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4日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篇1

  先秦诸子散文(上)

  漆园丁

  内容提要

  老子与《老子》的概况,孔子与《论语》的 概况,墨子与《墨子》的概况,孟子与《孟子》的概况。《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核心思想的区别。《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文 风的区别。诸子语录体具有一定的共性,发展过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形式,但已呈现为具有对立情绪和说服性质的论辩文,形成独特 的论辩风格

  关 键 词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无为

  仁爱

  兼爱

  仁政

  语录

  论辩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出现百家争鸣。《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老子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5000字。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 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 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 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 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 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 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 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老子》,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 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 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 性,警句广为流传。

  第二节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的祖先为宋国贵族,出生于鲁国,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吏,曾任鲁国的中都 宰、司空和司寇,短期行摄相事。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主张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始终不得用事之机。暮年回到鲁国,整理过《诗》、《书》、《礼》、《乐》、《易》等,根据鲁国的史料修订《春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见《史记·孔子世 家》。

  《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后为儒家 经典。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种版本。《古论语》和《齐论语》失传,流传至今的《论语》凡20篇500余章,是经过融合的《鲁论 语》。《论语》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用三国魏人何晏集解,宋代邢昺疏。宋代朱熹《四书集注》有《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父子有《论 语正义》,今人杨伯峻有《论语译注》。《论语》的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由家庭关系出发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仁由礼和乐相辅相 成,礼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乐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教育思想:首开私学,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文艺思想:重视文艺的 社会功能,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事父事君的伦理教化作用。审美情趣:辞达而已。绘事后素。文质彬彬。《论语》的文学性。《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章幅短小,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以题概 篇。篇名取首章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文学性不因语录体而削弱,《论语》的文学性高出诸子。一是刻画出孔子和孔门著名弟子及其他人物的形象。描绘 出人物的仪态举止、神情口吻和音容笑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语言风格言简意赅,雍容和雅,朴实含蓄,生动传神,明白易懂,含义深永,具有概括性,富于哲理性,不乏个性化,传世成语特别多。

  第三节

  墨子与《墨子》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人,一说宋人,墨学家派创始人,战国初期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墨儒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一派著《墨辩》,发展逻辑思想,一派推行宗教,演变为游侠。墨家到战国末期已经衰微,汉代以后几乎后继无 人,销声匿迹。《史记》中墨子之传附于《孟子荀卿列传》之末,只有短短二十余字。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或为墨子本人所著,或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或为墨家后学所 写。《墨子》历来不受重视,少有人研究,因为墨家宣扬平等,封建统治不接受;墨文不讲文采,封建文人不欣赏。司马迁将墨传附于《孟荀列传》末尾,仅二十四 字。清代孙诒让是作《墨子间诂》。

  《墨子》的思想。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的爱,与儒家强调等级差别相对。“兼爱”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非攻”,即反对攻伐性战争。但 支持、参与并且擅长防御性的战争。“尚贤”即任人唯贤,以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尚同”是“尚贤”的发展,倡导国家政治和道德标准的统一,这两大主张与儒、法诸家相近似。“节用”、“节葬”是指节约活人的用度和死人的丧葬。墨家信鬼神,不同于诸子用神话传说说理。《墨子》的文风。《墨子》产生于战国前期,但成书很晚,因而体例较复杂。有早期的对话语录体,由论辩文,也有后来完整的专题论文,多数文章能够以题概篇。《墨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一是文章体的例有因革,从对话语录体到专题论说 文,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程。二是逻辑推理很严谨,明确三表法、类推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首创中国古代形式逻辑的运用和阐述,同时首开论辩散文之 先河。三是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尚实尚质,通俗流畅,说理透彻,体现了墨家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四节

