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作者: 猫宁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4日

湖心亭看雪篇1

  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

  一、教学目标:

  1、 熟读美读课文,理解“绝、拿、强、更、痴”等字。

  2、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3、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

  三、教学重难点:

  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

  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

  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你表现很棒,因为你懂得借助工具书、注解来预习课文)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顺,读通

  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字音你都读准了吗?

  桡 毳衣 雾凇沆砀 一芥 铺毡 强饮 (幻灯)

  下面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节奏。

  好,你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读得有板有眼。

  2、读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个字,一个评价张岱的字。

  “痴”

  “痴”说通俗点就是什么?

  傻,笨,举止异常。

  是啊,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古怪,显得呆气。比如:有一位老师,研究数学非常投入,常常走路也在思考数学题。 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根电线杆,他忙道歉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们说张岱也很痴,举止也有些异常。

  你能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冬天看雪有什么难理解的呢?

  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

  绝?消失

  想到了哪首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为什么这时会鸟飞绝,人踪灭?

  天太冷。

  可以说是天寒地冻呀,作者还选择了哪个时辰前往看雪?

  更定

  更定?

  晚上八点

  天寒地冻时晚上8点,你会做些什么?

  躲在空调房看电视,躺在被窝看书。

  张岱却选择去湖心亭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有着与众不同情趣的人,是个孤独的人。

  张岱说是独往,真的是一人去的吗?有没有同行的人?

  舟子。

  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舟子不是看雪人,不能说同往看雪。另外张岱很清高,孤傲,不愿与舟子为伍。

  是呀,芸芸众生不可为伍,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岱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清高自守。

  (四)赏析雪景,体味白描

  孤傲的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读出文中集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写雪景的有两句。我想请男、女同学合作来读一遍。男生读前句,女生读后句。大家想想,为什么请男生读前句?

  因为这句显得很有气势,而男生就很有气势。这句写的景很大气,应该男生读。

  很好。那就请男同学读出这种大气、读出气势来。

  你们说读好哪几个词,就能读出浩大的气势来?

  读好“上下一白”。

  三个“与”也要读得舒缓点。男生再读一遍。

  这次读得真好。不过,我发现了这句话中的一个问题。

  (屏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

  我认为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去掉呢?

  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品得多好啊!我真的很佩服。现在女生读一读后句,你们说说要读出什么意味?

  轻柔点、渺小的味道。

  女同学读得很好,尤其是量词读得真好。只是这些量词用的妥当不妥当呢?我们一般会选择这样的量词来形容这些物呢?

  (屏显:“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不要改。这样写,更好地表现了朦胧。

  更好地表现了雾凇沆砀,天地苍茫的意境。

  景物的渺小。

  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显得这么渺小?

  天地一片苍茫,显得很空旷、浩大。

  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间,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听到你们这样精彩的发言,真是美的享受。如果要我们描写一段雪景,你会怎么描写?

  我会用上一些比喻和优美的词句。

  张岱用了修辞手法没有?

  没有。

  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勾画景物的写法叫什么手法?

  白描。

  (屏显:张岱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之浩大苍茫,人物的渺小轻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文字勾勒的雪景,你能隐隐约约感到作者具有怎样的品性吗?

  超凡脱俗、孤独

  你已经触碰到了张岱的内心。我们看看张岱对自己的叙述,进一步去了解他。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自为墓志铭》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陶庵梦忆〉自序》

  经历国破家亡的重大变故,张岱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再追求繁华靡丽,因为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是的,他不在追求外在,转而注重自身的内心世界了,追求与自然的融合了。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天地苍茫,感受天人合一。

  这么融情于景的佳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背呢?同学们让我们背起来吧!

  (五)解读张岱之痴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孤独脱俗的张岱到湖心亭看雪,不想亭上早有了人。是谁呢?

  金陵人。

  金陵人在亭上见到张岱心情如何?用文中的词表述:大喜。

  同学们你们揣摩一下这个大喜,用朗读来表现大喜之情。

  让学生朗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我听出了欣喜和激动啊。你现在可以把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吗?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这样的人。

  这样?怎样?文言文翻译中有时可以增添成分,让意思表达的更明确,现在就请你在这样 的人间加上词语。

  有此雅兴之人!有高雅情趣的人!有此豪情之人!有此志同道合之人!有此超凡脱俗之人!……

  金陵人在湖上遇到张岱,喜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张岱也和他们一样满心欢喜吗?

