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汉语国际教育范例,汉语国际教育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3日

汉语国际教育范例篇1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渗透

  一、汉语国际教育现状

  如今在汉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对外汉语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汉语博大精深的文化渗透的现象,这样甚至使得学生对汉语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有的甚至不明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的,只是了解表面知识。比如: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像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 It was papked likesardines(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人是不多的。还有,汉语学习者对中国的亲属称谓也不明白。在汉语种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舅舅、姨姨、姑姑”等等十分具体的称谓。这些称谓折射出汉民族强调“长幼有序、嫡庶有别、长者为尊”的文化传统,看重亲属关系的态度以及父权宗法制度和观念在汉族社会长久存在的客观现实。在这一套称谓语中,真正与英语对应的只有六个,即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儿子―son、女儿―daughter、丈夫―husband 和妻子―wife,其余的则都不对应,如: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伯伯、叔叔、舅舅―uncle;姨姨、姑姑―aunt。所以,外国人就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姑姑和姨姨,她们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叫成叔叔和舅舅?叔叔和舅舅又是什么关系?即使有的学生记住了这些称谓,但是在使用中还是笑话百出。比如:她们会说妈妈的妹妹叫姑姑。在他们的观念中,为什么妈妈的妹妹和爸爸的妹妹要有两个称谓。另外,还有学习者对于中国习俗或者习惯的不了解也会产生误会。如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针对这样的学习误区,我认为在汉语教学过程就必须加强文化教育。

  其实,语言现象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交流也是文化交流。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目的等诸多方面都能看到文化的影子。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具有文化性质,在教学当中对语言进行文化诊释也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

  二、如何加强汉语教育文化教育

  (1)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必修或选修的中国文化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孔子学院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许多学生都建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关于中国历史、哲学、文学、民间风俗等课程,至少是提供中华饮食这种类型的文化课程。此外,这种课程也应安排学生用汉语介绍自己国家类似的历史文化,这有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2)在教材种增加中国文化的比重。汉语爱好者学习汉语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学习汉语知识来知晓中国及中国文化。在教材中扩大中国文化内容的比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教材选用适当增加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范文。如适当融入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气、习俗、典故等内容,还可增加一些优秀英文文章的经典汉译作品,或从我国权威报刊上摘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另外,还可以从国外现有的各国著作的汉译本中摘选适合大学生学习水平的部分内容进入汉语教材。

  (3)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具体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归纳对比法、同步解释法、多媒体教学法、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堂外的引导相结合法、主题讲座法、文化实践法等多种方法来实施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在阅读和综合课程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中文报刊以及介绍中国文化的汉语读物;在听力方面,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以及中国之声广播节目是很好的选择。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汉语表达方式方法的积累,又可以使他们对中国当前的国情有所了解。

  除了在教材、教法上进行突破,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高文化素质的汉语教师队伍,培养“学贯中西”的优秀教师。倡导教师在介绍、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和研究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学、历史、风俗等内容,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具优势,会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高度的智慧。

  三、结语

  文化影响着语言,而语言教学势必要体现文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更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学习汉语不仅是学习基础和复杂的知识,还是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文化能力的培养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培养留学生较强的汉语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能够流利的进行文化交流,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会,就必须把语言教学跟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在教学中,应深刻认识到文化潜入这一点,立足于我国五千年的优秀历史和文化,放眼全球,依附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留学生掌握好汉语语言,才能让汉语语言的学习更加有效和实用,才能弘扬和宣传中国独特的魅力文化。

  参考文献:

汉语国际教育范例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汉语;国际推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砝码,教育振兴是国家振兴、民族振兴、世界振兴的重要标准,是新世纪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

  国际化是过去的二十年来全球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焦点论题,尽管目前还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和体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现已被广泛地接受,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运作和使其形式化:一是建立跨国家、跨地区的国际组织来研究和组织,如拉丁美洲大学协会、欧洲大学协会、亚太大学协会等;二是建立国家间、地区间、不同国家高等院校间教学科研项目的国际合作及援助计划;三是建立信息网把各个高等院校连接起来;四是进一步推动学生和学者的国际交流。

  当前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也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推动学生和学者的国际交流,而把跨国界与跨文化的观点和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结合起来,进而建立起的一系列具有国际性质的组织、机构、合作、援助计划和信息网络等。

  21世纪,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学界、教育界、政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予了很大关注,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汉语国际传播的互促互动角度研究不够深入。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汉语国际推广的作用十分必要。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汉语国际推广的表现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往来,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作为语言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汉语国际推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助推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等汉语推广基地建设

