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例,伯牙子期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4日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例篇1

  古琴台历史渊源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历代屡毁屡建。最近一次为清朝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请汪中撰《琴台之铭并序》(一说为《汉上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此文颇为时人称道。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由杨守敬亲自主持并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皇宗书录》中记载, 琴台在北宋时有之, 因年代久远, 历经兵荒马乱, 现在其遗址已荡然无存。到清嘉庆年间, 湖广总督毕秋帆重修古琴台, 恢复其旧貌。并将清人汪中撰文《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刻于碑廊中。咸丰初年, 太平天国起义。咸丰二年(公元 1892) , 太平军挺进湖北境内, 几次攻克汉阳, 混战中, 在古琴台兵交, 瓦砾堆叠, 荆棒丛集, 成为一片荒址。光绪八年(公元1882 年)古琴台再次得以重修。光绪十年,由杨守敬主持将上述诸文重新镌刻,于琴台碑廊中, 并书“ 古琴台”。

  古琴台文化的历史代表人物是俞伯牙和钟子期,古琴台正因这两位千古绝唱的知音而熠熠生辉。伯牙,姓伯,名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技艺高超。荀况在《劝学》篇中提到“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在文中所提之人瓠巴,也是一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琴师、音乐家。《列子·汤问》曾描述其高超的琴艺:“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三国魏曹丕《善哉行》的赞颂有:“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沉。”;《淮南子·说山训》:“ 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可见瓠巴技艺之高超,用瓠巴与伯牙相类比,来表现伯牙的高超琴技。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一个是晋国高官,一个只是砍柴樵夫,身份相差悬殊,但并没有因身份不同而不相为谋。何为知己?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说道:“在古来论文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嗜,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在我们心中。知音,已升华为对友情的忠诚不渝,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美德。

  知音文化

  武汉城市文化主要有:黄鹤楼文化、知音文化、盘龙文化、码头文化、水文化、学院文化、工业文化、东湖文化等,而知音文化作为其中之一,更显高雅脱俗。

  知音一词有两种来源一则是来自于《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是说对音乐的通晓。而关于知音是这个解释在”《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汉桓谭《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宋周邦彦《意难忘》词:“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中都有记载,而另一则为《列子·汤问》篇“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这里“知音”比喻知己,是指懂自己,了解自己的人。在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明唐顺之《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中都有很好的证明。

  古琴台之名源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在《列子·汤问》中讲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文章大意就是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怀巍峨的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你的琴声巍峨像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无垠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犹如浩浩汤汤的江河!” 伯牙弹琴时心中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听懂他的琴声。在《列子·汤问》中并没有交代故事结局,而在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来到子期墓前,叹道:“伤心伤心复伤心,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例篇2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大屏幕出示与知音相关的诗句:

  (1)知音共饮醉当歌。(2)世乏知音空抚琴。(3)知音世所稀。(4)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2.学生自由读,然后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3.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一词)

  4.什么是“知音”?怎样才称得上是“知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有所了解。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6.通过预习,你解决这些疑问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知音 子期 死)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2)齐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3.回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借助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2)联系上下文;(3)多读。

  4.运用这三种方法自学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可做上记号。

  5.(大屏幕出示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全文,注意读出古文的节奏美、音韵美。

  三、细读品味,朗读感悟

  1.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认为伯牙和子期算不算知音?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应该重读?(“必”)

  (3)“必”什么意思?(一定 都 肯定)

  (4)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朗读, 全班齐读)

  (5)哪些句子具体表现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6)理解二三句,并指导朗读。随即由“善哉”的“善”引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善”,进而理解全句,重在区别两个“善”字的不同意思。

  (7)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子期曰——(学生接“善哉,峨峨兮若高山”) ;伯牙志在流水,子期曰——(学生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的确确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叫——(学生答“知音”。)

  (8)想象拓展: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现所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9)(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杨柳依依、清风徐徐、 白雪皑皑、明月皎皎。

  (10)说话训练:现在老师是伯牙,你们是子期,让我们来个默契的演练。当我伯牙志在明月时,你子期曰——(学生补充“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当我伯牙志在清风时,你子期曰——(学生补充“善哉,徐徐兮若清风”)以此类推反复练说。

  (11)只要是我心中所想,你子期全都知道,你真乃我的——(学生补充“知音啊”!)