  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字做什么解释?

  尽力。本不想喝酒但是此情此景不得不喝,勉强喝下三大白就匆匆告辞。

  张岱为什么没有金陵人那份喜悦激动呢?

  张岱是孤傲的,他选择这一特殊时间出行,本想独享西湖雪景之美,不想被人扰了清净。

  另外,我们要学会“知人论文”,结合张岱的生平,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张岱当时的心情。让我们把目光到课文注释一

  “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

  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陶庵梦忆》,忆什么?忆前尘影事。

  引用资料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是什么让张岱无法大喜?

  思念故国的愁绪。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字里行间我们总能读到这种追念故国的情思。请默读全文,试着寻找作者表达对已逝明朝留恋的词、句。

  崇祯五年十二月

  这是什么纪年?明。文章写于明亡后清朝时。

  实际上,张岱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诗的小品 小品的诗》

  张岱就是这样痴迷于他的故国。

  (五)小结课文

  老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找“痴行”、品“痴景”、议“痴心”,已经体会到了张岱的痴,他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用“好个______________的张岱”的句式评点张岱其人。

  好个孤独的张岱。好个清高的张岱。好个痴人张岱。好个超凡脱俗的张岱。好个痴迷自然的张岱。好个思恋故国的张岱。好个内心孤独的张岱。

  (六)配乐朗读,读出情味。

  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读着文字,走进西湖雪景,走进张岱。

湖心亭看雪篇2

  一、序语

  师:同学们知道“惜墨如金”这个成语吗?“惜墨如金”是写作的一种境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湖心亭看雪》就只有短短的159个字,下面就让我们凭借这159个字,穿越到380年前,去追踪张岱的西湖之行。(板书:湖心亭看雪。)

  二、析题

  师:从文章的题目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生:地点、事件。

  师:具体哪些事件,在什么地点?

  生:看雪、湖心亭。

  师:说到湖心亭,同学们请看这组图片(出示湖心亭的组图)。

  生: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后于岛上建亭,取名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

  师:既然这里是观赏西湖景色最好的地方,相信今天咱们一定不虚此行。请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

  三、解读

  师:字词障碍排除了,哪位同学愿意朗读一遍课文?(生主动读文,教师适时指导鼓励。)老师这里有个假设,想不想听听?假设你拥有一份去英国的护照,并且有人为你打点好了一切,你最发愁的是什么?

  生:英语讲得不好。

  师:现在我们已经穿越到明末清初年间,不懂文言文,和古人进行书信沟通恐怕也要有障碍吧?所以咱们现在应该做什么?(生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研讨翻译课文,紧跟张岱的脚步。(分组指导个别问题,共性问题共同解答。生分组交流,并合作展示。)请同学们从这159个字中快速搜索一下,哪个词最能概括张岱的形象?

  生:痴。(板书“痴”。)

  师:同学们用心甚专,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些地方又能表现出他的“痴”呢?

  生:大雪三日……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很好,如果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就更好了。(生试读。)张岱冷不冷?

  生:冷。

  师:何以见得?

  生:拥毳衣炉火。

  师:相当于我们拿着电热煲,还得穿着貂皮。(生笑,气氛活跃。)这样的天气,独自一人到底都看到了什么呢?(生自由读景物描写的内容。)古人不是讲究“惜墨如金”吗?怎么他这里却连用了三个“与”岂不唆?

  生:三个“与”不唆,把“天、山、云”融为一体了。

  生:天地那么大,景物那么小。

  生:作者自己也好渺小。

  师:说得好。在这样大的宇宙空间内,作者和世间万物是如此渺小,更见宇宙之浩瀚,天地之苍茫!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板书“天人合一”。生大声朗读第一段,读出作者的感情。齐背写景句子。)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文字,是把这段景物描写进行了改写,同学们想不想看看?