  孟子与《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 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于母亲培 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孟子学成之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 宋、薛、鲁、滕等国。其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只好退而授徒,著书立说。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的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史 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汉书·艺文志》载“《孟子》十一篇”,东汉的赵岐认为外篇四 篇是赝品,不作注释,于是亡佚。七篇各分为上下篇,篇内分为若干章,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篇名取首句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仍然是语录 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孟子》的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保存东汉赵岐注,采用宋代孙奭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中有 《孟子集注》,清代焦循在东汉赵岐注的基础上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

  《孟子》的思想。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是对孔子“仁爱”的继承和发展。提倡王道,则 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则反对暴政。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包含浓厚的民本思想。“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是对孔子“性相近”的继承和发 展。孟子认为如同人人有四肢,所有的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文艺观主张:“知人论世”,将作品与作者及社会背景联系考察,以求正解。理解作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正确探求作者的本义,而不至于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孟子》的文风。《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但不同于《论语》的气度雍容,坐而论道,而是以 论辩为特色,是为论辩文。其特点一是感情强烈,气势逼人;二是善设机巧,欲擒先纵;三是长于譬喻,说理生动。感情和气势来源于内在的浩然之气和外在的铺排 手法,机巧和擒纵体现在掌握论辩的主动权,娴熟地运用逻辑推理。譬喻不见堆砌,用得恰到好处。此外作品通过对话过程和表情,展示出孟子的个性:傲岸梗直,坚持原则,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有的寓言善于刻画人物,成为讽刺小品。如《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孟子》文章自然流露中心论点,自然形成篇章结构,有些长篇已经初具起承转合的规模。

  【精读作品】

  《小国寡民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非攻》、《公输》、《孟子见梁襄王章》、《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章》、《鱼我所欲也章》。

  【思考练习】

  1.简述《老子》的“道”

  2.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看《论语》的文学性

  3.从《非攻》、《公输》等篇看《墨子》的文风

  4.从《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看《孟子》的文风

  先秦诸子散文(下)

  内容摘要

  庄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均为战国中 后期的人物,《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诸子著述有自创也有集体创作。《庄子》讲究逍遥无为,《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总结 法、术、势,《吕氏春秋》集合先秦诸子成为杂家。这一时期说理文体制成熟,而诸子文风各具特色: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犀利,吕览渊博。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无为

  礼法

  法术势

  恣肆

  犀利

  先秦诸子论说文体制渐趋成熟,《庄子》内篇以题概篇,《荀子》的文章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韩非子》的文章创作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多种形式,《吕氏春秋》进而讲究全书的严谨布局,战国后期诸子散文体制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

  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的代 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其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庄子曾经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不算入 仕。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因其剽剥儒墨,放言无忌,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一生未入仕途,安于平民生活,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楚威王曾厚币聘 请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庄子也聚徒讲学,弟子姓名流传下来的只有蔺且、魏牟几人。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有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 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偏重批判社会。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大体一致。中唐时期《庄子》成为道 教经典,称为《南华真经》,庄子也被道教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最早的注本被认为是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其实是郭象剽窃竹林七贤之向秀的注释成果。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的思想。“道”为化育万物的精神本体,人们可以通过修养而得道,将自己视为自然一物,忘怀自我,淡情寡欲,不计得失,不虑生死,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将老子辩证法的相对性加以夸大,发展为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大小、寿 夭、善恶、美丑都是相对而言,进而不谴是非,否定评判是非的一切客观标准。将现实社会视为强盗世界,认为仁义礼智是窃国大盗的工具和赃物,由愤世嫉俗走向 超世脱俗。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无名、无功、无己,也就是无待、无为。

  《庄子》的文风。《庄子》散文善于用寓言说哲理,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想象丰富,构思奇 特,随意夸张。将自然万物赋予灵性,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寓言故事密度大,用寓言代说理,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抽去寓言就不成文章。寓言的主题具有同一性和 多义性,同一性即用多个寓言阐释同一个道理,多义性即用同一个寓言阐释多种道理。其寓言形象的含义往往超越作者的创作动机,形成“形象大于思想”的特征。历代解读往往烙上时代印记,有所折中或曲解。因而阅读《庄子》必须疏理庄学三义:作者的本义、注者的释义和读者的取义。文风恣肆,没有固定模式,或先分后 总,或先总后分,或分总同用;意到笔随,得心应手。司马迁评为“洸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或能先也”。从《逍遥游》的本义、释义和取义看《庄子》文风。

