大小以及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弱。在这种传统教育理念下,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不是由其内心的自我认识和自觉实践下的真实表露,而是一种阶段性的、不稳定的、不成熟的表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具体措施有:(1)调整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2)探索灵活教法,激发学习兴趣(3)把脉学生思想,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兴奋点、情感点、变化点;要善于捕捉信息、把握时机,因势利导。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的提出对人类认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立身百行,以德为高。德育教学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实施其他教育的先决条件。德育教师应切实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把德育教学当作铸魂工程放在第一位,切实抓好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发展性。让其回归应有地位,促进课堂教学向学生的自我要求、自觉实践、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转化,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是思想道德健康的学生,并最终发展为符合社会、历史和时代需要的学生,实现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最终统一。

  作者:季君 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认识论原理范例篇5

  关键词:运动训练 认识论 实践 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92-05

  近年来,对传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质疑日益增多,随之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训练理念,诸如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训练、体能“三维平衡”理论。这实际上预示着我国训练理论进入了变革期,新的认识成果即将诞生。作为认识成果,理论虽然历经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受人类认识水平的制约,不可能达到所谓“真理”的境界。当认识水平提高后,原有理论可能会成为认识突破的绊脚石,需要对其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方能实现理论认识发展。不可否认,质疑与争辩有利于深化对训练的认识,但决不可全盘否定传统理论,更不能脱离实践盲目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引进与移植的理论需要本土化才能产生效应。当然,“理论更新了,问题依旧”,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被视为“老生常谈”的脱节问题也不能被“悬置”。因此,面对当前我国训练理论的实际境遇,应该从认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运动训练理论未来的发展与转型,基于实践建立运动训练认识论。

  1 运动训练认识演化的逻辑关系

  训练实践、训练认识和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认识论的核心概念,回顾、梳理与厘清三者的历史逻辑关系,有助于探索和解析训练认识论的范畴体系。

  1.1 运动训练实践是训练认识发展的逻辑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探源实践必须对实践本身进行考察,并做出必要的诠释。在西方古典哲学中,亚里士多德把“实践(energeia)”看作是不同的人实现合乎自己德性状况的具体活动。在亚里士多德之后,许多哲学家仍然沿用了亚氏“energeia”这一概念,但将“实践”看成了与理论、德性、善等相分离的外在的物质生产活动。直到康德“批判哲学”的问世,具有伦理道德意蕴的“实践”重新进入哲人的视野。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实用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所蕴含的人文意义;科学哲学侧重于工具性、技术性的实践活动,把“实践”看作科学存在和发展的终极依据;哲学解释学视“实践”为一个整体,包括理解和解释实践、交往实践和语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看成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概而言之,西方古典哲学中实践的实质是使自己不断成为人的活动,现代西方哲学则将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泛指人的各种活动。

  体育是人类改造自身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从play、game到sport的形态演变,包括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3种形式。作为竞技体育的主要构件,运动训练是在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个层次之下的低层次实践活动。实践论哲学认为,任何实践系统都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3个要素构成。在运动训练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的客体是运动员,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亘古未变,但实践主体却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历史演变。在运动训练产生之初,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受限,实践主体是单一的教练员,凭借所掌握和拥有的知识与经验,对实践对象进行改造。随着运动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释放,运动训练开始走向“双主体”之路。在运动成绩接近人类极限的今天,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单纯靠“苦练”已没有任何可能,只有靠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等共同组成“主体群”的创造性实践,来争取比赛的优胜。联结训练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各种要素总称为实践中介,包括各种有形的工具和借助于有形载体表现出来的各种无形的信息。在工具和信息的帮助下,运动训练实践主体对实践对象进行起始状态的诊断,设置合理的训练目标,制定科学的运动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对阶段性的实践评价、反馈,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期达到预期目标。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主体对运动训练的认识随实践活动的变化而深化,实践水平每提高一点,主体对运动训练的认识就更进一步。由此可见,实践过程本身也就是主体认识发展的过程,训练认识的起点是训练实践,是理所当然的逻辑基础。