  生:不只想看还想听。

  师:(有感情地朗读改写的文字)雾气凝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辉映下弥漫着白气,蔚蓝的天,浓厚的云,浑然一体,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峰似乎穿上了一件白色的防寒服,近处是还没有舍得结冰的水,从上而下全是白茫茫一片。湖上隐约可见的影子,那是长堤在白雪的覆盖下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披着厚厚的雪翘起亭尖,我轻快地划着游船,陶醉在这个雪与水相伴的西湖中,这晶莹的西湖,多姿而又多情!(生热情地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能不能对比一下老师的这段景物描写和文中张岱的这段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写景的情绪比较好,心情愉悦。

  生:老师的景物描写修辞多,描写得细致。

  生:老师的这段描写让我想起了一首词《天净沙・秋思》。

  师:同学们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此处的景物描写和我们学过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写同样都是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作白描。

  生:张岱写作的时候怎么看不出他游玩的喜悦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先自己来总结一下。(此处出示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生:他肩负着亡国之痛饱含故国之思。

  生:原来“同是天涯沦落人”。

  师:是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才有与金陵人的畅饮,不留电话,不留QQ,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既率性又忧郁的离去。

  生:看来张岱一开始去湖心亭,也是心情忧郁,所以才独往排解内心地忧郁。

  师:恭喜同学们,你们领悟到了。

  生:朗读《江雪》一诗,体会两个“独”字,分析张岱和柳宗元的心境是否相同呢?(生讨论、汇报、交流、教师巡视与生沟通。)

  师: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风雪、坎坷……无论时间无论地点,让我们记住只要你心中的太阳永不落,就一定能驱逐心头的寒冷!

湖心亭看雪篇3

  崇祯五年十二月时,我住在西湖。都说西湖的夏天美,可我认为冬日的西湖也别有一番风味。

  西湖的冬日不经常下雪,可这场雪下了三天还没有停。八点钟时,我独自撑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到西湖中间的小亭看雪。

  湖上没有一丝声音,全都是静悄悄的。雪后的西湖真美!冰花一片弥漫,天是白的,云是白的,山是白的,水也是白的。寒风萧瑟,一片片雪花宛若仙子,从空中缓缓落下。四周景色朦胧不清,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西湖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与我的一芥小舟,和舟中人两三粒人影而已。多么美的意境!我站在船上,好像天地间只有我一个人而已。

  不知不觉间,船已到了湖心亭。忽然,我看到有两个人对坐饮酒。原来还有与我一样的人!他们见到我,也非常高兴,立即邀请我一起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问他们的姓氏。原来他们是金陵人,到此地客居。我与他们告别后,船夫说:“真有与您一样的痴子啊!”是啊,天涯何处无知己?

  (郑重声明这是我初中二年级所写,无奈不够字数。原文言文可在人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语文书中寻找。)

湖心亭看雪篇4

  余住西湖三日,余绕一小舟,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上下一白,中无舟粒。

  余湖心亭看雪,看雪又看雪,看雪又看雪,两眼都是雪。白雪飞飞,拉余同饮 ,强饮三大白而别,开开心心回家。途,余复强饮三大白,不够,继而强饮三大白,又复强饮三大白。

  沉醉不知归路,复而强饮几十大白,晕于船上。醒之,余于家中,已过三日矣。惊叹不已,余饮几十大白,竟沉醉三日!

  欲强饮几白大白,沉醉不醒!

湖心亭看雪篇5

  古今异义 1、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来源:文章屋网 )

湖心亭看雪篇6

  关键词:小品文;逆境;美景;知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65-02

  “小品”一词,据专家考证,晋代就已经出现。后又有人认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翻译,即这类佛经的简本通常称为“小品。”到晚明后期“小品”一词开始普遍地应用于文学,专指某种类型的作品,有用以名集者,如《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陈继儒)、《无梦集园小品》(陈仁锡)、《文饭小品》(王思任);亦有用以名各种选本的,如《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皇明十六家小品》。

  小品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有游记、速写、随笔、杂感(或称杂文),寓言、序、尺牍等。小品文是属于“行有余力”而可为之的文字。与正宗的高文大册(如策论、碑传)庄重严肃、高古浑朴的风格相比,小品文的风格则比较自由活泼,以随意抒发感情为目的。它犹如那种且细且长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它又如小家碧玉一般,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宋·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正是如此,亦因其独特的气质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绽放魅力,也让两位文人在艺术长廊上不期而遇。

