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8日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篇1

  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029―01

  幼儿期良好的身体素质重要,健康的心理更重要。我通过在幼儿园的多年工作经验,就幼儿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并就幼儿期各阶段成长的影响条件作简要分析,提出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一、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心理的培养和形成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3~6岁学前儿童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此间,由于其心理上的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各种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幼儿教育的素质化,是幼教工作和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所面临的新任务。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小康的附带效应。物质文明本来是好事,但对幼儿教育来说却有它消极的一面。现在小康之家丰衣足食,更有越来越多先富起来的家庭,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致使孩子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认为只要有钱就行了。

  (二)隔代教养的片面结果。幼儿家长正是年轻力壮干事业的时候,他们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代管。而祖辈更溺爱第三代,往往对孙子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呵护,而忽视与其心理、情感的交流。

  (三)独生子女的普遍封闭。独生子女由于缺少游戏伙伴,同龄交往经历偏少,回家后也只有电视陪伴,造成部分幼儿性格孤僻。他们到幼儿园也表现得极其胆小内向,不知道与同伴互动,缺乏合作精神。

  (四)家长期望值过高。现代社会的高学历趋向使很多家长不能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来越高,高压之下孩子一进家门就得埋头学习,出家门就像解放了,到幼儿园后难免任性放纵。

  三、实施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新入园的幼儿,他们往往会因“自理能力差,对亲人的依恋心理、未适应集体生活规则”等等原因而产生不安全感,表现为经常哭闹,情绪容易受到其他幼儿的影响。这时我就会多给幼儿一些爱护和关心,使幼儿把对家长的依恋迁移到老师身上,摆脱焦虑心理,让其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对那些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的幼儿,表扬鼓励多指责少,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对淘气的幼儿,闯祸时,我会克服自身言行的随意性,改变以往从成人角度处理问题的做法,对他们多一些宽容、鼓励和理解。

  (二)以身作则,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幼儿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 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以儿童为本的概念和意识,要以身作则,尊重每个幼儿。这样幼儿才能学会尊重他人,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友好、宽松、和谐。

  (三)帮助幼儿掌握交往技能,学会友好交往

  进入幼儿园后,同伴关系在幼儿间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幼儿在交往中容易产生矛盾,这往往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教师在处理幼儿之间的关系时,应创造条件引导幼儿交流感情,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如,让幼儿学会轮流、互换、谦让等。引导他们有效地处理矛盾,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四)组织合作活动,让幼儿感受合作的乐趣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始终贯穿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内容。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也能发挥增效作用。通过游戏,可让幼儿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五)让幼儿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自信

  我们不难发现, 活动中常常是一些优秀的幼儿唱主角, 他们踊跃发言、积极表现,而一些幼儿只能沉默寡言。其实, 每一位幼儿都希望自己被关注、被欣赏。因此, 做教师的应毫不吝啬地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 经常给幼儿表达积极的语言,让幼儿在教师的赞美中拥有自信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篇2

  关键词:愤怒 情绪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0 引言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此时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需要解决。对于高校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的愤怒情绪的特点

  1.1 情绪与愤怒情绪 情绪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认知过程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反应的一种形式。从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对它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对情绪的实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但由于情绪的极端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在心理学上,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1]。

  1.2 愤怒情绪的表现形式 愤怒情绪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2]:一是言语:如叫嚷和高声反驳、说脏话等、二是行为:如摔、扔、砸东西等,面部表情如瞪眼睛等。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运用面部表情表达的愤怒的频次最多;用言语表达方式体现最多的为叫嚷和高声反驳,其次是说脏话来表达愤怒;行为表达方式上,敲、摔、击、扔、砸等行为使用频率最高,调节不当的会打架、对他人造成人身威胁。也有个别人愤怒时会自己伤害自己。

  1.3 不同大学生群体愤怒情绪的差异性 Speilberger,将愤怒分为2维度。状态怒和特质怒。状态怒是指由情境引发的心理、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从愠怒到暴怒有不同的强度。一般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唤醒,如心跳加快,汗液分泌增加等,同时可以出现认知障碍。特质怒是指在各种情境中都有体验愤怒情绪的倾向,诱发愤怒情绪的阈限低,对于竞争、拒绝、不公平容易产生愤怒。Speilberger将愤怒处理的方式分为3种:内向怒、外向怒、愤怒控制。[3]