  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间的交流增多,使汉语的使用频率变高。例如,近年来政府在许多国家建设了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中国文化中心等“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二)助推留学生、学者等学习汉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促使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员交往增多,使汉语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例如,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学生、政企人员、个人团体参与到对外交流学习中,促使外国人了解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激发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三)助推汉语教学成为重要科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成为“汉学家”,在某些领域,他们的研究剖析远胜国内学者。国外众多高校、甚至中小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这使得汉语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科目。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汉语国际推广的不足之处

  “世界范围内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现状与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大语种的地位,中国古老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和今天中国在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

  (一)国家、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出国难,从事对外汉语教学难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需求,中国教育部先后在相关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了对外汉语课程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近几年来,对外汉语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陆续有了毕业生。令人尴尬的是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政策、家庭、人身安全、薪酬待遇等条件限制只有很少一部分从事了汉语推广工作。

  (二)汉语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表达书写能力,还要掌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要能“文”能“武”,要有扎实的汉语基础、英语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要有出色的表演能力,能变换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能很快的适应所在地的习俗文化。目前相关人员很少具有这种“综合素质”。

  (三)汉语推广的领域范围有限

  目前汉语推广主要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以及一些与我国地域相邻的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汉语传播的地理区域狭窄;推广汉语的相关机构、人员主要是政府创办的机构团体和国家公派的国内优秀学者、教师以及“汉办”聘请的精通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本土教师,很少有自发的民间团体、个人介入,传播推广汉语的人才匮乏;推广汉语的领域主要是中文领域且着重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播汉语,很少涉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未能全方位、多角度呈现中国的发展进步,汉语传播的途径欠开拓。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汉语国际推广的相应对策

  (一)高校需加强海外联系,积极开拓海外汉语推广中心

  1、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公办全日制大学,北语是国内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院校,它为我国培养了大量汉语推广人才,推动了汉语对外传播。面向未来,以北语为代表的这类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院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国内丰富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外国高校与之交流合作;积极扩大汉语推广基地建设,吸引更多外国学者、留学生、各类人员到北语留学或接受培训。另外,向国内外相关高校、汉语推广组织输送高层次人才,推广北语先进有效的教学培养管理经验,形成一个良性辐射带,带动相关高等院校的国际化,促进汉语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

  2、以郑州大学为例

  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郑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等院校,其国际化程度远不及北京语言大学,但是作为河南省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郑州大学需要积极的以中原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为依托,积极向外界宣传,突出自己的独特。以个性为基点,重点建设好一些海外孔子学院,借鉴北语之类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的国际化经验、汉语推广经验,吸引更多的国际关注,加快学校自身的国际化进程,从而为汉语的传播推广做好铺垫。

  3、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

  作为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作为一所普通高校,周口师范学院的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该类院校要借鉴诸如北京语言大学、郑州大学之类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院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汉语推广经验,积极的开展对外合作交流。首先要“走出去”,积极鼓励培养优秀的学生教师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去交流,去学习,去实践。其次要“引进来”,积极宣传当地浓厚的文化,利用地区优势资源吸引外国留学生、学者来学习交流,逐步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为汉语推广奠定基础。

  (二)注重专项训练,培养“文”“武”全才

  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合格的国际汉语师资,掌握中外两种语言,通晓中外两种文化;要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热爱汉语教学事业和中华文化;要有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应变能力。另外,还需要培养出一批能够从事对外汉语培训、教学,还要能够担当管理、推广职责的专门人员。

  (三)扩展传播空间,拓宽人才来源,开辟推广途径

  首先,由国家和相关高校牵头,整合各种资源,积极宣传中华文化,积极与各国政府、高校合作,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中国文化中心和开设华文学校。其次,政府和高校要积极鼓励号召民间团体、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外国人士传播汉语,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再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基地和世界市场的优势,既生产物质产品,也生产精神产品,不仅输出物质,而且输出语言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范例篇3

  >>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中的类词缀分析 探讨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看中泰文化差异 跨学科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思路再探讨 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教学思考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反思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模式探索 基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语言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初探 传播学视野下的汉语国际传播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作用与影响 经济学视野下城市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及调整的研究 略论汉语国际教育视角下的对外武术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分析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 法律经济学视野下的公司社会责任 公共经济学视野下的文化产品提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闭幕[N]。中国教育报,2015-12-07.

  [6]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N]。光明日报,2013-02-28.

