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家长意见建议怎么写最简单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8日

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篇1

  弊端在哪里?改革改什么

  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提上日程。10月29日,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决定成立领导小组,由、主持,日常工作由万里领导。万里在会上提出让胡启立负责。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班子,分别由教育部和国家科委主要负责人牵头,尽快提出关于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

  11月14日,中央书记处开会,听取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关于教育改革提纲的汇报,并进行了讨论。

  当汇报到现在社会上普遍轻视职业技术教育时,万里说:就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学是为了做官。从现代化的观点、发展商品经济观点来看,教育存在的问题可大了。

  当汇报到高等学校部门所有制的弊端时,万里说:部门所有制的弊端还没有说够。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综合,有许多边缘学科,因而越来越需要知识面宽的人。可是我们的高等学校专业越分越细,走的是相反的道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弊端。部门所有制,人才部门所有,也是一种封建割据,培养的人知识面小而窄。

  当汇报到现在大学毕业生是“统购包销”,对学校没有压力时,万里说:学校没有压力,更主要的是学生没有压力。这是更坏的一个没有压力。学生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学好学坏一个样。要是有个后门,学习坏的还可能比学习好的分个好工作。应该研究,学生考上大学后,怎样使他们有学习的动力。现在勤奋学习、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空气还不浓。

  当汇报到今后毕业生分配指令性计划要缩小时,万里说:我们的政策应保证大学生不失业,但在分配上不能保证。有的大学生不好好学习,没有知识,就不能分配,宁可用中专生也不用他。改革能不能大胆一些。可能有人骂娘,说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了。社会主义培养懒人,那还行?胡启立说:不管好坏都统一分配,待遇一样,这个办法不好。还是要用物质手段和思想工作吸引他去,不要迷信计划分配。

  教育问题是个老问题,其弊端到底在哪里,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其目标和方法是什么?它不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已经搞了多年,又开展过许多讨论,并且农村改革已经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教育改革不具备这些有利条件,所以文件起草难度大。

  部长的汇报,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大家听了觉得主次不分,眉目不清,相继发表意见,就文件怎么写,写什么,进行了讨论。

  胡乔木说:万里同志提出打破部门所有制,非常重要。不下这个决心不行。否则高等学校、中专都不容易发展,就连在职人员的培训也不行,统统分散在各企业、各部门,质量无法保证。打破部门所有制后,钱从哪里来?(万里插话:扣嘛。你不出钱,我不给人。可是教育部要真正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部,统筹规划全国的教育事业,不要只是直属高等学校的教育部。不然,部门不放心。总之,要使部门觉得比他自己办大学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胡乔木还就就业后教育、党政干部的来源问题发表了意见。

  胡启立说:究竟教育改革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教育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究竟在哪里?都要进一步思考一下,也不一定就是一个问题。小平同志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要“三个面向”,当前最大的弱点在哪里?我觉得可能是职业技术教育。胡启立对看不起职业技术教育,热衷于办大学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并就办学规模问题、政府和学校的责任、是否实行校长负责制问题,以及教育改革的方法问题,发表了比较系统的看法,强调文件只能讲基本的思路,具体情况不同,具体办法不能完全一律。

  田纪云说:教育改革有三个问题要研究透:一个是高等学校是不是同部门脱钩?这是体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要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培养的人要能人尽其才,就很难办到。因此,部门办学的利弊到底是些什么,要研究透。如果说好处就是能解决投资这么一条,那就可以否定它。我们搞经济的人有办法解决。二是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采取什么体制。我认为,光由教育部门一统天下不行,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办学,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但质量要求要统一,教材要统一。万里同志说过把一批中学改为职业中学,大家非常赞成,培养这么一批人,比大学生降格使用好。受过职业训练的人很顶用。总之,高等教育要相对集中,普教、职业教育要放开。三是对企业提政企分开,教育要不要提政教分开,这要慎重。我倾向提扩大学校自,不提政教分开。现在把文凭身价提得太高了。要适当降低文凭的价值,应当强调实际水平。