  (12)知音相逢,格外欢喜,从此俩人朝夕相伴,其乐无穷。带着这份快乐把前四句连起来读读。

  2.品味知音诀别之“痛”。

  (1)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很快离别的日子来临了,俩人洒泪而别,彼此约定来年再见。然而,第二年,当伯牙故地寻知音时,不料子期因病离世。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齐读最后一句。

  (2)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相传伯牙破琴之前,曾来到子期坟前赋诗一首,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补充资料)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抷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情感推到高潮。

  (4)学生配乐朗读诗歌。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词来形容。(悲痛欲绝 、 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6)请思考:伯牙绝弦,他断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还断绝了什么?(断绝了前程、断绝了快乐、断绝了心弦)

  (7)感情朗读,读出伯牙之痛。

  四、欣赏乐曲《高山流水》,作业

  1.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创编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名曰《高山流水》,一起来听。(播放音乐)

  2.配乐背诵全文。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例篇3

  关键词: 古琴 《流水》 人文特色

  古琴作为一种乐器,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出现和发展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比如:由古琴各部位的名称,可见其制作和形制都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与古琴演奏随之产生的文字谱、简字谱;琴曲中所蕴含的中国画的意蕴;大量与古琴为题的诗歌和文学作品,等等,都是古琴这种乐器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古琴不仅作为乐器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更成为一种文化载体。

  目前流传下来的古琴曲目很多,“二百多世代积累的琴学著作存世,其中辑录的五百多首琴曲的三千多种传谱”[1]。这些琴曲中《梅花三弄》、《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等被人们广为流传。在这五百多首有记录的琴曲中,《流水》是为大家广为熟知的一首琴曲。本文将从古琴曲《流水》的典故、古琴文字谱的产生及发展和《流水》的不同打谱、有关《流水》的古诗出发阐述古琴的人文特色。

  一、琴曲故事的人文特色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从古到今流传甚广,伯牙与子期也成为人们心中知音的最佳代表人物。这个故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文献记载,先秦、两汉的文献也屡屡出现,一直到现在他们仍被人们誉为真挚友情的最佳典范。

  (一)《流水》典故始末。

  知音的故事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成书的《列子》一书中。《列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2]

  伯牙善于弹琴,子期善于听琴,伯牙每弹子期都能说出其心中所想。

  从古到今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伯牙与子期的典故的记载,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汉代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和韩婴所撰《韩诗外传》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由此可见,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的文献都有记载,《流水》的故事和《流水》这首曲子的传承都与文人密不可分。流水的故事从开始到现在都是文人所推崇的故事,他们把它写进自己的文章里,弹在自己的琴曲里,正是如此古琴文化才得以延续。

  (二)对典故的理解。

  中国人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自古以来发生许多为了帮助朋友或报答知音而愿意牺牲生命的故事。春秋时管仲与鲍叔牙患难与共,互相扶持,二人的友情成为后人交友的榜样。管仲曾感激地对鲍叔牙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中国人喜欢知音,敬重知音,更加喜欢赞美知音。这不仅仅是对朋友的一种渴望,还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一种气质。

  朋友未必就是知音,知音,是那个远在天边却感觉近在眼前的人,是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志趣相投的人。琴为知音者奏,士为知己者死,于是伯牙为子期摔碎了瑶琴,不再为任何人弹奏,由此可见,知音具有非常神奇的力量。琴曲典故的广泛流传不仅为古琴增添了人文气息,而且对琴曲的流传及发展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二、琴谱的人文特色

  古琴的简字谱作为古琴这种乐器所特有的一种乐谱,经过历代文人的创制和改进,最终形成了特有艺术风格。

  (一)古琴记谱法。

  自有古琴以来,在古琴谱出现之前,学琴都是口传心授。而后来,随着古琴技术的发展,“汉代开始有弹奏手法的名称记载,称之为指法。南北朝时期,琴家为不同琴曲所用不同的定弦取下名称,称为琴调”。[4]而后,又用文字记下具体的左手指法、右手指法、调名、徽位、弦数等的方法,称之为“文字谱”。[5]现存的南朝末年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琴曲是迄今为止流传最早的文字谱。

  由于琴曲中的一个指法就要有一大串的文字说明,一首琴曲需用大量的文字表现,造成打谱、流传等多方面的不便,后设计出一种相对简单的琴谱符号来记谱。唐代的曹柔根据汉字的特征,从一个字的四个角定位,各取汉字的笔画简笔来确定左手的指法、徽位、弦位和右手指法的运用技巧,并将它们结合成为一个“字”,这就是“简字谱”。[6]虽然比起文字谱来简字谱先进了很多,但是要深入领会并且娴熟地完成一首曲子还是不容易的,因为谱面上并没有具体的速度、力度、节奏的标记,所以要完整地弹奏一首曲子是非常难的。正因为这样,古琴音乐的韵味和意境才得以体现,因为它没有太多的条框规定人的思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用心体会,才能弹出其中的妙处。