  1.3.1 性别差异 在愤怒情绪的表达上,男生较女生更不爱表露自己的情绪,一般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将其指向于内。

  1.3.2 年级和年级差异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往往对一切存有幻想,对各种知识领域都充满了疑问与兴趣,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自负,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和作用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处于不定阶段。二、三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已经适应,并具备了一定的情绪自控能力,情绪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但到了四年级后,毕业在即,高年级学生大多面临毕业考试、论文答辩、求职择业、恋人去向等诸多抉择和压力,因此紧迫感和忧虑感十分明显。

  1.3.3 生源差异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为人处世和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会不同。城市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不如农村学生敏感,能对事情有正确的认知。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2.1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当代大学生是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化背景差异。80后是在传统文化熏陶和外来文化冲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心理上经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搏争,本土文化的烙印要强一些。而90后学生其成长过程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就要相对少很多。第二方面是生活差异。80后学生的生活条件更艰苦些,90后的学生生活所受到的苦难要相对少很多[4]。

  2.2 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了解学生问题所在,做好预防工作 高校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人格及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不应仅仅针对新生。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水平比较,进行差异分析,了解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发现及解决问题。对于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要采用各种形式加以教育,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要及时送到心理医院就诊。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2.3 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抗挫能力及调节能力 高校应在不同年级都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对的眼前问题及时教授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尽量减少生活中负面情绪的产生,对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辅以尽快的调节。除课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广播、报刊、心理协会,心理电影等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4 建立完善的心理服务机构,帮助心理求助者顺利度过难关。应在各个院系都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培养各系辅导员及相关学生工作者,使其具备心理咨询资格,这将有效的扩大资源,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广大学生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同时也接受自己的教育。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对愤怒情绪进行及时有效地疏导。

  2.5 合理的进行愤怒情绪管理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三种愤怒表达方式中,愤怒控制是对心理健康最有益处的因素。通过干预降低大学生的愤怒表达倾向,疏泄内向怒,增强愤怒控制能力,针对男生有较高内向怒的倾向,对男生的干预要多注重其内向怒的表达,引导其及时疏泄,避免积累,避免负面情绪积累过多造成不良社会后果。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2]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版。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小学 留守儿童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67-01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农村生产结构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发展进行了调整,农民谋求新的出路发财致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将儿童留在农村,留守儿童或单独生活,或与亲属生活。这一群体的不断扩大,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类群体孩子因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存在缺乏热情、心理敏感脆弱、成绩不佳等问题。如何调整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为7~14岁左右,该年龄段为儿童的性格、品德、情感初步发展以及形成时期,对于儿童而言,这是一段重要时期。而作为留守儿童,这时期只能自我发展,没有父母的陪伴,周围的孩子甚至会对其进行侮辱、歧视,导致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无安全感,极易形成偏执性格。这样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会影响儿童未来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调查某地的留守儿童,结果一些留守儿童,有抽烟、喝酒、偷窃等不良习惯,因此,给予留守儿童必要的健康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 给予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在农村地区,学校在家长以及孩子的心里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认为其是一个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农村学校作为教育留守儿童的一个关键机构,应充分发挥其教育以及管理作用。学校以及教师应在生活以及学习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及爱护,为其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1.学校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学校可先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资料,并调查统计留守儿童父母的工作地、联系方法,儿童代养人的住址、电话,将这些具体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备案。并建立畅通的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机制,学校应多与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代养人进行沟通,彼此共同关注儿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也可以建立帮扶制度,督促并辅导儿童学习,并多与他们进行沟通,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督促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儿童感受到关注、关怀。

  第二,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的家长见面会或必要的短期培训,让孩子的监护人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了解如何更好地与儿童进行沟通,改进教育方法,调整之前固有的教育方法及教育观念。父母可通过电话联系或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关注,从精神方面重视鼓励孩子学习。同时学校可采取有效的手段、方法,针对存在思想方面问题的孩子进行教育座谈,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更好地配合给予儿童教育。

  第三,学校可组织一些手拉手互助小组活动,选择一些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师组织孩子们,积极参加活动。留守儿童多存在一些明显的心理特征,通过组织互帮互助小组活动,增进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彼此分担快乐、烦恼以及疑虑,这样有利于有相同经历的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共鸣,情感方面相互支持,消除其不良的消极心理情绪。