汉语国际教育范例篇4

  对外汉语教学的鼻祖吕必松教授认为“所谓汉语‘难学’,不是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的,而是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因此,与以往的先教拼音再教汉字的方法不同,吕必松教授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那就是“组合汉语”。从笔画教学、汉字教学入手,拼音是汉语的一种辅表达手段。而讲授这种新型的汉语教材,就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才能把汉字组合的关系讲解清楚,而这其中又渗透着我们的汉文化,体现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趣味性,这不但会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充满兴趣,而且也会减少汉语学习的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但前提是教师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通过本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讲授汉语的能力,也提高其对于不同教材的适应能力和讲解能力。另外,因为专业课内容实施了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授课时数,从而把节省的教学时间用于教学方法的训练和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掌握了专业的外语词汇,对于学生日后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拓展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都将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现有条件

  根据吴泓(2014)给出的调查问卷结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希望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他们认为想要教好外国人汉语,首先要能够和外国人很好的沟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其他配套条件也为双语教学做好了准备。

  (一)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提供双语教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在2012年和2013年共有16名教师被汉办派往英国伦敦的孔子学院讲授汉语并传播汉文化。本学期已经有一位教师回国后开始运用双语教学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学生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师生共同的反映是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同时,学院还给学生配备了外籍教师,由外教纠正学生的发音,这也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他专业课教师也都达到英语六级水平,有能力进行双语教学。

  (二)学院的对外交流情况有利于开展双语教学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学习与交流,同时也接收留学生到我院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这样,学生将有机会去国外院校学习,外语水平的提高和对多元文化的了解都将为今后的双语教学课程提供帮助。同时,我院招收的留学生,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与留学生结成对子,互帮互助,学习语言与文化。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机会我院为学生建立了多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其中校内实习基地“汉语课堂”,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给学院的外籍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小班授课。已经在“汉语课堂”中做过“小老师”的学生反馈:自己对于汉语知识的理解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同步的,这都为接受双语课程打下基础。因此,从学院目前的条件来看,我们可以尝试开展双语教学,而且,我们会继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为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三、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的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范例篇5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13-06-02

  作者简介:刘丹(1982- ),女,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名称一直饱受争议,这个名称刚出现时是指“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都可以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近年,国内许多高校纷纷跨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人才的行列,涉及的教学范围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教学涵盖了从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储备力量到为不同需求的外国人打造汉语课程。伴随着这样的转变,“对外汉语教学”的范围就显得更为狭窄。因此,一个新的名称随之孕育而生——汉语国际教育。

  崔希亮将这两个名称做了如下的区分:“今天我们通常用‘对外汉语教学’来指称‘在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用‘汉语国际教育’指称‘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虽然这里用“国内”和“海外”的地域差别区分了两者,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关注点投向中国。汉语国际推广作为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把“国内”和“海外”融在了一起。由此来看,“对外汉语教学”正在慢慢褪去青涩而日趋成熟,成为带着国际化标志的“汉语国际推广”。那么,如何让正在接受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的本科生“走出去”,将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无疑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当前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走出去”在高校中所面临的问题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汉语教育”,从学科发展的历程看,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学科基础是语言教学。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汉语国际推广具有展现国家外交战略新思维的含义,是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而对外汉语教学从比较单纯的语言教学活动,转变为以国家外交战略为依托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走出去”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但具体到某所高校,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们“走出去”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能力偏低等。先从本科阶段的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来说,学生的知识体系正处于构建阶段,自身的汉语知识和文化修养既需要大量的学习时间,又需要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从学生的教学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来看,在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面对的是国际化的环境,需要具备优秀的教学和语言运用能力,但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是建立在教学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实践环节,绝不是坐在课堂里听了课就能够有成效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不断地学习与应用,但在校本科生的语言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督促与指导,而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又离不开自身的实践。因此,如果学生在汉语基础不扎实、汉语教学能力不强、教学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走出去”,往往会带来既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多的后果。面对这一现实,许多高校会选择“3+1”或“2+2”的模式来兼顾教学与实践两个环节。这样的设计有其优势,可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受到质疑的就是学生的能力:一方面,他们是否能够在没有专业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有序学习;另一方面,他们是否能够在课堂里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其次,这样的学习模式显而易见地会受到学生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再次,建立在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前提下的匆忙“走出去”,是否会使大多数人沦入“自身学不到,别人教不了”的尴尬境地?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项国际教育计划,在更广阔的领域上搭建起中外文化合作交流的平台,为更多想要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创造学习汉语的条件并提供学习机会。对外汉语教师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一方面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增进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针对高校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走出去”战略的落实,我们应该依照专业的自身特点来为这些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储备人才的本科生量身打造专业实践途径,既能够让他们在学习期间打牢基础,又能够让他们在毕业后在最短时间内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实践方面“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全国高校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践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依托学校与广西师范大学的合作,派遣本专业的学生去听课;第二步为校内微格教学,本校教师为学生的指导教师,让学生模拟教学;第三步利用本校与越南学校的合作,派遣学生出国实习。与之相比,大理学院的实践教学另具特色,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分为三个部分:课堂观摩教学、个别教学辅导和文化交流活动。三个部分的实践教学成绩都有客观详细的评分标准,成绩的评定由指导教师的50%和留学生的50%构成。课堂观摩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在教学技能强化训练的基础上,实习生听讲、准备教案、说课、试讲、正式上课、评课、总结,每个环节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同样,云南大学实践教学方式则是以外派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主要教授综合课、口语课等,同时撰写论文、日志、教案、案例分析等。综合以上学校所采取的实践教学方法,我们不难看到,各高校均着眼于以学生学习即将结束时的“走出去”实习,以专业实习的方式取代全部的实践教学,而未能将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环节贯穿于学生四年的教学全过程。因此,实现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不能仅将眼光放在“走出去”上,还应该从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以及实践教学的监控测评方式等方面入手,在本科生四年学习中贯穿始终,从而实现以国内外实习环境为基地的包含着感知性实习、提高性实习和专业性实习的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