  (二)《流水》琴谱。

  《流水》琴谱目前最早见于朱权1425年编纂的《神奇密谱》中。书中说道:“高山、流水二曲本为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7]可见最早《流水》这首曲子与《高山》这首曲子同称为一首琴曲,唐代分为两个曲子,不分段数。宋代才有《高山》四段,《流水》八段的划分。

  《流水》还见于《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澄鉴堂琴谱》、《自远堂琴谱》、《天闻阁琴谱》等三十多部琴谱。可见,历代的古琴演奏家对《流水》这首曲子是非常钟爱的。

  目前流传最为广泛的《流水》版本是我国古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张孔山根据《天闻阁琴谱》所载的《流水》打谱而成的。以前的《流水》除了《神奇秘谱》和《风宣玄品》不分段,绝大多数的琴谱均为七段或者八段,而张孔山所传的《流水》为九段,增加了几乎全部应用了滚、拂手法的第六段,因此张孔山的《流水》又被称为“七十二滚拂流水”。[8]

  一种事物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那么文字谱的创作与传承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人对文字谱的打谱是一种对文字谱的二度创作,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这两种文化现象是古琴所特有的。

  三、琴诗的人文特色

  自古以来琴棋书画被认为是文人的所要必备的四种素养,而琴列举其首,可见古琴对文人的重要意义。古代的诗人都以古琴为一个寄托,一种象征。当古诗中涉及朋友、知音的时候就必不可避免提到古琴,不少诗人把“流水”这个故事和《流水》这首曲子作为创作的背景或主题,这些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听古琴曲《流水》来抒发自己的知己情怀的;另一类则是想表达知己情怀,则引用了《流水》这个典故故事来衬托的。

  (一)听琴曲,抒发知己情怀。

  诗人们有感于《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藉琴曲《流水》表达自己的指引的渴望和知音难觅的情怀。唐代的大诗人李白的《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这样写道: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9]

  初唐杨师道善作诗,多奉制之作,《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载:“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10]人于帝王之宴上创作这首诗抒发无知音之叹。李峤有一百二十首咏物诗作,其《琴》:“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淮海多为室,梁岷旧作台。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11]先写宝琴为古代名士所抚,诗人追慕隐逸竹林的嵇康和阮籍高雅之风,末尾引钟子期和伯牙之典来慨叹知音难寻。骆宾王《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雪明书帐冷,水静墨池寒。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12]诗人们一方面感于伯牙得遇知音的动人故事,一方面有感于自己内心的孤寂,慨叹知音难觅,藉琴乐来抒发与知音相知相交之可贵、与知音离别之愁及痛失知音之悲慨。

  (二)为抒发知己情怀,运用《流水》典故。

  另外一种就是为了表达知音的情怀,而引用了《流水》的典故。如隐峦的《琴》:“七条丝上寄深意,涧水松风生十指。自乃知音犹尚稀,欲教更入何人耳。”[13]这首诗是在表现知音难觅,通过琴曲映射出自己的孤独。后两句写到自古知音就比较少,古琴的声音虽然美妙,但是叫谁去听呢?这类诗虽没有演奏或者听到《流水》,却通过“知音”典故表达自己渴望知己的情怀。

  中唐刘长卿《幽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14]权德舆《杂诗五首》其中有:“对酒不饮,横琴不挥。不挥者何,知音诚稀。”[15]崔珏《席间咏琴客》:“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16]这些诗中,诗人通过流水典故的运用,抒发自己知己难求的感叹。

  通过上面的这些诗作可以看出,琴在古人的口中已经不再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有生命的可以托付情感的事物。古琴声声,遥绕于耳边,这是子期对伯牙的默契,更是伯牙对子期的怀念。

  古琴的平和中正、天人合一正是儒家学派推崇的理想境界。无论是从古琴来源的传说,还是古琴制作各个部分的象征,以及琴谱的由来,琴谱的使用,琴谱的传承,还有古诗中对古琴意境的描写,都体现出古琴的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7][8]王震亚。古琴曲分析[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1,45,61.

  [2]杨伯俊。列子集译[M]。中华书局,1979:178.