  荀子与《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约前238年)名况,也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 一位大师,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曾游历秦、齐、赵、楚诸国,齐襄王时在齐国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并三次被任为祭酒。后来荀子遭到齐人的谗毁,便 去齐适楚,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委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废去官职,于是居家于兰陵,从事著述。著名法家韩非子和秦丞相李斯原来都是荀子的学生。见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的文章主要是荀子自撰,弟子杂录约占五分之一。西汉刘向将其整理编订为32篇,定名为《荀卿新书》,唐代杨倞为之作注,改称为《荀卿子》,宋以后始称《荀子》。清王先谦为之作注,成《荀子集解》。唐代杨倞的《荀卿子》注是权威注本。

  《荀子》的思想。荀子批判诸家学说,发扬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传统,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之大成。虽 然属于儒家,而与孟子的正统儒家有别。荀子改造儒家学说,兼容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兼用,威德并施,王霸并行。与孟子“法先王”相对,提出“法后王”;与孟 子的天命观相对,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大体继承孔孟学说,但并不墨守陈规,善于变通,是一代通儒。

  《荀子》的文风。《荀子》标志着说理文体制的成熟。一是普遍以题概篇,即文章的标题能够高度概 括文章的内容。二是文章结构要素具备,一般每篇都有中心主题,有整体结构,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讲究对比论证等方法,首次完成说理文的体制。三是继承儒家 的文质相符,排比博喻,文辞富赡,有欣赏价值。四是整体文风浑朴厚重,严谨缜密,说理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相结合,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荀子》散文对后 世的论说文形式的影响最为深远,直至今天。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之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韩非 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战国七雄中韩国最弱,而旧贵族势力很强,当权者名高而无能,屡屡丧师失地。韩非多次上书,建议变法图强,都未被 采纳。韩非口吃,不善言辞而善写作,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凡十余万言。文章传至秦,秦王嬴政十分赞赏,为得到韩非而发 兵急攻韩。韩非到秦国后遭李斯嫉妒,李斯与姚贾共进谗言,将韩非下狱,逼迫韩非服毒自杀。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子》亦称《韩子》,《汉书·艺文志》载55篇,今本《韩非子》合于此数。《韩非子》主要 为韩非自撰,也有混杂、散佚和增补,如首篇《初见秦》,郭沫若认为是吕不韦所作;《存韩》并非一人所作,《有度》论及韩非死后事,绝非韩非所作。《北堂书 钞》等类书中录有《韩非子》佚文。《韩非子》原有旧注,注文粗略。清末王先慎辑录诸家校释,参以已意,成《韩非子集解》,是《韩非子》最权威的注本。

  《韩非子》的思想。韩非继承发展前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法”,法是法令,是治理百姓的公开条规;“术”是权术,是藏于胸中驾驭百官的手段;“势”是权势,是“法”和“术”得以施行的保障。韩非提出以法治为中 心,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思想,为封建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既集法家之大成,也总结了老子和荀子 的思想。

  《韩非子》的文风。韩非子继荀子之后将论说文发展得更为成熟,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特 点一是多长篇大论,有立论、驳论、解说几种类型,具有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二是立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单刀直入,鞭辟入里。三是驳 论采用立意设词,往来诘难,先引出反面观点,然后进行驳难,针锋相对,切中要害。四是善于用寓言和史实说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内外储说》汇集 寓言,可能是储备材料,以待作文,却自成洋洋大观的故事专辑。五是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法家刻薄少恩,真率直露,为文讲究实效,少有文饰,显得冷 峻、峭刻、尖锐、犀利,其锋不可犯。