  最后说:将来的文件写成什么样子?我看要写成教育改革的基本纲领性的文件。题目可以放小一些,比如叫关于教育改革的若干主要问题或者一些主要问题。次要的、零碎的问题不要写,情况也不要写太多。他还就文件写几个问题发表了具体设想。他说,是不是可以写八个、十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个总论,至少可以写四条:一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二是教改的总目的,讲教育改革是为什么服务的,赞成万里同志的讲法,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什么是好人才要具体化一下;三是人才的规格是什么;四是出人才的两个矛盾:教育内部的弊端要改革,二是国家财力物力有限,大家想办法出力解决投资问题。第二部分写加强基础教育,也写三、五条。第三部分写中专和职业教育,把万里、启立同志讲的几个问题写进去,也讲几条。第四部分写大专教育,结构不合理,体制改革,教学方法,一直写到分配,这一部分可能要多写几条。第五部分写在职教育。第六部分写教师队伍问题。第七部分写管理体制。第八部分写加强对教育的领导。他要求,要提纲挈领,写得清清楚楚,要求要明确,旗帜要鲜明,不要含糊,不要绕开矛盾走,也不要唆。教育部想办法先拿出个稿子,12月中旬再讨论一次。时间宜早不宜晚,尽快拿出个稿子来,走群众路线征求意见。

  主要做法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从11月20日起,胡启立亲自率领教育部、中央办公厅和文件起草班子的同志,先后到安徽、江苏、广东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调查,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座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教育问题严重性,以及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有了深切的感受。

  12月22日,胡启立给、及中央文件起草领导小组写了一份题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的报告。报告陈述了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对文件的起草提出建议。“其基本观点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百万、千万计的社会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要求的教育体制。主要措施是:一、改革高校管理体制,首先是改革招生计划和分配制度,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指导下,逐步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和活力,改变政府对学校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弊端,使高校成为依照国家法律和教育规律办学、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充分调动高校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是德国、韩国等许多国家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我们应认真研究和借鉴。三、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组织全社会力量,加强基础教育,在中国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的经费应当由国家和社会“包”起来。四、为了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领导,建议成立中央、国务院教育领导小组,统筹考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胡启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前后》,《炎黄春秋》杂志2008年第12期)

  这些意见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肯定。邓小平12月30日批示:“很赞成”。

  于是,以这个报告的基本精神为骨架,1985年1月8日教育部写出了《关于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送审一稿)。下午,即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

  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宣读完《决定》后,让大家谈谈观感。

  清华大学顾问刘达首先说:我一年半跑了黑龙江、四川、安徽100多个地方的小学、中学和师范,找学生谈,看他们的作业,一个明显的印象是师资队伍实在太差,我看起码有一半教师不合格,有的简直是胡说八道。他建议教育投资不要撒胡椒面,要集中力量办师范。

  说:要多搞一些人去察看察看。发号施令的人太多,调查研究的人太少,各条战线都是如此。刘达同志一年跑了那么多地方,假如大家都意识到基础教育搞不好不行,那就好了。大学的情况多少也是清楚的,大学教员、教材都陈旧落后。刘达讲的中、小学的情况加深了印象,师资、教材水平惊人的低劣。

  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于光远说:教育要分成远期、中期和短期起作用这三个层次,一层一层来搞。师范有两大问题:一是愿不愿意去,二是师范本身如何教人家做教员。教师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懂教育。《决定》有很多新的想法,但就是没有一个贯穿的思想。

  说:我看了还是抓不住。你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大面包,但不知从何下口。面铺得很宽,少数民族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职教育,都有很多死规定。面面俱到,无从下手。

  万里说:刘达讲的问题是根本性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21世纪还是翻不了身,还是贫困落后。这个文件面面俱到,还是要把一些问题突出地写出来,不能搞得那么长,有三、五条就行了。部门办学,你们就是不敢接触这个实质性问题。大学除军队院校外都独立出来,启立讲的几条很好,你们怕什么?

  说:取消那个重点大学的话。那是我们自己封的嘛,要取消。谁办得好谁就是重点。

  胡启立说:重点大学是不能领导封的,而是要靠自己创出来的。

  于光远说:这个《决定》要使大家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大大提高。大学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特别是文科,死记硬背,表示学生成绩的是一大堆的分数。学经济的不做习题,只是读书。文科要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我们现在的教法是“缺点再生产”、“愚蠢再生产”,高分低能。一辈子花在考试上有多少时间!