  2.老师方面应采取的心理教育措施

  第一,开办关于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让农村教师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其焦虑以及敌对性明显强于一般儿童,同时不能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有效疏解心理的不满、不快,儿童心理会产生不满,积聚的心理问题导致产生偏执的人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教师应掌握产生的原因,并了解如何给予儿童有效的心理护理,排解儿童的不满情绪,帮助他们进行适当宣泄,有利于其良性性格的健康发展。

  第二,教师应不断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注意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以自我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避免自我的不良心理情绪影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与尊重,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

  三 总结

  作为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关爱的氛围,同时这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社会方面也应发挥其教育作用,营造一个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环境,以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井坤。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4)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篇4

  由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学校教育如何来帮助、指导年青一代认知自我,开发潜能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要求,它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

  心理健康是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持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从而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富有创造性的投入学习和工作。从学校教育来说,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处于压力之下,其思维就会变得机械、呆板,压力还会干扰注意、记忆和想象等认知活动。心理学家哈罗克(E。Harlock)曾经通过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批评而引起的恐惧、紧张、烦恼、愁闷等不健康的情绪,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阻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学校教学中的意义十分重大。

  在聋校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聋生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有一种自卑心理,自信心不强,没有努力目标,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社会态度消极,社会交往能力低下,自我意识不强,耐挫力差等心理障碍问题。同时,也是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致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友圈以及信息渠道都比正常孩子要小的多,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我们聋校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健康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说,就是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全面发展理应包括身心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更加全面,为此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聋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聋生身心健康

  聋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对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属于直接不理睬,不接受状态。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会四处碰壁,从而使内心一再受挫。

  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从德育方面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

  同时,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骼肌肉活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的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综合保健。

  再者,传统教育中,我们以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重点。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因此,智力教育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这也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聋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识与冲动出现;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在聋生社会地位不被认可的状况下,他们会从其他方面寻求心理上平衡。比如,谈恋爱、玩电子游戏、和社会青年打架斗殴等。这就是青少年时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具体为四个方面:

  ①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②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③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④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这些特定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有许多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得到解脱。此时,对聋生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同时,青少年接近于成人的活动能量,对以上的矛盾系统又起着激发作用,容易使矛盾爆发,因此,对青少年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使聋生适应社会形式的必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现象,都将对聋人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温馨减少,家庭对子女教育不当的管教方式,都会对聋人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因素。

  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增大,使聋人青少年学生无止休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

  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些黄色、淫秽东西的出现,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也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篇5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心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65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如中学生因不堪压力而跳楼的事件频频发生。由此可见,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学生心理状况做了论述,并着重探讨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前,造成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们对物质经济过度的追求,出现了一些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第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给中小学生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家长和学校依然把分数当成孩子成长的重中之重,对孩子的心理状态重视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加深,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将中小学生培养成健康、阳光、积极、乐观的人,能够承受任何环境带来的各种挫折,不断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目前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用心去耕耘、灌溉,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并成为人格健全的新型人才。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据分析研究,当前中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能力差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得孩子过分依赖家长,在新的环境里适应能力降低,对新事物往往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往往出现在刚刚步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中,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科目难度的增加,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与生活。

  (二)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人生阅历尚浅,中学生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不够

  生对股票有了大概了解,进而认识到投资理财的风险。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兴趣点扩展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使思想政治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4.通过创设合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只有把课堂上学到的政治相关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理论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课知识来说,如果和实践相分离,就会使其黯然失色。在“翻转课堂”中或者课下,教师可通过创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即时提出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从而得出最终的正确结果。比如在学习《公民的储蓄》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可行的投资方案。在这个问题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需要的资料,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小组交流。这样,一方面拓展了资源,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小组讨论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并且在这种合作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思想政治课拘于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有时即使教师如何辛苦地讲授但教学效果仍不见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此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显得很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并阐述了该模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鉴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方面优点,相信该教学模式将会有好的应用前景。

  [ 参 考 文 献 ]

  [1] 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 。

  [2] 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2) 。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篇6

  关键词:文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礼仪品质教育;现实依据;理论依据;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87-02