  1.2 《运动训练学》是训练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理论成果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人们对训练的各个方面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印象,即就是对运动训练现象的描述阶段。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训练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会深华,逐步看到训练现象背后和外部所有事物的全部联系,诸如成绩与训练负荷、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恢复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会从这些事物内部的联系中概括出训练的本质,逐步形成训练学的一些概念;概念产生以后,继续使用推理判断等方法,就可以形成某一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这种概念外推使得认识经过感觉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训练规律性和内部联系的理论认识,经过科学的验证和整理后便形成训练理论。

  这种基于训练实践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过程,构成了探寻运动训练理论的应然选择。当零散的理论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后,训练认识会从量的累积产生质的飞跃,学科理论体系初见端倪。1930年,德国学者Krummel首次将组织学、生理学、医学、体质理论、训练理论、一般和专门的练习综合在一起,完成了《运动员手册》,成为“专项训练学”的基石;1964年,民主德国Harre及其同事完成《训练学》函授教材,把运动训练认识推高到一个新的阶段;1969年,Harre正式出版了《训练学》一书,标志着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此时,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范畴、问题领域、学术流派和知识体系基本成型,研究的重心也由具体问题转向学科中心。

  学科的出现是认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零散的训练经验总结或具体问题研究不同的是,运动训练学必须完成理论体系的建构,并对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虽然Harre从竞技体育人手,以运动训练的目的、训练状态的发展、训练的原则、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教学、训练过程的规划和组织、比赛的准备、运动员的卫生与营养为内容搭建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框架,但是不难发现该结构在理论体系方面并不完善,基础理论比较薄弱,缺乏对运动训练的生物学解释。我国训练学学者陈小平则把20世纪60年代的训练学归结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竞技体育学科”。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要经历前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阶段――新的常规科学阶段。严格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学仍处于前科学阶段。不管怎样,以学科为中心认识训练,实质上已经涉及到了运动训练认识论的问题。

  1.3 运动训练认识论缘自对训练理论的反思和追溯

  运动训练学诞生之后,开始了学科发展和建设之路。20世纪70年代,国际训练学界涌现出了一批造诣颇深的学者和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使得训练学的科学体系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丰富,其中Matveev、Platonov、Martin、Bompa等人成就斐然,功不可没。训练学学科的发展,并没有消除训练实践中的所有困惑,相反训练理论日渐表现出了自身的局限性。于是,一些学者开始反思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演绎方式,从而“否定”(否定是认识发展的一个过程,并非结果)原有的训练认识成果。首先质疑的是超量恢复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运动训练的基石,其次挑战的是传统周期学说。相对于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对训练学的质疑、反思与重构多了一个批判的前提。正是批判过程,把原有训练学中潜在的认识论问题凸现了出来,自觉地开始了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创立。如果说学科的出现是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那么运动训练认识论则缘自对传统训练理论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

  1927年,Embden和Habs发现运动训练可以导致骨骼肌的糖原、肌氨酸和磷酸肌酸储备增加,随后Bergst?rm和Hultman通过单腿骑功率车实验证实极限运动后肌糖原会出现显著的超量恢复现象。1972年Jakowlew根据人体负荷后肌糖原储备出现下降、恢复和超量恢复的特性,将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能力产生影响作用的机制归结为超量恢复。1977年,Jakowlew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超量恢复学说。不难发现,肌糖原的超量恢复是该理论形成的重要依据,也是思维在训练负荷与机能增长之间穿行的联结点。这种认识运动训练的过程是符合论的哲学认识论,把达到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真理作为根本目的。实际上,符合论是一种经验论,单靠预先的假设和经验的归纳,可以带来新的认识成果,却很难保证所得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毕竟归纳的材料总是有限的。虽然看到了肌糖元的超量恢复,可问题在于,运动训练引起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超量恢复理论必然会遭到质疑。运动生理学家蒂-玛瑞斯(dMarees)在其专著《运动生理学》中写道“所谓的‘超量恢复’至今仍然在许多方面缺乏科学的证据”。霍尔曼(Hollmann)和海廷格尔(Hettinger)认为不能将肌糖原这一单一指标的超量恢复现象延伸扩展到解释整个机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齐默尔曼(Zimmer-mann)也强调了运动训练的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带有强烈个体性的过程,而不像超量恢复学说那样的简单。与此类似,Matveev立足于田径、游泳、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建立的训练周期理论,同样被Tschiene、Verchoshanskii等人抨击。Verchoshanskii指出,一个训练系统的建立依据不是经验基础,而是更多地借助于生物学知识。