  万里说;为什么中国人是有聪明智慧的,而发明创造却那么少?要研究中国的历史。为什么欧洲的科技这么发展,中国这么差?就是我们的教育有问题。

  胡启立说:我总的觉得,这个文件教育部是花了很大力气和心血写的,有许多新的改革思想,有很多好的东西。但确如耀邦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从高等教育写到民族教育,写得多了,必然面面俱到,有的比较原则,有的又过分具体。究竟怎么做?我觉得中心就是教育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培养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各级人才。过去确实是脱离实际。过去总强调要明确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教育的指导思想,这些都是不错的,必要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一个杠杆,使教育外有压力,内有动力、活力,有能自动按社会需求调节的机制。现在一套工资、劳动、人事制度确定要使大家都来考大学,就只有这一条路。又是全国统考,一张考卷考10亿人。农民为了鲤鱼跳龙门,都要送子女上大学。我们不能怪下面的同志和基层干部追求升学率,因为这个指挥棒是客观存在的,它指挥了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指挥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按这些来教学,上不了大学,家长就不答应,所以不得不都来念这部经。这个如果不改变,还是一张考卷考10亿人,一次考试定终身,怎么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而这种状况是由于实行统包统配而形成的。统包统配,大家都来上大学,这一条不打破,教育就会与社会需求背道而驰,同时也不符合人类智力结构的比例。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同现在的统包统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目前的局面,不抓住这一个是不行的。我们同何东昌、彭云(教育部副部长)、张文松(教育部副部长)商量,想从招生分配入手把原来的教育制度冲一冲。这个稿子试图找出这么一条路子来改变目前的状况,这样供求就要见面,教育就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否则就没有人来出经费,你就不能招到那么多学生。这样学校就有压力,有必需的动力和活力。这个龙头抓住了,就不会形成90%的学生都去考大学,可以使中学和职业中学的调整成为可能和必要。应该把现在头足倒置的状况改过来,小学教育要国家和社会承担起来,把大学的包袱甩掉。作为中小学经费来源的一个辅助手段,就是以厂养校。大学收学费可以有浮动,办得好的可以多收学费。科研基金、拨款应该以科研成果作依据,同行评议,择优支持。

  何东昌:耀邦同志,能否按启立同志讲的路子写,把教育部管的事情统统删掉。

  表示赞成,并就文件写几个什么问题讲了他的意见。他说:第一,还得讲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方针不要讲那么多,就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讲与事业很不相称。成绩讲几句就行了,着重讲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教育上不去,国家就发展不了。第二,是从大学写起还是从下边写起,我没有想好。从长远看,先从国民教育写起有好处。基础不好是不行的。我提出这样一个思想:明确地说,从明年开始,认真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明确地提出这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收入300元以上的乡镇收1%的教育税,不到300元的由国家补贴。上不起学的,要照顾一下。领导的责任,农村归乡镇,城市归街道、大企业,放权一直放到下面。(万里:城市放到区。)还要讲一条训练学生的标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中等技术教育怎么搞?70%改成职业技术学校,来一个死比例。学校归谁管,经费从哪里来,要明确一下。(何东昌:基础设施所需经费由国家拿,其他是谁受益谁拿钱。)第四个问题,大学怎么改革,小平、紫阳都同意启立的意见,你们就综合一下,简化一下。第五个问题要写一下师范的问题。优待师范要拿出几条来。进师范都免费,教员、学生都要优待。毕业后必须为教育服务10年才能改行。把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的人要给予荣誉,解决待遇问题。第六,写写支持其他的办学形式。最后一个问题写尊重老师的问题,设立教师节。

  万里:6个问题很够了。

  胡启立:可以先写基础教育。

  万里:最不受重视的先写。写思想、政策,具体问题尽可能少写,让大家创造去!启立同志,你们再精心设计一下。

  讨论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入,改什么,怎么改,一次比一次更加明确。简要地说,就是从最不受重视的发展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写起;下大力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力争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

  1月19日,写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送审二稿)。根据上次书记处会议讨论的意见,这次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归纳为5个问题,分别是:一、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二、依靠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基础教育;三、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四、高等学校应该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五、加强宏观指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与送审一稿相比,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月22日下午,胡启立召集林涧青、周杰(中办副主任)、艾知生(国务院副秘书长)、郑必坚(秘书)、罗劲柏(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组长)等开会,研究教育体制改革文件的修改问题。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此之前,林涧青已受命组织班子,承担修改这个文件的任务,他说我是老教育处的,这几年来又一直研究文教方面的问题,让我也参加这项工作。