  第四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 ——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国的相国。早年经商,家累千金,在赵都邯郸结识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遂资助子楚继位,被秦庄襄 王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赢政即位,他继任相国,被尊为“仲父”。不久因嫪毐逆反事受牵连而被免去相国,迁徙蜀地,途中自杀。见《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有门客三千人,令其各著所闻,集体编著成书,号曰《吕氏春秋》,亦称为《吕览》。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大部分,计160篇文章。《吕氏春秋》的注本最早有东汉高诱注,明代有多种刻本。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今人张双棣等人有《吕氏春秋译注》。

  《吕氏春秋》的思想。《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归于杂家,班固认为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高诱注云:“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杂家并不是杂糅,而是兼采各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较多,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政治思想以道家为基础,以儒家为主导,兼采诸家融合而成。重视音乐艺术的教化 作用,对音乐艺术的起源有珍贵的记载。《吕氏春秋》总结统治天下的理论,适应了秦统一中国的需要。

  《吕氏春秋》的文风。此书体例最为严谨:十二纪每纪五篇,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三篇。每组内 部的文章各自成篇,共同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书成之后,悬赏增损一字者千金,是出于政治目的,也说明全书的设计和撰写都煞费苦心,体例完善而表述精确。文 章篇幅一般较短,问题逐个提出,逐个解决,绝少长篇大论。文章写法往往先以言论开篇,中间用事实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前后照应,中间生发,具有很强的逻辑 性和说服力。书中保存有三百多则寓言和历史故事,数量与《韩非子》不相上下。故事层出不穷,重在说明事理,故很少夸饰渲染,大多情节简单而富于哲理,有些 较长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具有小说因素。

  先秦诸子散文还有法家的《商君书》、道家的《列子》、名家的《公孙龙子》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影响都不及《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不再展开阐述。

  《逍遥游》、《养生主》、《胠窃》、《秋水》、篇》、《五蠹》、《说难》、《察今》、《察传》。

  1.《庄子》寓言主题的多义性

  2.从《劝学》看《荀子》文章的体制和文采 3.从《五蠹》、《说难》看《韩非子》的文风 4.简论《吕氏春秋》归于“杂家”的意义

  《劝学》、《天论》、《赋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篇2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预习:

  1、什么是叙事散文?

  散文的一大类,主要是叙事,抒情。与记叙文不同的是,叙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情部分,让结构更加明了,叙事性散文一般很受到大家的欢迎。叙事性散文比抒情性散文多一个叙事部分,从头到尾是叙事部分,没有记叙文那种鲜明的开头。

  2、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和我国古代散文的起点是什么?

  3、历史散文是叙事散文吗?先秦重要的历史散文有哪些?

  4、我国叙事散文的发展是怎样的?(萌芽——发展——成熟)

  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与《尚书》、《春秋》

  a)散文的萌芽

  i。甲骨卜辞——至今发现的最老的记言、记事文字。文句形成初步的语言规律,有的有完整的事件。

  甲骨卜辞的内容和特点:

  ii。铜器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广泛记述商周社会生活。

  商代铭文特点和内容:

  周代铭文特点和内容:

  《曶鼎》以记事为主

  《毛公鼎》以记言为主、《尚书》以()为主。

  b)《尚书》:尚书——即上古之史书的意思,它是殷周两代古老的官方文告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

  i。体例: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其中《虞书》《夏书》是后人伪托,主要部分是《周书》。

  ii。文体:主要有典、谟、诰、誓、训、命六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诰体”,即君上对臣下或上级对下级的告谕之辞。

  iii。内容:主要是尧舜至春秋时代一些君主和大臣的讲话、誓辞、政令的记录,反映了上古时代的政治观念和某些统治经验,如举贤安民、明德慎罚、反对淫逸等。iv。写作特点:其文辞简约,语言朴实,有记事,有议论,有较完整的结构,中心明确,某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特征。v。重要的代表作品是《