  一、现实问题的提出为民族地方高校文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礼仪品质教育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就普通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礼仪品质缺失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邢台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礼仪品质教育研究》课题组以本院为基地进行了调研。10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开设礼仪品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据相关调查表明,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的过于溺爱或长期离家在外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的心理失衡,出现抑郁、狂躁等症状,甚至出现自杀的倾向。这个问题在高校是普遍存在的。[1]就河池学院的实际情况而言,河池学院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于桂西北这一老少边穷山区,经济欠发达,环境相对闭塞,周围也没有其他的高校,学生交流的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这些对学生的见识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们家乡的礼俗和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他们的礼仪品质有偏差。从学生的生源来看,多数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或留守家庭,长期的贫困或缺乏关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敏感、自卑的心理。据河池学院教育学、心理学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对河池学院历年的新生进行的心理问卷分析看,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感觉渺茫,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有部分同学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甚至有自杀的倾向。而且这种趋势呈现出波浪式逐年增长的趋势。[2,3]而在礼仪的系统性学习,礼仪品质的培养方面,河池学院的学生也是缺乏的。根据近几年的用人单位反馈,学生往往不是知识素养不够,而是礼仪素养不行。就目前河池学院开设的课程来看,没有全面推开礼仪课程的教学,礼仪课仅在中国语言文学系、经济与管理系的部分专业中开设。全院性的礼仪培训仅仅是在就业指导这一环节中进行。而礼仪素养的提高,礼仪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是在不断地渗透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个人的品格。突击培训的礼仪实际操作,往往是一种表层的应对,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气质使然。基于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对教学进行改革成为了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文学的功能及教育部的精神的契合为民族地方高校文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礼仪品质教育的理论的依据

  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文学的作用是多重的,涉及面是宽广的。而长期以来文学学科的知识性定位、教学的理念基本上是将重点定位为作家与作品知识的学习方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就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找到了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文规定:“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马加爵事件后就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更是引起了高校的关注和重视。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文中明确规定“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的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时代风向标的高校率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礼仪品质教育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实证明,大学生掌握了交际的技巧、推出自己的手段和方式可以减少他们挫败的几率。而在就业形势和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今天,那些专业素质、礼仪素养、心理素质好的学生竞争力自然较强,因此,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及礼仪品质教育渗透到文学课程教学之中,形成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模式意义深远

  1.涉及面、受益面广。文学教育主要分学校教育阶段课内的文学教学活动和课外的文学活动两大类型。就河池学院而言,文学课除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外,还有面向全院开设的《大学语文》,新闻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开设的《中国现当作家作品选读》、《古代文学作品选读》等。申报该课题,组合了所有文学课的部分教师以及心理学教师、高级礼仪师参与,应该说人员构成是合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就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特色课程有《广西新时期文学》;选修课程有《影视文学》、《唐诗宋词研究》、《二十世纪西方经典》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有《欧美文学》;面向非文学专业开设的有《大学语文》。在课内的文学教育这一块就有很大的空间。结合河池学院的实际,河池学院有很深的文学写作传统,除了教师在课堂教授之外,还可以组织课外的读书活动以及写作活动,河池学院文学社众多,学生的写作热情很高,河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区一级的写作人才培养基地,全院参与文学社团的各系部的学生也不少。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和实践条件。

  2.充分发挥了文学课程的优势。事实上,文学、心理健康、礼仪品质教育这三者可以说是水融、密不可分的。就民族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学生的构成较为复杂,他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他们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程度以及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学习礼仪可以使他们学会更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形成与人为善的品格,妥善地处理与家人、同学、老师的关系,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礼仪风范。良好的人际交往,正常的心态以及获得的成功对建立健康的心理机制是很有帮助的,而文学课的生动、直观可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相辅相成中达成好的联盟。心理研究专家也指出“文学治疗”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好的一种治疗方式,文学治疗是指被疗者主动参与文学创作或文学欣赏等审美实践活动,缓解或消除自身心理压力或偏差,解决心理困扰,从而有效恢复内在精神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4]近些年,高等院校将“心理剧”创作与表演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生课余活动,也就是基于文学的这一功能,从这几年河池学院开展的情况来看,学生以文学的形式呈现河池学院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经过舞台的演出确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排解,观看的同学得到共鸣。而从人的心理接受角度来说,利用生动形象的文学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礼仪品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课程中应该是一种既合理,又容易被接受的方式。