  胡启立说话一向干净利落,直截了当。他说:关于教育改革的文件,教育部已经改了两次。改革的基本方针,领导小组议论过几次。现在的二稿,比初稿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显得单薄。有些地方很具体,有些重要的地方又很简单,道理讲得不够透彻。还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从内容上说,好像什么都说了,但作为一个文件草稿,还不成熟。我们自己觉得还不行,还不能拿出去征求意见。请你们几位大手笔来改一改,在这个稿子的基础上加工、提高。他还就普及教育的经费问题、教育的弊端和改革的突破口问题、政府同学校的关系问题以及学校后勤社会化问题发表了系统的意见。

  如果说在这之前,教育改革文件的具体起草是教育部为主导的话,那么,在这之后就是在林涧青的具体主持下进行的了。

  以林涧青为组长的起草组的成员中,龚育之、郑必坚、罗劲柏是林涧青“”前在科学处的老部下,不久前他们刚刚参加过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起草。此外,还有胡启立的秘书张德勤,中央办公厅办公室的王永海、陈逖先,教育部的李键、张天保,以及我,共10人。

  1月23日,林涧青主持起草组开会。他说:《决定》看了一下,不太有吸引力,不得要领。接着,他讲了自己对文件的要求和主张。他说,题目做在体制改革上,但首先得有教育思想。要把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不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光讲体制不行。总结经验得有教育思想,建立什么样的体制也得有教育思想。教育指导思想、改革的指导思想、文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出什么样的人才是决定的,为此就需要改革什么,要鲜明地提出来。1958年教育革命的突破口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次教育改革突破口是体制。学校只照上级指标培养学生,不管社会需要不需要。社会要给学校一种压力,学校培养人才,加工订货,人才质量高,学校就是办得好,要鲜明地反映出来。各个环节上社会的压力写得鲜明,就有鼓舞、动员作用。他强调说,题目还是叫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但要和教育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结合,统一在体制上,都不是展开去讲。决定应该是有吸引力的,从实际中来的,能付诸行动的。他最后说,工作尽可能快、紧凑,但心情不要紧张。先看三天材料,消化消化,然后讨论。

  从1月29日至2月2日,在林涧青主持下,起草组连续开了五次全体会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讨论围绕着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等问题展开,大家发表了不少好意见,既有世界眼光,又有政治高度、全局观念,有理论,有实践,有措施。记得林涧青在发言别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他说:中国不抓基础教育,不能跻身于文明国家之林;落后地区不抓基础教育,不能跻身于先进地区。他认为对老少边穷地区最重要的支援,就是从基础教育上支援。比较发达的地方要派教员去落后地区任教,工作两年,由国家给优厚待遇,回来后加两级。他还提出1990年以前,在5年内把现有不合格教师轮训一遍;5年内毕业一批合格师范生,替换一批小学教师;从现有大专院校抽调教师办教师培训学校。

  3月10日拿出第三稿。14日,征求教育部同志意见,共同改出第四稿。题目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五个部分为:一、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二、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并征收义务教育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三、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分配制度,扩大学校自,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五、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3月16日,文件起草领导小组开会讨论《决定》稿,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重大方针政策问题拍板定案,并提出意见。

  3月21日改出第五稿,即“征求意见稿”,由郑必坚报送耀邦:“此件改出来,拟即由中办送人大及地方征求意见。”耀邦当天阅后批示:“完全可以发出去,广为征求意见,只有早日广为征求意见,才能改得更好,更周全。要力争五月中旬最后定稿,要告教育部抓紧这个进程。”

  3月22日,中央办公厅发出《印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军委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党组,在常委、党组范围内讨论,并吸收一些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和知名教授、校长参加,提出修改意见,并将各方面的意见加以整理,修改出一个本子,于4月15日前送来。

  4月16日,万里同林涧青谈话。他说:文件中教育思想涉及一点,但未展开。自古以来,教育思想没有根本改变:听话是好学生,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听、马克思的话,老是一代又一代因袭下来,不是启发受教育者去思考、去创造。这一点不改变,搞现代化不可能。在中国发明不出来,到外国搞成了,那里束缚人的东西少。现在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要改变教育观念。(林涧青:根深蒂固,要几代人才能改变过来。)不解决教育思想问题,光解决体制有什么用?经济落后,所以教育落后,问题是教育思想培养不出人来。

  起草组收到各地、各部门、各方面的书面修改意见达360余份,广纳群言,由教育部改出第六稿,又由林涧青等人改出第七稿,由胡启立批印,发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书记处会议各同志。