  》,记载的是殷商的中兴贤主迁都殷地时告谕臣民的三次讲话。它要言不烦,中心明确,夹叙夹议,语言生动,富于感情色彩,鲜明地塑造了智慧、果敢、坚毅、具有远大眼光和改革精神的盘庚形象。vi。《周书》:

  1.主要文体是诰和誓,记录周公言论的作品有《洛诰》、《无逸》、《立政》《大诰》《多土》、《多方》《康诰》《君奭》 2.记事为主的作品有:《金縢》和《顾命

  c)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后世编年体史书之祖。其所以名为“春

  秋”,是取春秋代序为一年的意思。历来认为,孔子是《春秋》的作者。

  i。内容:记载鲁隐公元年(BC722)至鲁哀公十四年(BC481)间,发生在鲁国和王朝及其他诸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在考察政治的成败得失,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从中反映出作者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鲜明的思想倾向。

  ii。记事方式:记事简约,按时间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遣词造句十分审慎,一字之中能寓褒贬、别善恶。

  iii。主要思想倾向:《春秋》是“礼仪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

  iv。写作特色:一字于褒贬的“春秋笔法”。

  思考:什么是春秋笔法?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不是通过议论性文字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是通过词汇的选取、材料的筛选等熔铸在对史事的记述铺排中,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主观看法。比如杀有罪者为“诛”,杀无罪者为“杀”,下杀上为“弑”。这种“一字寓褒贬”,在作品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被称作“春秋笔法”。

  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一、概述:

  (一)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二)相传为传述()而作,作者是左丘明。“春秋三传”有:《春秋左氏传》、、。

  (三)时间及成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前468),还有个别战国初年史料,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一位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思考:为什么说最后一位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

  (四)内容:不只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罗列,还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

  上总结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提供历史借鉴。

  (五)思想倾向:举例

  1、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

  2、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周王室衰落和诸侯争霸,表现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社会变革趋势。

  3、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

  4、尤其是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5、在人神关系上,人的地位提高;在君民关系中,民的地位提高。

  二、叙事特色:举例

  为什么说《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一)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简短记事,发展成完整的叙事散文。

  (二)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简略排比或个别字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主要通过:

  1、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2、创立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三、文学成就:

  1、长于叙事——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

  ①叙事手法的多样 有倒叙、插叙、补叙、预叙……

  【清】冯李骅《读〈左〉卮言》:“其中有正叙,有原叙,有顺叙,有倒叙,有实叙,有虚叙,有明叙,有暗叙,……”(一连列举了二十九种叙事之法)

  冬,郑穆公卒。

  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

  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宣公三年》)

  ②以第三者旁观者的视角叙事,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不受限制。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军中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成公十六年 》)③《左传》叙事成就突出的表现在描写战争。

  A、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和后果。

  B、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C、有大量细节描写。

  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哀公十六年》

  ④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

  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僖公二十四年》)

  ⑤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A、很少对人物集中描写,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举例

  作业:请阅读《左传》,根据其中的记叙,简要地叙述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等人中一位的人物传记。要求:所记事实均要有出处。

  B、人物的行动、对话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什么作用?)

  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郑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幷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晋鞌之战》)

  C、次要事件的细节描写,增加了叙事的文学性。P83

  2、《左传》工于记言,主要是行人辞令。

  A、其中的吉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设向国君鉴说之辞。——“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B叙述语言简约涵韵,词约义丰。

  如晋楚邲之战中,写晋师溃败之状云:“舟中之指可掬也。”“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史 6

  通·叙事》)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城濮之战》)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一)体例:国别史,21卷,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汇编。

  (二)成书:成书约在战国初。各国“语”各有侧重。

  1、《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2、《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完整,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