  [1]穆廷云。当代大学生礼仪素质调查[J]。文艺生活,2010,(2)。

  [2]罗之勇,刘雪珍。桂西北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态度的调查研究[J]。学术论坛,2012,(5)。

  [3]刘雪珍。桂西北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及教育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2,(3)。

  [4]曾洪伟。文学治疗的新阶段与新景观[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篇7

  [关键词]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35-01

  高校德育历来被重视,因为对于大学生说来,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唯有实现培养目标的“达德成才”才是正确履行高校教育学生职责质所在。因而,在高校“两课”以公共课的形式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两课”教学任课教师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党建工作者,包括学生中的导员,都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但近些年,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诸多由时展带来的挑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现便是诸多挑战之一。处于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学生,不仅呈现于心理学意义上的问题,也直接与思想道德问题密切相关。2008年教育部再次强调:“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

  一、教育目标的互补性

  现代德育理论对德育目标的阐释比较具体,如有观点认为:“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则有所理解和遵循的活动。”还有观点认为:“德育这一概念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似乎都不能涵盖现代人所应具备的有益品性与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也即:“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正确的思想和优良的品德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而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德育内容来促进。可见,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互补性。

  二、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哲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引导学生完成正确认识、良好适应和健康发展的社会化方面,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明显呈交叉状态。为了把德育的社会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过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

  三、教育效果的互补性

  健康心理是德育“内化”的条件。学校的德育是要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生活。可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才能把德育的内容自觉内化为坚定信念,表现在日常行为中。当然,身心都健康才更有利于德育的进行,一个长期处于烦躁、抑郁、焦虑、多疑、愤懑、冷漠、恐惧、失望等不良情绪下的学生,对生活都缺乏热情,何谈高尚的道德观、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接受与树立呢?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篇8

  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确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积极的“心理健康观”不是关注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异常”这一客观事实,因为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表达成“心理异常”本身就带有歧视或否定的色彩。这一定是更接近学生心理状态的“真实”表达吗?一定要把学生建构成心理有问题的人吗?或许我们在“心理健康”的认识上有其他的思维变式,如果学生不被建构成“心理异常”的话,也许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会有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比如,在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如果学生A对自己偷东西的行为并无悔意,那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不是将A建构成有问题的“道德败坏的学生”,而是对A的行为进行另外的建构。可能对A是个怎样的人有许多不同的建构:A本质上是个好人,只是以偷东西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怨恨;A以偷东西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等等。在这种积极的建构中,帮助A获得了对自己行为不同于往常的建构,从而在这种新的建构中重构新的自我,进而达到心理的协调状态。

  二、学生观———学生角色的社会建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和如何看待心理健康,同样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是社会的建构。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这一社会角色的认识上,教育者也应看到是社会成就了学生的角色。换言之,如果学生不是用社会普遍认同的方式表达自我,那么其结果是他们特殊的表达方式不被社会认同和理解的。由此而言,正是在社会的建构中人们对学生这一角色形成了固定的认识。比如,人们通常认为学生应该遵守纪律,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不该谈恋爱等等,这些对学生角色的认识都不是本质性的。即这些认识并不是学生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也不是学生成为学生角色的标志性特征。所以,学生的角色是社会建构的。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认识到学生的角色是作为一种“事实”被社会所建构的,学生不是生下来就拥有学生的身份。如果一个学生不认同自己的学生角色,那么周围人则认为他的思维方式不符合社会主流思维方式,这个学生则被视为异常。对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关注点要放在学生角色的建构上,要引导学生用他人所认同(共识)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进而建构自己的角色,使之获得周围足够多的人的认可。