  5月3日,中央书记处讨论了第七稿。在谈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时,说:要区别情况,对城市、发达地区不成问题,问题是老少边穷地区。首先在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加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其他地区,约2亿多人,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如阿里地区,4万人,要它普及很难。万里:2亿人口地区,10年普及教育困难,认了。首先解决了3亿人口的沿海地区30%-40%达到中专以上,就是两个日本。在谈到人才问题时,万里说:对人才、教育的认识要解决。“四化”看人才,看智力。党的发起人都有知识。进城后应发展教育,但几次运动都搞知识分子,“”中更不办学校了。我们的教育思想没有根本改变,家中教小孩要听话,不听话就打。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秦以后就是子曰、圣旨、八股文,唯上不唯下,唯书不唯实。“”中是“一句顶一万句”。要提倡敢于提问题,敢于想问题,不要怕群众有什么“异端”,教育思想要有个根本的转变。不勤奋创造赶不上去。文件不要太烦琐,就解决战略思想和政策问题。说:德智体全面发展,智—现代科学知识,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明辨是非、处理问题。德—艰苦奋斗精神。不改革思想政治工作不行。每年都要为中小学教师做一两件事。说:“”前教育取得很大成绩,要充分估计,不要因为要改革,就说过去都不好。教育改革,一是因为面临科技革命,二是国内改革开放,教育不适应。欧美教育也在改革,灌输的知识落后,怎么“三个面向”?10年普及计算机,要有紧迫感。

  为了扩大和提高教育改革的国际视野,教育部特派了一个调研小组,带着第八稿,赴美国征求美籍华人专家、学者对教改的意见。他们访问了杨振宁、李政道、林家翘、聂华桐等几十位专家、学者,他们发表了许多中肯的很有价值的意见。

  此后,起草组连续改出两稿,即第八稿和第九稿。记不清是哪一稿,最后由我把大家的意见都集中改到一个稿子上,改得非常之多。

  5月13日,中央书记处开会,逐段逐句逐字讨论了第九稿。会议认为这是一个好文件,是同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配套的纲领性文件,是个贯彻了积极改革精神而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比较稳妥的文件,原则上通过了这个稿子,同意将这个稿子再作修改后作为主要文件提交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习、讨论。

  5月13日,形成第十稿,即“草案”稿,提交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

  在这期间,起草组还为邓小平起草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记得在讨论讲话起草时,龚育之说:工作重点的转移,就包括文化教育在内,经济方面转得较好,教育还不能这样说,有的地方还在门外。这个问题不解决,“四化”无以为继。这个文件即使有一千条缺点,也是正儿八经做了这个题目,是“四化”的重大步骤,提的是时候,再不提就贻误时机。要讲讲一个有远见的党、阶级、民族,不能不抓好教育。最后要讲讲教育有希望,中心是党要抓。经济形势是乐观的,只要抓,教育也是乐观的。把教育、经济搞成良性循环。

  5月15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后,教育战线的一次空前的盛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研究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措施,共商发展和繁荣教育事业大计。

  5月17日,万里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谈到发展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改革为什么要从体制改革入手;进一步提出必须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三个重大问题。他说,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一致的认识,才会对教育改革有迫切感,才会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他特别强调,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的“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一段话非常重要,值得每一位领导同志深刻认识并身体力行。他指出,轻视教育仍然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必须坚决改变。他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甚至干部的理论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不善于实行启发式,在不同程度上还是用灌输式或填鸭式,上课听讲义,下课背讲义,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很不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受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如果不彻底改变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即使国家增加很多教育经费,仍然培养不出大量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特别是第一流的人才。

  5月19日,邓小平到会讲话,他说,教育决定草案是个好文件。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落实。他强调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招。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他还强调说,全党全国工和重点的转移,本来就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121页)

  5月22日,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意见,改出第十一稿,即送政治局会议审议“草案”稿。主要改动是在第一部分的标题:“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后面加了一句:“提高民族素质”。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其他几个部分的标题最终定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还有就是在普及教育部分,加了一句:“国家还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教育事业。”在职业技术教育部分加了:“凡是没有升入普通高中、普通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可以经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然后就业。”此外就是几处技术性的文字处理了。“草案”由万里批印发参加政治局会议各同志。