  3、《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

  4、《晋语》篇幅最长,共9卷,较为全面,叙事成分较多,侧重记晋文公事迹。

  5、《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

  6、《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

  7、《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二、思想倾向:主要反映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在神与人的关系上人神并重,由崇天命,转向重人事。因而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向背为施政依据。如《鲁语上》鲁太史里革评晋人弑其君厉公时,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

  三、语言:

  (一)以记言为主,多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二)由于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畅整饰,颇有气势。

  (三)有的为《左传》不载的辞令也颇有特色。如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遂,辞婉义严(《周语中》),越王勾践求成于吴,辞卑气低等(《吴语》)。

  (四)一些议论说理文字,往往精辟严密,层次井然。如邵公谏厉王弭谤等。

  四、叙事。

  (一)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晋语中骊姬和里克。

  (二)许多事件前因后果及经过都一笔带过,把重点放在议论文字上。

  (三)也有情节生动曲折,富戏剧性的叙事,如写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

  (四)由于国别史的特点,有时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写个人言行,如《晋语四》专写晋文公等,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

  思考:问什么说《国语》中集中写个人言行的作品还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P86

  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体例33卷,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

  2、内容:主要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3、成书:作者并非一人,或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记述,或是策士自己所记。初名《国策》、《国事》等,西汉刘向整理考订后,名为《战国策》。

  刘向《战国策叙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二、思想倾向:纵横家思想。

  (一)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

  (二)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争名逐利。

  苏秦:“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秦策一》)张仪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 《秦策一》

  (三)《战国策》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叙录》)地位作用,是士、尤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四)《战国策》的进步思想: ① 反映了民本思想。

  ② 有明显的“贵士”倾向。

  ③《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行。

  ④ 对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给予了充分肯定。

  *《战国策》的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三、文学成就: ① 出色的人物塑造。

  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A、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是依托之作。)阶层的崛起。

  在具体描写中,虚构的手法更为普遍,也更进一步。

  B、《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燕策三》、《秦策一》: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

  C、《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②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A、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

  《楚策四》庄辛说楚襄王、《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苏秦始将连横》 》)0112 10

  B、《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燕策二》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燕策二》)

  C、大量运用对偶排比、长于铺张渲染。如鲁仲连义不帝秦;苏秦说秦王不行时的狼狈

  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体例、思想、艺术等的影响。

  (一)体例。《史记》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汉纪》、《资治通鉴》等,是对《春秋》、《左传》等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

  (二)对史传文学的影响:

  1、先秦叙事散文记述历史事件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左传》、《战国策》的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

  2、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继承《左传》开创的既叙述故事,又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的写史传统;

  3、《左传》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发展过程的重视,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描写,历史事件的叙述条理井然而又富于变化等特点,在后代史传文学中都有体现;

  4、《左传》简练蕴藉的语言风格,为后代史家所继承;

  5、《史记》的奇谲文风与《战国策》的辩丽恣肆有关系。

  (三)、对古代小说的影:。

  1、叙述历史事件时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左传》、《国语》等作品中用“君子曰”等对事件进 11

  行的评述,在文言小说如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中被直接借鉴,就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痕迹。

  2、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如:

  A、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

  B、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

  C、并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起因,以预叙方式暗示故事结局。

  3、我国古代小说写人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如:通过人物个性化言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较少长篇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4、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受先秦叙事散文启示。

  复习:

  一、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二、简答

  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

  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

  三、论述

  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

  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篇3

  一、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 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三、《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撰而成。《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篇4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小结:略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前三小节、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教学过程】

  (一)翻译第一小节

  【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二)翻译第二小节: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翻译第三小节:

  【评析】: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尊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三、小结:略 四:作业:习题二 第三课时

  一、朗读并翻译第四小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二、朗读并翻译第五小节:

  【评析】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三、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孔子的人生态度:积极入世;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讨论完成课后联系

  四:小结: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五:作业 :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孔子,文天祥,史可法,布努诺,西西弗斯,注意不同侧面)