  三、教育目标———以“关系”为中心,非以“问题”为中心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总是习惯于问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的问题在哪里?教育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让我们看到,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学生,他们都陷入一种负性的思维模式中,即先从弱势或问题出发来看待人和事件。从另一视角看,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为什么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而且还会在各个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的问法是:学生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找到其中的根源,从根源入手去解决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若只关注教育对象糟糕的部分而不关注积极的部分,其最终结果会导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以问题为中心”。如果人们一直纠结于究竟有多少“心理问题”的话,是永远得不到一致的答案的。以此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去发现问题,只能是对心理问题修修补补,或者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将原本就在眼前的美好、积极的事物忽略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现代文化的因果叙事,即凡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消除原因就能改变结果,这种教育理念是本质主义的表现,它认同自我形成后的相对稳定性及其在行为中所体现出的规律性。因此,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无不倾向于从教育对象的内部寻找原因,来解释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因果叙事只是许多叙事之中的一种,是被现代文化建构起来的,心理问题不是内在的“客观事实”,由什么导致了这种所谓“事实”的发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理解某种“事实”和特定的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由此,我们认为在教育目标上,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放弃对“心理异常”形成的关注,将视角转向学生内在主观意义的建构上来。客观事物本身并不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而且这种赋予的意义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学生建构出的意义进而影响和制约着自己的心理。可以说,真正对学生起作用的不是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客观事实,而是学生对所发生的客观事实建构出来的意义。社会建构论强调关注现实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因为所谓的“心理问题”这一“客观事实”是出现所谓“心理问题”的单独个体无法建构的,而是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这个个体建构出来的一种意义系统,即该个体存在“心理问题”。那么,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以“关系”为中心,在积极的“关系”中建构积极的意义,而非以“问题”为中心。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关系”为中心,是要教育者放弃“问题的关注”,转而关注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尝试建立一种积极的关系,进而关注在积极的关系中所建构的积极的意义。这意味着在这种积极的关系中,学生放弃了与社会主流的意义系统的有冲突的建构方式,而转向一种符合社会强势意义系统的建构方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意义系统与社会主流的意义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而建构出新的意义,使之与社会主流的意义系统相协调,以一种新的、积极的意义建构消除既有的矛盾,帮助学生恢复或达到某种理想的心理协调状态。

  四、教育内容———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这说明,它不只关注个体获得良好的发展并建立起高质量的生活,还意识到积极的团体或组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集体的力量,生活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特别注重社会取向,他们会以集体的标准为参照。由此,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涉及两个方面: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环境。人格心理则涉及三个方面: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态度、需要、动机等),及自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建构高职生积极的人格,也主要涉及这三个方面。其中,自我处于核心地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建构积极人格的关键点是形成积极自我。进一步而言,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要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具体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对学生积极自我认知的教育。一方面,开展自我认知的内容教育。自我认知的内容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回答“我是谁”,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往往是模糊的、不全面的、不客观的。通过教育,让学生对自我所包含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即主要让学生在生理、社会角色及心理等三个层面了解自我,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相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能力、气质、性格、情绪和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获得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开展自我认知的方式教育,这是在自我认知的内容教育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全面的了解自我并不代表学生能积极地认知自我,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者展开自我认知的方式教育。当学生只关注到消极的自我方面时,教育者要让学生认识并体验到他们在认识自我时存在个体的差异,也会受到个体内在心理环境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聚焦于积极的自我方面,并将积极自我的影响力最大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由于其角色的特殊性,他们生活的场所主要是校内、校外、家庭,他们所处的社会心理环境富有多维性。依据社会建构论,本研究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建构积极的环境的关键点,是发挥学生的积极力量。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形成积极认知环境。自我认知是对“小我”的认知,环境认知是对“大我”的认知,“小我”结合“大我”在关系互动中展现出一个多样化的自我。通过积极认知,让学生的“小我”积极地影响“大我”。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建构学生新的、积极的个体意义系统,使之与社会主流的意义系统相协调,才有可能形成对社会环境的积极认知。其次,引导积极适应环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学生在一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并重建一种新的平衡,这也是社会建构论思想的重要体现。社会建构论强调个体的意义系统与主流的或强势的意义系统之间要协调,这种协调就是一种平衡。因此,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与周围环境(主流的或强势的意义系统)的适应。再次,积极影响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尽最大可能去改变环境是一种比较高级、比较主动的适应,而这正是社会建构论思想的写照。社会建构论主张个体的积极力量可以带动社会的积极力量,这是一个“关系的存在”。当学生个体的意义系统与主流的或强势的意义系统之间出现矛盾或是不协调时,与引导他们适应环境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让学生树立起个体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从而建构一种新的、积极的环境,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社会建构。

  五、结语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一路走好的悼词,一路走好
    下一篇:经销商合同,经销商合同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