  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文件“草案”,同意正式公布。

  当天,林涧青、郑必坚等又作了几处修改,是为第十二稿。最重要的一处修改是,第一部分的标题,原来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现在把“提高民族素质”一句提到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前面,改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把提高民族素质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动。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国家之间的竞争,人口的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的因素,依靠廉价劳动力取胜的机会越来越小,所以强调提高民族素质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接着,有一句讲教育的重要性的话,原来是这样的:“今后事情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而解决人才问题的基础在于教育。”现在改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样一改,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就更强烈了。还有,就是现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加了“生动活泼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很不够”;在发展盲、聋、哑、残的特殊教育加上了“弱智儿童”;在着重职业技能训练的后边,补充了“训练的范围不要太窄,基础教育也要适当配合,以适应长期广泛就业、进行技术革新和继续进修的需要”;增加了实行“双学位制”,“有指导地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在“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的出现”前边,又加了“新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新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开辟”。在改革时限的要求上也稍微松动了一点,如“要争取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使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将“五年左右”改为“五年或者更长一点”;“力争在五年内,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改为“五年左右”。此外,还有个别技术性的改动。

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篇2

  初七一清早,更起的哥哥就从北京回到夏赵邱村,给丁玲带来木炭。屋子里烧了火,一下就暖和多了。接下来的几天,风小了一些,丁玲在夏赵邱村和邻近的几个村子走了走,和乡、村干部谈了谈,搞些调查,了解当地的农业规划和经济核算情况,她还把夏赵邱村去年的整个账目看了一下,替几家算了细账。她给陈明写信说:你一定很担心我的生活,可是我一个人好像也能混一样,你走已经六天了,我好像离开你很久,我一个人在这里混了很久一样。日子真是太长了!你这几天生活怎样?我是多么的想你呵!你的文章写得怎样了?我想着你也要写这样的“文章”,我心里就难过,你有何辜呢?只不过由于我害了你……

  陈明的心情是矛盾的,既盼望着丁玲回来,又不愿意她回来。他写信说:“……报载三月十五到廿九日开青年创作会议。你是否考虑索性住过那时再回来?再向白羽同志续假呢?我想,你回来,大概也无事,可以自己先写文章。或者你就回来,我们一同去赵德川处?我看还是先回来吧。”赵德川,是北京郊区的一个抗日英雄。

  当地干部劝丁玲去灵山走走,并热心安排,派了一辆大车送她去。丁玲在灵山住了两天,离开灵山之前给陈明写信:“我今天回曲阳,雪很大,我们冒雪而归,区委书记怎么也不让走,可是既然下雪,什么也看不到,坐在屋子里无事可做,也不能写,也不能看书,则不如归去也。”第二天,陈明致丁玲信里说:昨天起北京就下雪了,今天仍没有停。这两天,我哪里也没有去,没有看电影,也没有上街,在家把应写的东西写起了,万余字,准备下午送去,然后等着组织的审查。家里的兰花盛开,那盆最好的开了十朵,还有苞待开,等着你呢。

  丁玲回到村子里,天又下起小雪,她坐在冰冷的屋子里给陈明写信说:“昨天天阴,今天又在下小雪,原打算明天去阳平的,这样就不知道能否成行。”“收到你23号寄来的信,你一下要我住下去,一下又要我回来,使我忐忑不定。我怎么能住下去呢?正如你说,不长不短,不上不下,不走组织路线怎么深入下去呢?不做工作,生活是不能看得到的,可是回来我知道也是白等着,只有心焦,但总得在北京等着呀!只有回来!若是能够不回来,我自然是不愿回来的。我想回来后住在颐和园休养,因为我脑病未好,有事他们可以打个电话给我。或许我可以写点文章。(我对写文章已失去全部信心,我写不出来,我没有一点情绪了!)”让丁玲痛苦的,不光是她自己的冤屈,还有因此给爱人和子女带来的伤害,他们受了她的连累。

  丁玲在3月底回到了北京。不久就住到颐和园去,写自己的检查。解放初期,颐和园里的空房子很多,公园管理不过来,便将一部分分配给文化部门,供文人休息、写作、疗养之用。作家协会分得两处,一处是云松巢,一处是邵窝殿,都在佛香阁的西面,距昆明湖不远。云松巢是个很大的院子,依山而建,有许多山石和松树。正房有五间,依山面湖,地势较高,站在房前廊下就看得见波光粼粼的昆明湖,视野极为开阔。

  丁玲几乎每年夏天都要来云松巢住些日子,读书,写作,休息,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赏风景,云松巢留给她的美好记忆,实在太多了,其中最深刻的一次,是1951年的一个星期天,到颐和园来游览,听说丁玲住在这里,特意到云松巢来看望她。这一次,却是物是人非,她再没有了看风景的闲情雅致,回忆起一桩桩故人旧事,禁不住心绪翻涌。