  六、板书:略

  《当仁,不让于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作为学生,一年到头几乎天天都要跟老师打交道。相信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跟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大家也一定非常关心: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们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

  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8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无以为也

  (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2,语意略说: 反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选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句。

  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圣人情怀,领会学习孔子的生存智慧,提高品性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词、句。

  难点:联系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教学方法】诵读法

  导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世间的智慧有很多种。孔子的智慧不是解析“1+1为什么等于2”的那种智慧,不是关起门来冥思“世界为什么存在”“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等形而上问题的那种智慧。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孔子的生存智慧。

  二、朗读并试背诵课文,复习本课基础知识。

  三、品读课文,感悟人生。

  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应下列一个问题,分组讨论,列举相关事例,完成口头小论文。并请各组代表总结发言。每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补充总结。

  1、选文中1、2则是孔子启示人们面对自己的无知的,其观点是什么?

  2、选文3、4、5是关于哪个话题的?

  3、选文8、9、10是孔子关于处理政事的思考,大家能从获得哪些启示呢?

  4、剩下的6、7、11、12则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其实人们的呢?

  教师总结1:聪明的人应正视自己的无知,并努力解决问题以减少自己的无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应实事求是,而不能胡乱猜测,妄下结论。教师总结2:历史上知错能改,善于纳谏的事例很多,如:唐太宗、刘邦等等。教师总结3:做事要循序渐进,不能贪快,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等;“竭泽而渔”“焚林而田”。

  教师总结4: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四、课堂小结: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让我们汲取先贤的生存智慧,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五、布置作业:

  整理本文所涉及到的话题,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相关素材,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整理几篇。【教学反思】

  孔子的智慧体现在现实社会中。这节课设计为讨论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现实进行解读。本文涉及的话题很多,故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很多同学都能够深入思考,踊跃发言,所举事例论据典型充分。互相讨论交流,这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课后的小论文让他们及时巩固了课堂内容,为提高写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足之处是本堂课容量较大,同学们发挥较充分,所以内容没有按时进行完,以后会特别注意课堂容的安排。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标准字音,听清断句。

  2、学生自由诵读三遍后齐读一遍。

  3、和学生一起明确文言知识并且翻译文段。

  (三)文本解读:

  (1)文章中有几个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文章中有几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看法? 明确: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颜渊、仲弓、樊迟、子贡。有两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理解,即孔子和曾子。

  (2)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尽量使用实例)

  (整体感知文本)

  教师点拨: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一下三个问题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重点句)。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A、什么是仁? B、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C、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5)教师和学生共同概括:

  A、什么是仁? 明确: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

  明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

  明确: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身体力行谈“仁”

  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具体的实例谈谈你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理解?或是不自觉的践行“仁”,抑或是某一言行悖拗了“仁”的内涵?由此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学会爱人。

  【素材积累】

  :相关的名言及诗句

  课外拓展:

  1、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 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 ’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2、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教学目标:

  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鉴赏9、13则选文。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 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重点词语

  三、文意疏通,语段解读:

  (1)第一则: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第三则:在如此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

  (4)第四则: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六则:孔子的九思对你有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九则:从这则选段,我们可以推知孔子之乐是什么?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

  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孔子所执著处,小人多不屑;孔子所淡泊处,小人多执著。把孔子的观念发扬光大,对于治疗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物欲横流,为谋取财利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或者殉身求利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学习选文1,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明确: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

  2、“有教无类”的意义何在?

  明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实践,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习选文3-5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了解孔子启发式教育的思想 和他提倡的举一反三能力

  五、分析选文6 和7

  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讨论

  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本的大意,巩固文言词语和句式;领悟孔子的学习观。

  2、了解孔子的“好学”思想;领悟孔子关于“学”的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孔子的学习观,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

  2、领悟孔子“学”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3、合作探究法

  4、点拨法 [教学过程]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却很少有人认真的思考过“究竟什么是学习”的问题,有人说,学习是学习者把外界的经验、知识、信息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有人说,学习就是收集积累各

  种信息,并进行思考的过程。那么孔子又是怎样认识学习的内涵的呢?对于孔子的学习观我们该如何认识呢?我们到底都该学习什么?让我们一起通过品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来寻找答案吧!