  对符合论的运动训练认识论的批判,虽不能完全“否定”原有理论,但却道出了认识成果的不足,彰显出理性的力量。在一次次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过后,运动训练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作为原有认识成果的补充和发展,“疲劳-适应”理论、板块结构理论应然而生。当前,围绕如何认识运动训练的问题,研究者一方面注重训练实践中所获得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强调理性的演绎与推理,试图通过经验与理性的综合探寻实际问题,运动训练认识论似乎踏上了康德之哲学认识论的征途。唯一的不同在于,研究者持可知论的辩证观,坚信运动训练是可以被认识的,并不像康德那样认为人永远不能认识“物自体”本身。

  2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考察运动训练认识演化的历史逻辑,运动训练认识论的3个基本概念清晰可见,但对于构建运动训练认识论而言,尚需认清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对象

  认识论,顾名思义,它是关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运动训练认识论,是认识论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具体化,遵循上位学科的规定,研究具体的运动训练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当然应以运动训练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这样,首当其冲需要解构训练认识,还原大脑对运动训练的反映。

  邓运龙认为,训练认识是主体能动地反映训练对象的活动及其结果。作为活动,训练认识是指人脑反映运动训练的过程;作为结果,训练认识是指人脑反映运动训练获得的成果,即知识及其物化的产物。不论作为活动还是结果,运动训练认识直接指向客体而且与主体有关。运动训练认识的主体是人,包括教练员、运动员、科研和管理人员等,客体为运动训练存在。主体和客体是构成认识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许多中介或中间环节_句。也就是说,在“谁来认识”和“认识什么”之间还存在着认识方法、工具和程序等中介问题。教练员可以直接从实践经验归纳总结,运动员也可以通过自我感觉直接判断训练,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数学方法间接认识运动训练。由此可见,运动训练认识本身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相互关联的结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构决定着认识的功能,不同的结构产生不同的功能,任何结构之功能都表现出整体性。

  运动训练认识不但具有整体性特征,还具有动态性特征。运动训练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主体最初仅对运动训练经验进行总结,逐渐发展到形成理论及对理论进行反思,训练认识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近几年,我国的赛艇、跨栏等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原因很多,其中就有训练认识提高的因素。假如运动训练认识一直在低层次徘徊,那么训练实践很难有所成就。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就是训练理念落后,训练认识没有提高,训练实践低水平重复。正如袁伟民所说:“我们的很多项目上不去,不是因为实践不够,而是对实践经验总结不深刻,对对象分析不到位,大量的感性认识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对项目规律的认识总是若明若暗,似是而非,始终无法触及问题的实质,实现不了最后的跨越”。

  2.2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内容

  运动训练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运动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训练理论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

  2.2.1 运动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

  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不论是经验论者还是唯理论者,一般只关注高级水平的认识和认识的结果,很少顾及认识的过程,这一缺陷后来被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所弥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认识的外源因素和认识的内源因素的双重作用,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一切认识都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所谓建构,是指主体在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思维结构,然后再运用主体结构逼近客体结构,每一次建构都把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运动训练被同化到超越运动训练本身之上的逻辑数学框架中,人们开始尝试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解释,若获得成功便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运动训练,认识主体便会做出顺化,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审视运动训练基石理论的认识过程,不难发现超量恢复理论的提出就是同化的产物,应激学说和疲劳适应理论是认识主体顺化的产物。超量恢复理论将运动训练放置于原有的图式中,先验地认为成绩的提高与某种物质运动前后的变化相关,结果找到了肌糖原超量恢复的证据,成功地解释了运动训练问题。遗憾的是,人体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并不像超量恢复理论那样太简单,质疑声音出现后人们开始重建训练理论,于是顺化之后便产生了应激学说和疲劳适应理论。在主客体的不断交互中,人类逐渐构建出运动训练的知识结构,对运动训练的认识也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曲折发展过程,最终螺旋式地接近运动训练客观事实本身。