  申诉冤情

  这时,全国的政治形势出现了宽松的气氛。1956年4月下旬,在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讲话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6月,成立了以张际春副部长为组长的复查“丁、陈小集团”工作小组,8月初的一天,复查小组的同志来到颐和园,通知丁玲说:现在成立了专门小组,要重新调查核对“丁、陈小集团”问题,要丁玲写出辩正材料。丁玲文思如涌,写得飞快,陈明也住在那里,帮助她一起写。他们分工,丁玲写辩正词,陈明写对作协党组扩大会议的意见。那年夏天颐和园很热,他们在酷暑和蝉鸣中奋笔疾书,很快就把材料写了出来。他们向复查小组提出,要求先审查历史,澄清丁玲在南京没有自首,然后再查对现实问题,撤消“集团”的冤案。

  材料写好以后,他们很自信,认为这一次可以彻底揭露文坛上宗派主义的祸害了。逯斐到颐和园去看他们,陈明拍拍纸口袋对她说:打官司的材料都在这里面了。这短短一句话里,带着一种轻松、必胜的心态。

  8月9日,丁玲向党委会交上《重大事实的辩正》及《辩正材料的补充》两份材料,这是丁玲写的;8月16日,又交上致党委会的一封信,这是陈明写的。这封信有六千多字,字数虽然远不如辩正书,份量却比辩正书厉害得多,它一针见血地指出:整个党组扩大会议是一个预谋,“集团”不是在会上揭发出来的,而是预先策划好的。

  陈明给丁玲分析说,现在整个形势对我们很有利,因为第一,作协党组上报的四条“罪状”完全站不住脚;第二,党组给你定下的罪状一直不和本人见面,这种做法不合法,也说明他们心里很虚。当时中央提倡看《十五贯》,他们也去看了,觉得这个戏是批评主观主义的,主人公况钟,是澄清冤案错案的。

  全部材料交上去,丁玲如释重负,对纠正错案充满信心。这时,四川有一个川剧《望娘滩》来北京演出,陈明看过以后认为很好,向北京电影制片厂建议,要改编成一个电影剧本,这个意见得到北影厂批准。为此,陈明要去四川出差,丁玲希望能够与他同行,以散发一年来的沉重郁闷心情。她向机关党委请假,也得到批准。给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委宣传部打了电话,通知安排接待,并告诉他们:丁玲的“”问题正在重新审查,现在她还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共产党员。作家协会则告诉丁玲,走到哪里要及时向家里报告,一俟查对结论作出以后,立刻回京。

  9月15日,丁玲随陈明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开始了西南之行。丁玲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车中无事可做,无话可谈,窗外也无景可看。记得1954年春天同伯夏去湖南,心情格外晴朗,好像飞鸟归山那样的欢跃;如今一切都失去了!如今同在一条路上,同样的车,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人,而一切都是这样的不自然。”

  他们第一站先到了武汉,参观了长江大桥。从武汉坐船,逆水而行,经三峡去重庆。途中丁玲患了肠炎,发烧,腹泻,陈明跑前跑后照料。船到宜昌,是傍晚时分,旅客要下船,在此地过夜,等待次日早晨换乘另外一条轮船。他们下了船,找不到旅馆休息,走了好远,才找到一个茶馆坐了下来,没有什么吃食可买,只好叫了醪糟,就在茶馆里坐等上船。陈明想,丁玲是个病号,不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一下怎么行?他对丁玲说,你先在这里坐一下,我去去就来。他找到了市委交际处,联系了汽车,市委统战部肖部长亲自来接,他们在交际处睡了一会,还吃了夜宵。次日清晨,继续乘船前行。

  后来他们在成都过了国庆节,便去了灌县,那里有著名的都江堰,也正是《望娘滩》故事发生的地方。陈明却在那里发起烧来,白天他瞒着丁玲不说,夜里烧得厉害,丁玲起来忙着找药找体温表找开水,给陈明服了药,直到他的烧渐渐退去,丁玲才放心地睡下。陈明开玩笑说:我们两个是一报还一报,我伺候完你,你再伺候我!