  [3][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00.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例篇4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37-02

  摘要:“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进入新世纪,该典故也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找到自身新的价值。本文以文献材料为依据,对“高山流水”典故的源流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山流水;典故;源流;知音

  汉语典故来源复杂、内容丰富,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典故进行源流探究,可以更好地挖掘其文化底蕴,弘扬中华文明。“高山流水”作为中国古代的著名典故,自产生便为历代文人不断使用,本文就结合文献对典故“高山流水”进行探源溯流。

  一、“高山流水”典故的源流梳理

  1.“高山流水”典故的源头考证。

  为梳理“高山流水”典故的源流,笔者利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三版)”对“高山流水”词条进行检索,结果显示:“高山流水”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最早出现在唐代,但与“高山流水”典故相关的“伯牙”、“钟子期”、“破琴”、“绝弦”等早在先秦时就有了;从先秦至近代,由“高山流水”生发出的各种典形都不乏典例,唐宋时期尤盛。

  通过检索可知,“高山流水”最早出现于《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然而,在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中对“高山流水”进行检索,则得出两种有分歧的结果。有辞书认为“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如范之麟主编的《全宋词典故辞典》;也有辞书认为“高山流水”典源为《吕氏春秋・本味》,如陆尊梧等人主编的《古代诗词典故辞典》。但《列子》是于公元前450年至前375年所撰,而《吕氏春秋》成书时间为公元前239年前后,《列子》成书显然早于《吕氏春秋》。所以,我们认为“高山流水”典故的典源为《列子・汤问》。

  《吕氏春秋・本味》这样记载“高山流水”典故: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上述两书的记载大体一致但侧重不同。《列子・汤问》通过描写俞钟二人的音乐交流, 侧重表现钟二人音乐技艺和艺术鉴赏的高妙,而《吕氏春秋・本味》完整记述故事结局,意在呼唤知音、渴求知音见赏。按时间先后,《列子・汤问》是“高山流水”的典源,但我们可以把《吕氏春秋・本味》看作后起典形“伯牙绝弦”、“断弦”等的最早出处。

  2.“高山流水”典故的历展。

  用典实践显示,“高山流水”典故早在先秦时期出现在篇章中,无简短凝固的形式。从产生到南北朝,文人们多通过概述典故或只提到部分典故要素来表情达意。意义多围绕“知音”展开,且多抒发世无知己的孤独或失去知音的痛苦。

  唐宋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学大繁荣的时代,“高山流水”典故也在此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典形数量大大增加。粗略统计,自先秦至南北朝,“高山流水”的典形只有“伯牙”、“钟子期”、“知音”和“绝弦”等几个,均为典故的关键要素。但从唐代起,诗文中“高山流水”的典形就复杂起来。这些典形是以典故关键要素为基础,附加一个表语义侧重的要素而形成两三字或四五字长短、独立使用的稳固形式。其次,典义得到丰富和发展。“高山流水”最早有乐曲高妙和痛失知音两层基础典义,但自唐代起,其典义有了多维度的发散。如从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等方面扩展“知音”含义的范围,甚至一些文人雅士还从中找到回归山林田园的闲适情趣。

  二、“高山流水”典故的典形分析

  “高山流水”典故的典形共有七十余个,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伯牙类:伯牙、伯牙不喧、伯牙操、伯牙高山、伯牙绝弦、伯牙流水心、伯牙破琴绝弦、伯牙琴、伯牙曲、伯牙弹琴、伯牙弦、伯牙弦绝、牙旷、牙琴摧、牙生摧弦、牙弦、牙钟、俞琴禁鸣。

  2.高山类:高山、高山调、高山流水、高山琴调、高山少知音、高山深水、高山一弄、高山韵。

  3.流水类:流水、流水伯牙操、流水伯牙弦、流水高山、流水琴、流水曲、流水心、流水意、流水引、流水韵、流水知音、奏流水。

  4.山水类:山高水深、山高水汤、山情水意、山水谁知、山水在琴、山虚水深、水山、水深山峨峨、在山峨峨、在水汤汤。

  5.子期类:钟殁、钟期、钟期耳、钟期琴、钟期听、钟期弦、钟弦、钟牙、钟子期、子期、子期耳、子期弹、听属钟期、一去钟期。

  6.琴弦类:罢琴、摧弦、断弦琴、断弦人、绝弦、琴曲随流水、琴声断、琴亡伯牙、弦断。

  7.知音类:对“高山流水”的典形进行以上分类,是本着典形关键要素相关的归为一类的原则。这些典形多为一个关键要素和一个其他要素的组合。关键要素指称范围,其他要素体现语义侧重。比如以“伯牙”为关键要素的典形有“伯牙操”、“伯牙琴”、“伯牙曲”、“伯牙弦”等,而“操”、“琴”、“曲”、“弦”就是各典形不同的语义侧重。除了“伯牙”以外,“高山流水”的典形中,关键要素还有“高山”、“流水”、“山水”、“子期”、“琴”、“弦”、“断”等。典故关键要素常由人的名字、代称、简称,有特征的事物和故事情节等充当,这些关键要素都有自身的排他性和独特性,一出现就能迅速地指向其源头的典故。