  2.2.2 运动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运动训练认识是人类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对运动训练的反映。反映是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生的,在相互作用过程之外,不可能有反映发生。因此,训练认识的主体对运动训练本身进行能动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运动训练的观念映像,最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最初反映的是运动训练的部分信息,这类信息具有外显性特征,诸如比赛名次、竞技水平、最好成绩、多次比赛平均成绩等运动成绩指标,运动负荷、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等指标。当大量的信息反反复复出现时,认识主体会将获得的信息材料、痕迹或印记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以观念的形式复制或再现出来。这时反映出的信息是基于经验基础之上通过理性判断和思考之后得出的,具有内部相关的特征,宏观层面可反映的信息有:运动训练能产生什么效果、竞技能力的发展变化与竞技表现、运动成绩与训练负荷的施加关系、体能与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微观层面可反映的信息集中在一次技术训练会对人体神经肌肉系统产生什么影响、一组不同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肌纤维的作用、耐力训练与人体运氧和利用氧能力的关系等。在思考之后,这些内部杂乱的信息在主体大脑里逐渐清晰,形成初步判断或者形成假说。假说经过实验验证,一旦没有被证伪,则可上升为认识的理论成果,进而演绎出新的结论或用于解释训练实践。

  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理论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一旦运动训练理论形成以后,便开始了自我发展之路。当训练理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便会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开始适调、创新和重建之路,最终由人来完成理论的演变过程。

  2.2.3 运动训练理论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

  从研究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到训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运动训练认识论尚未到达其逻辑终点,必须进一步研究理论知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在运动训练领域,人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完全建构出运动训练的真实本质,只有实践是唯一具有立法权的训练行为准则。这一方面使人对认识成果的真伪产生疑问,不管是被证伪还是被证实,运动训练理论都得面向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训练理论的归宿是实践,只有“化理论为方法”,理论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同志在《实践论》中深刻地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知识在实践中的实现视为研究的内容之一,无疑极大地拓宽了认识论的视野。

  运动训练认识不仅具有对现实的反映能力,能够在观念中越来越普遍地复制或再现运动训练本身,而且具有创造性的超前反映能力,能够借助于推理,预测或预见运动训练的未知结构、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在认识论中,该过程就是使观念的东西物化或对象化为物质的东西,也就是理论知识转化为观念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其真伪的过程。

  2.3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方法

  近代认识论在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存在问题上,不同流派基于自己的观点展开研究。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在方法上尽显归纳风范;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者认为感觉并非可靠知识的来源,唯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在方法上重视演绎推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峙,促进了人们对认识论的反思,消解对峙必须审查对立的基础,也就是人的理智能力。康德认为理论能力只能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而形不成关于“物自体”的知识,近代认识论开始转向不可知论时期。总之,近代认识论都以主客体的对立为基础,以理性思辨为主要方法。

  采用新方法,消除主客对立,就成了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使命。科学主义以实证方法来代替思辨方法,人本主义则突出人的地位,强调用人的非理性因素之作用来消解主客对立。不管是科学主义的孔德、马赫、维特根斯坦、波普尔、库恩,还是人本主义的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但其方法学本质仍然以逻辑思辨为主。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把科学实践观作为认识论的逻辑起点,以实践思维方式建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不是靠主观想象或纯粹的思辨,而是采用符合认识本身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克服了传统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问题上的机械性和直观性缺陷;在具体方式上,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运动训练认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坚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检验人类认识成果的唯一方式,并将实践思维方式作为诠释运动训练认识论的钥匙。毫无疑问,运动训练认识论在研究方法上认同实践辩证法,遵循客观世界运动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综合应用发生学方法、历史方法、要素结构方法、活动功能方法、动力进化等各种方法,依靠人类的实践理性思维能力研究运动训练认识论问题。