  翻云覆雨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4月30日,在天安门城楼上约集各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请他们帮助共产党整风。

  政治空气对于“丁、陈小集团”问题的甄别,十分有利。6月,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重新讨论丁、陈问题,会上的发言一边倒,全都是同情丁、陈,批评党组,意见主要集中在周扬和刘白羽身上。作协党组书记邵荃麟发言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丁陈小集团”这个结论肯定是不能成立的,这个帽子应该摘掉,不仅是摘掉帽子的问题,党组处理这件事情也有错误和缺点,必须辨清是非。他希望大家不要保留,提出意见。

  丁玲也在党组扩大会上发了言,她说:1955年开会的时候,作协党组负责人说,决定要斗争我,经过了部长办公会议批准,我要问:部长办公会议是什么性质?是口头申请、口头批准的,请拿出会议记录来;是书面申请、书面批准的,请拿出材料来。部长办公会议上的决定是不是就可以说是中央的决定?你们把作协的支部、总支和宣传部的党委会放在什么地位?这一段话,是陈明帮她改稿子时加进去的。

  当时的形势,确实对丁玲有利,复查小组的结论已经写出来,群众完全站在她这边,“丁陈集团”是一个错案,已经形成了共识。只待一个正式的程序了。

  但是,全国的政治风云突变,整风很快就转变为反击。作协党组扩大会在休会一个多月之后,在7月下旬复会,内容变为反击“丁玲陈企霞集团”。丁玲再次成了靶子。陈明也不能幸免,在党组扩大会上同样受到批判,他的最大的罪状之一,就是帮助丁玲写“、翻案”的材料,就是在丁玲的发言中添加质问的恶毒话语,使丁玲的那次发言“达到了的高潮”。这次会议一直开到9月初,会后,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又写了《关于批判丁玲、陈企霞集团的经过报告》,上报并转中央。1958年1月9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个报告。

  最后的组织处理意见是:丁玲被划为,。陈明也被划为“”,。两人的命运紧紧拴在一起了!

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篇3

  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长大了,歌也唱得不错。歌声这跳跃的音符犹如一股清泉为迷途之人洗去心灵的污垢,为身心俱惫的人洗去身心疲倦的尘埃。(此句对歌声的描写虽然很生动,但对整篇文章的布局来说有点不和谐。建议删去这几句,换上一个过渡句,便于引发下面的叙事。)

  ③有一次,我遇见了王阿姨。她笑着对我说:“你昨晚唱的是《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吧?真好听!”我心想:这歌名她竟听出来了。于是,我练歌更积极了。我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来听歌、练歌。当我把全身心都沉浸在歌声中时,我就会觉得我好像也变成了一个跳动的音符,与歌声融为一体。歌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使我的听觉变得敏锐,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这里的议论句写的是“我”对音乐的追求。从全文看,这段材料有点游离中心。建议针对第①段“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说噪音吵了他们”一句,可再充实一些邻居们对歌声不同反应的材料。)

  ④有一天早晨,我在门口遇见了张奶奶。她见了我高兴地说:“我天天都能听到你的歌声,你的歌唱得越来越好了!可是你昨天唱的曲子有的不准。”我笑着点了点头,说:“今天我会注意的。”她怎么能听出来?难道她也会唱歌?我问道:“这么细小的错误,您怎么会听出来?您一定会唱歌吧!”张奶奶笑出了声:“我不会唱歌,但我外孙女会唱。我常带她去学歌,所以多少也懂一点。”我又追问:“我怎么从没听见过她的歌声?”张奶奶沉默了一会儿,说:“她在你搬来之前就出国留学去了。以前,她每天傍晚都练唱。我就躺在椅子上听,她唱得好极了。”然后,她又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不过我现在又能听到歌声了。我每天傍晚都在躺椅上听你唱歌。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觉得我外孙女并不是远在国外,而是在我身边。”听了她的话,我很感动,很高兴。(此段叙事具体且能为中心服务,但缺少点睛之笔。)

  ⑤从此,我加倍努力地练唱,让歌声是最完美的声音。(此句动宾搭配不当,可把“是”改为“成为”。)

  ⑥于是,我的歌声不仅变得更加动听,还变得更加浑厚起来。因为歌声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把人们带到一个纯净的世界;因为歌声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迪,把人们带进一个奋发向上的世界。(此段的议论抒情句收束得不够自然,没有紧扣上文的叙事有感而发,也不能与首段中的“邻居们总是给我家提意见”很好照应。)

  ⑦愿这歌声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结尾简洁,如能再扩展得具体点则更好了。)

家长意见和建议怎么写篇4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

  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就(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我的梦想手抄报范例,我的梦想手抄报
    下一篇:运动会致100米运动员加油稿100字优秀,致100米运动员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