  一、逆境抒胸怀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于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当时,苏轼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宋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远离了政治中心的苏轼,居于闲职,甚至与一介平民无异,于是公职之余便带领家人种田帮补生计。他们当时开垦了城东的一块坡地,于是“东坡居士”的别号便由此而来。《记承天寺夜游》便是写于这一时期。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1597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家世显赫,他享尽了富家子弟的奢靡生活。他特别喜爱繁华热闹,喜欢美轮美奂的房子,喜欢娇俏可人的婢女,喜欢精美细致的服饰,喜欢古玩美食,喜欢骏马梨园。

  张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他却在仕途上不甚顺利,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但在公元1644年,满清入主,社稷倾覆,民生涂炭,家道破败后,年届知命的张岱“披发入山”避兵隐居浙江剡溪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安贫著述。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二、美景显深情

  《记承天寺夜游》先写月人,作者欲睡又起,前往承天寺邀友张怀民赏月;然后写与友一起散步赏寺中秋夜月色,最后自嘲闲人,在随遇而安、旷达自适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失意苦闷的思绪。《湖心亭看雪》先写西湖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作者乘小舟独往湖心亭,途中看湖上冬夜雪景,再写到湖心亭不期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最后借舟子喃喃,表达自己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这两篇小品文都有叙事、描写和简洁有力的议论,特别是其中的描写,实在称得上是“写景双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清水、藻、荇、竹、柏,这六个形象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院下面犹如注满了晴水的深潭。人们常用的比喻是“月光如流水”,苏轼却能变幻出新意,而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看不见,却实有其物,似有若无的。秋夜的月光不正是如此,似有若无、澄澈空明吗?第二句则用借喻,以客代主,干脆就直接把庭中当作水来比喻,说“藻、荇交横”,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最后以“盖竹柏影也”作结,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抑抑扬扬,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水墨晕染朦胧的雪夜湖山图!作者先用大笔点染,绘出湖上水气凝成的冰花到处弥漫的样子,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联成白茫茫一片、浑然难辨的景象。整个意境苍茫寥廓、纯洁幽静。接着作者以白描的手法,迭用几个“一”字,别具匠心地选用了几个表示微小的量词如“痕”、“点”、“芥”、“粒”等,不仅选词新奇,而且用之以极小反衬天地之极大,写尽湖山雪景的迷蒙混茫,传尽西子雪妆的风姿神韵。值得一提的是,还将赏雪人他自己融入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得生动逼真。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承天寺欣赏如此澄澈空明的月色,可见当时他的心情是闲适、平静,再结合他当时的处境,令人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自适、随遇而安。月景与心境浑为一体,极富诗情画意。张岱在湖心亭看到如此寥廓寂静的雪景,表达了作者看雪的惊喜,不随流俗的遗世独立。他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进行组合,令人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茫然、无所寄托的深沉的思考。

  三、知己解真意

  苏轼“念无与为乐者”,既写尽了他的寂寥,也不由自主地透漏出张怀民就是他的真知己。张怀民当时也被贬谪到黄州,但是他坦然自适,还在长江边筑亭以陶冶性情。苏轼帮他取名为“快哉亭”,并赋词相赠,“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苏轼的诗文看似是写给张怀民的,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借安慰知己的话也来安慰自己那颗沧桑的心呢?

  当苏轼来到承天寺,张怀民也没入睡。这时的张怀民没有酣睡而被苏轼叫醒,也没有与他人欢宴,不然,苏轼就成了不速之客。或许怀民也想到要去找苏轼,只不过苏轼想到就行动了。一个不经意的“亦”字让我们读出了两人相知相怜、情怀旷达的心灵默契,也体味到了“知己两相知”的难能可贵。

  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他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颇有意味。

  偶遇的知己“拉余同饮”,“余强饮三杯而别”不觉道破天机。酒逢知己,自是痛快淋漓,遗世孤立的他不期然而遇知音,酣畅至极!这样的画面给寂静清冷的西湖雪夜增添了几分暖意。