  3 基于实践的运动训练认识论

  3.1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践为本体论解释前提

  认识论按其性质来说,是一门反思的科学。黑格尔认为:“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推之亦然,运动训练认识论是对运动训练认识的反思,任务是沿着人类认识自己构成的道路,揭示和阐明运动训练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力求使运动训练认识成为自觉的认识。

  在认识深化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事实:运动训练本身是一种客观事实,即“事实1”;对运动训练做出的经验陈述或判断是一种科学事实,即“事实2”。毋庸置疑,运动训练的本质属性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认识而存在,至于是否被真正认识,那要看认识的发展水平。人们以运动训练客体本身为基础进行认识活动,收集、积累和概括训练现象,归纳和演绎假说,逻辑分析和证伪理论,但不能保证对运动训练所做的描述和判断都是正确的,差错是难免的,甚至可能会遗漏重要信息。换句话说,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两者具有同一性,由于反映过程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两者并不能直接一致。不管一致与否,“事实1”是对运动训练进行本体论考察,而“事实2”属于认识论范畴。在整个认识过程中,“事实2”以“事实1”为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运动训练认识论是以本体论为前提的。

  从本体论的视角看,运动训练是一种存在,是运动训练认识的源泉;训练认识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建立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基础之上。存在与思维,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作为哲学的重要构成,认识论以实践为本体论的解释前提,把运动训练认识看成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方式,强调实践对运动训练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这种建立在实践本体论框架之中解释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基点,意味着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将成为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3.2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

  当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是实践认识论,它以实践思维方式代替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思考认识问题及其规律。在实践思维方式看来,从事运动训练认识的主体受实践的规定和制约,因而主体的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现实的客体,运动训练本身是也一种受实践性规定和制约的存在;发生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基础的运动训练认识活动,必然受实践规律的制约。简言之,实践性是运动训练认识的本质属性。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主体的实践作为理解、诠释训练认识规律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主体实践内在本性作为理解运动训练认识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以主体实践规定的认识自身生成发展的实践逻辑为思维逻辑,以实践思维方式反思运动训练认识的本质。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思维的框子,是当前运动训练认识的基本理论架构,为科学地探索认识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常言道,比赛是训练的导师。这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做出的判断,是有价值的训练认识。“练为战”,意味着运动训练必须围绕实际需要进行,比赛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球类项目的竞赛特征之一是高强度的对抗性,任何没有对抗的训练都不具有实践意义,也就没有训练学价值。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发展中,主体按照认识的实践存在逻辑进行思维,能动性地揭示运动训练认识的实践本质和规律,并达到与实践对立面统一的应然。

  3.3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现人的价值为自己理论的终极目标

  如果说在符合观的认识论中,把达到与运动训练相符的客观解释作为目标的话,那么在实践观的认识论中,实现人的价值将是自己理论的最终目标。在传统的认识论那里,需要解释为什么运动训练能使机体产生适应,怎样训练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以及什么样的训练负荷才适宜于竞技能力的提高,把追求与运动训练相符合的真理作为认识的首要目标。也正是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质上,认识论不仅要揭示人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实践关系,而且人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方式,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改造,需要从实践观出发重新考究运动训练认识论。基于实践,认识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方式,运动训练则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并且通过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来体现和确证人之生命的存在价值。

  再次考察运动训练实践与认识,虽然在主体上存在着同一性,但是却在对象上存在着差异。训练实践的客体为运动员,训练认识的客体为运动训练本身,实践主体旨在改变客体的某些结构功能,认识主体不能改变客体本身。这种差异缘自实践方式的不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不同的实践方式实现着人的价值。人的认识绝不是像照相机那样机械地反映运动训练,而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观察和思维判断,借助语言符号系统创造性地反映运动训练,并以观念的形式加以表述出来。在这里,运动训练认识本身就是实践,主体通过特殊的实践方式直接揭示、解释和预言运动训练本身,最终实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推荐精美文章,推荐文章
    下一篇:汉语国际教育范例,汉语国际教育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