  二、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三、品读鉴赏,解决问题

  (一)初步品读,解决“why”的问题:

  1、学生齐读1、2则,思考问题:孔子认为人为什么应该学习呢?

  明确:一般的人都并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应该努力学习(当然,孔子还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2、那么,到底有没有“生而知之者”呢?

  明确:有,但非常少。如据说白居易是婴儿时就能认识“无”字,皇帝生而神灵。

  3、在第3则中,孔子以好学自许,你是否赞同呢? 明确:赞同。

  拓展:在《论语》中,被孔子许为好学者仅三人:孔子、颜回、孔文子。(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其好学表现在(1)好问。韩愈在《师说》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2)改过。颜渊“不贰过”(3)善于发挥,不拘泥于从师所学之义。子贡也曾赞颜渊为“闻一知十”者,自己仅是“闻一知二”者。(4)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5)乐以忘忧。颜回做到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二)合作品读,解决“what”和“how”的问题: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有选择的进行品读鉴赏。(4-11则)教师提出小组学习的要求

  2、小组交流品读结果,教师根据品读结果进一步启发学生深思,适当拓展。

  (1)品读第4则:“仁、智、信、直、勇、刚”都是人们需要追求的美好品德,在追求这些美好品德的同时,孔子认为还需好学,那么怎样把追求这六种品德和好学结合起来呢? 明确:在学习中完成对这些品德的定位和制衡,即应明辨是否去做,做到什么程度。

  (2)品读第5则:本则和第4则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明确:第5则是对第4则内容的补充,指出了“好学”的内容在于学礼,有礼则可以去除四种危害,突出了学礼的重要性。

  拓展设问:你所了解的人中,那些人做到了“故旧不遗”?

  举例(参考):朱元璋当皇帝后费尽周折要找到年轻时和他一起种田的田兴,和他共享荣华富贵;汉光武称帝后找到同学严光叙旧;韩信不忘漂母给他饭吃的旧恩,做了楚王后奉黄金千两给漂母。

  (3)品读第6则:这一则证明了学问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和知识,而是做人做事。(4)品读第7则:孔子对君子德行的要求有哪些? 明确:尚俭、敏事、慎言、就道、正己。

  拓展: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5)品读第8则: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颜回的好学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此可知孔子所说的好学的标准是什么?(可联系第7则作答)

  明确:颜渊好学表现在“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衡量人是否好学的标准是人的实践行为和心理修养。

  (6)品读第9则:在这一则中孔子指出了古今之人求学的目的,你如何看待孔子的这一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谈。

  拓展: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俸禄。(7)品读第10则:在孔子看来,追求学问中应把什么放在首位? 明确:应把修养德行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文化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

  (8)品读第11则:从这一则中你看到了孔子的那些品质? 明确:诗礼传家,毫无私心。

  四、整理探究,提升自我

  1、讨论:结合本课内容,说说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哪个方面说的?学习有哪些具体的内涵?对你有何启发?

  2、作为当代的求学者,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好学”?你认为培养德行和“好学”哪一个应该为先?

  明确:我们应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为立人之本。学习的具体内涵有:尊贤、孝亲、忠君、信友、食无求饱、居天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过、不迁怒、不贰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人、学《诗》以言,学《礼》以立„„

  五、评价自我,总结收获

  围绕孔子所谓的“好学”这一话题,评价自己是否算得上“好学”?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自己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继续延伸

  阅读《史记•孔子世家》,以《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读书札记。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军事历史心得体会1500字,军事历史
    下一篇:殡葬服务礼仪范例,丧葬礼仪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