  畅快饮酒,纵情交谈之后分别之时,才想起“问其姓氏”,然而作者此时故意地忘却了知己的回答,只记得他们说“是金陵人,客此”。“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此”,不自觉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这二位湖心亭上偶遇的知己原来是客居此地的他乡游子,而作者想到自己也是客居清朝的前朝遗民,大家都漂泊如浮萍一般,心中愁绪又起。

  结语:

  苏轼和张岱,在时空上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不期而遇。他们都来到人生的低谷,他们却又都保持了旷达自适的闲情雅趣,他们用精妙的笔触描绘了千古共赏的“寺中秋月图”和“湖上冬雪图”,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贡献了两轴不可多得的画卷。

  语文教学中,这两篇小品文同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课文。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师,我大胆地设想,若将这两篇小品文放在同一课,编为《小品文两篇》,或许更好。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小品文的特点,更好地比较两位作者的经历,更好地理解两篇文章的相同相异之处,更好地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穿越时空的默契。

  参考文献:

湖心亭看雪篇7

  表达人生感悟的文言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个高洁之人,灵魂有香气,居室亦有香气!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所求,有所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莽莽红尘,出淤泥而不染者,几人?

  《陆游书巢》

  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察看),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与书为伴,一生足矣!

  《书舟中作字》

  苏轼

  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回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

  每一个泰然自若的人,都有颗饱经沧桑的心。

  《诲学说》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还是玉,人不知上进,修养和学识便会有所缺失。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提出问题;湖心亭看雪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102-02

  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简单介绍作者,讲到“崇祯五年十二月”,我特意停了下来,学生很自然地接过去:“作者仍然使用明代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不错,教参资料上也是这么说的:“张岱,出身于官宦世家,明亡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世,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之后。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

  教学这一课,通常都会关注两个重点,一个是对写雪景句白描手法的分析,一个是对“痴”字的理解。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写雪景句白描手法的关注较多,重点放在了对这一手法的解释上,为了让学生理解,还要再“旁征博引”地举上两个例子。而对“痴”字的理解,笔者更多的是借助教参的生硬讲述,而学生往往也是依赖参考书机械地记忆,似懂非懂。如此被动学习、不知思考的情形,我们就只能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吗?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主动积极地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呢?

  我不置可否地停顿了一会:“他讲的好像有道理,可是……”这时,有一个学生小声地嘀咕:“崇祯五年,明朝还没完呢,崇祯皇帝1644年才吊死呢,哪来的故国之思?”

  我立即大力表扬了这个提出疑问的学生,肯定了他的质疑精神。接下来,我让学生自主讨论:文章究竟写于多少年?是不是表达故国之思?对搞不清楚的学生,我建议他们借助历史书本查一查。学生马上来了兴致――语文课翻历史书,有意思。

  结合自己亲手翻出的历史书上的知识,学生很快理清: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文下注解交代了《湖心亭看雪》的出处是《陶庵梦忆》,我补充强调该书成书于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多年后的回忆。

  既是回忆,那么事件发生之时仍是明朝,从小品文等文学作品阅读中的“体验”角度来说,“心怀故国之思”之说自然无法立脚。说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之时,就已经因为满腔亡国之痛难以排遣而悲愤,说全文表现的是这一主题未免太过牵强――哪怕作者在写作本文之时确实心怀故国之思。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出来,纷纷在课堂上小声讨论。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学生产生了如此空前的兴趣,我就把这个问题留到了课后,并特意留了一课时的时间。

  于是,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很自然地就从写作年代入手理解背景,从而顺利地理解了文章内容。我们首先了解了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尤其是崇祯五年的大事:洪灾、饥荒、农民起义,内忧外患,一派亡国之象。而综观那个时代,明中叶以后,宦官擅权,佞臣当道,党争酷烈,内忧外患,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思想界涌现了一股反理学、叛礼教的思潮。文人士子在对社会不满之余,纷纷追求个性解放:于声色,纵情于山水,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他们一方面标榜高雅清逸,悠闲脱俗,于是,风花雪月、山水园林、戏曲杂耍……都成为他们生活意趣和艺术情意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另一方面他们在反叛名教礼法的旗号下,放浪形骸,纵情于感官声色之好,如果说前者主要表现的是他们的避世玩世的话,那么后者主要发泄的是他们的傲世愤世。