  三、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1.建立基地,用好基地

  建立基地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基础。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建立稳固的、能真正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的实践教学基地离不开与国外的学校和文化传播机构建立国际合作交流关系。因此,要注意从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需求、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出发,利用实习基地的人才资源、环境资源和工作平台,努力使学生四年的学习自始至终与实践教学挂钩,从而促成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基地紧密联系的良好关系。

  笔者所在的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就尝试由实习基地员工直接参与教学和由学生分阶段、分方向深入实习基地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方式。所谓“请进来”,即请实习基地负责人及员工深入课堂进行教学、与教师共同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的研讨。例如: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实习基地的教师、负责人、员工,通过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创业实绩,进行专业思想和学习方法、学习意志的教育。而“走出去”,则是借助与国外学校的合作,让学生走出校门和国门,到这些学校进行实习、短期互访,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对当地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教学,同时又能够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充分体会和学习外国文化。

  2.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国际汉语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尤其是与理科专业相比,特征鲜明的实践教学课很少,如实验课等。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结合专业特点,用心思考,建构与专业特点相吻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此,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便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落实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建设之必须。在这方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取结合生源、专业课程、就业去向三方面,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一个中心,四个板块,四项结合”为主体思路所构建的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这里,“一个中心”,即以培养综合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中心;“四个板块”,即理论课实践教学、专业课实践教学、英语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实践教学;“四项结合”,即理论讲授与课内外实训相结合,校内实习与基地实习相结合,国内实习与国外实习相结合,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对于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学校将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国内实习与国外实习相结合,制订了详细的实习计划,制作了实践教学手册,全程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成绩。每个学生都在进入实践教学基地前接受明确的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提交相关的实习报告和工作记录。在完成专业实习实践任务的阶段,采用了“请进校门,走出国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国际汉语教学环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制订了统一的实习计划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组织教学,通过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规定的汉语教学任务。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实习体验,实现了学生专业实习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

  3.抓好测评工作,重在实践效果

  抓好测评工作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测评方式的探索也是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关于这一点,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已经作出了证明。那么,怎样的测评最科学、最适用?该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实践教学的测评方式不失为一种借鉴。其具体做法是:第一,坚持“八个关注”,即对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关注基础课的训练落实,关注双语课的双语教学落实;对实习课的教学实践,关注教学计划的落实,关注教学内容的落实,关注文化展示的落实;对英语实践课,关注专业英语运用与实践课程四大板块的训练落实,关注英汉翻译四个结合中学生活动环节的落实,关注学生第二课堂参与的落实。第二,测评标准的监控,要求各实践教学课程制定具体的测评标准,并在实施中加以修改和完善。第三,以学院统一要求和规范为指导,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年度毕业论文管理操作性文件的拟定与执行,实现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操作性的统一。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要立足于“请进来”,“汉语国际教育”要立足于“走出去”,这两条路线同时推进、相得益彰,应是可供当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尝试的教学改革思路。

  [1]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2]李毅。汉语国际推广与我国国际教育的发展[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2)。

  [3]张如梅。对外汉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多模式探索——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0,(11)。

  [4]吴应辉。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及汉语国际传播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0,(8)。

  [5]原新梅。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思考[J]。语言教学研究,2007,(12)。

  [6]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认识论原理范例,认识论
    下一篇:情感经典语录大全,情感语录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