  三、“高山流水”典故的典义分析

  “高山流水”典故自先秦时期产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典义在用典实践中不断丰富扩充,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1.乐曲高妙。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为子期奏“高山流水”曲,曲中情感内容尽为钟子期所领会,二人遂成知音,此曲也为后人称颂。在《荀子・劝学篇》中也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描述,可见其琴艺之高超。所以,出自琴艺大师伯牙之手的“高山流水”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自然成了高妙乐曲的代称。

  明・崔时佩《西厢记・琴心写恨》: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青:清・王鹏运《徵招》: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

  2.相知可贵。 在“高山流水”典故中,伯牙子期心灵高度契合,伯牙曲中情感尽为子期精准捕捉,二人堪称 “知音”典范,“高山流水”典故也因此被用来称颂知己间可贵的相知之情。

  唐・孟浩然《示孟郊》: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宋・张孝祥《浣溪沙》: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3.知音难遇。“高山流水”催生了传统文化心理中的知音情怀,人们都渴望知音,但知音毕竟难求。于是便有了文人借“高山流水”抒知音难遇、知音恨少之情,增人生凄凉悲怆之感。

  宋・欧阳修《奉答厚甫见过宠示之作》:戏君此是伯牙曲,自古常叹知音难:元・耶律楚材《和冯扬善韵》:

  未逢知音人,伯牙故绝弦。

  4.痛失知音。伯牙子期难得相遇相知,子期死后,伯牙碎琴终生不复鼓,只为再无赏音人。痛失知音,给“高山流水”的典义蒙上一层悲伤的色彩。

  宋・欧阳修《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钟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清・朱彝尊《哭王处士》:

  书籍今何,人琴不可知。高山空有调,回首失钟期。

  5.闲适情趣。在由“高山流水”典故直接生发出来的与乐曲、知音相关典义外,后世的文人墨客们还从中寻出一丝淡泊闲适的田园山林情趣来。

  唐・牟融《写意》: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元・月鲁不花《玉山佳处》:

  倚树或听流水韵,看书时坐古松阴。玉山佳处因人胜,能赋扬雄为赏心。

  6.反用新意。“高山流水”典故在古代的诗文中还存在反用情况,不蹈袭前人,往往能翻出新意。通过反用,“高山流水”典故又被巧妙地赋予了新的含义。如唐代白居易《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却怪钟期年,唯听水与山。”反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说钟子期只会赏听高山流水的琴意,借以反衬自己能很好地体会李山人所弹“三乐”的内容。又如宋代黄机《浣溪沙・送杜仲高》:“我定忆君吟渭北,君须思我赋停云,未信高山流水,断知音。”反用“高山流水”典故,说伯牙子期之后世上知音并未断绝,意在托出自己与杜仲高之间的知音关系。

  在用典过程中,人们并不会过多的纠结于典义的明确分类。以上对“高山流水”典义的分类主要是为了分析的条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免割裂了各个典义之间的联系。诗文本就讲究含蓄蕴藉,“高山流水”典故各典义间的交融,反而更能增加文学作品的意蕴。

  四、“高山流水”典故的当代意义

  发展至今时今日,“高山流水”典故除了其文学语言功用外,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也能找到自身价值,体现新的意义。

  1.“高山流水”典故的经济意义。

  “高山流水”典故的经济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武汉是“高山流水”的故里,也是知音文化的发祥地,现存有古琴台、钟子期墓等遗迹。武汉可以大力打造知音文化的品牌,多种形式开发这些因“高山流水”而生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建造以‘高山流水觅知音’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和举办知音文化节等。以“高山流水”典故为依托的知音文化品牌若转化为生产力,定能为武汉的经济腾飞做出大贡献。

  2.“高山流水”典故的文化意义。

  “高山流水”典故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知音文化和音乐文化上。

  “高山流水”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形成了知音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知音文化内涵也得到拓展。它在当代不再局限于友情方面,而向亲情、爱情和知人用人之道等方面扩展,进一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平发展、爱国爱家、知情重义、志同道合、诚实守信成为知音文化的重要内核。

  在倡导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山流水”仍是高雅艺术的代表,这有利于净化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释放自己、回归自然,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例篇5

  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本名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荀林父后裔,任职晋国大夫,他是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因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而闻名于世。

  俞伯牙本姓伯,因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编撰《警世通言》时,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而得“俞伯牙”,在此之前的《列子》《荀子》《琴操》等书中均为“伯牙”。

  (来源:文章屋网 )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智慧生活征文,智慧生活
    下一篇:幼儿园老师的工作职责,幼儿教师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