  张岱出生于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正是这样的家庭出身,这样的社会思潮、人文氛围,造就了张岱的纨绔习气和名士风度。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再去看文章,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他为何有那样“痴呆”的行为,那样的雪景在作者眼中又具有怎样的风韵,偶遇金陵客时又有怎样的欣喜。我再让学生紧紧扣住这篇小品文的每一句话,着力引导他们去思考、讨论,学生自然感受到:

  隆冬之夜,大雪数日,人鸟声俱绝,他却冒着严寒独自外出,舟车劳顿地去湖心亭中看雪。仿佛是特意为之,这分明就是以行为上的特立独行来标榜心志的高雅清逸。所以,才会产生明明有舟子相陪却自述“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孤高自傲。

  舟子不值得诉说,不足为伍,世人又如何呢?张岱只能在这样无人的雪夜独自出行。大雪数日,本已寂静不已的西湖,夜深人静之时,更是一片悠寂。选择此时来看雪,既不想别人见到自己,亦不想见到旁人,只为寻一份心灵的宁静。

  此刻的西湖,湖堤边的柳树已是雾凇沆砀,茫茫一片。极目远眺,虽已是夜晚,天、云、山、水却全是一片白茫茫,如此苍茫的世界,宇宙浩渺,天地广阔。而平日里热闹非凡的西湖长堤,此刻只是淡淡的一道痕迹,此行的目的地湖心亭,只是不远处隐约的一点,自己乘着的这一叶小舟,飘荡在这广阔的湖面,微渺的只如“沧海一粟”。

  面对着如此广阔的天地宇宙,个人是如此的渺小,在这样静谧肃杀的雪夜,还有多少忧愤值得诉说呢?内忧也好,外患也罢,避世也好,愤世也罢,放开吧,此刻,这些都显得这样微不足道。遗世独立也好,愤世嫉俗也罢,在广袤的宇宙间,这些又都算得了什么呢?抛却一切的纷扰烦恼,就让自己全心地投入这悠远而静谧的雪景中去吧!

  何况,还有更大的惊喜随之而来。如果说自己难以言说的忧愤与孤独已经在这广阔而悠远的雪景中得到了宣泄,自己已经获得了心灵的沉静,那么到了湖心亭,偶遇与自己有共同志趣的金陵客,那份喜悦该丝毫不亚于苏轼月夜去寻张怀明,“怀明亦未寝”的喜悦吧?那份无法言说、无处言说,只能宣泄于这静谧雪夜的孤寂与轻狂,竟然在这里得遇知音。客之大喜,亦是自己大喜,一“拉”一“强饮”,喜悦之情根本不需言语,相知、相惜,足矣。

  如此“天人合一”的入境理解,与诸多参考材料的“爱国”“烙印”无关,与教师的自说自话无关,只与“知人论世”、入情入境的理解有关。当然,诱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其兴趣,是首要前提。

  待共同欣赏到“金陵人”时,学生这次开始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很快就有学生质疑:作者为何只记得地点,却忘记人名、身份。我故意说:“有参考答案说那是因为金陵是明朝建国之地,这样唤起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你们觉得呢?”

  学生顿时热议起来:“明朝那时候还没亡呢,只是将亡未亡,顶多是勾起了伤感之情吧!”“但是,多年以后再回忆时,亡国之思便自然流露了。”后面,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也自然是水到渠成:当时,应该萦绕于心的是满腔的喜悦与陶醉吧,你看他所录舟子之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旁人之口,从这个自己眼中不值得交流、不足为伍的舟子之口说出,自豪之情,毫不掩饰。那份遗世独立的豪情已不是来时的无法言说、孤愤独绝,而已经是豁然开朗,悠然自得!

  这时,我再给学生介绍:如果需要更透彻地理解《湖心亭看雪》中作者的情感,更深一步看懂张岱的“梦境”,最好的方式就是静下心来,读一读《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那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不自觉地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

  回过头再看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这篇文章的处理也体现了其要求: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是更有活力的课堂。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教师队伍建设范例,教师队伍建设
    下一篇:初三班主任工作总结,初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Copyright © 2022-2024 www.juzici.com

    All right reserved. 猫宁早安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

    返回顶部重选